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
- 格式:doc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2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知识梳理1.函数的基本概念(1)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 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f(x),x∈A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3)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4)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5)分段函数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因对应关系不同而分别用几个不同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函数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等于各段函数的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虽由几个部分组成,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函数.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要点一、函数的概念例1、设集合M={x|0≤x≤2},N={y|0≤y≤2},那么下面的4个图形中,能表示集合M 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例2、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f(x)=|x|,g(x)=B.f(x)=lg x2,g(x)=2lg xC.f(x)=,g(x)=x+1D.f(x)=•,g(x)=例3、下列集合A,B及其对应法则,不能构成函数的是()A.A=B=R f(x)=|x|B.A=B=RC.A={1,2,3,4),B={2,3,4,5,6}f(x)=x+1D.A={x|x>0},B={1}f(x)=x0答案:C A B练习1、下列四个图形中不可能是函数y=f(x)图象的是()A.B.C.D.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A={x|0≤x≤2},值域B={y|1≤y≤2},下列选项中,能表示f (x)的图象的只可能是()A.B.C.D.3、下列四组函数中的f(x)和g(x)相等的是()A.B.C.D.4、下列对应是从集合A到B的函数的是()A.A=N,B=R,对应关系f:“求平方根”B.A=N*,B=N*,对应关系f:x→y=|x﹣3|C.A=R,B={0,1},对应关系f:D.A=Z,B=Q,对应关系5、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在1859年翻译《代数学》中首次将“function”译做:“函数”,沿用至今,为什么这么翻译,书中解释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1930年美国人给出了我们课本中所学的集合论的函数定义,已知集合M={﹣1,1,2,4},N={1,2,4,16},给出下列四个对应法则:①,②y=x+1,③y=|x|,④y=x2,请由函数定义判断,其中能构成从M到N的函数的是()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要点二、函数的定义域例4、函数的定义域是()A.(1,2]B.(1,2)C.(2,+∞)D.(﹣∞,2)例5、已知函数y=f(x+1)的定义域是[﹣1,2],则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3,0]B.[﹣1,2]C.[0,3]D.[﹣2,1]例6、若函数y=的定义域为R,则a的取值范围为()A.(0,4]B.[4,+∞)C.[0,4] D.(4,+∞)答案: B A C 练习6、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A .(﹣3,0]B .(﹣3,1]C .(﹣∞,﹣3)∪(﹣3,0]D .(﹣∞,﹣3)∪(﹣3,1] 7、函数f (x )=(x ﹣5)0+(x ﹣2)的定义域为( )A .{x ∈R |2<x <5或x >5}B .{x ∈R |x >2}C .{x ∈R |x >5}D .{x ∈R |x ≠5且x ≠2}8、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y=f (x 2)的定义域为( ) A .[1,4]B .[1,] C .[﹣,] D .[﹣,﹣1]∪[1,]9、若函数f (3﹣2x )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 ) A .B .[﹣1,2]C .[﹣1,5]D .10、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C .,+∞)D .[1,+∞)要点三、函数的解析式例7 (1)已知f ⎝⎛⎭⎫2x +1=lg x ,求f (x )的解析式.(2) f (x )为二次函数且f (0)=3,f (x +2)-f (x )=4x +2.试求出f (x )的解析式(3) 定义在(-1,1)内的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lg(x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 (4)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1)=2f (x ).若当0≤x ≤1时,f (x )=x (1-x ),则当-1≤x ≤0时,f (x )=________.练习11、已知函数,则( )A .f (x )=x 2+2x +1B .f (x )=x 2﹣2x +3(x ≥1)C .f (x )=x 2﹣2x +1D .f (x )=x 2+2x +3(x ≥1)12、若函数f (x )满足f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 )A.f(x)=(x≠1)B.f(x)=,(x≠﹣1)C.f(x)=(x≠1)D.f(x)=(x≠﹣1)13、已知函数f(x)=2x+3,若f(g(x))=6x﹣7,则函数g(x)的解析式为()A.g(x)=4x﹣10B.g(x)=3x﹣5C.g(x)=3x﹣10D.g(x)=4x+414、若函数f(x)对于任意实数x恒有3f(x)﹣2f(﹣x)=5x+1,则f(x)=.15、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1,则f(x)=.答案:1、C 2、D 3、C 4、C 5、C 6、C 7、A 8、D 9、C 10、C 11、B 12、A 13、B 14、x+1。
函数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在数学的广袤天地中,函数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它不仅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让我们一起走进函数的世界,去探寻它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函数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
想象有两个集合,一个集合中的元素通过某种规则与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对应,这个规则就是函数。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集合是学生的学号,另一个集合是对应的学生成绩。
当给定一个学号,就能通过特定的规则找到对应的成绩,这就是一个函数关系。
函数通常用符号“f”“g”等来表示。
假设我们有一个函数 f,它把集合A 中的元素 x 映射到集合 B 中的元素 y,我们就可以写成 f(x) = y 。
这里的 x 叫做自变量,y 叫做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变化的量,因变量则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
函数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对于集合 A 中的每一个自变量 x,都必须有唯一确定的因变量 y 与之对应。
也就是说,一个自变量不能对应多个不同的因变量。
其次,集合 A 中的元素都要有“用武之地”,不能有被“冷落”的元素。
这两个特点保证了函数关系的确定性和完整性。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函数关系。
比如,y = 2x + 1 就是一个用解析法表示的函数。
这种方法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这个表达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当 x 取不同值时 y 的值。
列表法是将自变量和对应的因变量列成表格的形式。
比如,我们要表示一个人的体重随年龄的变化,就可以列出这样一个表格:|年龄(岁)| 10 | 15 | 20 | 25 | 30 |||||||||体重(kg)| 30 | 45 | 55 | 60 | 65 |列表法直观清晰,对于一些离散的数据或者有限的取值范围,使用列表法非常方便。
图像法则是用图形来表示函数关系。
