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电位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79
关于高中化学《电化学》的教案第一章:电化学概述1.1 电化学基本概念1.1.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1.2 电极与电极反应1.1.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1.2 电化学基本原理1.2.1 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平衡1.2.2 电化学平衡及其移动1.2.3 电化学系列和电极电势1.3 电化学应用领域简介1.3.1 电镀与腐蚀1.3.2 电池与燃料电池1.3.3 电解水与水的净化第二章:电镀与腐蚀2.1 电镀原理及过程2.1.1 电镀的基本概念2.1.2 电镀池的结构与组成2.1.3 电镀过程及条件控制2.2 电镀的应用实例2.2.1 金属制品的电镀2.2.2 塑料制品的电镀2.2.3 电镀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2.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2.3.1 腐蚀的基本类型2.3.2 电化学腐蚀的原理2.3.3 金属的腐蚀防护方法第三章:电池与燃料电池3.1 电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3.1.1 电池的定义与组成3.1.2 电池的分类及特点3.1.3 电池的性能评价3.2 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3.2.1 一次电池3.2.2 二次电池3.2.3 燃料电池3.3 电池的应用及发展趋势3.3.1 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3.2 电池在工业领域的应用3.3.3 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四章:电解水与水的净化4.1 电解水的原理与过程4.1.1 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4.1.2 电解水的实验操作4.1.3 电解水的影响因素4.2 水的净化方法及其原理4.2.1 沉淀法4.2.2 过滤法4.2.3 吸附法4.2.4 膜分离法4.3 电解水与水的净化的应用实例4.3.1 家庭用水净化4.3.2 工业用水净化4.3.3 电解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第五章:电化学分析方法5.1 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5.1.1 电位分析法5.1.2 电流分析法5.1.3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5.2 电化学分析仪器的构造与使用5.2.1 电位滴定仪5.2.2 离子选择性电极5.2.3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5.3 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5.3.1 水质检测5.3.2 药物分析5.3.3 食品分析第六章:电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6.1 电化学制备方法简介6.1.1 电镀与电铸6.1.2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6.1.3 电化学合成与制备6.2 电化学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6.2.1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6.2.2 电化学合成金属材料6.2.3 电化学加工与表面处理6.3 电化学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6.3.1 半导体材料的电化学制备6.3.2 电化学在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6.3.3 电化学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第七章:电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7.1 电化学传感器7.1.1 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7.1.2 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7.1.3 电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实例7.2 电化学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7.2.1 酶电极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7.2.2 电化学免疫分析7.2.3 电化学法检测生物分子7.3 电化学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7.3.1 电化学药物治疗7.3.2 电化学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7.3.3 电化学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第八章:电化学环境技术与能源转换8.1 电化学与环境污染治理8.1.1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8.1.2 电化学法处理废气8.1.3 电化学法处理固体废物8.2 电化学在能源转换与储存中的应用8.2.1 电化学电池与超级电容器8.2.2 电化学燃料电池8.2.3 电化学法海水淡化与水资源利用8.3 电化学环境技术与能源转换的发展趋势8.3.1 清洁能源的电化学制备8.3.2 电化学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8.3.3 电化学在碳捕获与封存中的应用第九章:电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9.1 电化学实验室基本设备与操作9.1.1 电化学实验仪器介绍9.1.2 电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步骤9.1.3 电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9.2 电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9.2.1 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使用9.2.2 实验室用电安全9.2.3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9.3 电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指导9.3.1 电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原则9.3.2 电化学实验实践案例分析第十章:电化学课程教学评价与反思10.1 电化学教学效果评价方法10.1.1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10.1.2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10.1.3 教学方法与内容的评价10.2 电化学教学反思与改进10.2.1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10.2.2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10.2.3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拓展10.3 电化学教学发展趋势与展望10.3.1 教学内容与教材的更新10.3.2 教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10.3.3 电化学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高中化学《电化学》的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位的概念。
电位是指电极表面的电荷状态与标准电极之间的差异,通常用电压来表示。
在电化学分析中,我们常用的是标准氢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其电位被定义为0V。
其他电极的电位则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其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电极反应有关。
在电化学分析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以分为氧化和还原两种类型。
氧化反应是指电极上的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则是指电极上的物质获得电子。
这些电极反应会导致电极的电位发生变化,而电位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基于以上原理,电位分析法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直接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浓度,比如PH计和离子选择电极;另一种是通过控制电位来促使特定的电极反应发生,然后测量电流来分析物质的性质,比如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
在实际应用中,电位分析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可以对微量物质进行准确测定。
其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昂贵的试剂,因此成本较低。
此外,电位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分子等。
然而,电位分析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如温度、PH值等,需要严格控制。
