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IAT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6.74 KB
- 文档页数:4
DAT—IA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王秀朵 周 雹(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摘 要 连续进水、连续—间歇曝气(DA T—IA T)工艺是利用单一SBR反应池实现连续运行的新型工艺,它既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又具有SBR法的灵活性,适用于水质水量变化大的情况。
本文首次对利用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工作过程和工艺设计。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 DA T—IA T DA T—IA T(Demand Aeration Tank—Intermit2 tent Aeration Tank)工艺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一种处理方式,它介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与典型的SBR工艺之间,既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又具有SBR法的灵活性,适用于水质水量变化大的情况。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104t,污水主要来源于区内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由于水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通过方案比选,结合贷款国技术特点,最后选择了DA T—IA T工艺。
这是此工艺在我国的首次应用。
1 DAT—I AT工作过程DA T—IA T由DA T和IA T串联组成。
DA T 连续进水,连续曝气(也可间歇曝气);IA T连续进水,间歇曝气,清水和剩余活性污泥均由IA T排出。
和典型的SBR反应池一样,其运行操作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五个阶段组成。
111 进水阶段与典型的SBR工艺不同的是,DA T—IA T系统的处理水是连续进入DA T,然后进入IA T。
连续进水使对进水的控制大大简化,这样的双池系统也避免了水力短路。
112 反应阶段反应阶段分两部分:首先在DA T中连续曝气,池中水流呈完全混合流态,绝大部分有机物得以降解;经DA T处理后的混合液通过两池间的导流系统连续不断进入IA T,IA T间歇曝气进一步去除有机物,使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113 沉淀阶段沉淀阶段只发生在IA T。
改进型 DAT-IAT 工艺技术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薛帅征【摘要】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AT-IAT process,modifies its craft technique,illustrates its craft procedure and principles,and points out the modified DAT-IAT technique can enhance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avoid the sludge bulking,alter intermittent drainage approa-ches,increase the volume utilization ratio and load of shock resistance and its outlet indexes are superior to The Water Pollution Drainage Stand-ards of Medical Institute(GB 18466—2005).%介绍了DAT-IAT工艺,对DAT-IAT 工艺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型DAT-IAT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作了阐述,指出改进后DAT-IAT处理工艺增强了脱氮除磷能力、避免了污泥膨胀、改变了间歇排水方式、增加了容积利用率,且增强了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指标均优于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00)019【总页数】3页(P113-114,115)【关键词】DAT-IAT技术;改进;医院污水;应用【作者】薛帅征【作者单位】河南宇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0 引言医院污水(Hospital Sewage)是指医院和医疗机构排出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其他有毒物质的生活污水[1]。
DAT-IAT工艺游泳110208011115一、DAT-IAT工艺概述DAT-IAT工艺是由需氧池(Demand Aeration Tank)以及间歇曝气池(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两个串联的反应池组成工艺主体构筑物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由DAT池进水并进行连续曝气,然后进入IAT池完成曝气、沉淀、滗水并排除剩余活性污泥。
二、DAT-IAT系统工艺的工作原理SBR法是活性污泥法的变法,是依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活动来净化污水的,这一点SBR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完全一致,只是运行方式不同,传统工艺采用连续运行方式,污水连续进入处理系统并连续排出,系统内每单元的功能不变,污水依次流过各单元,从而完成处理过程。
SBR工艺一般采用间歇运行方式,污水间歇进入处理系统并间歇排出。