专题02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2019年天津理科06】已知a=log52,b=log0.50.2,c=0.50.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a<c<b B.a<b<c C.b<c<a D.c<a<b【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log52<1,b=log0.50.2log25>log24=2.c=0.50.2<1,∴b最大,a、c都小于1.∵a=log52,c=0.50.2.而log25>log24=2,∴.∴a<c,∴a<c<b.故选:A.2.【2019年天津理科08】已知a∈R.设函数f(x)若关于x的不等式f(x)≥0在R上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A.[0,1] B.[0,2] C.[0,e] D.[1,e]【解答】解:当x=1时,f(1)=1﹣2a+2a=1>0恒成立;当x<1时,f(x)=x2﹣2ax+2a≥0⇔2a恒成立,令g(x)(1﹣x2)≤﹣(22)=0,∴2a≥g(x)max=0,∴a>0.当x>1时,f(x)=x﹣alnx≥0⇔a恒成立,令h(x),则h′(x),当x>e时,h′(x)>0,h(x)递增,当1<x<e时,h′′(x)<0,h(x)递减,∴x=e时,h(x)取得最小值h(e)=e,∴a≤h(x)e,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0,e].故选:C.3.【2019年新课标3理科11】设f(x)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且在(0,+∞)单调递减,则()A.f(log3)>f(2)>f(2)B.f(log3)>f(2)>f(2)C.f(2)>f(2)>f(log3)D.f(2)>f(2)>f(log3)【解答】解:∵f(x)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log34>log33=1,,∴0f(x)在(0,+∞)上单调递减,∴,故选:C.4.【2019年全国新课标2理科12】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R,满足f(x+1)=2f(x),且当x∈(0,1]时,f(x)=x(x﹣1).若对任意x∈(﹣∞,m],都有f(x),则m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解答】解:因为f(x+1)=2f(x),∴f(x)=2f(x﹣1),∵x∈(0,1]时,f(x)=x(x﹣1)∈[,0],∴x∈(1,2]时,x﹣1∈(0,1],f(x)=2f(x﹣1)=2(x﹣1)(x﹣2)∈[,0];∴x∈(2,3]时,x﹣1∈(1,2],f(x)=2f(x﹣1)=4(x﹣2)(x﹣3)∈[﹣1,0],当x∈(2,3]时,由4(x﹣2)(x﹣3)解得m或m,若对任意x∈(﹣∞,m],都有f(x),则m.故选:B.5.【2019年新课标1理科03】已知a=log20.2,b=20.2,c=0.20.3,则()A.a<b<c B.a<c<b C.c<a<b D.b<c<a【解答】解:a=log20.2<log21=0,b=20.2>20=1,∵0<0.20.3<0.20=1,∴c=0.20.3∈(0,1),∴a<c<b,故选:B.6.【2019年浙江0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y=1og a(x)(a>0且a≠1)的图象可能是()A.B.C.D.【解答】解:由函数y,y=1og a(x),当a>1时,可得y是递减函数,图象恒过(0,1)点,函数y=1og a(x),是递增函数,图象恒过(,0);当1>a>0时,可得y是递增函数,图象恒过(0,1)点,函数y=1og a(x),是递减函数,图象恒过(,0);∴满足要求的图象为:D故选:D.7.【2019年浙江09】设a,b∈R,函数f(x)若函数y=f(x)﹣ax﹣b 恰有3个零点,则()A.a<﹣1,b<0 B.a<﹣1,b>0 C.a>﹣1,b<0 D.a>﹣1,b>0【解答】解:当x<0时,y=f(x)﹣ax﹣b=x﹣ax﹣b=(1﹣a)x﹣b=0,得x;y=f(x)﹣ax﹣b最多一个零点;当x≥0时,y=f(x)﹣ax﹣b x3(a+1)x2+ax﹣ax﹣b x3(a+1)x2﹣b,y′=x2﹣(a+1)x,当a+1≤0,即a≤﹣1时,y′≥0,y=f(x)﹣ax﹣b在[0,+∞)上递增,y=f(x)﹣ax﹣b最多一个零点.不合题意;当a+1>0,即a<﹣1时,令y′>0得x∈[a+1,+∞),函数递增,令y′<0得x∈[0,a+1),函数递减;函数最多有2个零点;根据题意函数y=f(x)﹣ax﹣b恰有3个零点⇔函数y=f(x)﹣ax﹣b在(﹣∞,0)上有一个零点,在[0,+∞)上有2个零点,如右图:∴0且,解得b<0,1﹣a>0,b(a+1)3.故选:C.8.【2018年新课标1理科09】已知函数f(x),g(x)=f(x)+x+a.若g(x)存在2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A.[﹣1,0)B.[0,+∞)C.[﹣1,+∞)D.[1,+∞)【解答】解:由g(x)=0得f(x)=﹣x﹣a,作出函数f(x)和y=﹣x﹣a的图象如图:当直线y=﹣x﹣a的截距﹣a≤1,即a≥﹣1时,两个函数的图象都有2个交点,即函数g(x)存在2个零点,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故选:C.9.【2018年新课标2理科11】已知f(x)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f(1﹣x)=f(1+x),若f(1)=2,则f(1)+f(2)+f(3)+…+f(50)=()A.﹣50 B.0 C.2 D.50【解答】解:∵f(x)是奇函数,且f(1﹣x)=f(1+x),∴f(1﹣x)=f(1+x)=﹣f(x﹣1),f(0)=0,则f(x+2)=﹣f(x),则f(x+4)=﹣f(x+2)=f(x),即函数f(x)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f(1)=2,∴f(2)=f(0)=0,f(3)=f(1﹣2)=f(﹣1)=﹣f(1)=﹣2,f(4)=f(0)=0,则f(1)+f(2)+f(3)+f(4)=2+0﹣2+0=0,则f(1)+f(2)+f(3)+…+f(50)=12[f(1)+f(2)+f(3)+f(4)]+f(49)+f(50)=f(1)+f(2)=2+0=2,故选:C.10.【2018年新课标3理科12】设a=log0.20.3,b=log20.3,则()A.a+b<ab<0 B.ab<a+b<0 C.a+b<0<ab D.ab<0<a+b【解答】解:∵a=log0.20.3,b=log20.3,∴,,∵,,∴ab<a+b<0.故选:B.11.【2018年上海16】设D是含数1的有限实数集,f(x)是定义在D上的函数,若f(x)的图象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与原图象重合,则在以下各项中,f(1)的可能取值只能是()A.B.C.D.0【解答】解:由题意得到:问题相当于圆上由12个点为一组,每次绕原点逆时针旋转个单位后与下一个点会重合.我们可以通过代入和赋值的方法当f(1),,0时,此时得到的圆心角为,,0,然而此时x=0或者x=1时,都有2个y与之对应,而我们知道函数的定义就是要求一个x只能对应一个y,因此只有当x,此时旋转,此时满足一个x只会对应一个y,因此答案就选:B.故选:B.12.【2018年北京理科04】“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A.f B.f C.f D.f【解答】解: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故选:D.13.【2018年天津理科05】已知a=log2e,b=ln2,c,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a>b>c B.b>a>c C.c>b>a D.c>a>b【解答】解:a=log2e>1,0<b=ln2<1,c log23>log2e=a,则a,b,c的大小关系c>a>b,故选:D.14.【2017年新课标1理科05】函数f(x)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f(1)=﹣1,则满足﹣1≤f(x﹣2)≤1的x的取值范围是()A.[﹣2,2] B.[﹣1,1] C.[0,4] D.[1,3]【解答】解:∵函数f(x)为奇函数.若f(1)=﹣1,则f(﹣1)=1,又∵函数f(x)在(﹣∞,+∞)单调递减,﹣1≤f(x﹣2)≤1,∴f(1)≤f(x﹣2)≤f(﹣1),∴﹣1≤x﹣2≤1,解得:x∈[1,3],故选:D.15.【2017年新课标1理科11】设x、y、z为正数,且2x=3y=5z,则()A.2x<3y<5z B.5z<2x<3y C.3y<5z<2x D.3y<2x<5z【解答】解:x、y、z为正数,令2x=3y=5z=k>1.lgk>0.则x,y,z.∴3y,2x,5z.∵,.∴lg0.∴3y<2x<5z.另解:x、y、z为正数,令2x=3y=5z=k>1.lgk>0.则x,y,z.∴1,可得2x>3y,1.可得5z>2x.综上可得:5z>2x>3y.解法三:对k取特殊值,也可以比较出大小关系.故选:D.16.【2017年浙江05】若函数f(x)=x2+ax+b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是M,最小值是m,则M﹣m()A.与a有关,且与b有关B.与a有关,但与b无关C.与a无关,且与b无关D.与a无关,但与b有关【解答】解:函数f(x)=x2+ax+b的图象是开口朝上且以直线x为对称轴的抛物线,①当1或0,即a<﹣2,或a>0时,函数f(x)在区间[0,1]上单调,此时M﹣m=|f(1)﹣f(0)|=|a+1|,故M﹣m的值与a有关,与b无关②当1,即﹣2≤a≤﹣1时,函数f(x)在区间[0,]上递减,在[,1]上递增,且f(0)>f(1),此时M﹣m=f(0)﹣f(),故M﹣m的值与a有关,与b无关③当0,即﹣1<a≤0时,函数f(x)在区间[0,]上递减,在[,1]上递增,且f(0)<f(1),此时M﹣m=f(1)﹣f()=1+a,故M﹣m的值与a有关,与b无关综上可得:M﹣m的值与a有关,与b无关故选:B.17.【2017年北京理科05】已知函数f(x)=3x﹣()x,则f(x)()A.是奇函数,且在R上是增函数B.是偶函数,且在R上是增函数C.是奇函数,且在R上是减函数D.是偶函数,且在R上是减函数【解答】解:f(x)=3x﹣()x=3x﹣3﹣x,∴f(﹣x)=3﹣x﹣3x=﹣f(x),即函数f(x)为奇函数,又由函数y=3x为增函数,y=()x为减函数,故函数f(x)=3x﹣()x为增函数,故选:A.18.【2017年北京理科08】根据有关资料,围棋状态空间复杂度的上限M约为3361,而可观测宇宙中普通物质的原子总数N约为1080,则下列各数中与最接近的是()(参考数据:lg3≈0.48)A.1033B.1053C.1073D.1093【解答】解:由题意:M≈3361,N≈1080,根据对数性质有:3=10lg3≈100.48,∴M≈3361≈(100.48)361≈10173,∴1093,故选:D.19.【2017年天津理科06】已知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g(x)=xf(x).若a=g(﹣log25.1),b =g(20.8),c=g(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a<b<c B.c<b<a C.b<a<c D.b<c<a【解答】解: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当x>0,f(x)>f(0)=0,且f′(x)>0,∴g(x)=xf(x),则g′(x)=f(x)+xf′(x)>0,∴g(x)在(0,+∞)单调递增,且g(x)=xf(x)偶函数,∴a=g(﹣log25.1)=g(log25.1),则2<log25.1<3,1<20.8<2,由g(x)在(0,+∞)单调递增,则g(20.8)<g(log25.1)<g(3),∴b<a<c,故选:C.20.【2017年天津理科08】已知函数f(x),设a∈R,若关于x的不等式f(x)≥|a|在R上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A.[,2] B.[,] C.[﹣2,2] D.[﹣2,]【解答】解:当x≤1时,关于x的不等式f(x)≥|a|在R上恒成立,即为﹣x2+x﹣3a≤x2﹣x+3,即有﹣x2x﹣3≤a≤x2x+3,由y=﹣x2x﹣3的对称轴为x1,可得x处取得最大值;由y=x2x+3的对称轴为x1,可得x处取得最小值,则a①当x>1时,关于x的不等式f(x)≥|a|在R上恒成立,即为﹣(x)a≤x,即有﹣(x)≤a,由y=﹣(x)≤﹣22(当且仅当x1)取得最大值﹣2;由y x22(当且仅当x=2>1)取得最小值2.则﹣2a≤2②由①②可得,a≤2.另解:作出f(x)的图象和折线y=|a|当x≤1时,y=x2﹣x+3的导数为y′=2x﹣1,由2x﹣1,可得x,切点为(,)代入y a,解得a;当x>1时,y=x的导数为y′=1,由1,可得x=2(﹣2舍去),切点为(2,3),代入y a,解得a=2.