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926.34 KB
- 文档页数:2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探析发表时间:2016-04-25T10:51:42.0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7期作者:罗晓珠[导读]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影像科福建永安 366000 【摘要】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在扫描时采用的点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中,一共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度呼吸不畅占0.43%,出现荨麻疹占1.05%,没有死亡病例的出现。
结论对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采用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对策,能够将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的降低或消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现阶段,CT增强扫描主要采用碘造影剂进行扫描,促使病变的性质与范围显示的更清晰,还能够将病变血供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利于发现病灶,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影响[1]。
现选取473例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探究碘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322例,占68.08%,女151例,占31.92%。
年龄18—87岁,平均(48.1±4.5)岁。
其中190例采用非离子型的碘帕醇,283例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
CT增强部位中,鼻咽部6人、颈部11人、胸部183人、上腹部145人、下腹部6人,全腹部99人、盆腔10人,其他部位13人。
一共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
1.2 方法部分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前的6—10小时内不能饮水与进食,进行腹部造影的患者将大小便排空。
CT设备选用64层螺旋CT机扫描,告他驻社区选择由美国生产的ENVISION型CT;非离子造影剂选择碘帕醇与选择非离子型的扬子江碘海醇(每瓶50ml,每个病人有增强的话就用100ml),注射造影剂前常规静脉注射10mg地塞米松,嘱病人适当饮水预防或减少过敏反应发生,注射时保持每秒2.5—4.0ml的速度,经过外周静脉快速注射以后,随后进行CT增强扫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发表时间:2017-12-25T09:50:36.6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曾彦芳[导读] 通过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后,再对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影像中心广东广州 510510【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方法:收取我院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2月直至2016年12月,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再将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将两组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通过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后,再对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目前在临床中,CT增强扫描主要是采用含碘造影剂实施扫描,其能清晰显示患者病变范围以及性质,同时还能观察到患者病变血供情况,利于患者病灶发现,对诊断患者疾病十分重要,但是在造影过程中,由于碘造影剂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检查结果[1-2]。
因此,我院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收取我院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2月直至2016年12月,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再将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甲亢、药物过敏史、肾功能不全、严重器官疾病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8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0.12±1.23)岁,男性患者有210例、女性患者有90例,CT增强部位:胸部175例、腹部25例、头部100例。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薛永春发表时间:2016-05-21T10:43:34.4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薛永春[导读] 中江县人民医院临床CT扫描包括有平扫、增强扫描以及CT血管造影等。
薛永春(中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100)【摘要】目的: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扫描诊断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
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出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临床应及时作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诊断安全性。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31-02临床CT扫描包括有平扫、增强扫描以及CT血管造影等。
其中CT增强扫描在平扫的基础上,经静脉注入有机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在注射造影剂后,血管以及血管丰富的病变组织或者是器官密度发生显著增高,而此时血管少的组织密度则相对较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密度差,从而使病变部位的显示更加的清楚[1]。
然而临床研究与实践中发现,碘造影剂的应用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出于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共计选择其中的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在对照组中包括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5~79岁之间,平均(44.2±12.8)岁,观察组中包括有男性患者31例,女22例,年龄14~82岁,平均(43.7±13.4)岁。
2015.01护理经验170随着经济的发展,临床医学技术也有明显进步,临床越来越多将CT 增强扫描用于临床治疗中。
但在CT 增强扫描中,实施的静脉注射压力大,极易导致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1]。
本次研究中,分析预防CT 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分析我院采用碘造影剂进行CT 增强扫描的200例患者,男120例,女80例,年龄为10-80岁,平均升高为(160±11)cm ,体重为(45±12)kg 。
1.2 不良反应根据碘造影剂实施CT 扫描过程中不良反应的不同表现,将其划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头晕、呕吐、恶心、面部湿红等现象;中度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呕吐、全身有眼睑、耳垂、皮疹、喉头轻度水肿等;重度不良反应: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严重水肿、神志恍惚、血压骤降、有痉挛、休克现象。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数据资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 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00例采用碘造影实施CT 扫描患者,不良反应10例,所占比例为5.0%,轻度5例(50.0%),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轻度反应;中度为4例(40.0%),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反水肿、皮疹等;重度1例(10.0%),主要表现为严重水肿、休克等重度不良反应。
给予其实施对应的预防以及护理后均治愈。
3 预防以及护理CT 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田永淑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 402500【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CT 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以及护理。
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CT 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改善。
结果:200例采用碘造影实施CT 扫描患者,不良反应10例,所占比例为5.0%,轻度5例,中度为4例(40.0%),重度1例(10.0%),给予其实施对应的预防以及护理后均治愈。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CT增强扫描是目前诊断影像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通过给予患者注射碘造影剂来提高影像对比度,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然而,碘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功能受损、甲状腺功能障碍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分析。
一、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碘造影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等症状,中重度过敏反应则包括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
据统计,轻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7%,中重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2-0.7%。
2. 肾功能受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另一个常见类型是肾功能受损。
患者在接受碘造影剂注射后,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等。
这些反应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内发生,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3. 甲状腺功能障碍碘造影剂还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患者在注射后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预防措施1. 预先筛查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医生应预先筛查患者的过敏史、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情况,以确定是否适合注射碘造影剂。
