《中外教育简史》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庸》是哪部书中的一篇?()A.《论语》 B.《孟子》C.《荀子》D.《礼记》2.下列教学原则,哪一条是《学记》中提出的?()A.因材施教B.专心有恒C.藏息相辅D.兼陈中衡3.下列属于《大学》“三纲”中的一条的是()A.改过迁善B.察微见著C.止于至善D.反求诸己4.《颜氏家训》的作者是()A.颜师古B.颜之推C.颜渊D.颜真卿5.明清时期私学蒙养教材最有影响的是哪三本?()A.《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B.《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C.《急就篇》《凡将篇》《杂字》D.《蒙求》《太公家教》《三字训》6.王充主张教育培养的最理想的人才是()A.儒生B.通才C.文人D.鸿儒7.“四毁书院”发生在()A.汉朝B.北宋C.南宋D.明朝8.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是()A.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养士求贤9.封建社会地方官学(文翁兴学)何时开始设立?()A.秦代B.西汉C.东汉D.魏晋10.科举制是哪一年废止的?()A.1898年B.1900年C.1919年D.1905年1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A.龚自珍B.魏源C.冯桂芬D.张之洞-1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干部学校是()A.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B.黄埔军校C.上海大学D.劳动学院13.民国初年颁行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4.清末癸卯学制中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是()A.蒙学堂B.蒙养院C.蒙养园D.幼稚园15.初步体现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最早是哪个时期提出来的?()A.“百日维新”期间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6.()时代,希腊的教育成就最高。
A.荷马B.古风C.古典D.希腊化17.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灵魂中最高级部分是()A.植物灵魂B.身体灵魂C.理性灵魂D.动物灵魂18.《雄辩术原理》是()是代表作。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一、古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 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2. 古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 古代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哪些?4. 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是什么?5.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教育有何特点?二、近代教育的兴起与变革1. 近代教育的兴起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2. 近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3. 近代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哪些?4.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有哪些里程碑事件?5. 近代西方教育的特点是什么?三、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挑战1.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2. 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哪些?3.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挑战有哪些?4. 现代西方教育的特点是什么?5. 现代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四、中外教育的比较与借鉴1. 中外教育的主要差异是什么?2. 中外教育的相似之处有哪些?3. 中外教育的借鉴意义是什么?4. 如何在中外教育中找到平衡点?5. 中外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五、个人教育观与实践1. 你对教育的理解是什么?2. 你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3. 你认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应该是什么?4. 你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有何看法?5. 你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何计划?六、教育的未来展望1. 你对教育的未来有何展望?2. 你认为未来教育的主要特点会是什么?3. 你认为未来教育的主要挑战会是什么?4. 你认为未来教育的主要趋势会是什么?5. 你认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以上是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的一些问题,希翼能够匡助读者对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读者可以对自己的教育观进行反思,并思量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教育实践计划。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参预到教育的发展中来。
中外教育简史期末考试试题# 中外教育简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强调了以下哪一点?- A. 因材施教- B. 应试教育- C. 等级教育- D. 强制教育2.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被称为:- A. 苏格拉底问答法- B. 柏拉图式对话- C. 亚里士多德逻辑- D. 斯多葛哲学3. 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A. 重视古典文化- B. 重视人文主义- C. 重视科学实验- D. 重视宗教教育4. 启蒙运动时期,以下哪位哲学家对教育有重要影响? - A. 卢梭-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5. 现代教育制度中,义务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国家?-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7.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8. 阐述启蒙运动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孔子的“仁爱”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10. 比较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差异,并分析其对各自文化发展的影响。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案例:某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
请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注意:-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整洁。
- 选择题请在答题纸上用2B铅笔涂黑对应选项。