其次,一些物质可能会与电极发生非特异性的反应,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它基于电极的电位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通过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电位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2分)为测定某盐酸溶液的浓度,利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操作,然后根据二者化学计量关系及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求算出盐酸溶液的浓度,这一测定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A.对B.错2【判断题】(2分)按照分析对象分类,分析方法可分为无机分析法和有机分析法。
A.对B.错3【判断题】(2分)在分析化学中,超微量分析就是痕量成分分析。
A.错B.对4【单选题】(2分)分析化学的任务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当我们要测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或者空间分布信息,这属于A.结构分析B.其他C.定性分析D.定量分析5【多选题】(2分)测定一铁矿石中的铁含量,称取铁矿石100克,分解后测得其中含铁量为0.05%,该分析过程为A.微量成分分析B.常量分析C.超微量分析D.常量成分分析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2分)有效数字是指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每一位都是准确的。
A.对B.错2【判断题】(2分)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
A.对B.错3【判断题】(2分)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A.错B.对4【判断题】(2分)系统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和可测性。
A.错B.对5【单选题】(2分)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的是A.5.0000(1位)B.0.3006(4位)C.5.0008(5位)D.3.08×(3位)6【单选题】(2分)pH=12.00有效数字位数是A.0位B.4位C.2位D.1位7【单选题】(2分)分析某样品得到四个分析数据,为了衡量其精密度的优劣,可用()表示A.平均偏差B.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D.相对相差8【单选题】(2分)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B.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D.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9【单选题】(2分)可用以减少测定过程中的随机误差的方法是A.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B.进行仪器校准C.进行空白试验D.进行对照试验10【单选题】(2分)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A.0.2gB.0.3gC.0.4gD.0.1g11【单选题】(2分)关于可用于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的是A.进行对照试验B.进行空白实验C.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D.进行仪器校准12【单选题】(2分)空白试验所得的空白值是指A.用分析试样时同样的方法,分析组成与待测试样相近的标准试样,所得的测定值;B.在已知分析试样中加入一定量标准样进行分析,所得的增加值;C.不加试样,按照分析试样时同样的手续进行分析,所得的测定值;D.用标准方法对已知组分的标准样品进行分析时所得值与真实值之差;13【单选题】(2分)下列测定过程造成的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重量分析中杂质产生共沉淀B.电位分析法测定自来水中的氯离子,配制溶液所用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的氯离子;C.配制溶液过程中,称量样品时,少量样品洒落到天平内;D.以失去少量结晶水的基准为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14【单选题】(2分)下列有关精密度和偏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精密度能够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B.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表示分析结果更可靠C.精密度对测定的结果的准确度没有影响D.精密度可以通过误差的大小来评价第三章测试【判断题】(2分)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之间的差值称为终点误差。
电位分析法部分习题解答基本要求:了解金属基电极的响应特征,了解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作用原理,掌握ISE 的组成、响应机理、膜电位及ISE 的性能指标, 掌握pH 的实用定义及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了解电位滴定的原理和终点的确定方法。
重点:金属基电极的响应特征,pH 的实用定义,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难点:ISE 的组成、响应特征,膜电位及ISE 的性能指标。
参考学时:3学时10、若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表达式为:)lg(303.2j A A K FRTE ⋅++=α常数 试问:(1)j A K ⋅>>1时,该离子选择性电极主要对什么离子有响应?对什么离子有干扰? (2)j A K ⋅<<1时,主要对什么离子有响应?对什么离子有干扰?解:(1)当j A K ⋅>>1时,电极主要对j 离子有响应,A 离子有干扰;(2)当j A K ⋅<<1时,电极主要对A 离子有响应,j 离子有干扰。
21、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别测定H +,Ca 2+时,二者的活度均变化一个数量级时,电极电位将发生多大变化?解: 阳离子膜a nK E log 059.0+=(25℃) 对于H +,n =1 +H a 活度变化一个数量级,电极电位将变化59mV ; 对于Ca 2+,n =2 +2Ca a 活度变化一个数量级,电极电位将变化30mV 。
22、当下列电池中的溶液是pH=4.00的缓冲溶液时,在25℃测得电池的电动势为0.209V :玻璃电极 | H +(α=x )|| SCE当缓冲溶液由未知溶液代替时,测得电池电动势分别为(a )0.312V ,(b )0.088V ,(c )-0.017V 。
试计算每种未知溶液的pH 值。
解:由pH 的实用定义:s pH 0591.0pH +-=sx x E E (25℃)a )74.574.100.40591.0209.0312.0pH pH s =+=-+=xb )95.10591.0209.0088.000.4pH =-+=xc )176.00591.0209.0017.000.4pH =--+=x23、用甘汞电极和pH 玻璃膜电极组成电池时,写出溶液的pH 值与电位值的关系,并计算电动势产生0.001V 误差时,所引起的pH 误差。
仪器分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涵盖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常用仪器分析方法。
3. 适用对象: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生化、药学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仪器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3)学会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分析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仪器分析学科的兴趣;(2)树立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理论讲授为基础,实验操作作为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仪器分析方法。
2. 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1. 第一章:光学分析法(1)紫外-可见光谱分析;(2)红外光谱分析;(3)拉曼光谱分析。
2.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法(1)电位分析法;(2)电导分析法;(3)库仑分析法。
3. 第三章:色谱分析法(1)气相色谱分析;(2)液相色谱分析;(3)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4. 第四章:质谱分析法(1)质谱仪器的基本原理;(2)质谱图的解析;(3)质谱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
5. 第五章:原子光谱分析法(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原子荧光光谱分析;(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五、教学安排1. 课时:32学时,包括16次理论讲授和16次实验操作。
2. 教学方式: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3. 教学评价: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相结合。
