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解读系列之五 海员起居舱室相关规定(上)
- 格式:pdf
- 大小:502.37 KB
- 文档页数:4
海事劳动公约
海事劳动公约是指国际劳工组织(ILO)于2006年通过的
《海事劳动公约》(即《海员劳动公约》),旨在保护全球海员的权益和提高他们的就业环境。
该公约规定了船员的劳动条件和权益保障,包括工资、工时、休假、合同和社会保险等方面。
海事劳动公约包括了一系列的规定,确保船员的工作条件符合最低标准。
其中包括:确保船员获得合理的工资和支付方式;规定工时上限,保证船员的工作时间合理和安全;规定休假期限,保障船员的休息和休假权益;规定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程序,保护船员的劳动权益;提供病假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规定在船上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保障海员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备等。
海事劳动公约的目标是促进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船员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
该公约是国际上最重要的保护船员权益的法律文书,目前已经被众多国家采纳并实施。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遵守与执行《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与其他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通过明确各方责任,依托检查发证系统建立起一套强大的执行机制,从而确保公约的有效实施。
《公约》的标题五对这一执行机制作了详细规定。
成员国的遵守与执行责任包括船旗国责任、港口国责任与海员提供责任。
相比其他标题而言,标题五的要求更加刚性,标题一至标题四守则A部分的强制性要求均可通过实质上等效的规定来实施;但标题五的守则A部分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可等效替代。
《公约》执行机制的核心是检查发证系统,配套的执行制度包括登船检查、认可组织授权、投诉处理、事故调查等。
《公约》对船旗国管理的要求。
船旗国的海事劳工责任源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确立了船旗国对悬挂其旗帜的船舶上的劳动条件、船员配备和社会事务的责任和义务。
船旗国的核心责任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和发证系统,确保悬挂其旗帜船舶上的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持续符合公约要求。
检查发证系统适用于从事国际航行的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以及从另一国港口或在另一国港口之间航行的500总吨及以上船舶。
如果其船东提出请求,也可适用于其他船舶。
船旗国通过签发海事劳工证书和海事劳工符合声明,表明船舶已经过其正规检查,可作为船舶符合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要求的表面证据。
海事劳工证书和海事劳工符合声明可由主管当局签发,或者由主管当局授权具备能力和独立性的认可机构签发。
海事劳工证书的有效期不得超过5年,其有效性还取决于证书第二和第三个周年日之间进行的一次中期检查。
对于刚交付的新船、改换船旗的船舶以及当船东承担了其以前未经营过的某一船舶的经营责任时,可以向其签发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的临时海事劳工证书。
海事劳工符合声明附在海事劳工证书之后,包括第I部分和第II部分。
第I部分应由主管当局编制,列明检查事项清单,国内法的相关规定,实质等效与免除措施等。
第II部分由船东编制,列明船东在落实国内要求以及确保持续符合而采取的措施。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解读之五:海员起居舱室相关规定(上)问:《公约》对现有船舶有哪些规定?答:规则3.1/2规定,在《公约》生效之日前建造的船舶,船上起居舱室构造和设施配备应继续符合《1949 年船员舱室设备公约(修订)》(第92号)和《1970年船员舱室设备(补充规定)公约》(第133 号)中适用的规定;对于更早建造的船舶,船上起居舱室构造和设施配备应继续符合ILO成员国有关法律法规或实践;除有关船上起居舱室构造和设施配备的规定外,《公约》其他有关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要求均适用于现有船舶。
问:海员起居舱室是指船上哪些处所?答:海员起居舱室是指船上提供给海员居住和娱乐的处所,包括海员卧室、餐厅、卫生间、医务室和娱乐室等。
问:《公约》关于起居舱室的规定涉及哪些方面?答:对船上海员起居舱室,《公约》的要求主要涉及:(a) 房间和其他起居舱室空间的尺寸;(b) 供暖和通风;(c) 噪音和振动及其他环境因素;(d) 卫生设施;(e) 照明;(f) 医务室。
问:对于起居舱室的高度有什么具体规定?答:《公约》标准A3.1/6(a)规定,所有海员的起居舱室应具有充足的净高,最低净高度应不小于203厘米。
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身高明显高于前辈,ILO公约关于起居舱室的净高度从第92号公约要求的190厘米,至第133号公约要求的198厘米,现在《公约》再一次提高了起居舱室净高度的要求。
问:浴室的面积是否可计入海员卧室的面积?答:可以。
海员卧室内设置的个人单独使用的浴室面积可以计入海员卧室的面积。