- 简答题和论述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书写,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案例分析题请结合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完)。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打印版)一、单选题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强调“因材施教”的是以下哪一项?A. 有教无类B. 温故而知新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主张教育应该:A. 以培养哲学家为最终目标B. 以培养政治家为最终目标C. 以培养艺术家为最终目标D. 以培养军事家为最终目标3.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卢梭D. 洛克4. 宋代书院制度中,以下哪一项是其主要特点?A. 重视经典教育B. 重视实践教育C. 重视考试选拔D. 重视个人修养5. 启蒙运动时期,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教育应以培养“理性人”为目A. 伏尔泰B. 卢梭C. 康德D. 孟德斯鸠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道德教育B. 重视经典教育C. 重视实践教育D. 重视考试选拔7. 以下哪些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个体发展B. 重视科学教育C. 重视职业教育D. 重视考试选拔8. 以下哪些是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A. 苏格拉底的对话法B.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C. 马丁·路德的教育改革D.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三、判断题9.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味着他反对教育的阶级性。
(对/错)10.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能够统治国家的哲学家。
(对/四、简答题11. 简述宋代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
12. 描述启蒙运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五、论述题13. 比较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异同,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2. A3. A4. A5. C二、多选题6. A, B, D7. A, B, C8. A, B, C三、判断题9. 对10. 对四、简答题11. 宋代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重视经典教育、重视个人修养、重视师生互动和重视学术研究。
12. 启蒙运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视个体发展、提倡科学教育、强调理性思维和倡导教育的普及化。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被称为()A. “上庠〞B. “东序〞C. “辟雍〞D. “泮宫〞答案:D2. 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的第一所学校是()A. 英华学堂B. 宁波女塾学堂C. 墨海书馆D. 马礼逊学堂答案:D3. 以“鼓励节气,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的是()A. 万木草堂B. 京师大学堂C. 矿业学堂D. 时务学堂答案:A4. 古罗马法律教育由私立改为国立的标志是()A. 法律教授的设立B. 律师讲学C. 法官审案D. 律师参政答案:A5. 文艺复兴运动开端于()A. 东欧B. 西欧C. 南欧D. 北欧答案:B6. 世界上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是()A. 意大利B. 英国C. 德国D. 荷兰答案:C7. 中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大致连贯的学校体系是从()A. 夏朝开场B. 商代开场C. 西汉开场D. 西周开场答案:D8. 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A. 思想教育B. 道德教育C. 文化教育D. 技能教育答案:A9. 主张学者要“好学勤力〞,强调循序渐进的人是()A. 孔子B. 韩非C. 董仲舒D. 王充答案:D10. 由主教创办的最早的大教堂学校为英格兰的()A. 曼彻斯特学校B. 坎特伯雷学校C. 剑桥学校D. 约克主教学校答案:B11.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A. 法语B. 英语C. 希腊语D. 拉丁语答案:D12. 被称作是“教皇的奶牛〞的国家是()A. 意大利B. 瑞典C. 英国D. 德国答案:D13. 强调“教育性教学〞是教学的根本原那么的教育家是()A. 培根B. 洛克C. 赫尔巴特D. 卢梭答案:C14. 提出以九字安天下,即“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的人是()A. 颜元B. 王夫之C. 王守仁D. 王安石答案:A15. 被称作为“六?三?三〞学制的是()A. 癸卯学制B. 壬寅学制C. 壬戌学制D. 癸丑学制答案:C16. 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中心的是()16. 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中心的是()A. 乐与礼B. 乐与御C. 礼与书D. 书与数答案:A17. “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第一篇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开展第一章〔上〕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开展演变一、填空1.成均是出现于时期的萌芽状态的学校教育。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场,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我国学校出现于朝。
4. 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围的学校称,由掌管。
西周的教育容六艺是,最核心的局部是。
6. 西周的学校教育容以为主,西周的经济实施制,政治上实施以宗法制为根底的,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7.稷下学宫位于春秋战国时的国,是一所集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是儒家的8.“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西周时的局面。
9.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的正式设立。
10.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
11.汉代太学部的考试根本上采用的形式。
12.汉灵帝时设立的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13.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统一评定标准,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
14.为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唐朝镌刻石经,史称“〞。
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还编订了。
15.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和。
14.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主持发起,史称“〞;第二次是变法的重要组成局部,史称“〞;第三次由主持发动,史称“〞15.清代的官学除国子监还有、和。