系统内只设一个处理单元,该单元在不同时间发挥不同的作用,污水进入该单元后按时间顺序进行不同功能的处理。
DAT-IAT系统的主体构筑物由一个连续曝气池和一个间歇曝气池串连而成。
一般情况下,DAT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连续流入IAT,在IAT完成反应、沉淀、出水等工序。
DAT-IAT系统是SBR工艺完善和发展的新型式,它的反应机理以及污染物去除机制与连续活性污泥法相同,DAT池为预反应池,也称为连续曝气区,池中水流呈完全混合流态,绝大部分有机物在这个池中降解。
IAT 相当一个传统的SBR池。
但进水为连续流。
三、DAT-IAT工艺流程:DAT-IAT由DAT和IAT串联组成。
DAT连续进水,连续曝气(也可间歇曝气);IAT连续进水,间歇曝气,清水和剩余活性污泥均由IAT排出。
和典型的SBR反应池一样,其运行操作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五个阶段组成。
进水阶段:与典型的SBR工艺不同的是,DAT-IAT系统的处理水是连续进入DAT,然后进入IAT。
连续进水使对进水的控制大大简化,这样的双池系统也避免了水力短路。
1工程概述1.1 DAT-IAT工艺概述DAT-IAT法是SBR工艺中继ICEAS、CASS、CAST、IDEA法之后不断完善发展的一种新方法,它的反应机理以及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和CFS、传统SBR 相同,仅是构筑物的构成方式和运行操作不一样。
原污水首先经DA T池的初步生物处理后再进IAT池,由于连续曝气起到了水力均衡作用,提高整个工艺的稳定性,进水工序只发生在DAT池,排水工序只发生在IAT池,使整个生物处理系统的可调节性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
一部分剩余污泥由IAT池回流到DAT池。
与CASS和ICEAS工艺相比,DAT池是一种更加灵活、完备的预反应池,从而使DAT池和IAT池能够保持较长的污泥龄和很高的MLSS浓度,对有机负荷及毒物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该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互相串联的连续曝气反应池和间歇曝气反应池以及原污水进水装置、处理出水装置和污泥装置。
连续曝气反应池和间歇曝气反应池是本工艺系统的主要构筑物,生化反应、沉淀等主要工序都在这里进行。
为此,连续曝气反应池和间歇曝气反应池分别安装有连续曝气装置和间歇曝气装置,间歇曝气反应池中还安装有污泥泵和滗水器。
由于原污水是连续进入连续曝气反应池的,因而原污水进水装置比较简单,只要利用普通的污水泵即可将原污水经污水管线和沉砂池及计量槽泵入连续曝气反应池。
处理出水装置主要包括出水泵和加氯间,处理出水加氯后由出水泵和出水管线送出。
污泥装置主要包括贮泥池和脱水机。
间歇曝气反应池中的剩余污泥利用污泥泵送入贮泥池在送入脱水机后制成泥饼运出。
该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进水、连续曝气、间歇曝气、沉淀、出水和闲置等工序,即首先使原污水经原污水进水装置连续进入连续曝气反应池与池中的活性污泥混合并进行连续曝气,然后再连续进入间歇曝气反应池进行间歇曝气和沉淀,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即为处理出水并利用出水装置送出,间歇曝气反应池中的一部分沉降污泥泵入连续曝气反应池作为回流污泥,剩余污泥经污泥装置排出[1]。
应用DAT2IAT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分析苏庆永 储金宇(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镇江市212013)摘要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DAT2I AT工艺,针对该污水处理厂冬季和夏季的实际运行效果分别进行研究、比较,并就DAT池和I AT池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对BOD5的去除效果十分彻底,对C OD Cr的去除效果一般,但都能够保证出水达标。
DAT2I AT工艺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污水处理厂DAT池过高的BOD5去除率对后续的脱氮除磷效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DAT2I AT 污水处理厂 去除效果0 引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采用S BR法DAT2I AT工艺(Demand Aeration T ank2IntermittentAeration T ank),DAT是需氧池(连续曝气池)I AT是间歇曝气池。
DAT2I AT就是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和连续进水间歇曝气前后串连连接的一种工艺。
DAT池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曝气池,水面周期性变化,出水连续进入I AT池,I AT池内完成曝气、沉淀、滗水、污泥回流以及排泥,相当传统的S BR池,但进水是连续的。
此工艺设计处理量为110×105m3Πd,而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源,实际处理量在(510×104~610×104)m3Πd,污水处理厂的6个DAT2I AT池一般只运行4~5个,并且交替运行。
本项目着重研究整个污水处理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图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的指导实践。
1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111 C OD Cr去除效果2月份气温较低,进水C OD Cr的浓度变化很大,且很不稳定,在2月18日,进水C ODCr高达728mgΠL,对整个处理系统是一次很大的冲击负荷,但去除率高达88196%,出水C OD Cr为8014mgΠL,也能达到排放标准(C ODCr排放标准为<120mgΠL)。
DAT-IAT污水处理系统
--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系统
一、DAT-IAT工艺简介
