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25个必知的微观经济学名词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微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生产人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3.经济学:一门关于稀缺资源的如何科学配置和充分利用的科学。
4.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5.实证经济学:试图超脱、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分析和预测经济行为的效果。
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6.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侧重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7.需求、(需求量):是买者在给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的行为)。
8.供给、(供给量):是卖者在给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的行为)。
9.需求规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下降。
10.供给规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随之增加。
11.供求均衡:一种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状态。
12.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当商品达到供求均衡时所对应的价格(需求量或供给量)。
13.需求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用需求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14.供给价格弹性:一种物品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5.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6.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效率替代率递减):在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以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所必须要放弃另一钟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17.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8.预算线:是在消费者收入、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9.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时,为生产相等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两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
14.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
2.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
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4.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5.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6.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
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1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d= 23.11.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s= 2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当相关商品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XY = 当EXY >0时,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不存在相关关系。
12.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1、①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再生建筑学也逐步成为了一门独立而完整的技术科学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众多城市已经完成改造,向现代生活方式过渡③在保持原有建筑基本架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局部结构和装修,大幅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这就是“再生建筑④以阿姆斯特丹等港口为发端,欧洲各主要城市先后开始漫长的建筑再生运动⑤它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当时西欧各国逐步完成工业革命对产业和城市的升级改造⑥城市中传统的以居住为主的封闭社区和街区,开始让位于交流、娱乐、购物等现代商业的空间需求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⑤⑥④②① B.①③②④⑤⑥C.⑥①⑤③④② D.④③⑤⑥①②2、文案调研信息的可靠性评估,可通过分析信息来源和对信息( )来进行。
A.随机抽样B.概率统计C.专家认定D.交叉检验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文案调研信息的可靠性评估的内容。
文案调研信息的可靠性评估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即评估信息来源和进行交叉检验。
3、或许我们真的需要经典作品来______我们偶尔困顿迷茫的精神,用大师的智慧烛照我们前行的步伐,他们的作品有着______岁月阻隔的力度,唤起我们在这个浮躁时代里重新对人生的追索,从眼前困扰的现实中超脱出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观照肖弭 B.唤醒超越C.支撑穿透 D.消除跨越4、文案调研信息的可靠性评估,可通过分析信息来源和对信息( )来进行。
A.随机抽样B.概率统计C.专家认定D.交叉检验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文案调研信息的可靠性评估的内容。
文案调研信息的可靠性评估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即评估信息来源和进行交叉检验。
5、一些学者认为,在信息时代强化互联风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实际上就是要求他们对互联网使用者发布的信息进行______,这不利于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人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实现。
毫无疑问,这是典型的_______。
如果散布谣言也属于“自由”,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散布谣言,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1.机会成本:生产以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之生产者所放弃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2.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
3.边际产品价值(VMP)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
它为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 VMP=P×MP,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5.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6.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科技条件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7.生产者剩余:是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时机所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8.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而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1数量。
9.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在长期中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10.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11.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2.价格歧视和非价格竞争:价格歧视是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
非价格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的质量、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装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
名词解释1、稀缺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资源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之为资源配置问题。
3、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科学利用的科学。
4、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基本假设:①市场出清②完全理性③完全信息基本内容:①均衡价格理论②消费者行为理论③生产理论④分配理论⑤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⑥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5、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基本假设:①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②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基本内容: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②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③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④开放经济理论。
⑤宏观经济政策。
6、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
7、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8、流量:是在一段时期某一变量的加总量。
流量为一个时期数,如一年总收入。
例如:1992年的农业生产总值是流量。
1993年的出口量是流量。
9、存量:是在某一时点某一变量的数量。
存量为一个时点数,如某人在某一时点上银行存款的数量。
例如:1993年12月31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
1993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存量。
