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第三版)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23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习题答案第一章答案售价/C1+3%) X 2%,所以.2%不就是征收率。
解析:专利权属于现代服务业,电力.热力属于有形动产,均应计算缴纳增值稅。
房屋属于不动产,不在增值稅范囤之内•4、 A B 解析:生产免稅产品没有销项税,不能抵扣进项稅。
装修办公室属于將外购货物 用于非应税项目,不能抵扣进项税。
转售给其她企业、用于对外投资得货物可以抵扣进项稅, 也需要计舞销项稅。
5、 CD 解折:进口贷物适用稅率为17$或1 3% •与纳税人规模无关。
6、 AD 解析:营改增后•运费普通发票不得抵扣。
从废旧物资经营单位购进废旧物资取得 普通发票,也不得抵扣。
解析:广告投放地在境外得广告服务,免税。
解折;农民销售自产粮食,免税。
解析:代理进出口服务与汽车代驾,还没有纳入增值税征税范闱。
解折:营改增后,企业购买小汽车后自用得.也允许抵扣。
解析:增值稅只就增值额征稅,如果相同稅率得商品得就终售价相同,其总税负 就必然柏同,而与其经过多少个流转环节无关。
对 解析:2009年1月1日实施增值稅转型,我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4、 错 解析:已经抵扌D 了进项税额得购进货物冷殳进给其她单位应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稅得销项稅额•5、 错解析;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抵扣得问题,只有一般纳税人外购小轿车自用所支付价 款及其运费,取得了专用发票,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单选题1、A2、 D 3. B 4. D5、D 解析:现代企业具有生存权、发展权、自主权与自保权,其中自保权就包含了企 业对自己经济利益得保护。
纳税关系到企业得重大利益,享受法律得保护并进行合法得稅收 筹划,就是企业得正当权利。
二、 多选题1 、 ABCD三、 判斯题 仁 错 解折:会计主体就是财务会计为之服务得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处理得数据与提供得财务信息,筱严格限制在一个特定得、独立得或相对独立得经营单位之内,典型得会计 主体就是企业。
纳税主体必须就是能够独立承担纳稅5C 务得纳税人.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主 体应就是纳税主体。
第一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税收筹划?,如何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参考答案: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既定的税制框架内,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战略模式、经营活动、投资行为、理财涉税事项进行事先规划和安排,以达到节税、递延纳税或降低税务风险为目标的一系列税务规划活动。
2.税收筹划与逃税、避税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逃税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法,通过对已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进行隐瞒、虚报等欺骗手段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
逃税具有明显的欺诈性和违法性。
避税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物,以减少其应承担的纳税数额,但这种做法并没有违反法律。
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而且纳税人行为不具有欺诈的性质。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既定的税制框架内,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战略模式、经营活动、投资行为、理财涉税事项进行事先规划和安排,以达到节税、递延纳税或降低税务风险为目标的一系列税务规划活动。
税收筹划是符合税法要求的,是市场条件下纳税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正当行为。
3.避税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根据避税活动的行为方式及其影响,可以把避税分为以下两类:一是灰色避税,二是中性避税。
灰色避税是通过改变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来达到少缴税款的避税行为,或者是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处理中所反映的信息不符合经济事实。
例如,王某兄弟二人开办了一个私营公司,将其已赋闲养老的父母均聘为公司正式职工,王老夫妇工作轻松,但报酬优厚。
如果王某兄弟不将父母聘入公司,则兄弟二人要先获得较高的个人收入,在扣缴个人所得税后,用税收所得赡养二老。
现让王老夫妇上班,将本属于王某兄弟的个人收入分解部分到其父母名下,变相地转移了收入。
但是,这种行为表象与事实不符,是现行税法所不支持的。
中性避税主要是利用现行税制中的税法漏洞或缺陷,或者是利用税收政策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差异性,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周密策划和适当安排,从而将应税行为转变为非应税行为,将高税负活动转变为低税负活动的避税方式。
第十章薪酬激励的税收筹划(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1.个人获取的综合所得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参考答案:(1)控制综合所得的总金额,防止税负率攀升。
(2)合理将综合所得转化为分项计征的各项所得。
(3)在预扣预缴阶段,合理的递延综合所得的各具体所得项目的预缴税额。
2.从节税角度分析工资薪金与年终奖金应如何进行合理分配?参考答案:(1)一定要设置年终奖金,以降低工资薪金的税负压力。
这样对降低税负有好处。
(2)尽量使年终奖金位于税率临界点,防止税率攀升。
3.股权激励有哪些税收筹划空间?参考答案:参见教材相关内容。
(1)股票期权能起到推迟纳税的作用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等待期间,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计提费用时计入资本公积,税法规定,企业对其职工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在实际行权时确认费用,并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而企业对其职工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费用扣除。
(2)控制行权日股票价格,降低税收负担在行权日,尽量控制股价以降低税收负担。
股票价格随着证券市场行情而波动,因此,恰当选择行权日期,尽可能缩小行权价与行权日该种股票市价之间的差距,就可以降低税收负担。
(3)控制工资薪金、财产转让所得和股息、红利所得的整体税负由于股票期权要涉及工资薪金、财产转让和股息、红利所得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所得,因此如何使这三项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的总和最小化就是税收筹划应关注的关键问题。
通常可以不考虑期权行使后的股息、红利所得,因为对于持股比例不高的一般股东而言,很难对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和实务施加足够大的影响,因而这方面的筹划空间很小,主要还是关注行权时的工资薪金的应纳所得税款和再转让时的“财产转让所得”的应纳所得税款的合计数最小化。
