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馈定理的IB—LB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433.29 KB
- 文档页数:8
SVB调压电路设计1. 引言在电子设备中,稳定的电压是保证正常工作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SVB调压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设计,用于将输入电压稳定在设定的输出电压范围内。
本文将详细介绍SVB调压电路的设计原理、工作方式以及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2. 设计原理SVB调压电路基于负反馈原理工作,通过比较输出电压与设定的参考电压,控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当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电路会增加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高于设定值时,电路会减小输出电压。
这种反馈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输出电压在设定范围内波动。
3. 电路设计SVB调压电路的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计算电路参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元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3.1 电路拓扑选择SVB调压电路有多种拓扑结构可选择,常见的有串联型、并联型和混合型。
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需要考虑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流需求、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择了串联型电路拓扑。
3.2 电路参数计算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计算电路的参数,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路参数计算方法:•输出电阻计算:输出电阻决定了电路对负载的驱动能力。
根据负载电流和输出电压波动,可以计算出输出电阻的值。
•参考电压计算:参考电压是设定输出电压的基准值,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稳压二极管来实现。
•反馈电阻计算:反馈电阻用于比较输出电压和参考电压,根据反馈电阻的值可以调整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输入电容计算:输入电容用于滤波和降低输入电压的波动。
根据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波动,可以计算出输入电容的值。
3.3 元件选择根据电路参数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元件是电路设计的关键。
在选择元件时,需要考虑元件的稳定性、功耗、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常见的元件包括电容器、电感器、稳压二极管和运放等。
4. 电路工作方式SVB调压电路的工作方式如下:1.输入电压经过输入滤波电路,去除噪声和波动。
2.输入电压经过稳压二极管,将电压稳定在参考电压附近。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车辆速度滑模控制方法高嵩;吕军锋;陈超波;曹凯【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年(卷),期】2017(034)006【摘要】Electric vehicle's longitudinal control model is non-linear and vulnerable to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tors.This paper changes the model to a completely controllable linear system by feedback linearization of the non-linear system.The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ased on exponential function control law and the actual vehicle's parameters are put into the simulation system.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track the desired speed accurately and rapidly,and has strong robustness to parameter perturbation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针对电动汽车纵向控制系统控制器复杂、鲁棒性差等特点,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对车辆纵向速度跟随系统模型进行反馈线性化处理,简化了控制模型,同时在系统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外部环境变量和系统内部参数波动对系统的影响,并设计了采用指数控制律的滑模控制器,增加了系统抗干扰能力.把实际车辆参数代入仿真系统,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快速准确的跟踪期望速度,同时对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总页数】5页(P135-138,161)【作者】高嵩;吕军锋;陈超波;曹凯【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西安工业大学自主无人系统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21;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西安工业大学自主无人系统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21;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西安工业大学自主无人系统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相关文献】1.反馈线性化与滑模控制方法在发动机不稳定燃烧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J], 董飞;何国强;刘佩进;张贵田2.基于反馈线性化和预测控制方法的电动汽车用IPMSM速度控制 [J], 符晓玲;刘旭东3.适用于制导控制一体化的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方法 [J], 马晨;赵国荣;张超4.基于滑模观测器的直线伺服系统反馈线性化速度跟踪控制 [J], 孙宜标;郭庆鼎5.反馈线性化与滑模控制方法在汽车AMT中的应用 [J], 孙承顺;张建武;程东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负反馈的负载均衡算法实现陈伟【期刊名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1【摘要】LVS 现有的负载均衡算法在分配服务器请求时大多都是基于固定权值,使得 LVS 集群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后会出现负载倾斜。