二、选择〔〕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容?A、射B、御C、诗D、数〔〕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玄〔〕6.、“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代D、周代〔〕7、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玄〔〕8、“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9、“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10.“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11以下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馆三、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2、六艺:3.稷下学宫:4.六学二馆5.湖教法:6.三舍法7.监生历事8.文翁兴学四、问答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容和特征。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一、选择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A. 因材施教B. 学而时习之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温故而知新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对教育的看法是:A. 教育应培养哲学家王B. 教育应普及于所有人C. 教育应以实用技能为主D. 教育应与政治分离3. 中世纪欧洲的教育主要受到哪个宗教的影响?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道教4. 现代教育制度的雏形是在哪个国家形成的?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5. 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教育理念是:A. 尊孔复古B. 民主科学C. 传统儒家D. 宗教教育二、填空题6. 孔子的弟子中,以_________最为著名,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7.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强调个人的价值和能力。
8. 现代教育制度中,_________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
9. 在中国,_________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义务教育的正式实施。
10. 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改革中,_________教育模式受到重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变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3. 阐述现代教育制度中,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4. 分析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历程及其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15. 讨论当代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交流与融合对教育发展的意义。
四、论述题16. 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7.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影响。
18. 论述全球化对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影响。
19. 论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国家实现的途径和挑战。
20. 论述教育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及答案全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第一篇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开展第一章〔上〕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开展演变一、填空1.成均是出现于五帝时期的萌芽状态的学校教育。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我国真正意义的学校出现于商朝。
4.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由大司徒掌管。
6.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以六艺教育为主,西周的经济实施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井田制〕制,政治上实施以宗法制为根底的分封制,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学在官府。
7.稷下学宫位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体的学校,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是儒家的荀子。
8.“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9.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10.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
11.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根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12.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13.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14.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公布行天下。
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性和统一性,史称“开成石经〞。
15.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14.北宋先后建议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掌管建议,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掌管发动,史称“崇宁兴学〞15.清代的官学除国子监还有宗学、觉罗学和八旗学。
二、选择〔C〕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B〕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甚么?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C〕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A〕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议?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B〕5.汉朝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B〕6.、“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朝B、汉朝C、秦代D、周代〔B〕7、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C〕8、“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2A、隋代B、宋代C、唐朝D、汉朝〔B〕9、“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B〕10.“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D〕11以下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馆三、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表达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念是:A. 因材施教B. 学而时习之C. 知之为知之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约翰·杜威答案:D3. 中世纪欧洲教育的中心是:A. 家庭B. 修道院C. 学校D. 宫廷答案:B4. 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以下哪个国家有关?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普及性B. 终身性C. 阶级性D. 多样性答案:C二、填空题6.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以_________为核心,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