《公约》B3.1.5/2导则建议,根据船舶的尺寸、其所从事的航行活动及其布置合理可行时,卧室的规划和配备应带有包括一个马桶的单独浴室,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合理的舒适性并便于保持整洁。
问:对于上船实习人员的卧室配置有要求吗?答:有。
《公约》导则B3.1.5/3提出要求,建议对于担任见习高级船员职责的海员,每间卧室居住的人数不应超过2人。
问:《公约》对现有船舶有哪些规定?答:规则3.1/2规定,在《公约》生效之日前建造的船舶,船上起居舱室构造和设施配备应继续符合《1949 年船员舱室设备公约(修订)》(第92号)和《1970年船员舱室设备(补充规定)公约》(第133 号)中适用的规定;对于更早建造的船舶,船上起居舱室构造和设施配备应继续符合ILO成员国有关法律法规或实践;除有关船上起居舱室构造和设施配备的规定外,《公约》其他有关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要求均适用于现有船舶。
问:海员起居舱室是指船上哪些处所?答:海员起居舱室是指船上提供给海员居住和娱乐的处所,包括海员卧室、餐厅、卫生间、医务室和娱乐室等。
问:《公约》关于起居舱室的规定涉及哪些方面?答:对船上海员起居舱室,《公约》的要求主要涉及:(a) 房间和其他起居舱室空间的尺寸;(b) 供暖和通风;(c) 噪音和振动及其他环境因素;(d) 卫生设施;(e) 照明;(f) 医务室。
问:对于起居舱室的高度有什么具体规定?答:《公约》标准A3.1/6(a)规定,所有海员的起居舱室应具有充足的净高,最低净高度应不小于203厘米。
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身高明显高于前辈,ILO公约关于起居舱室的净高度从第92号公约要求的190厘米,至第133号公约要求的198厘米,现在《公约》再一次提高了起居舱室净高度的要求。
问:浴室的面积是否可计入海员卧室的面积?答:可以。
海员卧室内设置的个人单独使用的浴室面积可以计入海员卧室的面积。
《公约》B3.1.5/2导则建议,根据船舶的尺寸、其所从事的航行活动及其布置合理可行时,卧室的规划和配备应带有包括一个马桶的单独浴室,从而为居住者提供合理的舒适性并便于保持整洁。
问:对于上船实习人员的卧室配置有要求吗?答:有。
《公约》导则B3.1.5/3提出要求,建议对于担任见习高级船员职责的海员,每间卧室居住的人数不应超过2人。
问:海员卧室设施和家具的配备有哪些规定?答:《公约》标题三中标准A对海员卧室应配置的基本设施和家具作了具体的规定:●除了客船以外,船上每间卧室均应配备带有冷热淡水龙头的洗脸池,该洗脸池亦可置于个人浴室中;●应为每个海员提供单独的床铺,每个床铺的最小内部面积应至少为198×80厘米;●每间卧室应备有一张桌子,并按需要配备舒适的座位;●对于每个居住者,家具应包括一个宽敞的衣柜(至少为475升)和空间不小于56升的抽屉;如果抽屉设在衣柜里面,则衣柜的合计容积至少应为500 升;柜内应设搁板,并能够由居住者上锁以确保隐私。
解读《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简介国际劳工组织(ILO)自2001年以来,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整合并修订了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现有ILO60多个公约及建议书,形成了一本综合海事劳工公约,并于2006年2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94届大会暨第十届海事大会上以314票赞成、0票反对、4票弃权的绝对多数通过了该综合“国际海事劳工公约”。
该公约将在达到至少30个国家批准且这些国家的商船总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3%之日起十二个月后生效。
海事劳工公约在构架上分为三个层次,即正文条款(Articles)、规则(Regulations)和技术守则(Code),其中守则分为A部分的强制性标准(Standards)和B部分的建议性导则(Guidelines)。
规则和守则在内容上分为五个标题(Titles),标题一为“海员上船工作的最低要求”,包括了最低年龄、体检证书、培训和资格、招募与安置”等方面的内容;标题二为“就业条件”,包括海员就业协议、工资、工作或休息时间、休假的权利、遣返、船舶灭失或沉没时对海员的赔偿、配员水平、职业和技能发展和海员就业机会等;标题三为“船上居住、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包括居住舱室和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等;标题四为“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及社会保障”,包括船上和岸上医疗,船东的责任,保护健康和安全保护及防止事故,获得使用岸上福利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标题五为“符合与执行”,包括了检查与发证、港口国控制、船上及岸上投诉程序及船员提供国的应尽的义务等。
该公约适用于任何吨位的通常从事商业活动的所有海船,但专门在内河或在遮蔽的水域或与其紧邻水域或在港口规定适用水域航行的船舶、军船或军辅船、从事捕鱼或类似捕捞的船舶、用传统方法制造的船舶(例如独桅三角帆船和舢板)除外;200总吨以下国内航行船舶可免除守则中的有关要求。
按公约规定,公约生效后,舱室标准对现有船舶将不进行追溯。
公约要求5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应持有“海事劳工证书”和“符合声明”,并规定公约生效后,缔约国可对非缔约国的到港船舶进行港口国监督(PSC)检查。
一张图看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
【年(卷),期】2015(000)011
【总页数】2页(P6-7)
【正文语种】中文
编者按:
8月29日,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议。