为此,给出了一种改进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负反馈机制,充分考虑服务器权值的动态调节,更准确地反映了各服务器的真实负载情况。
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原有算法。
%The existing LVS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is mostly decided by the fixed weight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erver requests, which makes the LVS cluster system show load skew in long time high load oper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This algorithm introduced by a negative feedback mecha-nism, giving full considerationto the dynamic regulation of the server weight, can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real server loa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algorithm.【总页数】5页(P41-45)【作者】陈伟【作者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中心,安徽宿州,234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1.6【相关文献】1.一种基于Nginx的负载均衡算法实现 [J], 陈沛;马卫东2.交易中心建多链路负载均衡——F5助某交易中心实现双链路基于应用访问的负载均衡 [J],3.基于负反馈的WEB集群负载均衡算法 [J], 高垣; 吴昊; 杨建锋; 朱海洋; 张进4.基于负反馈技术的嵌套式直流失调消除电路 [J], 张芳玲;雷倩倩;张旭东;李弦;李连碧5.基于Multisim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参数仿真分析 [J], 杨洁;谷肖飞;路书祥;钟英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obin原理讲解-回复【aobin原理讲解】aobin原理是一种信息传递模型,它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递和理解。
本文将从aobin原理的定义、实现步骤、核心要素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aobin原理是一种基于信息传递的模型,旨在通过清晰的表达和有效的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它基于一种简洁明了的结构和方法,使得信息的接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传递的内容。
二、实现步骤aobin原理的实现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概述问题:首先,讲述人需要对所要表达的问题进行简要地概述,以便让听众或读者对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分析细节:在概述问题之后,讲述人需要分析问题的细节,包括相关背景、原因、现象等,并尽可能提供清晰的事例和数据支持。
3. 引入解决方案:在分析细节之后,讲述人将引入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方法。
同时,讲述人需要解释该方案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效果。
4. 示范操作:接下来,讲述人将通过示范操作的方式来展示解决方案的具体步骤。
通过生动的示例和图示,讲述人可以更加直观地传达信息。
5. 深入理解:在示范操作之后,讲述人将进一步深入讲解和解释解决方案的关键要点和技巧,以帮助听众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6. 接受问题:最后,讲述人将接受听众或读者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和解释。
通过与听众或读者的互动,讲述人可以进一步提升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效果。
三、核心要素aobin原理的核心要素包括:1. 清晰明了:讲述人需要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问题和解决方案,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和复杂的表达方式。
2. 生动形象:讲述人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示范操作来加强信息的传递效果,使得听众或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3. 互动交流:讲述人需要与听众或读者进行互动交流,接受他们的问题和建议,并进行积极的回应和解答,以提升信息传递的效果。
四、实际应用aobin原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教育、培训和演讲等方面。
ibvs原理-回复IBVS原理:图像基于视觉的反馈控制原理导言:在自动化领域,图像基于视觉的反馈控制(Image-Based Visual Servoing,简称IBVS)是一种利用视觉信息来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化技术。
IBVS利用摄像机获取目标的视觉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目标轨迹与当前视觉信息之间的误差,通过控制器驱动执行器,使得系统实现目标轨迹跟踪。
本文将对IBVS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基本步骤和关键技术。
一、IBVS基本步骤:1. 目标定义:首先需要定义要跟踪的目标,并通过摄像机获取目标的视觉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包括目标的位置、姿态或者其它相关特征。
