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712基础法语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37.47 KB
- 文档页数:1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机电学科基础综合考试科目代码:[118]一、考试要求要求偏机械类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材料力学中简单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简单超静定结构问题和机械设计中连接、传动及轴系零部件等机械设计基本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偏电子类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测量电路及应用情况,并初步具有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以及分析测量误差与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A.《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部分材料力学:(一)材料力学概述1)材料力学的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2)内力、应力、应变的定义和计算(二)拉伸与压缩1)轴向拉压的内力2)轴向拉压的应力和强度计算3)轴向拉压的变形和刚度计算4)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5)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三)剪切和扭转1)剪切的实用计算2)扭矩和扭矩图3)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四)弯曲内力1)剪力和弯矩2)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五)弯曲应力1)弯曲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计算2)弯曲切应力3)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六)弯曲变形1)挠曲线的微分方程2)求弯曲变形:积分法和叠加法3)解简单超静定梁4)减小弯曲变形的措施(七)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1)应力状态概述2)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3)平面应变状态分析4)广义胡克定律5)强度理论概述和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八)组合变形1)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2)拉压与弯曲的组合3)扭转与弯曲的组合(九)压杆稳定1)压杆稳定的基本概念2)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3)压杆的稳定校核4)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机械设计:(一)联接1)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及应用;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及预紧和防松的方法;3)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方法;4)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方法。
(二)带传动1)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参数和应用;2)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影响功率传递的各项因素;3)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布、弹性滑动和打滑等;4)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考试科目代码:[708]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各种文体的发展及变化情况,要求掌握中国文学史上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文学1.神话的定义2.我国神话的特点及保存状况3.掌握《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黄帝蚩尤之战》等神话。
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1.《诗经》的性质与时代2.《诗经》的编辑与流传,“采诗”与“删诗”、“三家诗”、“毛诗郑笺”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与艺术成就1.《诗经》的体制与主要内容2.《诗经》的艺术特色3.掌握《七月》、《生民》、《东山》、《氓》、《採薇》、《芣苢》等作品。
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1.什么是甲骨卜辞,《易》卦爻辞?2.《尚书》的文学价值。
3.《春秋》的体例与笔法第二节《左传》1. 《左传》的名称、体例、与《春秋》的关系、春秋三传。
2. 《左传》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3. 《左传》艺术成就4.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章。
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1.《国语》的文学成就2.《战国策》的思想特征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4.要求掌握《勾践灭吴》(《国语》)、《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易水送别》、(《战国策》)等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及其分期1.诸子散文繁荣原因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脉络第二节《论语》与《墨子》1.《论语》的文学成就2. 《墨子》对论说文的贡献3.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等作品。
第三节《孟子》1.孟子主要的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2.《孟子》的文学特色3.掌握《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桓晋文之事》章等篇章第四章《荀子》与《韩非子》1. 《苟子》的主要文学成就2. 《韩非子》的主要文学成就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的来源1.什么是楚辞2.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时代和思想1.屈原的家世与生平主要事迹2.屈原的思想构成第三节屈原的作品1.屈原的艺术成就2.掌握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山鬼》、《涉江》等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的特征、渊源及其繁荣原因1.汉赋的特征与渊源2.汉赋繁荣于汉代的原因第二节汉赋的发展演变及主要作家1.汉赋发展的分期2.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在赋史上的贡献第三节汉赋的评价1.汉赋的题材、内容与其思想意义2.汉赋的艺术表现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1.司马迁家世与生平中对其创作《史记》有促进作用的素因第二节《史记》的体制与思想内容1.《史记》的性质与体制2.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指导思想3.《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的艺术成就1.全面掌握《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的艺术成就,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2.掌握《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等篇章3.《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四节《汉书》1.《汉书》在体制上对《史记》的继承与发展2.《汉书》在艺术上的特征第三章汉乐府诗歌1.“乐府“释义2.汉乐府诗的分类3.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上的主要特点4.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特色5.掌握《陌上桑》、《上邪》、《孔雀东南飞》等作品第四章汉代五言诗第一节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1.掌握汉代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各阶段五言诗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工程水文学考试科目代码:[]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业务综合知识,并且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考试为笔试、闭卷形式。
