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危急值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检验项目危急值一览表序号检验项目单位正常值3.5~5.31 血清钾mmol/L血清钠mmo/L2 ~150135血清氯mmol/L3 96~1084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 ≤ 405总胆红素μmol/L 3.4~17.16血肌酐μmol/l 男: 62~115 女: 53~97 7血尿素mmol/L 2.9~8.28 血糖mmol/L 3.9~6.2 危急值界限危险性<2.8 低钾血症,呼吸肌麻痹>6.5 严重高钾血症,可有心律失常、呼吸麻痹<115 低钠血症,应采取治疗措施>160 高钠血症,应检查其他试验项目< 75 严重代谢性碱中毒> 125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1000严重肝细胞损害,可能有急性肝坏死。
>340 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650 急性肾功能衰竭>36 急性肾衰< 2.6 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性昏迷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严重脱水和>22.2酮中毒9 肌酸激酶U/L10 肌酸激酶同工酶U/L13 血淀粉酶U/L14 APTT s15 PT sg/L 17 血红蛋白g/L109/L 18 白细胞计数109/L 19 血小板计数109/ L23* 胆碱酯酶U/L男: 24~195 女: 24~ 170﹤2428~10026~3611~15男: 120~ 170 女: 110~ 150婴儿: 110~ 120 儿童: 120~ 140新生儿: 170~ 200成人: 4.00~ 10.0× 109/L9新生儿: 15.0~ 20.0× 10 /L9100~ 300儿童、男人、 40 岁以上妇女CHE: 5320~12920 U/L16-39 岁无孕妇女、无口服避孕药妇女CHE :4260~11250 U/L18-41 岁孕妇、口服避孕药妇女CHE :3650~9120 U/L> 1000 急性心肌梗塞> 100急性心肌梗塞,较严重的心肌细胞坏死或受损> 1000可能有较严重的急性或坏死性胰腺炎的情况>100 严重的出血倾向< 5 高凝状态> 40 严重的出血倾向<50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200 RBC 增多,红白血病?肺心病?<1.5 有引发致命性感染的可能>50 急性白血病可能< 20 可能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1200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注: * 为新增危急值项目。
危急值一览表附件1:检验危急值范围一览表序号检验项目指标单位标本危急值1 白细胞计数(WBC) *10/L EDTA抗凝管全血≤低值 2.0高值 9.02 血红蛋白(Hb) g/L EDTA抗凝管全血≤低值 50高值 1603 红细胞压积(Ht) XXX抗凝管全血≤低值 0.15高值 0.654 血小板(PLT) *10/L EDTA抗凝管全血≤低值 30高值 10005 凝血酶原(PT) S 枸橼酸钠1:9抗凝血浆≤低值 5高值 16.06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 枸橼酸钠1:9抗凝血浆≤低值 1 高值 2.27 部分凝血活酶(APTT) S 枸橼酸钠1:9抗凝血浆≤低值 1高值 2.28 凝血酶(TT) S 枸橼酸钠1:9抗凝血浆≤低值 2高值 2.29 纤维蛋白原(FIB) g/L EDTA抗凝管全血≤低值 2.2 高值 4.010 D-二聚体(D-D) mg/L EDTA抗凝管全血≤低值 0.6 高值 3.011 血糖(Glu) M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2.2高值 22.212 血尿素氮(BUN) M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2.5高值 8.014 血肌酐(Cr) μ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80高值 13315 血尿酸μ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150高值 707肾透值,880危急值16 谷草转氨酶(ALT) U/L 不抗凝血清≤低值 9.0 高值 16017 谷草转氨酶(AST) U/L 不抗凝血清≤低值 9.0 高值 13018 胆碱酯酶(ChE) U/L 不抗凝血清≤低值 0.5高值 3.019 血氨(NH3) μ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20高值 12520 血淀粉酶(AMY) U/L 不抗凝血清≤低值 85高值 250021 钾(K) M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3.0高值 6.022 钠(Na) M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125高值 16023 氯(CL) M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85高值 13024 钙(Ca) M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1.1高值 1.725 磷(P) M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0.8高值 1.526 镁(mg) Mmol/L 不抗凝血清≤低值 0.5高值 1.027 新生儿总胆红素(TBIL) Ng/ml EDTA抗凝管全血出生时≤低值5.0,出生两天≤低值3.0高值 25028 肌酸激酶 XXX抗凝管全血≤低值 20高值 80029 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 U/L EDTA抗凝管全血≤低值 1.5高值 50心梗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 μg/L 不抗凝血清≤低值 0.3高值 1.5肌红蛋白(Mb) μg/L 不抗凝血清≤低值 0.5高值 110N-端脑利肽前体(NT-ProBNP) pg/ml 不抗凝血清≤低值 1.5高值 +说明:1.新生儿危急值范围仅供参考,具体以医生判断为准。
附件1 检验危急值范围一览表
注:检验人员检测到以上结果并复查无误后,应立即按医院规定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程序执行。
时间:年月日带班领导:
无故不来值班或马虎失职,出现事故,追究责任。
若遇事不能到位值班,应事先请假,幼儿园派人顶替。
3.发生不安全事故,要保护好现场,报告有关领导或报警。
4.夜间值班,临睡前应巡视校门是否上锁,观察校园四周是否有异常现象。
及时制止外人进入校园干扰、破坏。
6、此表由值班人员记录,幼儿园收存备查。
值班电话:。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是指某项或某类检查、检验结果异常,这种异常提示或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
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危急值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
(一)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检验项目危急值(附件1)(1)血钾清;(2)血钠;(3)血钙;(4)血糖;(5)血红蛋白;(6)血小板计数;(7)凝血酶原时间;(8)氧分压;(9)二氧化碳分压。
2、心电图检查:(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损伤;(3)急性心肌梗死;(4)心室扑动、颤动;(5)室性心动过速;(6)心电图室认为需要报告的其它情况。
3、医学影像检查: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眼眶异物;严重颌面部、颅底骨折。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1、门、急诊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附件2)(1)医技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师。
(2)及时通知患者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门、急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医师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3)一时无法通知患者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
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患者,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2、住院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附件3)(1)医技人员在核定“危急值”后,复核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由HIS 系统将危急值发送给临床科室,同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进行复述确认后,立即紧急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接报告后,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同时报告上级医师,并于6 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并按要求将结果按《危急值结果登记本》内容详细登记;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