在IBVS中,目标通常以特征点、特征线或者特征面的形式被定义。
2. 三维姿态估计:通过使用摄像机的外参信息和目标的视觉信息,可以进行三维姿态的估计。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计算目标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位置和旋转矩阵。
3. 误差计算:将目标的估计姿态与预设的目标轨迹进行比较,得到当前的误差信息。
误差通常以特征点或者特征线之间的距离或者角度差等形式表示。
4. 反馈控制:根据当前的误差信息,设计合适的控制器来驱动执行器,使得系统朝着轨迹目标前进。
控制器可以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ID)等常见的控制算法来实现。
控制器的目标是通过调整执行器的输出使得误差逐渐收敛到0,从而实现目标轨迹的稳定跟踪。
二、关键技术:1. 反馈适应性:在实际应用中,目标的视觉信息可能受到环境干扰、光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估计误差。
为了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可以引入反馈适应性技术来动态调整控制器参数。
例如,可以根据当前的估计误差和执行器输出的反馈信息来自适应调整控制器的增益。
2. 特征选择与提取:在IBVS中,选择合适的特征对于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特征的选择应该能够反映目标的运动和变化,同时具备良好的可观测性。
常用的特征包括边缘、角点、轮廓线等。
此外,通过合适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方法来提取特征,可以提高系统对噪声、模糊等外界因素的鲁棒性。
专利名称:基于反馈结构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晔,钟圣唯,张建祎
申请号:CN201910337636.8
申请日:20190424
公开号:CN110046674A
公开日:
201907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基于反馈结构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存在分类精度低、训练时间长的问题。
本发明在高光谱图像数据上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判断分类结果是否满足停止条件,如果是则终止迭代,此时的分类结果为最终分类结果,如果否则生成二值图像块;对二值图像块进行空间滤波;进行反馈,与输入的高光谱图像数据进行堆叠;然后将迭代次数加一,返回重新进行分类,直至终止迭代将分类结果作为最终分类结果。
本发明用于遥感技术。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址: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毕雅凤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反馈模型逆变换原理及其在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李崇坚1陈伯时2杨耕3赵晓坦41.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2.上海大学3.清华大学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摘要:高性能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转速的观测必不可少,但速度传感器的安装给系统带来缺陷。
因此,无速度传感器系统成为研究热点。
工程上广泛采用基于PI闭环反馈控制作用构造转速信号的方法获得转速,但是,其理论模糊不清。
利用反馈控制求取逆模型及进行参量辨识的反馈模型逆变换原理对上述速度辨识方法进行了分析,为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速度辨识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反馈模型逆变换交流调速系统速度辨识Principle of Feedback Model Inverse Transformation and ItsApplication in Sensorless AC Drive SystemLi Chongjian Chen Boshi Yang Geng Zhao XiaotanAbstract: Speed identification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in high-performance induction motor adjusting speed system. The installation of speed sensor brings defects to the whole system. Therefore, sensorless system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PI close-loop feedback model to obtain speed signal are widely used in field projects. But its principle is not clear.In this article, spee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are analyzed using the principle of feedback model inverse transformation that uses feedback control to obtain inverse models of known models and to identify parameters. A new idea of speed indentification is brought forward for systems without any speed sensor.Keywords: feedback model inverse transformation AC adjusting speed system speed identification1 引言在高性能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不管是采用矢量控制还是直接转矩控制,转速的观测和闭环控制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力反馈算法一、引言力反馈技术是一种模拟触觉感知的技术,通过模拟力的作用,使用户能够感受到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表面和质地。
力反馈算法是实现力反馈技术的关键,它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和虚拟环境的物理属性,实时计算出力的反馈效果,并通过设备传递给用户。
本文将详细介绍力反馈算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应用领域以及结论与展望。