重点考察学生对工程水文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熟练掌握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和基本公式。
二、考试内容1)流域径流形成过程a:河流与流域的基本概念河流、河流分段、河流基本特征、流域基本特征。
b:降水、下渗和蒸发基本概念降水、降水基本要素及分类、下渗能力、蒸发能力。
c:径流形成过程及表示方法。
2)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测站的布设,水位、流量以及泥沙观测的基本方法。
3)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a:流域平均雨量及径流量的计算方法b:流量过程线分割及水源划分方法c:两种产流模式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降雨径流相关图法、初损后损法、水源划分等。
d:流域汇流计算方法等流时线法、时段单位线的定义、基本假定、存在的问题、单位线的推求、单位线的时段转换等。
e:河道汇流计算河道汇流计算的基本原理、马斯京根流量演算的基本方程式及参数的意义。
※本部分的重点是掌握推求净雨、水源划分、单位线推流、单位线的推求及单位线的时段转换,并求解具体问题。
4)水文统计a: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的具体步骤、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等。
b:频率和重现期的关系5)设计年径流分析a:年径流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式b:具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计算水文资料审查的内容、水文年水利年的概念、代表年的选择原则、径流年内分配的计算方法(同频率、同倍比)等。
c: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d: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水文比拟法、参数等值线图法等。
※本部分的重点是掌握已知统计参数推求设计年径流及年内分配的计算。
6)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a:洪水设计标准及设计洪水的含义b:洪水资料的分析处理选样方法、资料审查等。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行政法考试科目代码:[020]一、考试要求考生须掌握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明确行政法学基本原理;能运用行政法学理论分析行政法问题。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行政法概述第一节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的含义;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各国行政法学的主要流派。
第二节行政法的法源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法源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原则、越权无效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比例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正原则。
第二章行政法主体第一节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含义特征;行政机关的分类;行政机关的职责、职权与管理手段第二节其他行政主体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行政委托情形下的行政主体第三节公务员公务员的概念、分类、法律地位;公职关系第四节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分类;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
第五节行政法制监督主体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的区别和联系;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种类及监督内容第三章行政行为概述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行为的分类第四章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范围、合法要件;行政立法的概念和性质、分类、原则、程序;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种类、法律地位。
第五章具体行政行为概述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具体行政行为的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废止。
第六章具体行政行为(一)第一节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概念、种类;原则、设定;第二节行政确认行政确认的概念、形式、内容;第三节行政裁决行政裁决的概念、种类、原则。
第七章具体行政行为(二)第一节行政征收行政征收的概念、种类、原则;第二节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种类、原则;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执行程序;第三节行政强制行政强制的概念、特征、种类、原则。
第八章行政主体实施的其他行为第一节行政指导行为行政指导的概念、原则、实施、救济。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外交学概论考试代码:[032]一、考试要求复式科目,用以测试考生掌握该门课程的深度和融会贯通、独立思考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外交学概述知识点:外交的本质、定义第二章外交的制约因素知识点:外交的政治、意识形态、军事制约因素,外交的经济、科技、文化制约因素,外交的国际法、国际组织制约因素第三章外交制度知识点:外交准则、(传统的外交准则、新中国的外交准则),外交惯例(外交承认、外交关系的建立、外交特权与豁免),外交机构(国家领导机构、外交部、大使馆、领事馆)第四章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知识点:外交战略(概念、内容、分类、地位),外交策略(概念、特征)第五章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知识点:外交政策(范畴、构成、比较分析)、外交决策(类型、条件、过程、模式),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基本立场、主要目标、基本任务、立足点与出发点)第六章外交途径知识点:外交谈判(特征、作用、原则、方式、程序),外交行动(访问、接触、会议、调处),外交文件(条约、声明、函件)第七章外交礼仪知识点:特征与基本规则,仪式礼仪(迎送、庆典、应酬),标志礼仪(国旗、国徽、国歌)第八章外交人员知识点:个人素质(自身条件、交际能力、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政治、业务规范), 选拔任用(来源、考录培训)第九章外交理论知识点:外国的外交理论(西方国家的外交理论、苏联的外交理论),中国的外交理论(旧中国的外交理论、新中国的外交理论)三、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180分钟2 .试卷分值:150分3 .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45分(2)简答题45分(3)论述题60分四、参考书目:《现代外交学概论》,金正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法语专业科目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考察报考者是否具备在国家机关从事有关外事工作所必需的法语专业知识和法语语言应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1、要求报考者掌握与中国和法语国家和地区相关的外交、经济、科普、文化、历史、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等领域的常用法语词汇。
2、具备良好的法语语言功底,掌握法语基本语法规则、词语搭配和常用表达方式。
3、能较快读懂法文原文报刊各类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观点和结构。
4、具备基本国际和时事知识。
三、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00分。
试卷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词汇和语法40题