由图象平移可得,a≤2.故选:A.21.【2019年全国新课标2理科14】已知f(x)是奇函数,且当x<0时,f(x)=﹣e ax.若f(ln2)=8,则a=.【解答】解:∵f(x)是奇函数,∴f(﹣ln2)=﹣8,又∵当x<0时,f(x)=﹣e ax,∴f(﹣ln2)=﹣e﹣aln2=﹣8,∴﹣aln2=ln8,∴a=﹣3.故答案为:﹣322.【2019年江苏04】函数y的定义域是.【解答】解:由7+6x﹣x2≥0,得x2﹣6x﹣7≤0,解得:﹣1≤x≤7.∴函数y的定义域是[﹣1,7].故答案为:[﹣1,7].23.【2019年江苏14】设f(x),g(x)是定义在R上的两个周期函数,f(x)的周期为4,g(x)的周期为2,且f(x)是奇函数.当x∈(0,2]时,f(x),g(x)其中k>0.若在区间(0,9]上,关于x的方程f(x)=g(x)有8个不同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解答】解:作出函数f(x)与g(x)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函数f(x)与g(x)(1<x≤2,3<x≤4,5<x≤6,7<x≤8)仅有2个实数根;要使关于x的方程f(x)=g(x)有8个不同的实数根,则f(x),x∈(0,2]与g(x)=k(x+2),x∈(0,1]的图象有2个不同交点,由(1,0)到直线kx﹣y+2k=0的距离为1,得,解得k(k>0),∵两点(﹣2,0),(1,1)连线的斜率k,∴k.即k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24.【2018年江苏05】函数f(x)的定义域为.【解答】解:由题意得:log2x≥1,解得:x≥2,∴函数f(x)的定义域是[2,+∞).故答案为:[2,+∞).25.【2018年江苏09】函数f(x)满足f(x+4)=f(x)(x∈R),且在区间(﹣2,2]上,f(x),则f(f(15))的值为.【解答】解:由f(x+4)=f(x)得函数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则f(15)=f(16﹣1)=f(﹣1)=|﹣1|,f()=cos()=cos,即f(f(15)),故答案为:26.【2018年浙江11】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张邱建算经》中记载百鸡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设鸡翁,鸡母,鸡雏个数分别为x,y,z,则,当z=81时,x=,y=.【解答】解:,当z=81时,化为:,解得x=8,y=11.故答案为:8;11.27.【2018年浙江15】已知λ∈R,函数f(x),当λ=2时,不等式f(x)<0的解集是.若函数f(x)恰有2个零点,则λ的取值范围是.【解答】解:当λ=2时函数f(x),显然x≥2时,不等式x﹣4<0的解集:{x|2≤x<4};x<2时,不等式f(x)<0化为:x2﹣4x+3<0,解得1<x<2,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x|1<x<4}.函数f(x)恰有2个零点,函数f(x)的草图如图:函数f(x)恰有2个零点,则1<λ≤3或λ>4.故答案为:{x|1<x<4};(1,3]∪(4,+∞).28.【2018年上海04】设常数a∈R,函数f(x)=1og2(x+a).若f(x)的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1),则a=.【解答】解:∵常数a∈R,函数f(x)=1og2(x+a).f(x)的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1),∴函数f(x)=1og2(x+a)的图象经过点(1,3),∴log2(1+a)=3,解得a=7.故答案为:7.29.【2018年上海07】已知α∈{﹣2,﹣1,,1,2,3},若幂函数f(x)=xα为奇函数,且在(0,+∞)上递减,则α=.【解答】解:∵α∈{﹣2,﹣1,,1,2,3},幂函数f(x)=xα为奇函数,且在(0,+∞)上递减,∴a是奇数,且a<0,∴a=﹣1.故答案为:﹣1.30.【2018年上海11】已知常数a>0,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P(p,),Q(q,).若2p+q=36pq,则a=.【解答】解:函数f(x)的图象经过点P(p,),Q(q,).则:,整理得:1,解得:2p+q=a2pq,由于:2p+q=36pq,所以:a2=36,由于a>0,故:a=6.故答案为:631.【2018年北京理科13】能说明“若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则f(x)在[0,2]上是增函数”为假命题的一个函数是.【解答】解:例如f(x)=sin x,尽管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当x∈[0,)上为增函数,在(,2]为减函数,故答案为:f(x)=sin x.32.【2018年天津理科14】已知a>0,函数f(x).若关于x的方程f(x)=ax 恰有2个互异的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解答】解:当x≤0时,由f(x)=ax得x2+2ax+a=ax,得x2+ax+a=0,得a(x+1)=﹣x2,得a,设g(x),则g′(x),由g′(x)>0得﹣2<x<﹣1或﹣1<x<0,此时递增,由g′(x)<0得x<﹣2,此时递减,即当x=﹣2时,g(x)取得极小值为g(﹣2)=4,当x>0时,由f(x)=ax得﹣x2+2ax﹣2a=ax,得x2﹣ax+2a=0,得a(x﹣2)=x2,当x=2时,方程不成立,当x≠2时,a设h(x),则h′(x),由h′(x)>0得x>4,此时递增,由h′(x)<0得0<x<2或2<x<4,此时递减,即当x=4时,h(x)取得极小值为h(4)=8,要使f(x)=ax恰有2个互异的实数解,则由图象知4<a<8,故答案为:(4,8)33.【2017年江苏14】设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1的函数,在区间[0,1)上,f(x),其中集合D={x|x,n∈N*},则方程f(x)﹣lgx=0的解的个数是.【解答】解:∵在区间[0,1)上,f(x),第一段函数上的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有理数,又f(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1的函数,∴在区间[1,2)上,f(x),此时f(x)的图象与y=lg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同理:区间[2,3)上,f(x)的图象与y=lg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区间[3,4)上,f(x)的图象与y=lg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区间[4,5)上,f(x)的图象与y=lg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区间[5,6)上,f(x)的图象与y=lg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区间[6,7)上,f(x)的图象与y=lg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区间[7,8)上,f(x)的图象与y=lg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区间[8,9)上,f(x)的图象与y=lg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在区间[9,+∞)上,f(x)的图象与y=lgx无交点;故f(x)的图象与y=lgx有8个交点,且除了(1,0),其他交点横坐标均为无理数;即方程f(x)﹣lgx=0的解的个数是8,故答案为:834.【2017年新课标3理科15】设函数f(x),则满足f(x)+f(x)>1的x的取值范围是.【解答】解:若x≤0,则x,则f(x)+f(x)>1等价为x+1+x1>1,即2x,则x,此时x≤0,当x>0时,f(x)=2x>1,x,当x0即x时,满足f(x)+f(x)>1恒成立,当0≥x,即x>0时,f(x)=x1=x,此时f(x)+f(x)>1恒成立,综上x,故答案为:(,+∞).35.【2017年浙江17】已知a∈R,函数f(x)=|x a|+a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5,则a的取值范围是.【解答】解:由题可知|x a|+a≤5,即|x a|≤5﹣a,所以a≤5,又因为|x a|≤5﹣a,所以a﹣5≤x a≤5﹣a,所以2a﹣5≤x5,又因为1≤x≤4,4≤x5,所以2a﹣5≤4,解得a,故答案为:(﹣∞,].36.【2017年上海08】定义在(0,+∞)上的函数y=f(x)的反函数为y=f﹣1(x),若g(x)为奇函数,则f﹣1(x)=2的解为.【解答】解:若g(x)为奇函数,可得当x>0时,﹣x<0,即有g(﹣x)=3﹣x﹣1,由g(x)为奇函数,可得g(﹣x)=﹣g(x),则g(x)=f(x)=1﹣3﹣x,x>0,由定义在(0,+∞)上的函数y=f(x)的反函数为y=f﹣1(x),且f﹣1(x)=2,可由f(2)=1﹣3﹣2,可得f﹣1(x)=2的解为x.故答案为:.37.【2017年上海09】已知四个函数:①y=﹣x,②y,③y=x3,④y,从中任选2个,则事件“所选2个函数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概率为.【解答】解:给出四个函数:①y=﹣x,②y,③y=x3,④y,从四个函数中任选2个,基本事件总数n,③④有两个公共点(0,0),(1,1).事件A:“所选2个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包含的基本事件有:①③,①④共2个,∴事件A:“所选2个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概率为P(A).故答案为:.38.【2019年江苏18】如图,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湖上有桥AB (AB是圆O的直径).规划在公路l上选两个点P、Q,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QA,规划要求:线段PB、QA上的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已知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AC和BD(C、D为垂足),测得AB=10,AC=6,BD=12(单位:百米).(1)若道路PB与桥AB垂直,求道路PB的长;(2)在规划要求下,P和Q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处?