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第三批金融创新案例发布(附9大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158.51 KB
- 文档页数:6
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你知道自贸区里那些超酷的事儿吗?今天就给你讲讲跨境电商在自贸区里的大变身。
以前啊,跨境电商的货物通关那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
就像一群小蚂蚁搬家,每个包裹都得经过重重关卡,又慢又麻烦。
但是在自贸区里,情况就大不一样啦!比如说,有这么一家做跨境美妆的小公司。
他们之前发货到国内,每次都要等好久,顾客等得不耐烦,他们自己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对小公司来说,简直就是救星。
他们的货物能够快速到达消费者手中,顾客满意度直线上升。
公司的订单量也像火箭一样往上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下子就变成了跨境电商界的小明星。
而且啊,这个制度创新还吸引了更多的跨境电商企业来到自贸区。
大家都想享受这种快速通关的福利。
就像一群小鸟找到了最舒适的树林,纷纷在这里安营扎寨。
咱再说说自贸区里金融方面的创新吧,那也是相当精彩。
有一家科技创业公司,他们研发的是超酷的智能穿戴设备。
这公司的技术那是没话说,但是一直被一个大问题困扰着,就是钱。
研发要花钱,扩大生产也要花钱,就像一个饿肚子的人,空有一身力气却没饭吃。
这时候,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就像一场及时雨。
自贸区推出了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叫做“科技金融创新券”。
这个券就像是一张神奇的优惠券,但它不是用来买东西打折的,而是用来让企业低成本融资的。
这家科技公司拿着这个券,就像拿着一把金钥匙,轻松地打开了金融机构的大门。
银行看到这个券,就知道这企业有潜力,而且有自贸区的政策支持,就放心地给他们贷款了。
而且这个贷款利率还特别低,还款方式也很灵活。
有了钱,这家公司就像开了挂一样。
他们加大研发投入,新的智能穿戴设备功能更强大,外观也更酷炫。
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产品不仅在国内大卖,还走向了国际市场。
这还只是一个例子呢。
自贸区的金融创新还吸引了很多国际金融机构入驻。
就像一个大磁场,把世界各地的金融资源都吸引过来了。
这些金融机构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
我国“1+3”自贸区典型案例分析作者:郑广建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7年第3期?文/郑广建党的十七大把自贸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国内四大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和服务全国的龙头作用。
一、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是国内首个自贸区,面积120.72平方公里。
上海自贸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瞄准国际最高水准,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首先是转变政府职能。
一是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减权清单等。
二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三是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实施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建全社会信用体系。
其次是强化贸易便利化。
一是实施贸易监管新措施。
二是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近300家企业使用,形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基本构架和实现主要功能。
三是提升贸易功能和开展新型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直接连接企业,建立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
再次是优化投资营商环境。
一是完善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管理制度。
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境外投资项目和金额连创新高。
二是扩大开放内容和层次。
两批开放措施累计1000个项目落地,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增值电信业务开放等举措落地。
三是实施商事登记制度。
最后是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一是制定金融开放创新方案及其配套政策,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和境外融资功能,加快建设原油期货市场。
二是提升金融市场和产品服务功能。
三是完善金融监管和防范风险机制。
二、天津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包括天津港东疆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总面积119.9平方公里。
天津自贸区立足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天津港枢纽交通优势,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辐射带动北方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推进的经济改革试验区域,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等多种手段,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经建立了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本文将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介绍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些案例。
一、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推进贸易便利化,通过优化海关监管、加快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等方式,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在这方面,上海自贸区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即企业只需在一个窗口完成所有的进出口手续。
同时,上海海关还推出了“先放行后查验”的新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快速通关。
此外,上海自贸区还推出了“单一窗口”系统,将各个部门的审批流程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
二、金融创新制度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还致力于推进金融创新,通过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自贸区外汇管理等方式,打造国际化金融中心。
其中,浦东新区自贸区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浦东新区自贸区率先推出了“自由贸易账户”,允许企业在自贸区内自由开设外汇账户,并且实现了自由兑换人民币和外币的功能。
这一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跨境资金流转,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浦东新区自贸区还推出了“金融自由化试点”,对外资银行的设立和经营进行了放宽,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入驻。