2、完形填空20题
3、阅读理解20题
四、答题要求
考试均采用客观性试题,要求报考者从每题所给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或根据要求选择最佳搭配。
报考者应在专门设
计的答题卡上作答,做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教育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772]一、考试性质“教育学基础”是“外语教育(交叉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本科目考试能反映交叉学科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考核考生的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为国家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师资人才。
二、考试要求考生应当比较全面地掌握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知识、主要问题,并能运用所掌握的原理与知识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育与教育学L教育的认识2.教育的历史发展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概述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3.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4.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三)教育目的L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5.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6.我国的教育目的(四)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概述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五)教师与学生1.教师2.学生3.师生关系(六)课程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组织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七)课堂教学1.教学与教学理论2.课堂教学设计3.课堂教学策略(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L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4.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5.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6.学生的学校生活7.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8.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级组织2.班级管理的内容3.班主任工作(十)教育改革与发展1.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2.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3.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4.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1.学生的认知发展2.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3.学生的个体差异(二)学习心理导论L学习及其分类4.学习理论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四)认知学习理论L认知结构学习理论4.认知同化学习理论5.学习的信息加工论(五)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六)学习动机L学习动机概述4.学习动机理论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知识的分类与表征2.知识学习与迁移四、试卷结构L考试时间:180分钟2.试卷分值:150分钟3.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8题,共40分(2)简答题:5题,共50分(3)论述题:3题,共60分4.内容结构:(1)教育学原理约90分(2)教育心理学约60分五、参考书目L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学年.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语言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17]一、考试要求普通语言学区分为语言系统描述和语言系统研究两大部分。
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两大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流派的研究方法、基本思想;具备运用普通语言学基本理论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 语言学导论(语言与语言学)a. 语言的总体情况(为什么学习语言,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功能;动物语言与人类语言,幼儿学习语言所经过的阶段,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b. 语言学的总体情况(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区别;语言的基础研究,语言的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
2. 语言的构造与机制a. 语言的构造(词汇系统及其要素,语言单位的切分,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b. 语言的机制(预设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多余机制,类推机制,对称机制,经济机制)。
3. 语音a. 语音的性质和分类(语言的物理性质,因素和它的分类,元音,辅音)。
b. 音位(什么是音位,音位变体,超音质音位)。
c. 音位组合(音节,语调)。
4. 词汇a. 什么是词(词的定义,“词”的三种含义,词的分类)。
b. 词的形成(语素和形态学,语素的类型)。
5. 语法(句法)a. 语素与词(语素与语素变体,词与词的构成)。
b.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词类(语法手段,语法范畴,词的基本组合类型,词类)。
c. 句子(句子和成句的条件,句子的结构分析,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
d. 语法结构类型(形态类型,句法类型)。
e. 结构主义学派(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直接成分分析法,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
f. 功能学派(功能句子观,系统功能语法)。
6. 语义(意义)a. 词义(词和词义,词义的层次,词义的概念内容与联想内容,词义的关系)。
b. 句义(句子与句义,句义中词义的选择与限制,预设)。
c. 意义(“意义”的意义,指称论)。
7. 语言的变异(语言的演变)a. 语言变异(变异的类型,地域变异的表现形式,社会变异的表现形式,功能变异)。
621 基础法语
一、考试性质
“基础法语”旨在考查考生法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考查目标
考试旨在全面检查考生是否完成法语专业阶段学习任务,并达
到法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法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标准的要求,考
核考生综合运用法语交际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词汇和语法30分,阅读理解30分,双语翻译30分,文章综述30分,议论文写作30分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大致包括五个部分,主要考查语法与词汇,双语转换,
文字输入理解,综述和分析/思辨能力。
1.词汇和语法
该部分测试通常采用多种方式,如介词填空,词汇测试,择词
填空,语义确认等方式,考查考生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能力。
难度
不超过专业八级的要求。
2.阅读理解
该部分测试通常采用开放式问答、改写句子等形式,所选文章
难度相当于法语专业四--八级之间的水平。
3.双语翻译。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刑法和民法试科目代码:[704]一、考试要求: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本大纲的编写是对该学科的纲目性介绍,仅供报考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参考使用。