DAT-IAT工艺由需氧池(Demand Aeration Tank,简称DAT)和间歇曝气池(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简称IAT)串联操作组成的一种连续进水间歇排水工艺。
一般地,DAT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出水进入IAT,在此完成曝气、沉淀、滗水、回流、排泥等工序,因此DAT-IAT是由SBR工艺发展而来,实现了连续进水,简化了SBR工艺复杂的控制系统,提高了反应池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了处理过程的稳定性。
二、工艺流程
(此图请扫描中兴环境技术设备宣传册第6页,或从提供的"流程图"目录的DWG文件中导出)
三、DAT-IAT工艺特性
1、工艺稳定性高
DAT-连续0水连续曝气,对整个系统起到水力均衡作用
IAT-可任意调节状态,发挥不同细菌的生理特性,有利于去除难降解有机物
--按延时曝气运行,泥龄长,污泥浓度高
--具有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特性,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2、处理构筑物少,流程简化
DAT-IAT集多功能于一体,减少了空间需求
--省去沉淀池、回流污泥泵房
--污泥已经好氧稳定,省去消化池
3、可实现除磷脱氮
--调节IAT池曝气、间歇时间
--污水交替处于好氧、缺氧、厌氧状态
--生物除磷脱氮
4、节省投资
--管路简单
--构筑物少
--曝气强度小,不需大气量的供气设备
--设备及控制系统简单
四、应用范围
1、处理规模
Q=200~100000m3/d
2、处理水质:
应用范围多,可用于处理各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第17卷第1期2006年 2月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Jou rnal of W ater R esou rces &W ater EngineeringV o l.17N o .1Feb .,2006A DA T -I A T 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梁仁闻1,王向德1,鄢卫东2(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2.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摘 要:ADC 发泡剂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
本文采用新型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ADA T —I A T 系统处理该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脱氮功能,出水水质稳定。
关键词:A DA T -I A T ;ADC 发泡剂;生物脱氮中图分类号:X 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43X (2006)0120071203Study on wa stewa ter trea t m en t w ith h igh concen tra tion of NH 3-Nby the process of A DAT -I ATL I ANG Ren -wen 1,W ANG X i ang -de 1,YAN W e i -dong2(1.Colleg e of E nv ironm en ta l S cience and E ng ineering ,S ou th Ch ina U n iversity of T echnology ,Guang z hou 510640,Ch ina ;2.D ep a rt m en t of B iolog ica l and E nv ironm en ta l E ng ineering ,J iang su U n iversity ,Z henj iang ,J iang su 212013,Ch ina ) Abstract :ADC vesican t w astew ater con tain s h igh concen trati on of N H 32N .In th is p ap er ,a new SBRm ethod of A DA T 2I A T is app lied to p rocess th is w astew ater .T he exp eri m en tal resu lt show es that the system have good cap acity of N H +42N rem oval stab ility .Key words :A DA T 2I A T p rocess ;ADC vesican t azodicarbonam ide ;b i o logical n itrogen rem oval ADC 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分子式:N H 2CONN CON H 2)广泛用作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氯丁橡胶、天然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等塑料和橡胶加工过程中的发泡剂[1,2]。
1.A/DAT-IAT工艺自动控制必要性A/DAT-IAT工艺是传统SBR法经过不断演变发展来的,其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机理和传统SBR法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运行方式,实现了连续进水的目的,但是操作工序繁琐,与其它工艺相比较所需要控制的变量较多。
目前我国应用S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基本是人工手动控制,还没有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这不仅需要更多的运行管理人员,增加了运行操作人员的强度,而且降低了工艺处理过程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保证废水处理过程的安全可靠和生产的连续性,同时为了满足废水处理工艺的需要,必须采用自动控制系统。
