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
- 格式:docx
- 大小:36.78 KB
- 文档页数:2
淋巴管瘤的诊疗及护理淋巴管瘤,是由扩张的淋巴管及增生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结缔组织等共同组成,为一种先天性的良性肿瘤。
按照瘤组织淋巴管腔和形态大小不同,可分为囊状淋巴瘤、毛细淋巴瘤、海绵状淋巴瘤3个类型。
(一)囊状淋巴管瘤【主要表现】囊状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淋巴囊肿。
肿瘤由高度扩张的淋巴管组成,可为多房性,多发生于小儿。
主要表现为皮下无痛性囊性肿块,多发于颈部,肿块位于颈部一侧,弥漫性隆起,可有囊状感。
也可见于腋窝、腹股沟等处。
多数出生时即存在弥漫性肿物,表面皮肤正常,肿物柔软,可有波动感,与基底及四周正常组织关系紧密,不能推移。
穿刺可抽出草绿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治疗与护理】(1)手术治疗:囊状淋巴瘤一旦确诊,原则上应尽早手术切除。
⑵护理措施:①避免挤压,防止受伤、破溃、感染。
②需手术者按手术要求做好术前皮肤清洁准备,术后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
(二)毛细淋巴管瘤【主要表现】毛细淋巴管瘤,由扩张的微小淋巴管构成,多发生在皮肤深层或皮下组织内。
常见于股部、上臂和腹部,也可见于面颈部。
发病开始为疣状或小结节状肿物,表面平滑或不平滑,逐渐增大。
检查肿物柔软,稍有压缩性,病变表浅者为淡黄色透明的小水疱,边界不清。
【治疗与护理】⑴一般治疗:毛细淋巴管瘤生长缓慢,如果肿物较小、表浅,一般无需治疗。
肿物较大或影响容貌时,可进行冷冻、激光或电灼治疗。
(2)护理措施:①避免挤压,防止受伤、破溃、感染。
②冷冻、激光或电灼治疗者,注意预防感染。
(三)海绵状淋巴管瘤【主要表现】海绵状淋巴管瘤,由明显扩张的淋巴管、结缔组织、弹力纤维、平滑肌等组织构成,因肿瘤组织与海绵相似,故名海绵状淋巴管瘤。
多见于颈部、面颊部、口唇、舌部等处,也可见于四肢。
肿物生长位置较深,边界不清,瘤体表面皮肤正常,偶见毛细血管扩张,触之稍韧,具一定压缩性。
穿刺时可抽出黄色液体。
可致局部组织明显肥大,如生长在口唇部,可形成巨唇症;生长在舌部者,称为巨舌症;肢体发病称为巨肢、巨手等。
医疗装备 2016 年 12 月第 29 卷第 24 期 Medical Equipment,December. 2016,Vol. 29,No. 24•临床应用•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效果刘登辉(通信作者),肖雅玲,李勇,黎明,黄召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湖南长沙410007)〔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给予注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〇.〇5)。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患儿,疗效更为显著,不会对患儿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关键词〕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中图分类号〕R739.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 -2376 (2016) 24 -0137 -01颈部淋巴管瘤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1]。
目前研究认为淋巴 管瘤是淋巴管异常增生所致,不是真性肿瘤,通常不会对患儿 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会影响患儿的美观[2]。
以往淋巴管 瘤患儿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但部分患儿疗效不显著。
有 研究表明,通过手术直接切除淋巴管瘤病灶具有较为满意的 效果[3]。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 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患儿,探讨手术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颈部淋 巴管瘤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
纳人标准:符合小儿颈部淋巴 管瘤诊断标准[4]。
排除标准:排除严重感染患儿;排除恶性 肿瘤患儿;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患儿。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0例。
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 10岁,平均(4.63 ±1.75岁)。
病例报告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巨大囊性淋巴管瘤一例刘敏 肖宝来 史玉爽患者女,7岁,发现右侧颈部肿块7年,初始为右侧颈部米粒大小肿块,于2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包块突发增大,质硬伴疼痛;今见肿块继续增大,伴右颈部活动受限,无声嘶,吞咽正常。
专科检查:右颈肩部皮肤青紫,可触及范围91mm82mm6mm质硬包块伴疼痛,活动度差。
应用sie m ens 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5~10MH z,于右颈部多方位探测:右颈部皮下可见范围87mm69mm46mm无回声团,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多条粗大分隔,呈蜂窝状改变;囊内透声差,可见点状回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右侧颈部皮下多房囊性包块,淋巴管瘤可能性大(图1)。