2.熟练、系统、全面掌握刑法学的相关理论并具备运用刑法学理论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技能,是法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核目标之一。
考虑到刑法学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以及司法实践的复杂性,本大纲的编写侧重于对刑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概括。
3.民法学是研究民法及相关制度的科学,是部门法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本大纲仅供报考黑龙江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参考使用,具有纲目指导意义。
4.考生应掌握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能适用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由于民法学博大精深,本大纲侧重对民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概括。
二、考试内容:(一)刑法学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一、刑法的概念二、刑法的法律性质第二节刑法的根据和任务一、刑法的根据二、刑法的任务第三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一、刑法的体系二、刑法的解释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二、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三、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第二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第三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五、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一、刑法生效与失效时间二、刑法的溯及力三、刑法时间效力的司法适用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第一节犯罪概念一、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二、我国刑法犯罪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犯罪构成一、犯罪构成的概念二、犯罪构成的意义第五章犯罪客体第一节犯罪客体的概念及其分类一、犯罪客体的概念二、犯罪客体的分类第二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一、犯罪对象的概念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第一节犯罪客观方面概述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三、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第二节危害行为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二、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三、危害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危害结果一、危害结果的概念和特征二、危害结果的种类三、危害结果的地位第四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有关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观点二、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与区别第五节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一、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的意义二、时间、地点、方法对量刑的意义第七章犯罪主体第一节犯罪主体概述一、犯罪主体的概念二、犯罪主体的意义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第三节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一、刑事责任年龄二、精神障碍三、生理功能丧失四、生理醉酒第四节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类型三、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量刑的意义四、特殊身份群体的刑事处遇第五节单位犯罪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第二节犯罪故意一、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二、犯罪故意的类型第三节犯罪过失一、犯罪过失的概念二、犯罪过失的类型第四节与罪过相关的几个特殊问题一、不可抗力事件二、意外事件三、期待可能性四、严格责任第五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一、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二、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意义第六节认识错误一、认识错误的概念二、法律认识错误三、事实认识错误第九章正当行为第一节正当行为概述一、正当行为的概念二、正当行为的种类第二节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二、正当防卫的条件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第三节紧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二、紧急避险的条件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三、犯罪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第二节犯罪既遂形态一、犯罪既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既遂形态的类型三、犯罪既遂形态的处罚原则第三节犯罪预备形态一、犯罪预备形态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预备形态的类型三、犯罪预备形态的处罚原则第四节犯罪未遂形态一、犯罪未遂形态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三、犯罪未遂形态的处罚原则第五节犯罪中止形态一、犯罪中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二、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三、犯罪中止形态的处罚原则第十一章共同犯罪第一节共同犯罪概述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二、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三、共同犯罪的认定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一、共同犯罪形式的概念二、共同犯罪形式的分类第三节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一、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二、主犯、从犯、胁从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三、教唆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第十二章罪数形态第一节罪数判断标准一、罪数判断标准的学说评析二、罪数的类型第二节一罪的类型一、实质的一罪二、法定的一罪三、处断的一罪第三节数罪的类型一、实质数罪与想象数罪二、异种数罪与同种数罪三、并罚数罪与非并罚数罪四、判决宣告以前的数罪与刑罚执行期间的数罪第十三章刑事责任第一节刑事责任概述一、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二、刑事责任的地位和功能第二节刑事责任的根据及其解决方式一、刑事责任根据的概念二、刑事责任的法学根据三、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第十四章刑罚概说第一节刑罚概述一、刑罚的概念和特征二、刑罚与犯罪的关系三、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第二节刑罚的功能一、对犯罪人的功能二、对被害人的功能三、对社会的功能第三节刑罚的目的一、特殊预防二、一般预防三、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关系第十五章刑罚的体系与种类第一节刑罚的体系一、刑罚体系的概念及特点二、刑罚体系的功能第二节主刑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第三节附加刑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