并说明理由;(3)在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和QA的长度均为d(单位:百米),求当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解答】解:设BD与圆O交于M,连接AM,AB为圆O的直径,可得AM⊥BM,即有DM=AC=6,BM=6,AM=8,以C为坐标原点,l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0,﹣6),B(﹣8,﹣12),D(﹣8,0)(1)设点P(x1,0),PB⊥AB,则k BP•k AB=﹣1,即•1,解得x1=﹣17,所以P(﹣17,0),PB15;(2)当QA⊥AB时,QA上的所有点到原点O的距离不小于圆的半径,设此时Q(x2,0),则k QA•k AB=﹣1,即•1,解得x2,Q(,0),由﹣17<﹣8,在此范围内,不能满足PB,QA上所有点到O的距离不小于圆的半径,所以P,Q中不能有点选在D点;(3)设P(a,0),Q(b,0),则a≤﹣17,b,PB2=(a+8)2+144≥225,QA2=b2+36≥225,则b≥3,当d最小时,PQ=17+3.39.【2018年上海19】某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是指单日内该群体中成员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的平均用时.某地上班族S中的成员仅以自驾或公交方式通勤.分析显示:当S中x%(0<x<100)的成员自驾时,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为f(x)(单位:分钟),而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不受x影响,恒为40分钟,试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当x在什么范围内时,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少于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2)求该地上班族S的人均通勤时间g(x)的表达式;讨论g(x)的单调性,并说明其实际意义.【解答】解;(1)由题意知,当30<x<100时,f (x )=2x90>40,即x 2﹣65x +900>0,解得x <20或x >45,∴x ∈(45,100)时,公交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少于自驾群体的人均通勤时间; (2)当0<x ≤30时,g (x )=30•x %+40(1﹣x %)=40;当30<x <100时,g (x )=(2x 90)•x %+40(1﹣x %)x +58;∴g (x );当0<x <32.5时,g (x )单调递减; 当32.5<x <100时,g (x )单调递增;说明该地上班族S 中有小于32.5%的人自驾时,人均通勤时间是递减的; 有大于32.5%的人自驾时,人均通勤时间是递增的; 当自驾人数为32.5%时,人均通勤时间最少.1.【山西省晋城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若函数(()sin ln f x x a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2 B .4C .2±D .4±【答案】C 【解析】依题意,函数()f x 为偶函数.由于()sin m x x =为奇函数,故(()ln g x ax =也为奇函数.而(()ln g x ax -=-+,故((()()ln ln 0g x g x ax ax -+=-+++=,即()222ln 140x a x +-=,解得2a =±.故选:C.2.【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冲刺试题(最后一卷)】己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区间(]0-∞,为增函数,且()30f =,则不等式(12)0f x ->的解集为( ) A .()10-,B .()12-,C .()02,D .()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因为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一∞,0]为增函数, 所以函数f (x )在[0,+∞)上为减函数,由f (3)=0,则不等式f (1﹣2x )>0⇒f (1﹣2x )>f (3)⇒|1﹣2x|<3, 解可得:﹣1<x <2,即不等式的解集为(﹣1,2). 故选:B .3.【天津市河北区2019届高三一模】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f x 在[)0,+∞内单调递减,则( )A .()()()320log 2log 3f f f <<-B .()()()32log 20log 3f f f <<-C .()()()23log 3log 20f f f -<<D .()()()32log 2log 30f f f <-<【答案】C 【解析】∵f (x )为偶函数∴()()22f log 3?f log 3-= ∵320log 21,log 31,< f (x )在[0,+∞)内单调递减,∴()()()23f log 3f log 2f 0<<,即()()()23f log 3f log 2f 0-<<故选:C4.【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高三二模】已知 1.22a =,52log 2=b ,1ln 3c =,则( ) A .a b c >> B .a c b >>C .b a c >>D .b c a >>【答案】A【解析】1.21222a =>=5552log 2log 4log 51b ==<=且55log 4log 10b =>=1ln ln3ln 13c e ==-<-=-即1012c b a <-<<<<<a b c ∴>>本题正确选项:A5.【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五次测评】已知函数()221log 2xf x x+=-,若()f a b =,则()4f a -=( )A .bB .2b -C .b -D .4b -【答案】B 【解析】因为()()()()22222213log log log 42222x xf x f x x x -++-=+==--- 故函数()f x 关于点(2,1)对称,则()4f a -=2b - 故选:B6.【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五次测评】已知函数()21x f x x =-,则( )A .()f x 在()0,1单调递增B .()f x 的最小值为4C .()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D .()y f x =的图象关于点()1,2对称【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222222122111x x x x x x xf x x x x ----'===---当()0,1x ∈时,()0f x '<,则()f x 在()0,1上单调递减,A 错误; 当10x -<时,()0f x <,可知()f x 最小值为4不正确,B 错误;()()()22221x f x f x x --=≠--,则()f x 不关于1x =对称,C 错误; ()()()()2211114x x f x f x xx+-++-=+=-,则()f x 关于()1,2对称,D 正确.本题正确选项:D7.【山东省栖霞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新课标I)】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当01x ≤≤时,2()f x x =,则(1)(2)(3)(2019)f f f f ++++=L ( )A .2019B .0C .1D .-1【答案】B 【解析】由()()()42f x f x f x +=-+=得:()f x 的周期为4 又()f x 为奇函数()11f ∴=,()()200f f =-=,()()()3111f f f =-=-=-,()()400f f ==即:()()()()12340f f f f +++=()()()()()()()()()1232019505123440f f f f f f f f f ∴+++⋅⋅⋅=⨯+++-=⎡⎤⎣⎦本题正确选项:B8.【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高三一模】若方程2121x kx x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0-C .()0,4D .()()0,11,4【答案】D 【解析】 解:y 211111111x x x x x x x -+-⎧==⎨----⎩,>或<,<<, 画出函数y =kx ﹣2,y 211x x -=-的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y =kx ﹣2图象恒过A (0,﹣2),B (1,2),AB 的斜率为4,①当0<k <1时,函数y =kx ﹣2,y 211x 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即方程211x x -=-kx ﹣2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②当k =1时,函数y =kx ﹣2,y 211x x -=-的图象有1个交点,即方程211x x -=-kx ﹣2有1个不同的实数根;③当1<k <4时,函数y =kx ﹣2,y 211x 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即方程211x x -=-kx ﹣2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④当k 0≤时,函数y =kx ﹣2,y 211x x -=-的图象有1个交点.因此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0<k <1或1<k <4. 故选:D .9.【天津市部分区2019届高三联考一模】设,m n R ∈,则“m n <”是“112m n-⎛⎫>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 【解析】()12xf x ⎛⎫= ⎪⎝⎭在R 上递减,∴若011,0,122m nm n m n -⎛⎫⎛⎫<-<>= ⎪ ⎪⎝⎭⎝⎭充分性成立, 若112m n-⎛⎫> ⎪⎝⎭,则01122m n-⎛⎫⎛⎫> ⎪⎪⎝⎭⎝⎭, 0,m n m n -<<必要性成立,即“m n <”是“112m n-⎛⎫> ⎪⎝⎭”的充要条件,故选C.10.【广东省2019届高考适应性考试】某罐头加工厂库存芒果()m kg ,今年又购进()n kg 新芒果后,欲将芒果总量的三分之一用于加工为芒果罐头。
2023函数的表示法contents •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图像表示法•函数的表格表示法•函数的解析表示法•三种表示法的比较目录01函数的基本概念1函数的定义23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把输入值(或自变量)映射到输出值(或因变量)。
函数是一种关系函数定义了输入值和对应的输出值,即函数确定了输入值所对应的输出值。
函数定义了输入和输出函数通常由数学表达式表示,可以用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函数是数学表达式的组成部分符号表示法使用函数符号来表示函数,例如 $f(x) = x^2$ 表示一个函数,其中 $f$ 是函数符号,$x$ 是自变量,$x^2$ 是因变量。
表格表示法使用表格来表示函数,表格中列出输入值和对应的输出值。