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自由贸易试验区还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监管和保护,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其中,广东自贸区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广东自贸区成立之初,就推出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了知识产权仲裁、调解、诉讼等多种解决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此外,广东自贸区还加强了知识产权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打击力度,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知识产权利益。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保障白皮书二O一七年五月十六日目录一、自贸区司法政策与司法改革 (2)(一)完善《审判指引》,保障自贸区新发展 (2)(二)推进商事ADR,深化自贸区司法保障 (4)二、上海一中院涉自贸区案件的基本特点 (6)(一)总体情况 (7)(二)类案情况 (12)三、上海一中院涉自贸区典型案例 (16)(一)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诉万邦飞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16)(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诉上海上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19)(三)郭秀兰诉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期货内幕交易责任纠纷案 (22)(四)李祥波等诉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案 (25)(五)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诉张劲松劳动合同纠纷案 (27)(六)戴自浩诉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康桥支行储蓄存款合同纠纷一案 (29)(七)唐雪华诉惠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联家超市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 (31)(八)潍坊国建高创科技有限公司、陈家欣、赵福伟等合同诈骗案 (33)(九)钱小梅诉自贸区管委会其他工时工作制审批决定案 (36)(十)上海耀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诉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等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案 (38)四、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案件审判指引 (41)五、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施细则 (65)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保障白皮书(2017年5月16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紧密结合自贸区建设要求和中院职能定位,积极主动地做好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司法保障工作。
2016年4月27日,上海一中院首次发布了自贸区司法保障白皮书,较为全面地回顾总结了在自贸区司法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并选取了14件涉自贸区典型案例予以发布。
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典型案例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典型案例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是指政府将特定地区划定为片区,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的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案例。
1. 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进驻。
在自贸区内,政府放宽了市场准入限制,推行更加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政策。
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上海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是中国首个自贸片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
该片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了大量金融、科技和创新型企业。
政府在该片区推行了一系列金融创新政策,推动了深圳市金融业的发展。
3. 南京江北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是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市场化运作片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吸引了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
政府在该片区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推动了南京市的经济发展。
4. 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自贸片区,以外贸和物流为主导产业。
该片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了大量外贸企业和物流企业进驻。
政府在该片区推行了一系列便利的外贸政策和物流政策,促进了广州市外贸和物流业的发展。
5.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著名的科技园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
政府在该园区推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提供了便利的科研环境和创业支持,推动了北京市的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
6. 成都天府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市场化运作片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该片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了大量金融、文化创意和高端服务企业。
政府在该片区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成都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7. 杭州西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杭州西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市场化运作片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
该园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了大量文化创意企业。
政府在该园区推行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推动了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全辑---银行业第一批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案例基本情况(一)存款利率市场化创新案例:放开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主要内容:从今年3月份开始,人民银行放开了自贸试验区内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中国银行为一名在自贸试验区内就业的人员办理了首笔个人小额外币存款业务,利率经双方商量确定。