4.个人收入有哪些税收筹划方法?参考答案:(1)个人收入合理分类非常重要,这会影响税负大小。
(2)工资薪金所得,尽量均衡化以实现递延纳税。
第三章税收筹划的发展前沿(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1.企业战略管理与税收筹划有何关系?请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①战略管理指导税收筹划战略管理是首要的,税收筹划是为之服务的。
税收筹划只有在战略管理的框架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税收筹划对企业战略管理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绝不可能起决定性作用。
②战略管理重视税收筹划战略管理是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的,它关注的是企业整体,战略管理不仅考虑税收对企业的影响,还考虑其他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税收筹划是战略管理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战略管理决定税收筹划的范围、目标和过程,而企业税收筹划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着决策支持和促进作用。
战略管理和税收筹划有着共同的目的,即从企业整体绩效出发,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税收筹划也明显带有长期战略的痕迹。
2.“税收链”思想有何价值?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税收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增值税等流转性质的税种,又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所得性质的税种,还有诸如房产税、资源税等其他性质的税种。
如果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来看,企业先采购原材料,然后进行生产加工,再销售产品。
销售的产品,有的成了最终的消费品,有的则继续作为中间产品为后面的企业所利用。
所有这些环节都形成或实现价值,因此从总体来看就构成了产品的价值链。
在这条产品的价值链中,有一部分价值将以税收的形式上缴到国家财政。
这些上缴的税款,也形成了一个链条,这就是税收链。
“税收链”思想要求企业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问题,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税收情况,还要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易在整个价值链上的位置来考虑,照顾到利益相关者的纳税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利用“税收链”彻底解决与利益相关者因交易活动产生的税收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即使其销售产品的价格(这里指含税价)比一般纳税人的要低,只要不低到一定的程度,别人就不一定会购买。
第九章利润分配的税收筹划(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1.公益性捐赠有哪些税收政策?如何进行公益性捐赠的税收筹划?参考答案:企业所得税: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的公益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规定,个人向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华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青少年活动场所、老年服务机构,以及通过非营利机构向教育事业的捐赠等,可在税前全额扣除。
增值税:对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或直接无偿捐赠给目标脱贫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免征增值税。
捐赠时要尽量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的标准和渠道以减少需缴纳的税收。
2. 股利收入如何进行纳税?参考答案:股利收入,如果股东是公司,一般无需缴税,因为被投资单位已经缴纳了。
个人股东还是需要按股息红利所得,按20%税率进行纳税。
3.利润分配的一般税收筹划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法:(1)收入总额的税收筹划(2)不征税收入的税收筹划(3)免税收入的税收筹划(4)各项扣除项目的税收筹划举例:“详见案例二”。
4. 如何避免个人股利重复征税?参考答案::税法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因已经缴纳过企业所得税,则不再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章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习题及参考答案)1.税收筹划方案设计的目标是什么?2.税基筹划法有哪些具体操作方法?请举例说明。
3.税率筹划法有哪些具体操作方法?请举例说明。
4.你是如何认识会计政策筹划法的?当会计处理与税务规定存在差异时,应该如何进行税收筹划?5.合并筹划法与分立筹划法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形?参考答案:1.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目标与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致,且隶属于财务管理的大目标之中。
即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2.(1)控制或安排税基的实现时间:包括推迟实现税基、均衡实现税基和提前实现税基等。
可通过合法推迟税基的实现时间、使税基在各个纳税期间均衡实现以及将税基合法提前实现等途径来实现。
(2)分解税基:即把税基进行合理分解,实现税基从税负较重的形式转化为税负较轻的形式。
(3)税基最小化:即合法降低税基总量,从而减少应纳税额或者避免多缴税。
3.比例税率筹划法:同一税种对不同征税对象实行的不同税率政策,分析其差距的原因及对税后利润的影响,可以寻找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最低税负点或最佳税负点。
例如,对增值税比例税率进行筹划,寻找最低税负点或最佳税负点。
累进税率筹划法:各种形式的累进税率都存在一定的筹划空间,筹划累进税率的主要目标是防止税率的爬升。
可利用税率爬升的临界点进行筹划。
4.会计政策是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所采纳的具体处理方法和程序。
不同的会计政策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财务结果,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税收负担。
当企业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时,择定有利于税后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也是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5.(1)合并筹划法一般应用于以下五个方面:①合并重组后的企业可以进入新的领域、新的行业,享受新领域、新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②并购有大量亏损的企业,可以盈亏抵补,实现低成本扩张;③企业合并可以实现关联性企业或上下游企业流通环节的减少,合理规避流转税和印花税;④企业合并可能改变纳税主体性质,譬如,企业可能因为合并而由小规模纳税人变为一般纳税人,或由内资企业变为中外合资企业;⑤企业合并可以利用免税重组优惠政策,规避资产转移过程中的税收负担。