第四节非刑罚处理方法一、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概念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三、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第十六章刑罚裁量第一节刑罚裁量概述一、刑罚裁量的概念二、刑罚裁量的任务第二节量刑的原则一、以事实为依据二、以刑法为准绳第三节量刑情节一、量刑情节的概念二、量刑情节的分类第十七章刑罚裁量制度第一节累犯一、累犯的概念二、累犯的分类和构成三、累犯的刑事责任第二节自首与立功一、自首二、立功第三节数罪并罚一、数罪并罚概述二、数罪并罚的原则三、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适用第四节缓刑一、缓刑的概念和意义二、一般缓刑三、战时缓刑第十八章刑罚执行制度第一节刑罚执行概述一、刑罚执行的概念和特征二、刑罚执行原则第二节减刑一、减刑概述二、减刑的条件三、减刑的时间、幅度与刑期计算第三节假释一、假释的概念二、假释的条件三、假释的考验期及其考察四、假释的法律后果五、假释的程序第十九章刑罚的消灭第一节刑罚消灭概述一、刑罚消灭的概念二、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第二节时效一、时效概述二、追诉时效第三节赦免一、赦免的概念二、赦免的种类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第一节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一、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二、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一、犯罪的分类排列二、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第三节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一、罪状二、罪名三、法定刑第二十一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十二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十三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第二十四章侵犯财产罪第二十五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二十六章贪污贿赂罪第二十七章渎职罪(二)民法学第一编总论第一分编绪论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平等原则第三节自愿原则第四节诚实信用原则第五节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第六节公平原则第七节公序良俗原则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意义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第四节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第二分编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第四章自然人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三节监护第四节自然人的住所第五节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第五章法人第一节法人概述第二节法人的分类第三节法人的民事能力第四节法人的机关第五节法人的分支机构第六章非法人组织第二节合伙第三分编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第七章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概述第二节物第四分编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第八章民事行为第一节民事行为概述第二节意思表示第三节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第四节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第五节无效的民事行为第六节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第七节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第九章代理第一节代理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代理的分类第三节代理权第四节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第十章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与期限第二节诉讼时效第三节除斥期间第二编物权第十一章物权总论第一节物权的概念与特征第三节物权的效力第四节物权的类型第五节物权的变动第六节物权的保护第十二章所有权第一节所有权概述第三节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四节相邻关系第五节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法第十三章共有第一节共有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按份共有第三节共同共有第十四章用益物权第一节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三节建设用地使用权第四节宅基地使用权第五节地役权第十五章担保物权第一节担保物权概述第二节抵押权第三节质权第四节留置权第五节担保物权的竞合与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的并存第十六章占有第一节占有的概念和种类第二节占有的效力和保护第三编债权第一分编债权总论第十七章债的概述第一节债的概念、性质与要素第二节债的发生原因第十八章债的类型第五节连带之债第十九章债的履行第一节债的履行的概念与原则第二节债的适当履行第二十章债的保全与担保第一节债的保全第二节债的担保第二十一章债的转移与消灭第一节债的转移第二节债的消灭第二分编债权分论第二十二章合同概述第一节合同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合同的分类第二十三章合同的订立第一节合同订立的程序第二节合同的内容与解释第二十四章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第一节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概述第二节同时履行抗辩权第三节先履行抗辩权第四节不安抗辩权第二十五章合同的变更与解除第一节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概念和条件第二节合同变更与解除的程序与法律后果第二十六章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第一节缔约过失责任第二节违约责任第二十七章各种合同第一节买卖合同第三节赠与合同第五节租赁合同第七节承揽合同第十节保管合同第十二节委托合同第十三节行纪合同第十四节居间合同第二十八章无因管理之债第一节无因管理概述第二节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第三节无因管理之债的内容第二十九章不当得利之债第一节不当得利概述第二节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与类型第三节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第四编继承权第三十章继承权概述第一节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节继承权的接受、放弃、丧失与保护第三十一章法定继承第一节法定继承的概念与适用范围第二节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第三节代位继承第四节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第三十二章遗嘱继承、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第一节遗嘱继承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遗嘱的设立第三节遗嘱的变更、撤销与执行第四节遗赠第五节遗赠扶养协议第三十三章遗产的处理第一节继承的开始第二节遗产第三节遗产的分割与债务清偿第四节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第五编人身权第三十四章人身权概述第一节人身权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人身权的内容与意义第三十五章人格权第一节人格权概述第二节生命权第三节健康权第四节身体权第五节姓名权与名称权第六节肖像权第七节名誉权第八节隐私权第九节信用权第十二节一般人格权第三十六章身份权第一节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荣誉权第六编侵权责任第三十七章侵权责任概述第一节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第三十八章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第一节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