图表示法使用图形来表示函数,图形的纵坐标表示输出值,横坐标表示自变量。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基本性质对于任意一个自变量,函数都有唯一确定的输出值与之对应。
确定性函数的输出值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即函数的值域是有界的。
有界性函数在一定区间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即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单调性对于任意两个自变量,如果它们的和也是自变量,那么函数的和等于两个自变量的和分别带入函数求得的结果的和。
可加性02函数的图像表示法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即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图像的绘制确定函数定义域根据函数解析式,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像。
画出函数图像检查所画图像是否符合函数解析式,确保准确性。
检查图像准确性图像的平移与伸缩图像的平移根据平移规则,将函数图像沿x轴或y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图像的伸缩根据伸缩规则,将函数图像沿x轴或y轴方向放大或缩小一定倍数。
平移与伸缩的结合根据需要,可以将图像先平移再伸缩,或先伸缩再平移。
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函数的奇偶性根据奇偶性定义,判断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还是关于y轴对称。
函数的周期性根据周期性定义,判断函数图像是否具有重复出现的规律。
函数性质的应用了解函数具有的性质对解题和应用的帮助。
函数及其表示方法1.函数的概念:一般的,设A ,B 是 非空实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 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 每一个实数,在集合B 中都有 唯一确定的实数)(x f y =和x 对应,那么就称 f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x f y = , 其中 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 定义域 ,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 函数值 ,函数值的集合 叫做函数的 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注意: ○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 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 乘x .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值域 , 定义域 , 对应关系 .3. 函数相等:若两个函数的 定义域 相同,且 对应关系 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则称两个函数相等。
4、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1)解析法:_用解析式把把x 与y 的对应关系表述出来,最常见的一种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举例:如222321,,2,6y x x S r C r S t ππ=++===等。
优点:⎩⎨⎧函数值;意一个自变量所对应的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出任量间的关系;简明,全面地概括了变(2)列表法:用表格的方式把x 与y 的对应关系一一列举出来.比较少用.举例: 如:平方表,三角函数表,利息表,列车时刻表,国民生产总值表等。
优点: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
(3)图象法:在坐标平面中用曲线的表示出函数关系,比较常用,经常和解析式结合起来理解函数的性质.优点:直观形象地表示自变量的变化。
5、分段函数: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区间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 分段函数 。
拓展一 判断相同函数例1、下列函数f (x )与g (x )是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f ( x ) = (x -1) 0;g ( x ) = 1 ;B. f ( x ) = x ; g ( x ) = 2x C .f ( x ) = x 2;f ( x ) = (x + 1) 2 、D. f ( x ) = | x | ;g ( x ) = 2x 拓展二 函数的判断例2、下列函数图像中不能作为函数y=f(x)的图像的是 ( )拓展三 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定义域的一般求法(开偶次方根,分式,零次幂)例3、(1) ()x x f 2=+()01+x (2)1()(12)(1)f x x x =-+;(3)()4f x x =-复合函数求定义域若)(u f y =,又)(x g u =,且)(x g 值域与)(u f 定义域的交集不空,则函数)]([x g f y =叫x 的复合函数,其中)(u f y =叫外层函数,)(x g u =叫内层函数,简而言之,所谓复合函数就是由一些初等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知识点一】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 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 A}叫做函数的值域.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①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②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3.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区间表示:{x|a≤x≤b}=[a,b];;;.【知识点二】函数的表示法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简明,给自变量求函数值.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直观形象,反应变化趋势.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不需计算就可看出函数值. 2.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应写函数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知识点三】映射与函数1.映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映射;记为f:A→B.象与原象:如果给定一个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那么A中的元素a对应的B中的元素b 叫做a的象,a叫做b的原象.注意:(1)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象,且唯一;(2)B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也未必唯一;(3)a的象记为f(a).2.函数: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若f:A→B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这个映射叫做从集合A 到集合B的函数,记为y=f(x).注意:(1)函数一定是映射,映射不一定是函数;(2)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3)B中的元素未必有原象,即使有原象,也未必唯一;(4)原象集合=定义域,值域=象集合.规律方法指导1.函数定义域的求法(1)当函数是以解析式的形式给出时,其定义域就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考虑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号的被开方数、式大于或等于零,零次幂的底数不为零以及我们在后面学习时碰到的所有有意义的限制条件.(2)当函数是由实际问题给出时,其定义域不仅要考虑使其解析式有意义,还要有实际意义.(3)求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是转化为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问题,注意定义域是一个集合,其结果必须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2.如何确定象与原象对于给出原象要求象的问题,只需将原象代入对应关系中,即可求出象.对于给出象,要求原象的问题,可先假设原象,再代入对应关系中得已知的象,从而求出原象;也可根据对应关系,由象逆推出原象.3.函数值域的求法实际上求函数的值域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给定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其对应法则以后,值域就完全确定了,但求值域还是特别要注意讲究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通过对函数解析式的简单变形,利用熟知的基本函数的值域,或利用函数的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观察求得函数的值域;配方法:对二次函数型的解析式可先进行配方,在充分注意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利用求二次函数的值域方法求函数的值域;判别式法:将函数视为关于自变量的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求函数值的范围,常用于一些"分式"函数等;此外,使用此方法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换元法:通过对函数的解析式进行适当换元,将复杂的函数化归为几个简单的函数,从而利用基本函数的取值范围来求函数的值域.求函数的值域没有通用的方法和固定的模式,除了上述常用方法外,还有最值法、数形结合法等.总之,求函数的值域关键是重视对应法则的作用,还要特别注意定义域对值域的制约.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函数概念1.