目前在国内外各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以PLC为主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来进行操作,不能智能地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灵活调节工艺参数,是一种低级的控制。
而针对不同的进水有机物和NH3-N浓度以及出水要求,恰当地改变反应时间、HRT、混合液回流比和各池进水流量等工艺参数,在保证处理水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运行费用,防止污泥膨胀,这是更高层次的计算机过程控制。
然而,至今有机物和NH3-N在线检测传感器还没有问世,无法根据池中的有机物和NH3-N浓度降解情况控制相应的参数[40]。
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使用氧化还原电位(ORP)、好氧速率(OUR)、溶解氧浓度(DO)和pH值等这些价格便宜、精度高、又便于与计算机接口的仪器实现废水生物处理的自动控制。
实现高级控制就是要在进水COD和NH3-N浓度无规律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根据特性曲线、数学模型、有关规则和测定值等对各处理单元的工艺控制过程和参数进行系统分析和表达,利用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新的研究成果让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控制,进而完成其它控制方式无法处理的信息,实现智能化控制,保证处理水质,又能节约能源,尽可能的缩短处理周期,使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
2. A/DAT-IAT工艺的过程控制目前以PLC为主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在国内外各污水处理厂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DAT—IAT工艺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在医院污水治理中的应用由于某医院用地非常紧张,可用于污水处理的场地仅有15m2左右,经过对多个工艺的相互比较,决定采用SBR法的变型DAT—IAT工艺。
考虑到水量较小(70m3/d),整个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埋地式一体化设备,地面绿化以美化整个医院的环境。
其工艺流程为:污水→化粪池→格栅→调节池→DAT—IAT一体化设备→排放或回用设计进水CODCr=400 mg/L、BOD5=150mg/L、SS=300 mg/L,出水CODCr≤100mg/L、BOD5≤30mg/L、SS≤30 mg/L。
1 工艺参数①格栅:为防止较大的杂质(如塑料袋)堵塞水泵,设计了网孔为10 mm的不锈钢提篮式格栅,置于调节池的入口处,定期清理。
②调节池:由于排放的水量和水质不均匀,需要加以调节。
因为该工艺连续进水,调节池按所需的最小容积来设计。
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4.0 m×1.5 m×2.0 m。
内置WQ15—10—1.0型提升潜污泵2台(1用1备)。
③DAT—IAT一体化设备:埋地式钢制设备,L×B×H=2.8 m×2.5 m×3.3 m,DAT池的容积约占总容积的20%。
DAT池内设1.0 kW的水下射流曝气机1台;IAT池内设排水量为30m3/h 的滗水器1台、1.5 kW的水下射流曝气机1台。
运行周期为4 h,其中曝气2 h、沉淀0.7 h、滗水和闲置共1.3 h。
排放比为1/2,剩余污泥排入化粪池,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DAT—IAT工艺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为上清液排出装置——滗水器。
该装置采用的滗水器属水泵式压力排水,主要由上筒体、潜水泵、浮球、下筒体、排水管、滚轮和导轨组成。
上筒体起到调节浮力和防止浮渣排出的双重作用,下筒体和潜水泵始终位于水面以下,其沉入深度可以调节。
为防止曝气时活性污泥进入下筒体,特设置了浮球将进水口堵塞。
DAT-IAT工艺的工作原理
SBR法是活性污泥法的变法,是依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活动来净化污水的,这一点SBR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完全一致,只是运行方式不同,传统工艺采用连续运行方式,污水连续进入处理系统并连续排出,系统内每单元的功能不变,污水依次流过各单元,从而完成处理过程。
SBR工艺一般采用间歇运行方式,污水间歇进入处理系统并间歇排出。
系统内只设一个处理单元,该单元在不同时间发挥不同的作用,污水进入该单元后按时间顺序进行不同功能的处理。
DAT-IAT系统的主体构筑物由一个连续曝气池和一个间歇曝气池串连而成。
一般情况下,DAT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连续流入IAT,在IAT完成反应、沉淀、出水等工序。
其典型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DAT-IAT系统是SBR工艺完善和发展的新型式,它的反应机理以及污染物去除机制与连续活性污泥法相同,DAT池为预反应池,也称为连续曝气区,池中水流呈
完全混合流态,绝大部分有机物在这个池中降解。
IAT相当一个传统的SBR池。
但进水为连续流。
DAT-IAT工艺在同一个反应池中设置导流墙,导流墙的前后分别作为DAT池和IAT池。
原污水连续进入DAT池并连续曝气,对整个处理系统起到了水力均衡的作用,显著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特别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连续曝气加强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相对缩短了运行周期,使鼓风曝气机的额定风量和功率也随之减少;而且DAT池的连续进水,利用普通的污水泵就能实现该操作,完全不必采用复杂的顺序进水闸阀及自控系统。
因此,DAT-IAT工艺不仅具备SBR工艺的诸多优点,而且解决了SBR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是一项值得研究、推广的新工艺。