六、第六章:流动分析法(1)溶液的配制与处理;(2)流动分析仪器的构造及操作;(3)流动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第五章电解及库仑分析法教师:李国清一.教学目的:⑴掌握电解分析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⑵掌握库仑分析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⑶了解控制电位法和控制电流法的优缺点⑷掌握控制电极电位的方法⑸了解电极超电位的影响因素⑹了解库仑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和原理二.教学重难点:⑴电解分析及库仑分析法的原理、方法和应用⑵控制阴极电位的方法三.教学难点:阴极电位的控制,库仑滴定终点的确定四.教具:多媒体计算机。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提问、讨论。
六.教学过程:§1.概述电解分析法是将被测溶液置于电解装置中进行电解,使被测离子在电极上以金属或其它形式析出,由电解所增加的重量求算出其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实质上是重量分析法,因而又称为电重量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是在电解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不是通过称量电解析出物的重量,而是通过测量被测物质在100%电流效率下电解所消耗的电量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按实验所控制的参数(E 或i )不同,本章的方法可分为控制电位法和控制电流法。
控制电位法是控制电极电位在某一恒定值,使电位有一定差值的几种离子能够分别进行测定,因而选择性较高,但分析时间较长;控制电流法是控制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一般为2~5A ,电解速度较快,分析时间较短,但选择性较差,需要有适当的指示电解完全或电流效率100%的方法。
控制电位电解法控制电流电解法库仑滴定法控制电位库仑法§2 基本原理当直流电通过某种电解质溶液时,电极与溶液界面发生化学变化,引起溶液中物质分解,这种现象称为电解。
一.分解电压和过电位水溶液中除了电解质的离子外,还有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换句话说,水溶液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究竟哪一种离子先发生电极反应,不仅与其在电动序中的相对位置有关,也与其在溶液中的浓度有关,在某些情况下还与构成电极的材料有关。
如在铂电极上电解硫酸铜溶液。
当外加电压较小时,不能引起电极反应,几乎没有电流或只有很小电流通过电解池。
第二章1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2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
3系统误差( Systematic error)(Determinate error可定误差):由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量重复出现。
4偶然误差( Accidental error,Random error 随机误差):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准确度(Accuracy):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6精密度(Precision):平等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
7偏差(Deviation ):单个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之差,可正可负。
8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9相对平均偏差(Relative average deviation):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变异系数)1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标准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11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12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同样操作条件下,在较短时间间隔内,由同一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测定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
13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在同一实验室内,由于某些试验条件改变,对同一试样测定结果的接近程度。
14重现性(Reproducibility):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由不同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测定结果的接近程度.15置信限(confidence limit):先选定一个置信水平P,并在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值x的两端各定出一个界限。
16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两个置信限之间的区间。
17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 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讲解仪器分析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1.2 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定义仪器分析及其分类(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介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3 仪器分析的发展历程概述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
讲解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二)第二章:光谱分析2.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介绍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紫外-可见光谱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2.2 红外光谱分析介绍红外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红外光谱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2.3 拉曼光谱分析介绍拉曼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拉曼光谱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第三章:色谱分析3.1 气相色谱分析介绍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气相色谱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3.2 液相色谱分析介绍液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液相色谱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3.3 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介绍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色谱-质谱联用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四)第四章:电化学分析4.1 电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介绍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电化学分析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4.2 电位分析法介绍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讲解电位分析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4.3 库仑分析法介绍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讲解库仑分析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第五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5.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介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5.2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介绍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原子荧光光谱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5.3 质谱分析介绍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讲解质谱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仪器分析电子教案(六)第六章:样品处理与制备6.1 样品采集与处理讲解样品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介绍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如过滤、稀释、浓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