颈部MR平扫:右侧颈肩部皮下可见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灶,边界尚清,信号不均,其内可见分隔及液平,该病灶偏内侧区可见不规则短T1短T2信号灶;该病灶上达颈2水平,下至右锁骨上,最大径线85mm65mm64mm,所见颈椎骨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灶;诊断:右颈肩部皮下异常信号灶,考虑淋巴管瘤(图2)。
入院诊断:右颈部淋巴管瘤并囊内出血。
于入院当天行右侧颈部淋巴管瘤切除术;术中所见:囊性包块位于皮下,范围约87mm65 mm57mm,张力高,包膜菲薄呈蓝色,与周围皮肤有粘连;分离过程中包膜有破损,可见陈旧性血性液体及黄色液体溢出,包块内呈囊性分隔状,内见血凝块(图3);包块内侧与颈内静脉紧贴至胸锁乳突肌后方,外侧至斜方肌前缘,上至甲状软骨水平,下方达锁骨后方,并有神经自囊性包块内穿过,行肿块切除。
病理诊断:囊性淋巴管瘤(图4)。
讨论 淋巴管瘤(l ymphang i o m a)系淋巴管源性良性病变,多由于胚胎淋巴管发育异常或某些原因引发发病部位淋巴液排出障碍,导致淋巴管扩张、增生而形成淋巴液潴留;也可因外伤,炎症,寄生虫感染等后天性因素导致长期淋巴液流出受阻,淋巴管闭塞扩张而形成。
儿科浅表淋巴结摘除术手术操作步骤
儿科浅表淋巴结摘除术是指对儿童浅表淋巴结进行手术切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手术操作步骤如下:
1. 患儿准备:患儿被催眠或麻醉,并被安置在手术床上。
手术区域应被清洁消毒。
2. 切口准备:医生在手术区域周围用消毒剂进行局麻,然后用手术刀在皮肤上作出一小切口。
3. 分离淋巴结:医生小心地分离淋巴结组织,同时确保不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
4. 淋巴结切除:医生使用手术器械切除目标淋巴结,通常是用剪刀或手术镊子剪除。
5. 停止出血:手术后,医生会检查切除区域是否有出血,并使用止血钳或电凝器来控制出血。
6. 关闭切口:如果切口较小,可以用缝线或绷带将切口关闭。
如果切口较大,可能需要缝合。
7.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在切口上覆盖消毒敷料,以防止感染。
患儿会被转移到恢复室继续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操作步骤可能会因医生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儿的病情,并根据
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如果您有具体的问题或疑虑,建议您咨询医生或专业医务人员。
淋巴瘤治愈的标准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药物疗法和放射疗法。
根据不同的
淋巴瘤类型、临床症状和其他临床因素,医生定义一种最佳治疗策略。
一、手术治疗
对淋巴瘤而言,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旨在通过切除淋巴瘤,达到
清除病变细胞的目的。
手术切除淋巴瘤可以分为完整性手术或部分性
手术,也可以将淋巴结以及周围脂肪、皮肤和淋巴管一并切除,来改
善病人的症状。
手术的标准包括诊断和治疗,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患
者的症状,避免复发和蔓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化疗治疗
如果淋巴瘤复发或不适合手术,那么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化学治疗。
化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淋巴瘤的体积,使病人获得缓解,并
增加生存率,是常用的对抗淋巴瘤的手段。
而且,由于新药的开发和
使用,目前可以实现更高的疗效和减少毒副反应。
三、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也是一种治疗淋巴瘤的常见方法,可以通过给患者注射
放射性同位素来治疗淋巴瘤。
放射治疗可以让血管中的肿瘤细胞暂时
休眠,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不能完全清除病灶。
放射治疗可以帮助患
者尽快恢复,因此也是一种重要的减缓病情和恢复患者生活质量的治
疗方式。
淋巴瘤治愈的标准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包括有效地控制体内淋巴瘤的生长,降低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减缓或
消除病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总之,淋巴瘤的治愈标准是治疗过程必须尽可能的简单、可靠、安全,并且能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小儿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方法。
方法对20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分析此病的发病特点、诊断标准及注意事项、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出院后的随访观察记录结果。
结果 20例患儿中有18例完整切除、2例次全切除;术后随访1-6年,行完整切除术患儿无复发、行次全切除患儿在2年后复发1例;术后出现1例口角歪斜,经康复治疗有效、1例horner综合征,经康复治疗无效。
结论小儿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有效诊断方法为b超和ct等检查;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术中少量残留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囊状淋巴管瘤;头颈部肿瘤;小儿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淋巴系统的先天发育不足或发育异常引发的小儿淋巴管瘤并不常见,在发病率较低的患儿中,以婴幼儿居多,多集中在2岁以下的患儿,所占比例可达80%-90%,其中病灶部位在头颈部的约占疾病的75%[1],并以囊性为主。
该病对小儿的呼吸、心血管系统有较大的危害,危机患儿生命,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选择我院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患者20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20例患儿中男孩12例,女孩8例,年龄在15d-4岁,平均年龄为2.1岁。