概念与体系第二节过错责任原则第三节无过错责任原则第三十九章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第一节一般侵权行为责任构成要件概述第二节行为第三节损害事实第四节因果关系第五节过错第四十一章侵权责任方式与侵权责任的承担第一节侵权责任方式及其适用第二节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第三节财产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第四节精神损害赔偿第五节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第六节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第四十二章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第一节数人侵权行为概述第二节共同侵权行为与责任第三节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及其责任第四节共同危险行为与责任第五节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第四十三章各类侵权责任第一节各类侵权责任概述第二节职务侵权行为与责任第三节产品责任第四节高度危险责任第五节环境污染责任第六节施工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第七节物件损害责任第八节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第九节监护人责任第十节医疗损害责任第十一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第十二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第十三节校园伤害责任第十四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丧失意识侵权责任第十五节网络侵权责任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 分钟2.试卷分值:150分3.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3)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注:民法学与刑法学共一张卷,分值各占50%。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4 外国语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211 翻译硕士英语 (2)213 翻译硕士日语 (4)216 翻译硕士朝鲜语 (5)240 英语 (6)241 日语A (8)242 法语 (9)243 德语 (11)357 英语翻译基础 (12)359 日语翻译基础 (13)362 朝鲜语翻译基础 (14)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5)620 基础英语 (16)621 基础法语 (17)623 基础日语 (19)624 基础韩国语 (20)881 综合法语 (21)883 综合日语 (22)884 综合韩国语 (23)963 综合英语A (24)复试考试大纲 (26)F1401英语翻译与写作 (26)F1402日语翻译与写作(适用日语语言文学、日语口笔译) (26)F1403朝鲜语翻译与写作 (27)F1404 法语翻译与写作 (28)初试考试大纲211 翻译硕士英语一、考试性质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英语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1.具有良好的英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积极词汇6000以上,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2.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指示;3.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40分;选词填空10分;改错10分;简答10分;写作30分。
四、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语言运用、阅读理解、英语写作等。
(一)词汇语法1.测试要求(1)词汇量要求: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6,000以上,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考生能正确运用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题型:多项选择、改错题(二)语言运用1.测试要求(1)综合运用词语意义辨析、词语习惯用法及搭配、句法和语篇等知识,要求考生在给出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使文章语义连贯、完整,主要考查综合性语言运用能力。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自命题数学二考试科目代码:[602]一、考试要求1.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综合知识,并且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说明和解决相关问题。
2.考试为笔试、闭卷形式。
首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其次是重点掌握对基本公式、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技巧的灵活应用;最后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1章函数:●知识点: 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2、函数的有界性、单调型、周期性和奇偶性;3、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4、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5、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第2章极限和连续:●知识点:1、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2、函数的左极限右极限;3、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4、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5、极限的四则运算;6、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7、两个重要极限;8、函数连续的概念和函数间断点的类型;9、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3章导数和微分:●知识点:1、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2、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3、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4、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5、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6、高阶导数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第4章中值定理:●知识点:1、微分中值定理;2、洛必达法则;3、函数单调性的判别;4、函数的极值及最大值、最小值;5、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第5章:不定积分:●知识点:1、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2、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3、基本积分公式。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442 科目名称:专业综合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军事情报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军事情报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议题的理解与掌握;对重大情报事件的了解与掌握。
二、考试内容
1.军事情报学基础理论
军事情报的基本概念、军事情报的功能、军事情报的类型、军事情报的流程、军事情报要素、军事情报工作的形成与发展、重大情报事件、军事情报学的基本范畴、军事情报学研究动向、重大情报事件的评述。
2.军事情报学应用理论
军事情报体制建设、军事情报人员素质构成、联合作战中的情报保障、各种类型的情报搜集手段及其特点、情报分析理论、情报失误理论、反情报理论、隐蔽行动理论。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四、参考书目
1.《军事情报学》.高金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第1版.