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常驻代表吴海龙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先生递交了中国政府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约文书,标志着中国政府批准加入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该公约将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生效。
那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什么呢?下面通过一张图帮您看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ILO)《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与国际海事组织(IMO)《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以下简称《STCW公约》)是国际海事法规体系中两部重要的标准。
在ILO《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即将达到生效条件、IMO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将于2012年1月1日生效之际,本刊以问与答的形式,介绍两个公约中若干相关的规定、实施的分析及背景信息,供读者参考。
以下提及《STCW公约》要求,如没有其他说明,包括了马尼拉修正案的内容。
问:《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和《STCW公约》对于履约分别有哪些规定?答:《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规定了有关海员就业和社会权利的要求,包括《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条款要求和海员上船工作的最低要求、就业条件、起居舱室、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服务、海员享有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保护等要求。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规定了这些要求可通过国家的法律或条例、通过适用的集体谈判协议或通过其他措施或实践来实现。
《STCW公约》规定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的要求,作为国际标准适用于海船上工作的船长、甲板部和轮机部高级船员和普通船员、无线电通讯和无线电操作员、在液货船或客船上承担指定职责的船员,以及在船上履行应急、职业安全、保安、医护等职能的海员。
对于这些要求的贯彻实施,《STCW公约》条款第1条第(2)款规定:各缔约国承担义务颁布一切必要的法律、法令、命令和规则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其他措施,使本公约得以充分地和全面地实施,从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的观点出发,确保船上的海员有资格和胜任其职。
问:《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和《STCW公约》对于船舶的定义是否相同?答:《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于船舶的定义列在条款第二条第1(i)款:“‘船舶’一词系指除专门在内河或在遮蔽水域之内或其紧邻水域或适用港口规定的区域航行的船舶以外的船舶”,与《STCW公约》条款第II条第(g)款对于“海船”的定义相同。
mlc2006公约(原创版)目录1.公约背景2.公约内容概述3.公约具体条款4.公约的影响与意义正文【公约背景】mlc2006 公约,全称为《2006 年海事劳工公约》,是国际劳工组织(ILO)于 2006 年通过的一项国际公约。
该公约旨在为全球海员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保障其权益,促进国际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际劳工组织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公约之一,mlc2006 公约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公约内容概述】mlc2006 公约主要涉及海员的雇佣、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工资、福利、职业安全和卫生等多个方面。
公约规定,海员有权享有公正的雇佣条件、合理的工作时间、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及安全的工作环境。
此外,公约还要求船舶所有人和国家主管机关负起监管责任,确保船舶遵守公约规定。
【公约具体条款】mlc2006 公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A.船舶所有人的责任B.海员的雇佣和职业安全C.海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D.海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E.船舶检查和认证每个部分包含若干具体条款,对海员的权益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
例如,在海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方面,公约规定了海员的最长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以及在港口和国际航线上的工作时间安排。