DAT-IAT系统是SBR工艺完善和发展的新型式,它的反应机理以及污染物去除机制与连续活性污泥法相同,DAT池为预反应池,也称为连续曝气区,池中水流呈完全混合流态,绝大部分有机物在这个池中降解。
IAT相当一个传统的SBR池,但进水为连续流。
DAT-IAT工艺基本操作运行程序如下:⑴进水:污水连续进入DAT池经连续曝气后,通过DAT池与IAT池之间导流设施进入IAT 池。
DAT池不直接排放处理水,因此不像连续进连续出水的活性污泥法容易受负荷变化的影响。
⑵反应:反应工艺分两部分进行。
首先发生在DAT池,该池在连续进水的同时连续曝气。
去除有机物的机理和操作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相同。
反应工序的第二部分发生在IAT池,经DAT池初步生物处理的污水连续进入IAT。
按工艺设置进行一定时间的曝气以达到好氧的目的。
⑶沉淀:沉淀工序仅发生在IAT池。
当IAT池停止曝气以后,活性污泥絮体开始重力沉淀和泥水分离。
IAT池的沉淀工序相当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次沉淀池功能。
⑷排水:排水工序只发生在IAT池。
IAT池池水位达到最高水位,并经过沉淀工艺以后,上清液由设置在IAT池末端的滗水器缓慢排出池外。
当池水位达到处理周期开始时的最低水位时,停止滗水。
⑸闲置:在IAT池沉淀后到下个周期开始期间可视污水的性质设置一闲置期,在该时间段内可根据需要进行搅拌或曝气。
DAT-IAT 工艺简介DAT-IAT工艺是由需氧池(Demand Aeration Tank)以及间歇曝气池(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两个串联的反应池组成工艺主体构筑物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由DAT池进水并进行连续曝气,然后进入IAT池完成曝气、沉淀、滗水并排除剩余活性污泥。
DAT-IAT工艺基本运行程序如下:1.进水:污水首先是进入DAT池进行连续的曝气处理,然后通过与IAT池之间的导流设施进入到IAT反应池中。
这样DAT反应池不需要直接的排放处理后的污水,从而不会像活性污泥法一样由于连续的进出水而较容易受到负荷变化的影响。
2.反应阶段:从工艺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反应分为两个部分进行。
首先是在DAT反应池对连续进入的污水进行连续曝气去除有机物,其机理和操作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的相同。
污水从DAT池中曝气后流入IAT池进行间歇曝气处理。
3.沉淀:在DAT-IAT工艺中,沉淀只发生在IAT池中。
停止曝气后,IAT池中的活性污泥絮体通过重力开始沉淀并实现泥水分离,这相当于连续刘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的功能。
4.排水:此工艺中排水工序也只发生在IAT反应池中。
水位到达最高后,经沉淀的上清液由IAT末端的滗水器缓慢排出,等水位降到处理周期开始时的最低水位时则停止滗水。
5.闲置:在DAT-IAT工艺中,常会根据污水的性质在IAT沉淀到下周期开始期间设一闲置期,在这个阶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搅拌或曝气处理。
这里要知道的是,厌氧条件下的搅拌要比好氧时的曝气节省能量,同时有利于保持污泥的活性。
在以脱磷为目的的装置中,一般是在闲置工序初和沉淀工序最后排放剩余污泥。
同其他工艺相比,DAT-IAT工艺有其自己的特点:1.处理构筑物少,处理流程简化;2.节省占地面积,建设费用也少;3.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运行简单,调度灵活;4.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高;5.DAT-IAT工艺还能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抚顺三宝屯污水处理厂DAT-IAT工艺设计hc360慧聪网水工业行业频道2004-12-30 13:44:07[ 摘要 ]抚顺三宝屯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规模为55万m3/d,二级处理、污泥处理的处理规模为25万m3/d。
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连续进水、连续并间歇曝气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即DAT-IAT工艺。
全厂布置紧凑、自动化程度高。
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设计特点。
[ 正文 ]1 工程概述1.1 处理规模抚顺三宝屯污水处理厂是抚顺市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辽浑太流域治理的优先进行的工程之一。
处理规模为:粗格栅、进水泵房平均设计流量为50万m3/d,峰值设计流量为110万m3/d;细格栅、沉砂池设计规模为55万m3/d;二级处理、污泥处理的规模为25万m3/d。
工程总占地14.5 hm2。
工程概算总投资2.59亿元。
1.2 进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见表1)表1 进出水水质工程进水(mg/L) 出水(mg/L) 去除率(%)BOD 190 25 86.8COD 450 100 77.8SS 204 25 87.7NH3-N 30 15 501.3 工艺流程(见图1)原污水由厂外进水方涵(双孔2600 mm×2000 mm)进入厂区的粗格栅井,经粗格栅进入进水泵房,进水泵房峰值设计流量为110万m3/d(雨季)。
经过进水泵房提升后,55万m3/d污水进入两组沉砂池及计量槽,其余部分进行第一次超越。
经过沉砂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配水闸井,在此进行配水和第二次超越。
其中25万m3/d的污水量通过3条DN=1200钢筋砼管进入3组DAT-IAT池,进行二级处理,其余部分通过厂内超越方涵排到厂外(第二次超越) 。
SBR池出水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的污水排到厂外的李石河。
图1 处理工艺流程另外,为了节省自来水用量,降低运行费用,加氯用水采用处理后的二级出水,同时在水射器的进水管上串联了2组Y型过滤器,以防止管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