第八章市场销售的税收筹划(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1.商业折扣有哪些形式,应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参考答案:商业折扣,又称为“折扣销售”。
对于折扣销售,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则允许销售方以其销售额扣除折扣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额;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则不允许将折扣额从销售额中扣除计算计税额。
2.“买一赠一”为何不视同商业捐赠?“加量不加价”能起到节税的效果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增值税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作为视同销售货物来计算增值税。
企业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商品的销售收入。
所得税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商品的销售收入,实质就是将企业的销售金额分解成商品销售的收入和赠送商品销售的收入两部分,各自针对相应的成本来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因此“买一赠一”不视同商业捐赠。
“加量不加价”能起到节税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方式,其操作要点是:在销售商品时,增加每一包装中的商品数量,而销售总价不提高,相当于商品打折销售,但可以起到打折销售不能实现的促销效果。
同时,还可以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增加税前扣除项目金额,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加量不加价”的促销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捆绑销售。
3.企业采用促销方式销售货物时,税收筹划应考虑哪些要点?参考答案:企业的促销方式主要包括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捆绑销售和商业捐赠等。
折扣销售应注意,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则允许销售方以其销售额扣除折扣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额;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则不允许将折扣额从销售额中扣除计算计税额。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习题答案第一章答案一、单选题1. A2. D3. B4. D5. D 解析:现代企业具有生存权、发展权、自主权和自保权,其中自保权就包含了企业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
纳税关系到企业的重大利益,享受法律的保护并进行合法的税收筹划,是企业的正当权利。
二、多选题1. ABCD2. BCD3. ABD4. ABCD5. ABCD6. BD三、判断题1. 错解析:会计主体是财务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财务信息,被严格限制在一个特定的、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之内,典型的会计主体是企业。
纳税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人。
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主体应是纳税主体。
但在特殊或特定情况下,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纳税主体,纳税主体也不一定就是会计主体。
2. 对3. 错解析:避税是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即纳税人有权依据法律的“非不允许”进行选择和决策,是一种合法行为。
4. 错解析: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价格的调整与变动,将应纳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因此税负转嫁不适用于所得税,只适用于流转税。
四.案例分析题提示:可以扣押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而不是”等于”.第二章答案一、单选题1. C2. A3. A4. C5. B6. C二、多选题1. ABCD2. ABC 解析:大型机器设备、电力、热力三项属于有型动产范围,应计算缴纳增值税。
房屋属于不动产,不在增值税范围之内。
3. AB 解析:生产免税产品没有销项税,不能抵扣进项税。
装修办公室属于将外购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不能抵扣进项税。
转售给其他企业、用于对外投资的货物可以抵扣进项税,也需要计算销项税。
4. CD 解析:进口货物适用税率为17%或13%,与纳税人规模无关。
5. BC 解析: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和营业税劳务,不涉及其他。
6. ACD7.ABCD8.ACD9.ABC10.BD三、判断题1. 错解析:增值税只就增值额征税,如果相同税率的商品的最终售价相同,其总税负就必然相同,而与其经过多少个流转环节无关。
2. 对3. 错解析:2009年1月1日实施增值税转型,我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4. 错解析:已经抵扣了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如果投资给其他单位,应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5. 对6. 对四、计算题1.(1)当期销项税额=[480*150+(50+60)*300+120000+14*450*(1+10%)]*17%+(69000+1130/1.13)*13% =[72000+33000+120000+6390]*17%+9100=231930*17%+9100=39428.1+9100=48528.1(元)(2)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5200*(1-25%)+13600+800*7%+6870 =11400+13600+56+6870=31926(元)(3)本月应纳增值税=48528.1-31926=16602.1(元)2.(1)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700+5100+(15000+15000*6%)*17%=1700+5100+2703=9503(2)当期销项税额=23400/1.17*17%+234/1.17*17%*5+2340/1.17*17%+35100/1.17*17%=3400+170+340+5100=9010(3)应缴纳增值税=9010-9503=-4933.(1)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7000+120-60=17060元(2)当期销项税额=120/2+2340/1.17*17%+120000*13%=60+340+15600=16000元(3)本月应纳增值税=16000-17060+104000/1.04*4%*50%=940元4.(1)不能免征和抵扣税额=(40-20*3/4)*(17%-13%)=1万元(2)计算应纳税额全部进项税额=17++1.7+0.91+0.88=20.49(万元)销项税额=7÷1.17×17%+60×17%=11.22(万元)应纳税额=11.22-(20.49-1)-2=-10.27(万元)(3)计算企业免抵退税总额免抵退税额=(40-20*3/4)×13%=3.25(万元)(4)比大小确定当期应退和应抵免的税款11.27>3.25;应退税款3.25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退税额=0下期留抵税额=10.27-3.25=7.02(万元)五、分录题1. 会计分录:(1)借:应收账款 234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 000贷:库存商品 1600 000借:银行存款 2320 000财务费用 20 000贷:应收账款 2340 000(2)借:应收账款 585 000(红字)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红字)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红字)(3)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先开发票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0×17%=17万元。