2. 控制剂量临床医生在注射碘造影剂时需要控制剂量,在确保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剂量。
在选择碘造影剂时,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肾功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选择。
3. 给予预防措施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CT增强扫描前应提前给予抗组胺药物预防;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高渗溶液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4. 监测患者状态在注射碘造影剂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临床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临床上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轻微的过敏反应可以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控制。
对于中重度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止喷射碘造影剂,并引导患者采取体位调整、氧疗等措施,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3T03:12:47.03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9期作者:刘芬[导读] 目的:为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应该结合患者实际的检查情况,展开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分析,通过优化护理效果,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在临床中推广最佳的护理方案。
方法: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并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
刘芬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医学影像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摘要:目的:为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应该结合患者实际的检查情况,展开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分析,通过优化护理效果,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在临床中推广最佳的护理方案。
方法: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并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
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的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实验组50例患者CT增强扫描中未见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8.01%)和(72.05%)。
结论:有效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关键在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患者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情况,制定出更加安全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分析;护理措施引言:为了增强CT扫描影像的清晰度,更为准确地评估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充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必须在CT增强扫描时服用碘造影剂,并运用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护理要求也不一样,在使用碘造影剂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避免碘造影剂的错误使用,加重患者的病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抽取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使用CT增强扫描中采用碘造影剂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護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不良反应发生率(5%)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adverse effects of iodine contrast agents by CT enhanced scan. Methods 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ampled who received iodinated contrast agents using CT enhanced scan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0)and control group(n=40).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95%)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5%)was far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T enhanced scanning iodine contrast agents,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use.[Key words] CT enhanced scan;Lodinated contrast medium;Adverse reaction;Nursing interventionCT增强扫描采用碘造影剂可以将病变范围以及病变性质清晰的显示出来,并可对病变部位的血供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提高诊断率。
科学护理CT增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陈矛 (吉林省人民医院放射线科,吉林吉林 130021)摘要:目的:分析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应用前后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过敏反应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过敏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措施;护理措施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上升,临床逐渐出现多种多样检查方式。
其中CT检查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CT增强扫描方式旨在提升扫描准确率,区别正常组织与病灶组织,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1]。
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到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造影剂的应用期间则会有部分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是CT增强扫描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
碘造影剂的应用优势在于浓度高、速度快、个体差异等,会引起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必须要做好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旨在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有效率[2]。
本文主要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应用期间对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
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0.46±3.04)岁。
参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岁~78岁,平均年龄(50.02±3.4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CT增强碘造影剂扫描;知情同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摘要】CT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碘造影剂的使用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预防和处理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方法,并通过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在应用CT增强扫描时,医务人员应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过敏史,选择合适的碘造影剂剂量和速度,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完善碘造影剂的使用指南,提高CT增强扫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相信在预防和处理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方面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临床分析、处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CT增强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向患者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器官和组织的结构。
碘造影剂在增强扫描过程中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等。
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CT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关注,因为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探讨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并对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提高CT增强扫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的诊疗带来更多的益处。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和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疗方案。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发表时间:2016-03-31T12:13:07.3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李文艳[导读]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加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是保证CT扫描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102400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特点,进而提出降低和减轻副反应的临床干预措施。