最早发现的时间为孕周30w时经b超常规检查时发现1例,有11例患儿是出生后1w诊断出该病,瘤体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手术发现囊内有淡黄色液体和暗红色血液,差病史是由于注射平阳霉素和外伤所致,其他的病例诊断是在入院前数天-入院后数月后,病例中包括1例有腋窝淋巴管瘤切除史患儿。
根据病灶发生的不同部位分为颈部左侧9例、颈部右侧8例、颈前2例和横跨咽喉间隙1例。
入院ct检查和临床查体可知的瘤体大小有侵犯腮腺的4例、侵入颌下腺的5例、3例环绕颈鞘、8例有气管被瘤体压迫致移位。
小儿淋巴管瘤治疗方法小儿淋巴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肿瘤,常见于出生后的前三个月内,通常位于头颈部。
淋巴管瘤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的治疗方式与其他类型的肿瘤有所不同。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小儿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希望能给患儿的家庭带来一些帮助。
手术治疗。
对于小儿淋巴管瘤,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肿瘤来减轻患儿的症状和风险。
对于一些较小的淋巴管瘤,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减轻患儿的症状,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患儿家庭和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激光治疗。
除了传统的手术治疗外,激光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通过激光光束对肿瘤进行热破坏,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激光治疗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对于一些较为表浅的淋巴管瘤,激光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小儿淋巴管瘤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的生长来减轻患儿的症状。
此外,药物治疗还可以在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之前进行,以减小肿瘤的体积,降低手术的风险。
放射治疗。
对于一些复杂的淋巴管瘤,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放射线照射肿瘤部位,可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但放射治疗也需要患儿家庭和医生进行充分的评估,因为放射治疗可能会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合治疗。
在实际治疗中,常常会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比如,手术治疗后结合药物治疗,或者激光治疗结合放射治疗等。
综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减轻患儿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总结。
小儿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治疗选择时,需要患儿家庭和医生进行全面评估,选择最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儿的家庭也需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治疗期间的艰难时刻。
希望本文能对小儿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让更多的患儿能够尽快康复。
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
孙建中;葛一凡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7(026)009
【摘要】收治小儿颈部淋巴管瘤68例,年龄最小生后29d,最大8岁,1岁
以内占67.6%,均于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2例,优良44例,占84.6%,总结了手术治疗的体会,并对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中注意的几个问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进行讨论。
【总页数】2页(P530-531)
【作者】孙建中;葛一凡
【作者单位】西安市儿童医院外科;西安市儿童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910.5
【相关文献】
1.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患儿的临床效果 [J], 刘登辉;肖雅玲;李勇;黎明;黄召
2.沙培林治疗小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21例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J], 金国华;金
荷仙;胡冬梅
3.平阳霉素注射结合手术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 [J], 赵大勇;姜定祥;冉红兵;
郭锡久;阮兴朝;程进强
4.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42例分析 [J], 袁妙贤;周小渔;尹强;刘朝阳;戴翼;陈
立健
5.手术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管瘤22例分析 [J], 归奕飞;韦勇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