下列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1)(2)(3)(4)思路点拨:对于根式、分式、绝对值式,要先化简再判断,在化简时要注意等价变形,否则等号不成立.解:(1),对应关系不同,因此是不同的函数;(2)的定义域不同,因此是不同的函数;(3)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因此是相同的函数;(4)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相同,自变量用不同字面表示,仍为同一函数.总结升华: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只有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换言之就是:(1)定义域不同,两个函数也就不同;(2)对应法则不同,两个函数也是不同的.(3)即使定义域和值域都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它们也不一定是同一函数,因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不能唯一地确定函数的对应法则.举一反三:【变式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y=x-1与是同一函数;(2)与y=|x|是同一函数;(3)是同一函数;(4)与g(x)=x2-|x|是同一函数.答:从函数的定义及三要素入手判断是否是同一函数,有(1)、(3)是假命题,(2)、(4)是真命题.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1);(2);(3).思路点拨:由定义域概念可知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1)的定义域为x2-2≠0,;(2);(3).总结升华:使解析式有意义的常见形式有①分式分母不为零;②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非负.当函数解析式是由多个式子构成时,要使这多个式子对同一个自变量x有意义,必须取使得各式有意义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交集,因此,要列不等式组求解.举一反三:【变式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3).思路点拨:(1)中有分式,只要分母不为0即可;(2)中既有分式又有二次根式,需使分式和根式都有意义;(3)只要使得两个根式都有意义即可.解:(1)当|x-2|-3=0,即x=-1或x=5时,无意义,当|x-2|-3≠0,即x≠-1且x≠5时,分式有意义,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1)∪(-1,5)∪(5,+∞);(2)要使函数有意义,须使,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3)要使函数有意义,须使,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2}.总结升华:小结几类函数的定义域:(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5)满足实际问题有意义.3.已知函数f(x)=3x2+5x-2,求f(3),,f(a),f(a+1).思路点拨:由函数f(x)符号的含义,f(3)表示在x=3时,f(x)表达式的函数值.解:f(3)=3×32+5×3-2=27+15-2=40;;;.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定义域;(2)求f(-3),的值;(3)当a>0时,求f(a)×f(a-1)的值.解:(1)由;(2);;(3)当a>0时,.【变式2】已知f(x)=2x2-3x-25,g(x)=2x-5,求:(1)f(2),g(2);(2)f(g(2)),g(f(2));(3)f(g(x)),g(f(x))思路点拨:根据函数符号的意义,可以知道f(g(2))表示的是函数f(x)在x=g(2)处的函数值,其它同理可得.解:(1)f(2)=2×22-3×2-25=-23;g(2)=2×2-5=-1;(2)f(g(2))=f(-1)=2×(-1)2-3×(-1)-25=-20;g(f(2))=g(-23)=2×(-23)-5=-51;(3)f(g(x))=f(2x-5)=2×(2x-5)2-3×(2x-5)-25=8x2-46x+40;g(f(x))=g(2x2-3x-25)=2×(2x2-3x-25)-5=4x2-6x-55.总结升华:求函数值时,遇到本例题中(2)(3)(这种类型的函数称为复合函数,一般有里层函数与外层函数之分,如f(g(x)),里层函数就是g(x),外层函数就是f(x),其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类似的g(f(x))为,类似的函数,需要先求出最里层的函数值,再求出倒数第二层,直到最后求出最终结果.4. 求值域(用区间表示):(1)y=x2-2x+4;.思路点拨: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合理利用旧知识,把现有问题进行转化.解:(1)y=x2-2x+4=(x-1)2+3≥3,∴值域为[3,+∞);(2);(3);(4),∴函数的值域为(-∞,1)∪(1,+∞). 类型二、映射与函数5. 下列对应关系中,哪些是从A到B的映射,哪些不是?如果不是映射,如何修改可以使其成为映射?(1)A=R,B=R,对应法则f:取倒数;(2)A={平面内的三角形},B={平面内的圆},对应法则f:作三角形的外接圆;(3)A={平面内的圆},B={平面内的三角形},对应法则f:作圆的内接三角形.思路点拨:根据定义分析是否满足“A中任意”和“B中唯一”.解:(1)不是映射,集合A中的元素0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不满足“A中任意”;若把A改为A={x|x≠0}或者把对应法则改为“加1”等就可成为映射;(2)是映射,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三角形),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与之对应,这是因为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圆;(3)不是映射,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圆),在集合B中有无穷多个元素(该圆的内接三角形有无数个)与之对应,不满足“B中唯一”的限制;若将对应法则改为:以该圆上某定点为顶点作正三角形便可成为映射.总结升华:将不是映射的对应改为映射可以从出发集A、终止集B和对应法则f三个角度入手.举一反三:【变式1】判断下列两个对应是否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①A={1,2,3,4},B={3,4,5,6,7,8,9},对应法则②A=N*,B={0,1},对应法则f:x→x除以2得的余数;③A=N,B={0,1,2},f:x→x被3除所得的余数;④设X={0,1,2,3,4},思路点拨:判断是否构成映射应注意:①A中元素的剩余;②“多对一”“一对一”构成,而“一对多”不构成映射.解:①构成映射,②构成映射,③构成映射,④不构成映射,0没有象.【变式2】已知映射f:A→B,在f的作用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任取x∈A,都有唯一的y∈B与x对应;(2)A中的某个元素在B中可以没有象;(3)A中的某个元素在B中可以有两个以上的象;(4)A中的不同的元素在B中有不同的象;(5)B中的元素在A中都有原象;(6)B中的元素在A中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象.答:(1)、(6)的说法是正确的,(2)、(3)、(4)、(5)说法不正确.【变式3】下列对应哪些是从A到B的映射?是从A到B的一一映射吗?是从A到B的函数吗?(1)A=N,B={1,-1},f:x→y=(-1)x;(2)A=N,B=N+,f:x→y=|x-3|;(3)A=R,B=R,(4)A=Z,B=N,f:x→y=|x|;(5)A=N,B=Z,f:x→y=|x|;(6)A=N,B=N,f:x→y=|x|.答:(1)、(4)、(5)、(6)是从A到B的映射也是从A到B的函数,但只有(6)是从A到B的一一映射;(2)、(3)不是从A到B的映射也不是从A到B的函数.6. 已知A=R,B={(x,y)|x,y R},f:A→B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x→(x+1,x2+1),求A中的元素的象,B中元素的原象.解:∴A中元素的象为故.举一反三:【变式1】设f:A→B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其中(1)A={x|x>0},B=R,f:x→x2-2x-1,则A中元素的象及B中元素-1的原象分别为什么?(2)A=B={(x,y)|x∈R,y∈R},f:(x,y)→(x-y,x+y),则A中元素(1,3)的象及B中元素(1,3)的原象分别为什么?解:(1)由已知f:x→x2-2x-1,所以A中元素的象为;又因为x2-2x-1=-1有x=0或x=2,因为A={x|x>0},所以B中元素-1的原象为2;(2)由已知f:(x,y)→(x-y,x+y),所以A中元素(1,3)的象为(1-3,1+3),即(-2,4);又因为由有x=2,y=1,所以B中元素(1,3)的原象为(2,1).类型三、函数的表示方法7. 求函数的解析式(1)若f(2x-1)=x2,求f(x);(2)若f(x+1)=2x2+1,求f(x).思路点拨:求函数的表达式可由两种途径.解:(1)∵f(2x-1)=x2,∴令t=2x-1,则;(2)f(x+1)=2x2+1,由对应法则特征可得:f(x)=2(x-1)2+1即:f(x)=2x2-4x+3.举一反三:【变式1】(1) 已知f(x+1)=x2+4x+2,求f(x);(2)已知:,求f[f(-1)].解:(1)(法1)f(x+1)=x2+4x+2=(x+1)2+2(x+1)-1∴f(x)=x2+2x-1;(法2)令x+1=t,∴x=t-1,∴f(t)=(t-1)2+4(t-1)+2=t2+2t-1∴f(x)=x2+2x-1;(法3)设f(x)=ax2+bx+c则f(x+1)=a(x+1)2+b(x+1)+c∴a(x+1)2+b(x+1)+c=x2+4x+2;(2)∵-1<0,∴f(-1)=2·(-1)+6=4f[f(-1)]=f(4)=16.总结升华: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1)换元法;(2)配凑法;(3)定义法;(4)待定系数法等.注意:用换元法解求对应法则问题时,要关注新变元的范围.8.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2);(3);(4).思路点拨:(1)直接画出图象上孤立的点;(2)(3)先去掉绝对值符号化为分段函数.解:(1),∴图象为一条直线上5个孤立的点;(2)为分段函数,图象是两条射线;(3)为分段函数,图象是去掉端点的两条射线;(4)图象是抛物线.所作函数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类型四、分段函数9. 已知,求f(0),f[f(-1)]的值.思路点拨:分段函数求值,必须注意自变量在不同范围内取值时的不同对应关系.解:f(0)=2×02+1=1f[f(-1)]=f[2×(-1)+3]=f(1)=2×12+1=3.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作出f(x)的图象,求f(1),f(-1),f(0),f{f[f(-1)+1]}的值.