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 格式:doc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授课人:工作单位: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11课内容?秦始皇兵马俑?。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6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论述。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
按照课本内容撷取秦始皇兵马俑进行学习,分析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作为世界最大型的陵墓雕塑的代表?秦始皇兵马俑?也是我省重要的历史遗迹,并被联合国授予“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感受、分析与评价,使学生了解秦兵马俑雕塑群及艺术成就。
2、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拟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兵马俑的鉴赏,获得美的感受,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学情分析】本次比赛学生是我不熟悉的,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以我校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我校学生求知欲很强,但知识稍有缺乏,应适当引导讲解,学生实践少,没有太多亲身感受,缺乏想象力,但好奇心很强,图片和视频的引导可以使孩子们更加有亲身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欣赏我国古代雕塑的方法,了解秦始皇兵马俑雕塑的含义及艺术特点。
难点: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
【教学过程】【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美术鉴赏课所鉴赏的六大门类的美术作品都有哪些呢?飞: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屏幕出示三幅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对其进行归类,并更具作品特点引出本课内容。
出示课题: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下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一一秦始皇兵马俑。
【讲授】秦始皇兵马俑1什么是陵墓雕塑?秦以来盛行厚葬,帝王贵族期望死后升天,仍能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生前不惜巨资修建陵墓。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陵墓雕塑包括墓室随葬俑和地上大型的纪念性雕刻,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厚葬流行的产物,并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理想、审美形式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中国古代陵墓雕刻艺术以寓意象征的手法表达特定的主题,雕刻技巧独特,整体造型稳定而强劲,形成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独特的民族风格。
中国古代陵墓雕刻的艺术成就除以寓意象征的手法表达特定的主题外,还表现在其独特的雕刻技巧和深沉雄大的气魄上。
它们都是根据天然整石雕凿而成,继承集圆雕、浮雕和线刻于一体的商周传统以及我国传统玉石雕刻因势象形的手法。
整体造型稳定而强劲,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独的民族风格。
这种深沉雄大的气魄也体现出中国封建盛世豪迈进取的时代精神。
陵墓雕塑的由来中国古人迷信灵魂不灭,特别是秦汉以来,统治阶级更加笃信天命,妄想死后继续享受无上的权力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厚葬风气盛行,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中有大量的殉葬品,包括随葬俑,还在墓前或墓周围设置石柱、石兽、石人等大型纪念碑式的石刻。
可见陵墓雕塑艺术是中国古代厚葬流行的产物。
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中摹仿活人而制作的一种偶像,是奴隶制社会盛行的活人殉葬的物质替代品,一般为木雕或陶塑,始于东周,至战国已蔚然成风。
秦、汉和唐代尤为盛行,宋以后,由于墓葬制中流行纸具器,俑才逐渐消失。
秦始皇兵马俑在俑的艺术中,以陶俑的艺术价值最高。
说到陶俑,最令人瞩目的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西杨村发现的这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成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
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
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秦俑艺术的魁力首先在于其惊人的数量和体积。
第八课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二、讲授: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发现?欣赏视频:三星堆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三、鉴赏: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鉴赏。
石雕的主像是马踏匈奴。
这匹骏马筋骨强健,四足如柱,高168厘米,昂首屹立,象征霍将军的威猛,也隐喻着汉朝强劲的军事力量。
在艺术上,匠师们用洗炼的大刀阔斧雕刻出马匹的强壮之形,形神兼备。
战马的腿下,死死压着一名匈奴侵略者将领,象征着伟大的胜利。
匈奴将领蓬发,满脸留长胡子,仰面朝天,左手握弓,右手持箭,仍企图作垂死挣扎,但是,骏马已经把侵略者踏在足下,永世不得翻身了!骏马的巨大体量和这将领的卑小也形成了强有力的对比,突出了胜利的主题。
侵略者被填充在马的四肢之下,既能显示他的狼狈,又使马的四肢稳固。
这件卧马,表现的是骏马卧地休憩的神态。
艺术家巧妙地把马匹分成几个大块面,显示出骏马强健的身躯、圆硕的肌肉,为了表现这些,雕刻时使用了比较圆润的刀法。
尤其奇特的是,马的前肢被作了夸张,更为粗壮,虽说不合比例,却不会有人提出批评,因为这样的夸张更显得骏马的力量不凡。
简介:霍去病墓的石雕动物和人物,都是因材施雕,充分利用石材体积庞大(高约两米上下)、能保存久远的物质,和它们的纪念碑性质符合,形状的表达使用了娴熟的圆雕手法,匠师们不作精雕细刻,而是依据石材的天然形状,巧妙加工出大形,略加夸大,也略有细巧的线条、浮雕等装饰,使表现对象的骨肉等某些细部显出,粗细互为对比,仍使人感到逼真。
中国古代雕塑
——陵墓雕塑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使学生懂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1、什么是陵墓雕塑?
2、秦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手法有何不同?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一)、阅读课本
1、什么是陵墓雕塑?
2、秦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手法有何不同?
(二)出示乾陵神道、萧景墓前辟邪 、昭陵六骏之一的图片
乾陵神道 萧景墓前辟邪
昭陵六骏之一
设计意图:补充雕塑的基本知识,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为下面的课堂练习打下伏笔。
(三)各组展开讨论:
1、什么是俑?
2、什么是陵墓雕塑?
3、秦陵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世界有哪八大奇迹?
5、秦陵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6、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下面要讲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做铺垫
(四)1、出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图片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对秦陵兵马俑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出秦陵兵马俑
的艺术特点。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们对秦陵兵马俑塑造艺术风格的认知与理解。
(五)秦陵兵马俑充分体现了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雕塑家们的才能和智慧,是罕
见的雕塑遗产,是让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伟大奇迹。
那么足以与秦陵兵马俑相媲美
的杰出的石雕艺术是西汉的霍去病墓石雕群。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对霍去病墓石雕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六)出示秦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雕图片,让学生感受艺术风格的不同。
(七)分组讨论:
1、结合历史背景谈谈《立马》的艺术特点?
2、谈谈《伏虎》的艺术特点?
3、谈谈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特点?
设计意图:与秦陵兵马俑的高度写实相比是一种整体写意的艺术手法。
三、总结复习: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墓前石刻(地上):霍去病墓前雕刻:整体写意
佣(地下):秦始皇陵兵马俑:高度写实
四、课堂练习:
1、秦始皇兵马俑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秦始皇兵马俑造
型逼真,无一雷同。
有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2000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
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
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
超的雕塑技艺水平,是()风格的完美杰作。
A、意象主义
B、写实主义
C、抽象主义
D、象征主义
2、霍去病大型石刻,手法简练,气势浑厚,达到形神兼备,墓前共有16件石刻,包括石人、石马、马踏匈奴、怪兽食羊、卧牛、人与熊等,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石刻依石拟形,稍加雕凿,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采用了()手法,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
A、整体写意
B、写实主义
C、抽象主义
D、表现主义
3、《马踏匈奴》是整个霍去病墓群雕作品的主体,同时也是这些雕塑所讴歌的主题。
雕塑中,作者运用了()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
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情的踏在脚下,显得那样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进行垂死挣扎。
A、写实主义
B、抽象主义
C、象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