第 1 页,共 1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文物基础考试科目代码:[775]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从事文物研究的基础考古知识,掌握我国各时期文物古迹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概况。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古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概念
二、旧石器时代文化
三、新石器时代文化
四、夏商周时期文化
五、秦汉及其以后各时期考古学文化
第二章古遗址
一、一般遗址(各时期居址和城址重要考古发现、都城布局变迁)
二、线性历史文化遗产
第三章古墓葬
各时期墓葬重耍考古发现、时代特征及发展变化
一、石器时代墓葬
二、夏商周墓葬
三、秦汉三国墓葬
四、两晋南北朝墓葬
五、隋唐五代墓葬
六、宋辽金元墓葬
第四章古建筑
一、古城
二、宫殿
三、坛庙
四、寺观
五、园林
六、民居
七、其他古建筑
第五章石窟寺及石刻
一、石窟寺与摩崖造像
二、岩画
三、参考书目
1.《文物学概论》,刘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中国考古纲要》,赵宾福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23年。
四、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试卷分值:150分
3.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逻辑学考试科目代码:[004]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具备运用这些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绪论a:逻辑学的对象(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规律及其一些认识现实的、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b:思维、语言与逻辑(思维、语言与逻辑,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2) 概念a: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b:概念的种类(普遍概念和单独概念,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c:概念外延间的关系(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d:定义(定义及其结构,定义的方法,定义的规则,语词定义)e:划分(划分及其结构,划分规则,划分和分解)f:概括和限制(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内涵扩大其外延的逻辑方法;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内涵缩小其外延的逻辑方法)3)命题逻辑a:复合命题(判断、语句和命题,原子命题和复合命题,几种基本的复合命题,一般复合命题、真值形式)b:命题推理(推理概述,几种基本的命题推理,一般命题推理及其判定)4)词项逻辑a:原子命题及其构成b:直言命题(直言命题的定义及其结构,直言命题的种类,自然语言中直言命题的规范化,直言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主、谓项相同的四种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c:直言推理(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命题变形直接推理)d:直言三段论(直言三段论定义和结构,直言三段论的公理,直言三段论的规则,直言三段论的格与式,直言三段论的省略式)5)谓词逻辑a:原子命题的内部结构(谓词逻辑的任务,谓词与个体词,量词,命题形式及其解释)b:自然语言的谓词表达式(直言命题的表达式,重叠量化式,量化式的复合,量化推理式)c:量化自然推理(量化自然推理概述,全称量词的规则,存在量词的规则,量词交换的规则,量词推理式的无效性的判定,量化自然推理实例分析)d:逻辑定理(普遍有效式,引入规则,若干重要的逻辑定理)e: 二元关系的若干性质(关系的性质,属性的性质,二元关系的若干性质)6)逻辑基本规律a: 同一律(什么是同一律,同一律的要求和违反同一律的错误)b: 矛盾律(互相矛盾与互相反对,什么是矛盾律,矛盾律的要求和违反矛盾律的错误,悖论)c: 排中律(什么是排中律,排中律的要求和违反排中律的错误,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d: 充足理由律(什么是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和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错误)7)模态逻辑a: 概述(模态与模态逻辑,模态的种类,模态命题形式,模态逻辑的范围)b: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基本模态命题及其符号化,复合模态命题和叠置模态命题,基本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基本模态命题推理,复合模态命题推理和叠置模态命题推理,直言模态对当关系推理,模态命题的真值条件,模态三段论)8)归纳逻辑a: 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b: 求因果五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c: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及其结构)9)证明与反驳a: 证明(证明及其结构,证明的特征和作用,证明的种类,证明规则)b: 反驳(定义,反驳的种类)10)谬误a: 谬误概述(定义,语形、语义与语用错误,形式错误与非形式错误)b: 几种主要的非形式错误(相关错误,歧义错误,论据不足的错误)c: 谬误的避免三、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题型结构:a:单项选择题(45分,每题3分)b:分析题(60分,每题15分)c:综合题(45分,第一题22分,第二题23分)四、参考书目逻辑学(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基础法语考试科目代码:[712]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具有专业四级以上的法语语言知识和基础,较高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技能。
二、考试内容
1.时态(6种语式)(15分)
2.词汇语法 (25分)
3.改错(10分)
4.改写(20分)
5.阅读(20分)
6.翻译:法翻中,中翻法(40分)
7.作文(20分)
考试内容涉及词汇、语法、句法;时态、语态、语式;文体修辞;翻译及写作能力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试卷分值:150分
3.题型结构:(1)填空题
(2)改错题
(3)翻译题
(4) 阅读题
(5) 改写题
(6)作文
四、参考书目
1.《法国语言与文化》,童佩智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法语课本》(五、六册),束景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