解:由分段函数特点,作出f(x)图象如下:∴如图,可得:f(1)=2;f(-1)=-1;f(0)=;f{f[f(-1)+1]}=f{f[-1+1]}=f{f(0)}=f()=+1.10. 某市郊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1)乘坐汽车5公里以内,票价2元;(2)5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1元(不足5公里按5公里计算),已知两个相邻的公共汽车站间相距约为1公里,如果沿途(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设20个汽车站,请根据题意,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解:设票价为y元,里程为x公里,由空调汽车票价制定的规定,可得到以下函数解析式:根据这个函数解析式,可画出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举一反三:【变式1】移动公司开展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月租50元,每通话1分钟,付费0.4元;“神州行”不缴月租,每通话1分钟,付费0.6元,若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y2(元),Ⅰ. 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Ⅱ. 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Ⅲ. 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200元,应选择哪种通讯方式?解:Ⅰ:y1=50+0.4x,y2=0.6x;Ⅱ:当y1=y2时,50+0.4x=0.6x,∴0.2x=50,x=250∴当一个月内通话250分钟时,两种通讯方式费用相同;Ⅲ:若某人预计月付资费200元,采用第一种方式:200=50+0.4x,0.4x=150 ∴x=375(分钟)采用第二种方式:200=0.6x,∴应采用第一种(全球通)方式.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⑴,;⑵,;⑶,;⑷,;⑸,.A.⑴、⑵B.⑵、⑶C.⑷D.⑶、⑸2.函数y=的定义域是()A.-1≤x≤1B.x≤-1或x≥1 C.0≤x≤1 D.{-1,1}3.函数的值域是( )A.(-∞,)∪(,+∞)B.(-∞,)∪(,+∞)C.R D.(-∞,)∪(,+∞)4.下列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中:①A=R,B=(0,+∞),f:x→y=x2;②③④A=[-2,1],B=[2,5],f:x→y=x2+1;⑤A=[-3,3],B=[1,3],f:x→y=|x|其中,不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5.已知映射f:A→B,在f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中每个元素必有象,但B中元素不一定有原象B.B中元素可以有两个原象C.A中的任何元素有且只能有唯一的象D.A与B必须是非空的数集6.点(x,y)在映射f下的象是(2x-y,2x+y),求点(4,6)在f下的原象( )A.(,1)B.(1,3) C.(2,6)D.(-1,-3)7.已知集合P={x|0≤x≤4},Q={y|0≤y≤2},下列各表达式中不表示从P到Q的映射的是( ) A.y=B.y=C.y=x D.y=x28.下列图象能够成为某个函数图象的是( )9.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公共点数目是( )A.B.C.或D.或10.已知集合,且,使中元素和中的元素对应,则的值分别为( )A.B.C.D.11.已知,若,则的值是( )A.B.或C.,或D.12.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把函数的图象适当平移,这个平移是( ) A.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B.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C.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D.沿轴向左平移个单位二、填空题1.设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2.函数的定义域_______________.3.函数f(x)=3x-5在区间上的值域是_________.4.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且函数的最大值为,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5.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求函数的定义域.2.求函数的值域.3.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且f(2)=-3,f(-2)=-7,f(0)=-3,求f(x);(2)已知f(x-3)=x2+2x+1,求f(x+3);(3)已知;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设函数,则的表达式是( )A.B.C.D.2.函数满足则常数等于( )A.3 B.-3 C.D.3.已知,那么等于( )A.15 B.1 C.3 D.304.已知函数定义域是,则的定义域是( ) A.B.C.D.5.函数的值域是( )A.B.C.D.6.已知,则的解析式为( )A.B.C.D.二、填空题1.若函数,则=_______________.2.若函数,则=_______________.3.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4.已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5.设函数,当时,的值有正有负,则实数的范围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设是方程的两实根,当为何值时,有最小值?求出这个最小值.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综合探究1.某学生离家去学校,由于怕迟到,所以一开始就跑步,等跑累了再走余下的路程.在下图中,纵轴表示离学校的距离,横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如图四个图象中较符合该学生走法的是( )2.如图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是( )A. B.C. D.3.函数的图象是( )。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函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数学领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函数?又有哪些表示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函数,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对应关系。
想象一下,有两个集合,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按照某种规则,都能在另一个集合中找到唯一对应的元素,这种规则就是函数。
比如说,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唯一的学号。
那么,我们可以把学生看作一个集合,学号看作另一个集合,学生和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一个函数。
每个学生对应着唯一的一个学号,不会出现一个学生有多个学号的情况。
函数的定义中有几个关键的点。
首先,函数的定义域,也就是输入值的集合,必须是明确的。
其次,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通过函数的规则,在值域(输出值的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函数,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数学表达式:f(x)= 2x + 1。
在这个式子中,x 是自变量,f(x) 是因变量。
对于任意给定的 x 的值,按照 2x + 1 的计算规则,都能得到唯一的 f(x) 的值。
那么函数有哪些表示方法呢?常见的有三种: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函数。
比如前面提到的 f(x) = 2x+ 1,这种方法能够清晰地展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式子可以方便地进行计算和推理。
列表法呢,则是将自变量和对应的因变量的值列成表格。
比如,当x 分别取 1、2、3 时,f(x) 分别为 3、5、7,我们可以把这些值列成一个表格。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尤其适用于自变量取值较少的情况。
图像法是通过图形来表示函数。
以 f(x) = 2x + 1 为例,我们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像。
先分别取一些 x 的值,计算出对应的 f(x) 的值,然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直线。
图像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函数的变化趋势和性质。