方法收集自2008年以来本院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分析不良反应病例临床表现类型及诱发因素,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中重度反应具有严重危险性,其发生机制与患者高敏体质有相关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结论加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是保证CT扫描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一定要高度掌握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表现,进一步完善预防及抢救措施。
关键词: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医生诊断疾病不可或缺的部分。
CT增强扫描技术自开展以来,因其高准确率、无损伤、高效等特点,极好地满足了临床需求。
增强CT主要是通过利用造影剂显示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间的密度差来确认病灶,因此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要对患者进行静脉碘剂注射。
一些患者在注射碘剂后会发生不良反应,有文献显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2%-3%,本文就CT增强扫描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旨在探索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选取自2008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科行CT增强扫描的4600例资料完备的患者,年龄9~82岁,平均龄46.8岁。
其中15岁以下541例,15~60岁3063例,60岁以上996例,扫描病变部位包括头颅、胸部、腹部、盆腔及其他体部,以上患者均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其中欧乃派克(碘海醇)1325例,优维显(碘普鲁胺)3275例。
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过敏的预防性护理发布时间:2022-06-28T00:56:42.79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9期作者:谷丽[导读] CT增强扫描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检查手段,碘造影剂的使用也十分广泛,但部分患者注射碘造影剂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预防性护理在预防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谷丽七台河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摘要:目的:CT增强扫描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检查手段,碘造影剂的使用也十分广泛,但部分患者注射碘造影剂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预防性护理在预防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比较了实施预防性护理和未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结果:研究发现,适当的预防性护理明显降低了碘造影剂的致敏率和过敏严重程度,患者对于CT增强扫描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结论:预防性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具有实际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性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CT enhanced scanning is a common examination method in modern medicine, and iodine contrast agent is also widely used, but some patients may have allergic reaction after injecting iodine contrast agent. The purpose is to study the role of preventive nursing in preventing iodine contrast agent hypersensitivity in CT enhanced scanning. Methods: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allergic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reventive nursing. Results: The study found that appropriate preventive nurs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ensitization rate and allergy severity of iodine contrast medium,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CT enhanced scanning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Preventive nursing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in CT enhanced scanning. Keywords:CT enhanced scanning, iodine contrast agent, allergic reaction, preventive nursing.1.前言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包括X射线CT、γ射线CT等,可对人体组织器官进行灵敏的、连续的断层扫描,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检查,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2期367·临床监护·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李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CT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方法以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使用碘造影剂进行CT扫描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原因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00例患者,发生各类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5例,发生率为5.00%。
结论通过有效的扫描前预防方案和扫描中的监护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能够有效救治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3250 引言从临床实践来看,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在各类疾病的临床检查中CT增强扫描的使用率也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技术主要是借助高压注射的方法将造影剂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静脉大量注入病变为主,最终与未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区别[1];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到的是,由于注射压力不合理或患者本身对碘造影剂不适应等原因,患者多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基于此,本次研究就将通过实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为研究切入点,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使用碘造影剂进行CT扫描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8.3±3.7)岁,身高(159.5±5.2)cm,平均体重(47.5±6.3)kg;另经资料统计结果显示,100例研究对象中,共计5例患者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响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中运用碘造影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响以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我院选择2021年8月~2021年8月间诊治的263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对其增强扫描过程中因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响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共有7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响,发生率为3.0%,未见有死亡患者。
结论:CT增强扫描过程中运用碘造影剂进行检查出现的不良反响,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甚至防止出现不良反响出现几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响;预防措施;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21〕07-0064-01近些年,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大量应用碘造影剂,让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治。
然而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应用碘造影剂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响,随着检查人数的增多,出现的不良反响也增多,严重时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平安造成威胁,需要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
我院选择2021年8月~2021年8月间诊治的263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对其增强扫描过程中因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响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根本资料:我院选择2021年8月~2021年8月间诊治的263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其中1500例为男性,1130例为女性;年龄在14~82岁之间,平均为〔44.2±2.3〕岁;增强扫描部位:1525例为腹部,414例为胸部,350例为颈部,341例为头部;共出现79例不良反响,发生率为3.0%。
1.2CT增强扫描方法及器材:所选的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前均禁食、禁水6~10h,实施腹部检查的患者将大小便排空。