答案:科举制度7.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提出了“教育即培养人”的观点。
答案:柏拉图8. 19世纪英国的_________运动推动了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
答案:工业革命9.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_________提出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答案:约翰·杜威10. 当代教育改革强调_________,即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需求。
答案:终身学习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私塾教育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私塾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其次,私塾教育强调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再次,私塾教育注重个体差异,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最后,私塾教育与科举制度相结合,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12. 描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当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一些学者开始聚集在城市中进行教学和研究。
这些学者逐渐形成了学术团体,后来发展成为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起初,大学是由学者自行组织的,后来得到了教会和世俗权力的支持;大学逐渐获得了自治权,可以自行制定教学计划和考试标准;大学的教育内容也从宗教和哲学扩展到了法律、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的教育理念是:A. 因材施教B. 学而时习之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现代教育制度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道德教育B. 重视文学教育C. 重视实践教育D. 重视经典教育答案:A B D2. 现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A. 普及性B. 系统性C. 强制性D. 终身性答案:A B D三、填空题1.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_____朝。
答案:隋2. 现代教育制度的普及化是在_________时期。
答案:工业革命四、简答题1.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仁爱”、“礼”、“中庸”等,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培养,倡导“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提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2. 现代教育制度与传统教育制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现代教育制度与传统教育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教育制度更加注重普及性和系统性,教育内容更加多样化,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化,同时强调教育的终身性和个性化。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中外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宗教教育、贵族教育到现代的普及教育、终身教育的转变。
古代教育多以宗教和经典为主,注重道德和文学修养。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教育逐渐普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1. 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其次,科举制度强调考试选拔,促进了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系统化。
最后,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如过分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中外教育简史考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0小题)1.在中世纪的西欧,一般设在牧师所在村落的学校称为()。
A.社区学校B.主教学校C.学区学校D.堂区学校2.美国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州是()。
A.宾西法尼亚州B.纽约州C.伊利诺州D.马萨诸塞州3.美国第一所文实学校是1749年建立的()文实学校。
A.波士顿B.马里兰C.纽约D.费城4.18世纪中期,俄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突出的成就是1775年()的建立。
A.圣彼得堡大学B.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C.莫斯科工业大学D.莫斯科大学5.1857年,洪堡德创办了(),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学习的榜样。
A.波恩大学B.哥丁根大学C.柏林大学D.哈勒大学6.19世纪德国泛爱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歌德B.洪堡德C.巴西多D.康德7.()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
A.英国8.德国C.法国D.俄国8.1881年法国制定的()确立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法卢法案B.费里法案C.基佐法案D.郎之万一瓦隆法案9.1870年英国颁布了(),奠定了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
A.《巴尔福法案》B.《费舍法案》C.《福斯特法案》D.《巴特勒法案》10.在文艺复兴后期,英国的学校教育发展较快,在原有的文法学校的基础上,出现了()。
A.歌咏学校B.公学C.文实学校D.文科中学11.在日本幕府时期,一般把寺子屋的学生称为()。
A.骑士B.武士C.学子D.寺子12.在近代教育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福禄培尔13.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是在()倡导下设立的。
A.彼得一世B.东正教会C.莫斯科公国D.罗蒙诺索夫14.1872年8月,日本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
A.教育令B.学制令C.学校令D.教育敕语15.马丁路德认为,实施普及义务教育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的责任。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及答案全8、积分升斋法元代实行“积分升斋”法。
元代太学分作上中下共六斋,每月考其所习,按成绩可以依次递升,升至上两斋后,只要两年未曾犯过,则允许参加“私试”。
每月考试,采用积分制,一年内积满八分以上者,可升充高等生员,与举人有同等资格。
9、文翁兴学汉代蜀郡太守先从郡吏中选派人员到长安就学于博士,这些人学成归来后,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学生,学成者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的办学措施,文翁兴学的措施到汉武帝时得到推广。
四、问答1.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①礼乐。
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