2.1 函数概念与表示学习目标: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等)表示函数.重点难点: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知识要点1.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y=f(x),x ∈A,其中所有的输入值x 组成的集合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对于A 中的每一个x 都有一个输出值y 与之对应,我们将所有的输出值y 组成的集合A 叫做函数的值域.函数的“三要素”:2.函数定义域的一般方法:(1)若f (x )是整式,则定义域为R(2)若f (x )是分式,则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的集合(3)若f (x )是偶次根式,则定义域是使根号下式子不小于0的实数的集合(4)若f (x )是由几部分组成,则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5)复合函数定义域:已知()f x 的定义域[],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由 解出.已知[()]f g x 的定义域[],a b ,求()f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在____________上的值域3.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①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②已知复合关系,求函数的解析式:换元法、配凑法、方程组法;③已知函数图像,求函数解析式;数形结合法;4.求函数值域的类型与求法:类型:①求常见函数值域;②复合函数的值域;③组合函数的值域.求法:①直接法、②配方法、③分离常数法、④换元法、⑤逆求法、⑥叛别式法、⑦数形结合.二、例题精讲题型1:函数的概念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1),,;x y y x x R y Z →∈∈其中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2)2,,,x y y x x N y R →=∈∈;(3)x y x →=,{|06}x x x ∈≤≤,{|03}y y y ∈≤≤; (4)16x y x →=,{|06}x x x ∈≤≤,{|03}y y y ∈≤≤. 2.下列函数函数中: ⑴2)(x y = ⑵x x y 2= ⑶33x y = ⑷2x y = 与函数x y =是同一个函数为 (填序号)3.(1)设函数).89(,)100()]5([)100(3)(f x x f f x x x f 求⎩⎨⎧<+≥-=变式1:已知函数()f x ,()g x 分别由下表给出 则[(1)]f g 的值为 ;当[()]2g f x =时,x =. 变式2:已知函数f(x)=2,0,1,0,1,0.x x x x x⎧⎪>⎪=⎨⎪⎪-<⎩ (1)画出函数的图象;(2)求f(1),f(-1),f [])1(-f 的值.题型2:求函数解析式1.f(x+1)=3x+2;求f(x)2.已知()f x 满足12()()3f x f x x+=,求()f x .题型3:求函数定义域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43)(2--=x x x f (2)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1,1],函数)41(+=x f y )41(-⋅x f 的定义域_____________. (3)已知:f (x )定义域为[]12,0,求f (2x-3)的定义域.(4)已知:f (2x-2)的定义域为[]13,1,求f (x )的定义域.变式:函数f (2x -1)的定义域是(0,1),则函数f (1-3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题型4:求函数值域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三、基础练习1.下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有 .(1)f (x )=2x ,g (x )=33x ; (2)f (x )=x x ||,g (x )=⎩⎨⎧<-≥;01,01x x (3)f (x )=x 1+x ,g (x )=x x +2; (4)f (x )=x 2-2x -1,g (t )=t 2-2t -1.2.函数y=x x 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3.已知函数()f x 定义域为(0,2),求2()23f x +定义域;4.函数2()42f x x x =-+,(0,3)x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5.设函数1()f x =112223()(),x f x x f x x -==,,则123(((2007)))f f f = __________ .四、巩固训练1.已知一次函数b ax x f +=)(满足0)1(=f ,(0)1f =-,则)(x f 解析式是_________.2.函数y =x^2+12-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 3.如果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3],那么函数f (x )-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4.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32y x x =-+[1,3]x ∈; (2)y =(3)312x y x +=-5.函数y =⎪⎩⎪⎨⎧>+-≤<+≤+)1(5)10(3032x x x x x x 的最大值是______.。
函数概念及表示法教案一、引言函数在数学中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及表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与特点,并能够熟练运用函数的表示方法。
二、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
形式化地说,设集合A和B,如果对于任意的a∈A,存在唯一的b∈B与之对应,那么我们就说存在一个从A到B的函数。
三、函数的表示法1. 函数的映射表表示法以映射表的形式表示函数,将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一一对应。
例如,对于函数f:A→B,可以使用以下形式表示: 2. 函数的解析式表示法使用方程或者公式来表示函数的规律。
例如,考虑函数f(x)=2x+1,其中x为实数。
这个函数表达了将实数x映射为2x+1的规则。
3. 函数的图像表示法将函数的映射关系可视化为图像,横轴表示定义域内的元素,纵轴表示值域内的元素。
函数的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函数的变化趋势。
例如,对于函数f(x)=2x+1,其图像为一条斜率为2的直线。
四、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输入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输出变量的取值范围。
通过确定定义域和值域,可以限定函数的输入和输出。
2. 奇偶性如果对于任意的x∈定义域,有f(-x)=-f(x),则函数为奇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定义域,有f(-x)=f(x),则函数为偶函数。
奇偶性可以由图像的对称性来判断。
3. 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1和x2,当x1<x2时,有f(x1)<f(x2),则函数为增函数;如果当x1<x2时,有f(x1)>f(x2),则函数为减函数。
4. 极值与最值若函数在某个点处的函数值大于或小于它邻近的函数值,则称该点为极值点。
最大极值即为函数的最大值,最小极值即为函数的最小值。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
2014年10月27日
1.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 x =(0)x ≥是同一个函数( )
A .y=(x )2
B .y=x
x 2
C .y=33x
D .y=2x
2 函数|
|)(x x x f =的图象是( )
3已知)(x f 的图象恒过(1,1)点,则)4(-x f 的图象恒过( )
4若x
x x f 1)(-=,则方程x x f =)4(的根是
5 如果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函数()32g x 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y f x =的表达式为
6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1)2(1)217f x f x x +--=+,求()f x ;
7已知1)f x =+()f x 及2()f x ;
8. 已知12)(3)(+=-+x x f x f ,求)(x f .
附加题(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上述8道题之后,可以做下题) 1.已知函数)(x f y =,[,]x a b ∈,那么集合}2|),{(]},[),(|),{(=∈=x y x b a x x f y y x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是
A .0个
B .1个
C . 0或1个
D .0或1或无数个
2.已知函数2
2()1x f x x =+,那么111(1)(2)()(3)()(4)()234
f f f f f f f ++++++=
应知应会程序化解题训练04参考答案
请在做完上页所有题目之后,认真核对答案,分析研究错因:
1.( A )
提示:当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完全相同时,这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
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只有B 中的函数.
2( C )
提示:所给函数可化为:1(0)()1(0)x f x x >⎧=⎨-<⎩
, 也可以根据函数的的定义域为{|0}x x ≠而作出判断.
3(5,1)
提示:法一:由)(x f 的图象恒过(1,1)知(1)1f =,即(54)1f -=,故函数)4(-x f 的图像过点(5,1).
法二:)4(-x f 的图象可由)(x f 的图象向右平移4个单位而得到,(1,1)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变为(5,1),答案为B .
4 2
1 提示:x x f =)4(即:414x x x -=,24410x x -+=,12
x = 5 23y x =--
提示:把32y x =-中的x 换成x -,y 换成y -,得:32()y x -=-⋅-,得23y x =-- 6 解:设()(0)f x ax b a =+≠,
由3(1)2(1)217f x f x x +--=+得:
3[(1)]2[(1)]217a x b a x b x ++--+=+,
∴ 5217ax a b x ++=+
∴ 2517a a b =⎧⎨+=⎩,解得:27
a b =⎧⎨=⎩, ∴ ()27f x x =+.
7解:令1t =,则1t ≥1t -,2(1)x t =-,
22()(1)2(1)1f t t t t =-+-=-
∴ 2()1(1)f x x x =-≥,
2224()()11(1)f x x x x =-=-≥.
8.解:12)(3)(+=-+x x f x f ………………①
把①中的x 换成x -得:
()3()21f x f x x -+=-+………………② 由①②解得:1()4
f x x =-+. 附加题
1.提示: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答案为C .
2.提示:()f x =221x
x +,)1(x f =112+x ,()f x +)1(x f =1. ∴ 111(1)(2)()(3)()(4)()234
f f f f f f f ++++++=2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