运用64派螺旋CT实施检查,高压注射器运用ENVISION型CT专用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造影剂为碘普罗胺以及碘海醇,离子型碘造影剂为泛影葡胺,注射速度为每秒2.5~4.0ml,通过外周静脉快速注射之后在实施CT增强扫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8-10-09T14:23:18.0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董申云[导读]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可能会导致诸多不良反应,临床予以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可减少其发生风险。
(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江苏徐州 221131)【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干预。
方法:以2016年4月—2018年3月的300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CT增强扫描,分析不良反应类别。
结果:3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7.33%,其中,以轻度恶心呕吐所占比例最高,为4.33%,其次为局部荨麻疹样皮疹等。
结论: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可能会导致诸多不良反应,临床予以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可减少其发生风险。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189-01 在疾病诊断方面,CT扫描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可分为平扫、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等,其中,CT增强扫描具有分辨率高等优势,可直接观察血供情况,主要是在平扫基础上,将有机碘造影剂注入后扫描[1~2],病变器官或组织密度会出现不同程度增高,密度较低为血管较少部位,主要通过观察两者密度差,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可清晰显示病灶大小及性质,保证诊断准确性,利于下一步治疗,但实际过程中发现,造影剂的使用也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发生。
本文旨在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探讨预防及护理措施。
1.临床及研究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的300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动态随机化分组。
对照组:男女之比为96:54,年龄平均(40.19±3.85)岁;在CT增强部位方面,62例为胸部,53例为颈部,35例为腹部。
观察组:男女之比为91:59,年龄平均(40.25±3.77)岁;在CT增强部位方面,59例为胸部,55例为颈部,36例为腹部。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分析发布时间:2021-09-30T06:45:56.9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4期作者:曾贤花[导读] 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曾贤花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730900【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接受CT增强扫描病例8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研究组患者因碘造影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CT增强扫描患者应用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症状,提升CT检查整体安全性。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CT增强扫描属于临床常见检查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提前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再进行检查,这样可使得检查过程中,病变部位更加的清除,有利于提升诊断的精准性。
目前,在具体检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临床实践表明,部分患者使用碘造影剂之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其会对疾病的诊断结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文章研究与分析了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此次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21例,女19例,年龄17-79岁,平均(46.8±12.3)岁,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5-80岁,平均(47.9±13.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可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6-10h禁食,实施CT增强扫描的同时,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碘海醇、离子型造影剂选择60%的泛影葡胺,注射速度为2.5-4.0ml/s,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实施CT增强扫描[1]。
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探究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用预防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至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进行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患者临床数据,根据本次要求抽选出其中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应用预防护理措施,对比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同时记录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类型,探究预防措施。
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共28(93.33%)例状态良好,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76.67%)。
而实验结果中,9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主要以轻度呕吐和恶心为主,其中1例患者发生局部荨麻疹样皮疹,4例患者发生呼吸困难(P<0.05)。
结论:在应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后,患者主要以轻度恶心和呕吐为不良反应,同时,部分患者可见局部荨麻疹样皮疹,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当做好针对护理,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优化的检查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碘造影剂;CT增强扫描;影像学近几年来,CT增强扫描常用于肠胃道、肝胆胰肾脾、膀胱等器官是否有恶性肿瘤的检查中,是通过将含碘的对比剂,也被称为造影剂进行静脉注射然后进行CT扫描,让正常组织和附近的病变组织的密度差提高,而使扫描成像变得清晰[1]。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进行造影剂注射时,都需要通过高压注射的方式,由静脉注入患者的病变部位,但在注射过程中,其压力过大,会导致造影剂进入速率较快,多数患者在应用碘造影剂后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想要对医疗质量进行进一步提高,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对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和预防,这样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检查依从性[3]。
本次研究中,探究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用预防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临床应用意义,现总结如下。
CT 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使用过程中予以预防性护理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
方法:我是一名工作在基层医院20余年的CT增强护士,现对工作过程中的一点体会进行分析,分析对象选择于2019.2~2020.2期间在我科实施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患者88例,以不同护理方式为依据实施分组,44例开展预防性护理的患者纳入实验组,44例开展传统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2种护理方式的开展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
结论: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使用过程中予以预防性护理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可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建议推广。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预防性护理;不良反应CT增强扫描作为一种影像学技术优势极为明显,即高效率、精准性高、损伤性低等,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1]。
而在实施CT增强扫描过程中需要对碘造影剂进行静脉输注,但是极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尤其是会改变血管组织密度,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2]。
因此,必须对实施CT增强扫描的患者予以预防性护理,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诊断安全。
本次研究主要对预防性护理的开展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对象选择于2019.2~2020.2期间在我科实施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患者88例,以不同护理方式为依据实施分组,44例开展预防性护理的患者纳入实验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6/18(例),(47.15±13.28)岁为平均年龄数值(24~60岁);44例开展传统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5/19(例),(48.05±12.05)岁为平均年龄数值(25~60岁),统计学分析2组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显著提升研究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者均实施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碘造影,在扫描前告知患者6~12h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