二、力反馈算法的基本原理力反馈算法基于物理原理和触觉感知心理学原理,通过建立虚拟环境中的物体模型,模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和阻尼效应,使用户感受到逼真的触觉反馈。
在力反馈算法中,需要考虑到物体的质量、刚度、阻尼等物理属性,以及用户操作的速度、方向和力度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力反馈算法能够实时计算出力的反馈效果,并通过设备产生反向力或振动效果,以模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力反馈算法的实现方式力反馈算法的实现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基于模型和基于物理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方法将虚拟环境中的物体建模为刚体或弹性体,通过设定物体的物理属性来计算力的反馈效果。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易于实现,但难以模拟复杂的物体形变和动态行为。
基于物理的方法则更加逼真地模拟物体的物理行为,能够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力实时计算力的反馈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更复杂的物理建模和计算,但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触觉反馈。
四、力反馈算法的应用领域力反馈算法在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医疗康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虚拟现实领域,力反馈算法被用于提高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使用户能够感受到虚拟环境中的物体表面和质地,增强虚拟环境的感知体验。
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力反馈算法被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触觉感知和人机交互,使机器人能够感知操作物体的状态和力度信息,提高机器人的操作精度和安全性。
在医疗康复领域,力反馈算法被用于辅助康复训练和假肢控制,通过模拟触觉感知,帮助患者恢复感觉功能和提高运动控制能力。
五、结论与展望力反馈算法是实现力反馈技术的关键,它能够模拟触觉感知,提高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和人机交互的体验。
浸入边界法1 IB-LBM 的基本数学构造Hofler 和Schwarzer 在2000年提出了一种在对NS 方程求解的有限差分方程中增加一项体积力的IBM 来模拟充满粒子流场的固体粒子的运动。
其粘性不可压流的控制方程表示为:+u u u p u+f t ρμ∂⎛⎫+∙∇=-∇∆⎪∂⎝⎭(1) 0u ∇∙= (2)f :作用在流体上的外力上述两个公式在IB-LBM 中可有格子Boltzmann 方程所代替,即:()()()()()1,,,,τeq x t t t f x t x t f x t F t f f αααααα⎡⎤++∆-=--+∆⎣⎦∆e (3) 012p f f t ααα=+∆∑u e (4) 24112s s F c c f ααααατω-⋅⎛⎫=-+ ⎛⎫∙ ⎪⎝⎭⎪⎝⎭e u e u e (5)F 表示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物理过程包括:碰撞过程:()()()()()1,,,,τeq x t t f x t x t f x t F f t f ααααα⎡⎤+∆-=--+∆⎣⎦(6)迁移过程:()(),,x t t t f x t f ααα∆∆++=e (7)由此可知,碰撞仅仅是局部的,但迁移和邻近点皆有关系。
平衡态分布函数为:()242()22122eq s s s u f c c c ααααωρ⋅⋅=⎡++-⎤⎢⎥⎢-⎥⎣⎦e u e u (8) 其中s c为声速,s c c =式中αω表示各离散速度方向的加权系数,其值分别为:40911,2,3,4915,6,7,836ααωαα⎧=⎪⎪⎪==⎨⎪⎪=⎪⎩(9)该模型中,流体的松弛时间和运动粘性系数的关系可表示为:212s c t υτ⎛⎫=-∆ ⎪⎝⎭(10)1.1 IB-LBM 速度修正法在LBM 中,同时满足NS 方程的宏观量是通过Chapman-Enskog 展开得到的。
在速度修正法里其表达式方程有如下表示:*u e f αααρ=∑(11)12u f t ρ∆=∆ (12) 其中,*u 为中间层速度,u ∆为修正速度。
线性系统状态反馈区域极点配置算法研究摘要20世纪50年代后期,控制理论由经典控制理论向现代控制理论转变,现代控制理论是在引入状态和状态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与经典控制理论一样,现代控制系统中仍然主要采用反馈控制结构,但不同的是,经典控制理论中主要采用输出反馈,而现代控制系统中主要采用内部状态反馈。
状态反馈可以为系统控制提供更多的信息反馈,从而实现更优的控制。
闭环系统极点的分布情况决定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品质,因此,可以根据对系统动态品质的要求,规定闭环系统的极点所应具备的分布情况,把极点的配置作为系统的动态品质指标。
这种把极点配置在某位置的过程称为极点配置。
在空间状态法中,一般采用反馈系统状态变量或输出变量的方法,来实现系统的极点配置。
本论文对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区域极点配置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分别以具有 稳定裕度和具有圆域极点约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为例,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处理方法,编写系统的MATLAB仿真程序。
最后以同样的方法对不确定系统状态反馈区域极点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线性系统;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线性矩阵不等式;不确定系统Algorithmic Research for Regional PoleAssignment of Linear System Via StateFeedback ControllersABSTRACTIn the late 1950s, control theory later by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to modern control theory shift, modern control theory is introducing state and state space concept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s with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modern