借:银行存款 300 000应收账款 87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000(4)销售增值税转型前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10.4/(1+4%)×50%=0.2万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320 000累计折旧 180 000贷:固定资产 500 000借:银行存款 104 000贷:固定资产 104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2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 000借:营业外支出 218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218 000(5)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只有专门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等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才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他混用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均可以抵扣。
可抵扣进项税额=8.5+10×7%=9.2万元借:固定资产 613 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2 000贷:银行存款 705 000(6)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代垫运费可以不作为价外费用缴纳增值税。
借:应收账款 732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000银行存款 30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450 000贷:库存商品 450 000(7)月末,增值税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34-8.5+17+10.2=52.7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0+9.2=39.2万元按照适用税率应缴纳增值税=52.7-39.2=13.5万元简易办法征税应纳增值税=0.2万元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135 000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 2 000贷:应缴税费—未交增值税 137 0002.(1)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234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4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 000贷:库存商品 180 000(2)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25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4 000银行存款 16 000借: 主营业务成本 180 000贷:库存商品 180 000(3)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224 000银行存款 1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 000贷:库存商品 180 000六.筹划题1.提示:运用价格折让临界点,计算临界点价格,比较后决策.2.A企业采取经销方式:应纳增值税=500×210×17%-50×1250×3%-1600=17850-1875-1600=14375(元) 收益额=500×210-50×1250-14375=105000-62500-14375=28125A企业采取来料加工方式:应纳增值税=41000×17%-1600=6970-1600=5370(元)收益额=41000-5370=35630(元)来料加工方式少交增值税9005元,多获得收益7505元。
对于B企业来说:采取经销方式:应纳增值税=50×1250×3%=1875(元)货物成本=500×210×(1+17%)=122850(元)采取来料加工方式:应纳增值税=0货物成本=50×1250×41000×(1+17%)=110 470(元)来料加工方式下,B企业的加工货物的成本降低12380元,增值税少交1875元。
第三章答案一、单选题1. A 解析:啤酒屋销售的自制扎啤应缴纳消费税;土杂商店出售的烟火鞭炮在生产出厂环节交纳消费税,商业零售环节不缴;卡车不是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使用过的小轿车不交消费税,只交增值税。
2. A 解析:征收消费税的汽车包括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
电动汽车、沙滩车、大客车都不属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3. D 解析:高档手表在生产环节征收消费税;珍珠饰品不缴纳消费税;金银首饰在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酒类产品在生产环节缴纳消费税。
4.D 解析:只有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税的自用消费品,才不需要缴纳消费税。
5. D 解析:外购已税产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自制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均于出厂销售时缴纳消费税,移送连续加工环节不视同销售,但自制应税消费品用于向外单位投资的移送环节应视同销售缴纳消费税。
二、多选题1. AC 解析:啤酒、黄酒、汽油、柴油采用定额税率征收消费税。
葡萄酒、烟丝采用比例税率计算消费税。
2. ABC 解析:AB属于视同销售应缴纳消费税;C在出厂环节计算缴纳消费税;D直接销售时不必缴纳消费税。
3. ACD 解析:连续生产非应税产品在移送环节缴纳消费税;金银首饰、钻石及饰品在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卷烟在货物批发环节缴纳消费税;不动产转让不是消费税征税范围。
4. ABD 解析:对饮食业、商业、娱乐业举办的啤酒屋生产的啤酒,应当征收消费税。
其营业额还应当征收营业税,按消费税额与营业税额计征城建税。
5. BCD 解析:A属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C属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BD属于视同销售。
6. AD 解析:一般应税消费品都在生产环节缴纳消费税,在金银首饰在零售环节纳税,而卷烟除生产环节缴纳消费税外,在批发环节还要再缴纳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