突破点:放开了自贸试验区内小额外币(300万美元以下)存款利率上限,实现了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应用价值:在自贸试验区实现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有利于培育和提高金融机构外币利率自主定价能力,完善市场供求决定的外币利率形成机制,为下一步复制推广,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积累经验。
(二)企业融资创新案例:境外人民币借款主要内容: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商业银行从境外借入人民币资金。
例如: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分别为交银租赁自贸区子公司和自贸区企业办理了境外人民币借款。
突破点:在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以往需要扣减相应的外债额度,而中资企业申请外债额度需要以个案报批),可以从境外借入人民币资金。
应用价值:从境外借入资金可以用于区内生产经营、区内项目建设、境外项目建设。
目前,境外借款利率远低于境内利率水平,对于借款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三)支付结算创新案例:为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提供金融服务主要内容:商业银行可以为自贸试验区企业开展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提供结售汇业务。
例如:中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江铜国际物流公司合作,办理了自贸试验区首笔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签订了以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为商品标的的3个月期限场外远期合约,共计交易1000吨,约合40手。
突破点:允许境内银行为企业提供境外市场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项下的结售汇业务。
应用价值:为国内大宗商品企业利用国际市场开展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
(四)资金管理创新案例1: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主要内容: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可以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便利企业在境内外进行资金的双向调拨。
上海自贸区创新案例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企业松绑的魔法清单。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前啊,企业要进入一个区域投资,那得面对一长串让人眼花缭乱的限制条件。
就好像你想去一个游乐场玩,结果门口列了一堆“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能玩”的规矩,还都是些很模糊的规定,把企业弄得晕头转向的。
但是上海自贸区推出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可就相当于游乐场给你一张清单,上面明确写着哪几个设施因为维修或者特殊原因不能玩,其他的你都可以自由选择。
企业一看,心里就有数了。
这个模式规定了哪些领域是限制或者禁止外商投资的,只要不在这个清单里的行业,外资企业就可以自由进入。
这就大大减少了外资企业进入的门槛,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涌入。
比如说,以前一家外资的高科技企业想在上海开展新业务,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去搞清楚到底能不能做,现在看一眼负面清单,没有它的业务类型在限制里,那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干起来了。
这就像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企业投资决策变得更加快速和简单。
二、单一窗口——企业办事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以前企业要办理进出口业务啊,那简直是一场噩梦。
就好比你要做一顿大餐,结果你得跑好几个菜市场去买菜,一个菜市场只能买到一种菜。
企业要办海关的手续得跑海关部门,办检验检疫得跑到另一个地方,还有外汇管理、税务等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和要求,企业的工作人员就得在各个部门之间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跑,腿都跑细了,还经常因为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不互通,出现各种重复提交材料的情况。
上海自贸区的单一窗口就像是一个超级大超市,企业所有要办的进出口相关的事情,在这里都能一站式搞定。
企业只需要在这个统一的平台上提交一次材料,然后这个平台就像一个超级管家一样,把信息分发给各个相关部门,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部门就在这个平台上协同工作。
比如说,企业申报货物进出口的时候,在单一窗口上填写好货物信息、报关单等内容,海关那边就能马上收到信息开始审核,检验检疫部门也能同时看到相关内容,判断是否需要抽检等,外汇管理部门也能根据交易情况做好外汇收支的监管准备。
2014年十大地产金融创新案例评点1地产基金金融创新事件1)PE挂牌新三板事件:2014年4月,九鼎投资试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
2014年11月6日,新三板挂出中科招商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中科招商挂牌新三板一锤定音。
根据文件,中科招商拟以整体挂牌的方式,向不超过30名投资者定向发行募资不超过90亿元。
据相关报道,硅谷天堂等其他数家家PE机构也在准备挂牌新三板。
点评:PE机构试水新三板,是登陆主板的初级版。
在新三板挂牌,可以解决小股东退出、PE基金融资、股权定价等问题,并留有之后转主板之想象空间。
国际大牌基金黑石和KKR均登陆资本市场,在募资方面打通公募资本市场通道,国内PE机构亦在此方向做尝试和努力。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批优秀基金管理正在准备上新三板。
2)稳盛投资发起设立劣后资金池事件:2014年4月24日,金地集团(600383)公告公司董事会批准了金地及公司高级副总裁陈长春先生与其他非关联方作为有限合伙人,共同投资稳盛投资发起设立的优选共赢基金。
优选共赢基金的预计规模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其中金地拟认缴49%的出资即人民币2.94亿元,陈长春先生拟认缴1%-10%的出资。
(具体比例将根据其他非关联方的最终认缴数额予以确定)。
优选共赢基金将以劣后级出资的形式与稳盛投资对外定向募集的优先级资金及其他劣后级资金(如有)共同对由稳盛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的项目基金进行出资,并通过项目基金对金地的项目实施股权投资及债权投资。
点评:在2014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大背景下,地产基金市场募资比较困难,尤其是劣后资金募集比较难。
稳盛投资通过设立有母基金性质的劣后资金池,一定程度上比较好地解决后续项目基金募资的难点问题,且通过金地及高管共同出资较好协调内部管制上的利益冲突问题。
但该优选共赢基金只能投金地自身项目为标的的项目基金,不利于稳盛对外开展业务,一定程度上未能超脱开发商基金的基因。
3)长富汇银创新私募基金募投方式事件:国内排名前十的私募基金长富汇银与某百强房企在武汉以股权合作的形式拿地,配合开发商杠杆拿地,开发商实际出资比例15%,长富汇银基金以自有资金出资15%,用基金子公司募集70%的资金投资长富汇银的有限合伙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