control system still mainly uses the feedback control structure, but different is,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mainly uses the output feedback, and modern control system mainly uses the internal state feedback. State feedback control for system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feedback,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control.The distribution of closed-loop system poles depends on system stability and dynamic quality, therefore, can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dynamic quality request, provisions that poles of close-loop system should hav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le, configuration of the system dynamic quality indicators. The position of the poles in the process called poles. In space, the general state method in the feedback system state variables or output variable method to achieve system poles. This thesis studied the algorithm of linear system state feedback regional poles, and respectively by the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design of stability margin of and has round domain constraints as examples, by using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treatment methods, writing MATLAB simulation program of system. Finally in the same way the uncertain system state feedback regional poles are studied, and the result shows the design method is correct and effective.Key words:Linear system;State feedback;Pole placement;LMI;Uncertain system目录摘要............................................................................................................................................ΙABSTRACT...........................................................................................................................П1 绪论 (1)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1.2 极点配置简介 (1)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2)2理论基础及数学准备 (3)2.1 区域极点配置问题 (3)2.2 状态反馈 (4)2.3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6)2.3.1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基本变换引理 (7)2.3.2 LMI工具箱介绍 (8)2.4 本章小结 (10)3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反馈区域极点配置算法研究 (11)3.1 精确极点配置 (11)3.1.1 问题描述 (11)3.1.2 算法步骤 (12)3.1.3 仿真分析 (12)3.2具有稳定裕度的区域极点配置 (15)3.2.1 问题描述 (16)3.2.2具有稳定裕度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16)3.2.3程序清单 (17)3.2.4仿真结果 (18)3.3具有圆域极点约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21)3.3.1 问题描述 (21)3.3.2具有圆域极点约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21)3.3.3 程序清单 (22)3.3.4仿真结果 (23)3.4 本章小结 (26)4 线性不确定系统状态反馈区域极点配置算法研究 (27)4.1 不确定性 (27)4.2线性不确定系统区域极点配置 (27)4.2.1 问题描述 (27)4.2.2 不确定系统区域极点约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28)4.2.3 仿真分析 (30)4.3 本章小结 (32)结论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1 绪 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在20世纪50年代蓬勃兴起的航天技术的推动下,1960年前后开始了从经典控制理论到现代控制理论的过渡,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卡尔曼系统地将状态空间概念引入到控制理论中来。
Contentsl Basic theory of feedback control反饋控制的基本理論l Closed loop gain study閉環增益計算研究l General methods for amplifier compensation放大器常用補償方法l Comparison and estimation for power supply application 開關電源供應器實際應用設計中,(各種反饋控制回路)比較與評估.l Definition of feedback control所謂反饋即將電路的輸出量(Vo或Io)引回到輸入端并與輸入量(Vi或Ii)進行比較.從而隨時對輸出量進行調整.(狹義)反饋是指將控制系統的輸出量通過特定的途徑返回到系統輸入端與原始輸入量疊加,對系統的淨輸入量產生影響的過程.(廣義)l Types of feedback control正反饋: 鼓勵或加強一個行為.負反饋: 校正或抑制一個行為.l Function of negative feedback提高增益的恒定性減少非線性失真抑制反饋環內噪聲擴展頻帶備註:以犧牲放大電路的增益為代價Block Diagramll反馈的形式与判断方法若放大电路中存在将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相连接的通路,即为反馈通路,并由此影响了放大电路的净输入,则表明电路有引入反馈,否则电路便没有引入反馈。