10、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11、实证经济学:是不以价值判断为依据,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12、规范经济学:不以价值判断为基本,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3、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有能力且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14、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关注的是个体单位决策对整个市场、产业或经济的影响。
下面是关于微观经济学中常见的一些术语及其解释。
1. 市场:指不同买卖方面向某一特定产品、服务、资源或其他经济交易进行的交换活动。
2. 资源:任何能被使用或生产来满足人类需求的自然和人造物品或服务,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
3. 生产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公司、企业或个人。
4. 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5. 垄断:购买方面向供应商的价格独占力,经常是由于一家公司在市场上控制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导致的。
6. 需求:一种对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能力购买的量。
7. 供应:生产商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8. 市场平衡:指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处于稳定状态。
9. 价格: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金额,以获取商品或服务。
10. 成本: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的支付货币量。
11. 边际效用: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得到的额外满足度。
12. 计划经济:由中央政府控制和指导生产和分配的经济形式,而非市场自主调节。
13.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或产生合理的价格,从而导致经济净效益降低。
14. 公共货物:一种互不排斥且难以排除使用的商品或服务,需要政府提供或协调。
15. 物品品質:物品或服务的特点或特性,它们对消费者的满足度和成本产生重要的影响。
16. 生产成本: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的成本,包括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技术成本等。
17.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异,反映了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获得的额外满足度。
18.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赚取的收益与实际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反映了生产者从生产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收益。
19. 市场结构:主要的市场形式、市场参与者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20. 机会成本:由于进行某一活动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活动。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种特定用途以后,在放弃其他的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最大的利益。
=经济成本=隐性成本+显性成本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支付而且能够购买到的商品的数量。
3.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5.需求的价格弹性:商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6.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也称为需求交叉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7.供给弹性:商品供给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8.效用: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9.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1.消费者均衡:在偏好不变,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实现最大的效用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12.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中,对某些特定的市场信息进行固定样本定位定点观察记录。
这体现了房地产市场调研的( )特点。
A.系统性B.跟踪性C.连续性D.客观性标准答案: B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调研的特点。
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中,为了某种调研目的,通常要对某些特定的市场信息进行固定样本的定位定点的观察和记录,实行跟踪性调研。
2、张某买下一商铺用于出租,张某的这种投资形式是( )。
A.出售型房地产开发投资B.经营型房地产开发投资C.购买型房地产置业投资D.租赁型房地产置业投资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房地产投资的形式。
租赁型房地产置业投资是投资者获取房地产使用权,通过经营或转租获取预期收益。
张某买下商铺并用于出租,属于租赁型房地产置业投资。
3、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对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围绕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
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理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B.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D.人类正在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4、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辩和理性的_____。
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科学精神是消除各种______、破除种种迷信的利器。
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盲从,不迷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缺失愚昧B.匮乏罪恶C.苍白无知D.失效误解5、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一直受竞争力下滑的困扰。
2010年,欧盟曾在新颁布的“欧洲2020战略”中,明确提出研发创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每年都要达到3%,但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忙于紧缩财政,创新问题一直被忽视。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经济人:被视为经济活动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起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4、均衡: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5、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8、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9、内生变量: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10、外生变量:由该模型以外的因素所觉得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11、参数:由模型外的因素决定,参数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12、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4、需求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5、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6、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17、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18、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说汇总1.时机成本:当一个拥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其余用途中最大的利润。
2.生产可能性界限:指在一个社会用所有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目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花费者在一准期间内,在各样可能的价钱下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该种商品的数目。
4.供应:指生产者在一准期间内,在各样可能的价钱下愿意并且能够供应销售的该种商品的数目。
5.均衡价钱: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候的价钱。
6.供求定理:在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需求改动分别惹起均衡价钱和均衡数目的同方向的改动;供应改动惹起均衡价钱的反方向的改动,惹起均衡数目的同方向的改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钱,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钱,最高价钱老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钱的。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钱,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廉价钱,最廉价钱老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钱的。
8.需求价钱弹性:指表示在一准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改动关于该商品价钱改动的反响程度。
9.需求交错弹性:指一准期间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改动对有关商品价钱的反响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准期间内花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改动对其收入水平改动的反响程度。
11.边沿功效:指花费者在一准时间内增添一单位商品的花费所获取的功效量的增量。
12.花费者节余:指花费者在购置必定数目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钱和实质支付总价钱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花费者偏好同样的两种商品不一样数目的各样组合点所构成的曲线。
14.估算线:指在花费者收入和商品价钱既定的条件下,花费者的所有收入所能购置到的两种商品的不一样数目的各样组合。
15.边沿代替率:指在保持功效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花费者增添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花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花费量。