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
“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2.简述唐朝官学管理制度P17a)行束脩礼b)制定教学计划c)推行考试制度d)建立假期制度3.概述宋代三次兴学运动的内容及其改革措施P23a)(1)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①令州县立学,规定应试科举的士人须在学校习业300日,方许应举。
这项措施旨在避免学校流于形式,沦为单纯培训应试举人的场所,进而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③改革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批判。
庆历新政实施不过一年多,便在旧官僚权贵集团的强烈反对下失败,兴学也告夭折。
但毕竟促成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一些改革措施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
2024年4月自考《中外教育简史》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464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首先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孟子2.结束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标志是秦始皇颁布的()。
A.书同文B.行同伦C.吏师制D.挟书令3.汉代广为流传并保存下来的蒙书是()。
A.《急就篇》B.《三字经》C.《百家姓》D.《蒙求》4.《颜氏家训》的作者是()。
A.颜渊B.颜师古C.颜之推D.颜元5.太学推行“三舍法”是在北宋的()。
A.庆历兴学B.熙宁、元丰兴学C.崇宁兴学D.元祐更化6.福州船政学堂的创办者是()。
A.左宗棠B.沈葆桢C.曾国藩D.李鸿章7.中国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的时间是()。
A.1903年B.1904年C.1905年D.1906年8.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革命干部的军事学校是()。
A.上海大学B.农民运动讲习所C.黄埔军校D.红军大学9.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思想不包括()。
A.军国民教育B.公民道德教育C.世界观教育D.人生观教育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1.在古希腊雅典,陪同儿童上学和放学的人是()。
A.父母B.教仆C.教师D.士兵12.西欧中世纪修道院学校的教学用语为()。
A.希腊语B.希伯来语C.拉丁语D.雅典语13.在文艺复兴时期写有《愚人颂》的教育家是()。
A.维多里诺B.佛吉里奥C.委吉乌斯D.伊拉斯谟14.日本明治维新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是()。
A.《教育令》B.《学校令》C.《教学令》D.《学制令》15.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大教育学》C.《教育漫话》D.《德育论》16.赫尔巴特的心理学一般被认为是()。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资料一、单选选择题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称【】A.辟雍B.泮宫C.东序D.上庠2.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是在【】A.1903年B.1904年C.1905年D.1906年3.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4.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王守仁5.体现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占有了一定地位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干部学校是【】A.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B.黄埔军校C.上海大学D.劳动学院7.战国时期被称为“显学”的是【】A.儒家、墨家B.儒家、道家C.道家、法家D.法家、兵家8.王安石主持的教育改革是北宋兴学运动的【】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9.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是【】A.善言B.类比C.列举D.设疑10.“捐监”创行于【】A.宋代B.唐代C.元代D.明代11.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A.中华教育改进社B.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C.中国民生教育学会D.中华职业教育社12.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A.王守仁B.朱熹13.我国封建官学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国子学B.国子寺C.国子监D.太学14.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创办“快乐之家”的教育家是【】A.维多里诺B.佛杰里奥C.委基乌斯D.瓜里诺1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6.1958年美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后提出要加强“新三艺”的教学,其“新三艺”是指【】A.英语、社会、历史B.英语、数学、现代外语C.英语、数学、科学D.科学、数学、现代外语17.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报馆经理雷克斯创办的学校被称为【】A.读写学校B.劳动学校C.公学D.星期日学校18.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可能的目的和【】A.一般的目的B.具体的目的C.个别的目的D.必要的目的19.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进行绅士教育应当在【】A.家庭B.学校C.教会D.社会20.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的经典著作是【】A.《论学究气》B.《愚人颂》C.《散文集》D.《巨人传》21.公元前335年,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是【】A.修辞学校B.吕克昂学园C.阿加德米学园D.哲学学院22.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了解西方文化和科学的主要渠道是【】A.“儒学”B.“国学”C.“和学”D.“兰学”23.杜威在批判了旧教育不尊重儿童的弊端后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主张是【】A.“游戏中心论”B.“实践中心论”C.“活动中心论”D.“儿童中心论”24.中世纪前期西欧最好的教育机构为【】A.修道院学校B.宫廷学校C.堂区学校D.城市学校25.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智育、德育和体育概念的教育家是【】A.洛克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斯宾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现存最早的蒙养教材的西汉史游作的________。
27.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就是________。
28.汉代的选士制度是________。
29.朱熹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
30.康有为为培养变法人才创办了________(学校)。
31.18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巴西多按照卢梭教育思想创办的学校被称为________。
32.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英国人贝尔和兰卡斯特所创立的学校制度叫________。
33.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原则包括________、循序渐进原则和彻底巩固性原则。