l問題1:請判斷下列電路中是否引入反饋控制?+-Au Iu O+-A u Iu OR没有引入反馈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没有引入反馈l正反馈與負反饋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净输入量u D= u N-u P,反馈信号使净输入量增大,引入的是正反馈净输入量i N= i I-i F,反馈信号使净输入量减小,引入的是负反馈l四種類型的反饋組態一電壓串聯負反饋電路電流串聯負反饋電路l四種類型的反饋組態二電壓并聯負反饋電路電流并聯負反饋電路l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Closed loop gain studyBlock Diagraml閉環增益一般表達式的推導Xo=A*XidXf=F*XoXid=Xi-XfXi =K*XsAf=Xo/Xi=A/(1+AF) 負反饋放大電路基本方程式Afs=Xo/Xs=KAf以源信號Xs為基礎的增益式l衡量負反饋程度的重要指標反饋深度|1+AF|環路增益-AFl|1+AF|>1,增益減小,則稱為負反饋l|1+AF|<1,增益提高,則稱為正反饋l|1+AF|=0,則Af趨向為無窮大,即放大電路在沒有輸入信號時,也有輸出信號,自激.l Example1輸出被送入了正輸入端,結果輸出朝同一個方向走得更遠.l EquationCondition (1) Vin=0VIf Vref=2.5v, Vo=0V, Rref=10K, Rh=100KFor Vo=Vsum*A=4VCondition(2) Vin=0V and Vo=4V 運用疊加原理與分壓原理得出V+=2.64l Function of Feedback ControlIf we increase the Vi voltage slowly, please think about what happen atthe next .l Hysteresis “遲滯”效應由於正反饋加強輸出的變化,使得我們必須讓輸入沿著相反的方向走得更遠,才能在輸出上產生又一次的變化.lApplication Field.l Example 2分壓器電路F=1/10.Vi的放大倍數取決于F的值,假定備註1:整個電路的增益實際由兩個簡單的電阻控制備註2:運放的高開環增益特點使得負反饋這種情況的輸出增益近似等於1/FlSchematic(1)lSchematic(2)閉環回路頻率響應(穩定度分析)l工具一: 拉普拉斯變換(the laplace transform)系統的特性常由輸入與輸出之間的關係來描述,而且是以數學模式所建立的微分或積分的方程式來表示,對某些輸入激發信號能夠表示出系統響應的概念.而這些方程式大都是以時域(time domain)來表示,因此處理上有些困難.但是將這些方程式經由拉普拉斯轉換到頻域(frequency domain)中.變成為代數(algebraic),則處理上會容易些,經由頻域分析所得之結果.可再有拉普拉斯逆轉換到時域中.l工具二: 轉移函數(Transfer functions)推導出系統的輸入驅動信號與輸出響應之間的關係G(S)=N(S)/D(S)其中,N(S)=0的根稱之為系統的零值(zeros)D(S)=0的根稱之為系統的極值(poles)l工具三: 波德圖(bode plots)為表述轉移函數的增益和相位特性,以分貝(decibel)為基準,所畫出來的函數曲綫就稱之為波德圖.實際應用之---RC 積分器電路Vin=iR+1/C*∫idtVo =1/C* ∫idtq= ∫idt 取代上式Vin=R(dq/dt)+q/cVout=q/cVin(s)=(sR+1/C)*q(s)Vout(s)=q(s)/CVout(s)/Vin(s)=1/(sRC+1)取極值sRC= -1則S= -1/(RC)f = -1/(2ΠRC)實際應用之---RC積分器電路1.在轉折頻率極值將使得增益圖形的轉移由0至1,漸進線會在fc點產生轉折.2.漸進線的變化率用每十進有-20dB的斜率來表示.3.相移變化為在fc/10與10fc兩點間產生90degree的相位落後.l頻率補償技術(Frequency Compensation Technology)通常在基本放大電路和反饋網絡中,增加一些元件(R,C)以改變反饋放大電路的開環頻率響應,使得在保證在一定的增益欲度或者相位欲度的前提下獲得較大的環路增益,這種作用稱為頻率補償.為此而構成的電路稱為補償網絡.l補償的指導思想(Guide Ideology of Compensation)人為地將電路的各個極點的間距拉開,特別是主極點和其相近的間距拉大,從而可以按預定的目標改變相頻響應并有效地增加環路增益(保證反饋放大電路溫度工作的條件并增加低頻環路增益).l誤差放大器的補償(Error Amplifier Compensation)大多數PWM控制的IC,其誤差放大器為高增益的運算放大器.能產生誤差信號至調變器的控制輸入端.而誤差放大器的主要任務就是將PWM轉換式電源供應器的環路閉合起來.並且其目的為在放大器周圍設計回授網絡.l應用範圍較為廣泛的誤差放大器補償網絡(Examples)放大器l單極值回授l 具有一對零值---極值的運算放大器SchematicGain waveforml 具有兩對零值---極值的運算放大器SchematicGain waveforml 具有回授阻抗的運算放大器SchematicGain waveforml 實際應用之---誤差放大器的設計介紹1ST-TVS991,TVS992,TVS994,TVS991A,TVS992A,TVS994ARail-to-rail input/output 20MHz GBP operational amplifiers.l 實際應用之---誤差放大器的設計介紹2ST-TS507 high precision rail-to-rail operational amplifierST-TS321 low power single operational amplifierl實際應用之---環路穩定度的測量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測量電源供應器的暫態響應,即可得到閉環穩定度有關情況.+/-25% load變化下,開關電源供應器以不同的回授放大器補償值所產生的典型的暫態響應軌跡电源设计中反馈所带来的不良影响l實際應用中,反馈设计不良影响:l1. 振荡(造成输出端一些不必要的ripple &noisel2. 相互干饶(同一电路中相同或是一不的工作频率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电源设计中反馈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解决方案电源设计中反馈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杂讯(ripple&nosie)电源设计中反馈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解决方案电源设计中反馈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杂讯(ripple&nosie)电源设计中反馈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解决方案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