16.价钱——花费曲线:指在花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余商品价钱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一样价钱水平相联系的花费者功效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需求量的变化——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水平的变化——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
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示范方向的变动关系。
供给定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
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两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或者说表示能飞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 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 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变量可以被区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 静态分析方法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 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 动态分析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弹性(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 弧弹性(中点公式)(正值)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或欲望的各种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人们对资源的需要量总是超过资源的可供给量。
2.投入|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
3.中间投入品:是指被生产出来但并未直接被人们消费,而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和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需要的一门学科。
5.机会成本:是当资源被用在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所得。
6.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可用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
7.经济主体:个人,居民户,企业和政府,这些经济中的决策者。
8.经济机制:就是资源的配置方式。
9.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分散决策的经济制度。
10.中央计划经济:中央计划经济几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制度,主要被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
11.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国家中的绝大部分资源归公共所有,这些资源由政府及其计划部门通过行政命令和编制计划的方式来配置。
12.混合经济: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大部分经济都介于上述两种极端的经济制度之间。
我们将这种既有市场作用又有指令调节的经济称为混合经济。
13.价格机制:价格所具有的这种自发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就是价格机制。
14.市场机制:价格的这种作用要通过市场发挥出来,又称市场机制15.市场:市场是相互作用的,使交换成为可能的交易双方的集合,以及交易双方有关产品(包括服务)买卖的一系列安排和机制。
16.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效用理论,研究生产者行为的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研究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理论,研究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要素理论(即分配理论)。
,研究经济效率的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研究针对市场缺陷的微观经济政策。
————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小的”问题,即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要说明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经济决策。
2016年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技巧:25个必知的微观经济学名词通过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解读可以了解到,社区工作者考试社区专业知识是测查从事社区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天津中公教育整理了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3.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4.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6.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8.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9.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0.会计成本:即会计帐面上核算的成本,又叫账面成本、明显成本。
具体包括薪金、利息等支出,反应了资本家的观点,从资本家角度看:各种税收利息都是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支出都应打入成本,只有很后留在自己腰包里的钱才是利润。
还有更多内容吗?我想看看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天津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P212、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P243、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P384、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P535、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P556、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P50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P328、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P70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P7410、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2016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25个必知的微观经济学名词
通过最新天津公务员大纲解读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行测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天津中公教育整理了天津公务员考试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天津公务员考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中出现几个经济学名词屡见不鲜,但有些考生平时不太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一旦遇见必然会让自己忐忑一下,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微观经济学领域常用到的名词术语,并作出详细解释,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和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3.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4.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6.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8.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9.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0.会计成本:即会计帐面上核算的成本,又叫账面成本、明显成本。
具体包括薪金、利息等支出,反应了资本家的观点,从资本家角度看:各种税收利息
都是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支出都应打入成本,只有最后留在自己腰包里的钱才是利润。
11.经济成本:产品成本除会计成本外,还包括一部分会计账面没有反映的隐含成本。
会计成本加隐含成本等于经济成本。
12.隐含成本:指会计账面上没有反映的成本,包括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和某些短期内其功给无法增加的生产要素的经济租。
13.外在成本:除商品直接负担的私人成本之外,一部分产品成本由厂商以外的整个社会所承租的叫外在成本。
例如;一家化肥厂将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等于占用一段河道作为污水排放场所,事实上构成了产品的一部分。
但厂商并不为此付任何费用。
即由社会承担的这部分成本即为外在成本。
14.机会成本:是一种资源用于某项用途而放弃的其它用途的最大可能收入。
即作出某项决策而不作出另一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
如一块地若种小麦,每年可收入1000元;若种玉米,每年可收入800元,现决定种蔬菜,每年可收入5000元。
由于种蔬菜而放弃种小麦可能得到的1000元收入,即种蔬菜的机会成本。
15.沉没成本:(旁置成本)是指已经付而不可能再退回的成本。
例如:花2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无论是否好看,票都不能退。
16.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7.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18.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19.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20.寡头垄断: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21.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2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23.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富裕或贫困程度。
在0.6以上为贫困,0.5到0.6为温饱,0.4到0.5为小康,0.4以下富裕,0.2以下特富。
24.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5.熊彼特利润:创新会在短时期内形成一种暂时暂时性垄断,从而获得一种暂时的超额利润。
超级富翁大多是靠创新行为获得“熊彼特利润”,如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兹、沃尔玛特公司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等人。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对以上知识进行基础性理解,保证这些名词的出现不会成为考生快速答题的“拦路虎”,为考场顺畅打下基础。
还有更多内容吗?我想看看天津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天津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