在海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方面,公约规定了船舶所有人应支付的工资数额、支付方式以及海员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公约的影响与意义】mlc2006 公约的实施,对全球海员权益的保障产生了积极影响。
公约的通过和实施,使得各国政府更加重视海员权益问题,促使船舶所有人和企业加强自律,提高海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同时,公约还有助于促进国际航运业的公平竞争,提高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mlc2006 公约是国际劳工组织为保障海员权益、促进国际航运业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重要努力。
信息公告139号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起居舱室标准对巴哈马认可组织、巴哈马认可的海事检查员、船东、经营人和船长的指南和指导1. 目的1.1 2012年巴哈马商船条例(海事劳工公约)用以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此后称之为MLC 2006)的要求,该文件应与本公告配合阅读。
1.2 出于符合MLC 2006的目的,本公告概述了巴哈马对起居舱室标准的要求。
2. 适用范围2.1 2012年商船(海事劳工公约)条例中第22条规定的起居舱室标准适用于在MLC 2006生效之日,即2013年8月20日及以后新建的船舶。
2.2 MLC 2006指的是建造的船舶安放龙骨的日期或当其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日期。
为保持一致,巴哈马海事当局(BMA)对“类似建造阶段”的解释与SOLASCH. II-1,规则1.2中的定义保持一致:i. 可辨认出某一具体船舶建造开始;和ii. 船舶已开始的装备量至少为50吨,或为全部结构材料估算重量的1%,取较小者。
2.3 本公告第4至9款中提供了关于新船实施规则22的指南。
本公告中的第10、11、12款适用于所有船舶。
3. 现有船舶3.1 在MLC 2006生效前建造的船舶(现有船舶)将继续遵照经修订的1978年巴哈马商船(船员起居舱室)条例以及议定的与条例不同但适用于相关船舶的要求。
3.2 巴哈马目前尚未批准ILO 公约92或133。
但是,商船(船员起居舱室)条例拟采用ILO 133标准,用于补充ILO 92。
因此,需要使用ILO 133规定的标准来检验巴哈马船舶上的起居舱室是否符合商船(船员起居舱室)条例。
3.3 BMA主管当局基本满意于现有巴哈马注册船舶对巴哈马船员起居舱室条例的遵守情况。
但是,鉴于商船(船员起居舱室)条例(以及ILO 92/133)未包含发证要求,并需要注意的是,MLC检查员、港口国控制官员等可能会要求提供符合ILO 92/133的书面证明,因此,BMA强烈建议尚无ILO 133符合证明的现有船舶获取自愿符合证明。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介绍(四)上一期简单介绍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主要内容中的标题三起居舱室、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服务;标题四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障保护,本期主要介绍《公约》内容中的标题五《公约》的遵守与执行,MLC重大缺陷举例。
(一)标题五《公约》的遵守与执行1.船旗国责任《公约》规则 5.1 要求ILO 各成员国履行其责任:●对悬挂本国旗帜的船舶履行《公约》所赋予的义务;●建立一个有效的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和发证系统;●确保悬挂本国旗帜船舶上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符合并持续保持符合《公约》标准;●对经认可具有能力和独立性的组织,可授权其开展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发证工作;●所签发的海事劳工证书及所附的海事劳工符合声明,构成船舶已经正规检查、满足《公约》要求的书面证据;●向国际劳工局提交相关的报告。
《公约》要求船上应持有“海事劳工符合声明(DMLC)。
DMLC第I部分由船旗国主管当局编制,列明船舶应符合实施《公约》的国家有关检查发证的14个方面的要求,船旗国主管当局准予的任何实质性等效和任何免除也列在DMLC第I 部分。
船东编制《公约》要求的DMLC第II部分,应根据旗国主管当局编制的DMLC第I部分的要求,制定符合其要求的实施措施,确保船舶能够符合和持续符合《公约》和船旗国有关要求。
当船东第一次编制DMLC第II部分时,首先应按照《公约》、船旗国实施《公约》要求的法律法规,以及船旗国主管当局编制的DMLC第I部分有关要求(最低年龄、体检证书、海员资格、海员就业协议、使用任何有许可证的或经发证或管理的私营招募和安置服务机构、工作和休息时间、船舶配员水平、起居舱室、船上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服务、健康和安全及事故预防、船上医疗、船上投诉程序、工资支付等),对照检查公司现有管理体系、船舶与海员管理规章制度和实践,进行必要的梳理: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有哪些方面已能够满足要求;哪些方面经过补充或修订后能够满足要求;哪些方面未曾包括相应的规定,需要重新制定;集体谈判协议是否已经有相应的符合性条款(如适用时);《公约》赋予船东的职责,有哪些部分原由其他公司或组织承担实施责任,应对原双方之间签订的协定重新核定,使之满足《公约》和DMLC第I部分的要求;对于不同类型或不同用途的船舶,有哪些特殊的考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