34.裴斯泰洛齐在1781年写下了他的第一部教育小说是《________》。
35.戴高乐政府在1959年连续颁布两项教育法令,其中至今仍是法国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的是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6.六艺37.中体西用38.教育敕语39.实科中学40.富尔法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我国古代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42.简述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内容。
43.简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意义。
44.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45.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比较孟子、荀子关于教育作用上的主要异同。
47.试述欧洲“新学校”的特点。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资料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B 2.C 3.C 4.A 5.C6.B 7.A 8.A 9.B 10.D11.D 12.A 13.D 14.A 15.C16.D 17.D 18.D 19.A 20.D21.B 22.D 23.D 24.A 25.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急就篇》27.求放心28.察举制29.学其事30.万木草堂31.泛爱学校32.导生制33.直观性原则34.《林哈德与葛笃德》35.《教育改革法令》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6.它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2分)其中,礼、乐、射、御作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
礼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乐是综合艺术课;射、御是军事训练课;书、数是基础文化课。
(2分)37.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
(1分)中学指中国固有文化教育思想(主要指经史之学和纲常名教理论)及其文化教育制度;(1分)西学指西方近代文化教育思想及其文教制度(包括西文、西艺和西政等重要内容)。
(1分)“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根本,以西学为中国所实用。
(1分)“中体西用”是晚清文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38.1890年,日本政府以天皇诏敕的名义颁布了以儒家忠孝、仁爱为教育内容,掺杂近代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教育敕语》,它规定日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于天皇的臣民和忠于父辈的孝子。
(2分)《教育敕语》的颁布,规定了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奠定了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一直成为二战以前日本教育的总的指导纲领。
(2分)39.德国18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2分)它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
(2分)40.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运动后,颁布实行了“富尔法案”(也称“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
(2分)该法案提出改革高等教育的三条中心原则,即: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和多科性原则。
(2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1)书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2)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莅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重要的教学形式;(3)书院讲学不受地域限制。
(4)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独立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注,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6)书院组织机构比较精干;(7)书院一般订有“学规”。
(答对1点给1分,答对5点本题满分)42.(1)解放儿童的眼睛;(2)解放儿童的头脑;(3)解放儿童的双手;(4)解放儿童的嘴;(5)解放儿童的空间;(6)解放儿童的时间。
(答对1点给1分,答对5点本题满分)43.(1)教育为中心工作服务;(1分)(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分)(3)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办学。
(2分)44.(1)人道主义;(2)古典主义;(3)自然主义;(4)世俗化;(5)贵族化;(6)变革性。
(答对1点给1分,答对5点本题满分)45.(1)明了阶段;(2)联想阶段;(3)系统阶段;(4)方法阶段。
(答对1点给1分,答对4点本题满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1)相同点:孟、荀二人都重视教育在个体善性形成中的作用,即通过教育可使个体的人性最终表现为善,从而“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或“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
(2分)(2)不同点:孟、荀二人在论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上,其理论出发点及具体作用上有差别。
①在人性论上,孟子主张人先天就具有仁义礼智善端的“性善论”,这是一种先天道德论。
(2分)从“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
即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2分)②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否定了先天道德论。
一方面,把“性”与“伪”分开,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另一方面,“性”与“伪”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正因为人性本恶,圣人与小人亦同,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其关键在于“化性起伪”。
(2分)任何人的道德观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积伪”的结果,也就是由“性”向“伪”转化的结果。
可见,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2分)47.(1)在具体实施上,一般都是由私人或资产阶级教育团体经办的,它开设在乡村或城郊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一种“寄宿制学校”;(2分)(2)规模一般不大,但校舍设备完备、富丽舒适,师资条件比较优越,实行收费制且学费昂贵;(2分)(3)重视体育,目的是使未来的实业家们有强健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2分)(4)在智育上十分强调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开设多种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课程;(2分)(5)在道德教育上,往往通过学生在学校的自治来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和自由,要求学生发自内心去养成一种道德观,宣扬社会合作,培养善于应付社会生活的能力。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