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awrence 劳伦斯作家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44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年9月11日-1930年3月2日),通常写作D. H. Lawrence,20世纪英国作家,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
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
1930年3月2日,劳伦斯死于法国芒斯。
劳伦斯在英国的旧寓所如今是一所博物馆。
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
但他在作品中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因此,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
人物生平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劳伦斯出生于英国诺丁汉郡。
他的父亲是一位煤矿工人,而他的母亲则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
正因如此,他的父母关系非常恶劣。
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2年,劳伦斯患上肺炎。
他的工厂职员的职业刚刚开始便因此而结束了。
劳伦斯开始接受教师职业培训。
起初,他在自己家乡教授矿工的孩子们。
后来他重返校园接受教育,并于1908年取得诺丁汉大学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在克罗伊登执教期间,劳伦斯的一些诗作引起了《英国评论》的编辑福特·马多克斯·休佛的注意。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菊花香》就发表在这本杂志上,并在伦敦引起了反响。
于是一位伦敦的出版商开始向劳伦斯约稿。
这是劳伦斯作家生涯的开始。
1910年,劳伦斯出版了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
此后不久,他的母亲就病逝了。
有传闻说劳伦斯为了减轻母亲病重的痛苦而故意加大她服药的剂量。
劳伦斯和他的母亲关系非常亲密。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儿子与情人》(1913)曾引发西方评论界关于“恋母情结”的巨大争议。
劳伦斯编辑本段人物生平劳伦斯出生于矿工的家庭,没有名门望族的声誉,也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他所拥有的仅仅是才华。
天才,用这个词来形容劳伦斯是恰当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很注重人的出身、教养,社会上还弥漫着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清教徒风气,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劳伦斯是与众不同的,有史以来的劳伦斯评论第一人——福特·马多克斯·休弗就这样评价他:他是个天才,是“浸透情欲的天才”。
英国人理查德·奥尔丁顿的这本《劳伦斯传》从他的《儿子与情人》写起——这是一本被普遍认为具有自传性质的劳伦斯名著。
D.H.劳伦斯的父亲阿瑟·劳伦斯是一位矿工,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读报纸,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滚滚的炊火前,一边烤早餐腊肉,用面包接着腊肉上滴下来的油,断断续续地读着当天的报纸。
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崇尚思想,喜欢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政治等问题。
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十分不和谐的,父亲喜欢和矿工们去喝上几盅,喜欢纵欲享乐;母亲却一生戒酒,古板拘谨。
D.H.劳伦斯生活在家庭的飘摇之中,他所记得的是家门外的沃克街上白腊树的树枝在大风的呼啸中发出尖叫声,与家里母亲的尖声争吵、父亲的雄壮的男人声音和咒骂声混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家庭中,他身体孱弱,敏感,富观察力,记忆力极佳,同时——为母爱所控制着。
《儿子与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书中的母亲成功地阻碍了儿子与米丽安姑娘的爱情,并为自己“胜利了”而额手称庆。
在这里,如果儿子摆脱不了恋母情结,他就无法真正地恋爱。
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因公然违背了时代风气而遭禁数年,直到不久之前,人们才认识到该书的价值,并把它翻译成多种文字、拍成电影广泛流传。
劳伦斯的书语言优美,气势恢宏,但除了《虹》在末尾勾勒出一幅彩虹似的带着希望的远景以外,其余的书都显得色调暗淡,冷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劳伦斯式的色彩。
D. H. Lawrence一、作家简介D. H. 劳伦斯(D. H. Lawrence, 1885-1930),英国作家。
他出生于诺丁汉郡的伊斯特伍德,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是小学教师。
劳伦斯中学毕业后,做过职员,教过书,后进入诺丁汉大学学院接受师范专科训练。
他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The White Peacock)于1911年发表。
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1913)是他早期作品中最有影响的一部。
这部小说讲述煤矿工人儿子保罗的成长过程,特别描写了使他自然感情遭到扭曲的“恋母情结”。
1912年,劳伦斯与诺丁汉大学一位教授的夫人弗里达私奔到意大利,两年后与她结婚。
婚后,劳伦斯夫妇曾住在英国,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里达的德国出身和劳伦斯的反战情绪使他们与英国当局的关系十分紧张,因此不得不回到意大利。
在此期间,劳伦斯创作了他最为成功的两部小说-姊妹篇《虹》(The Rainbow,1915)和《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 1921)。
这两部作品都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1919年以后,由于健康原因,劳伦斯一直在旅行,到过锡兰、澳大利亚、墨西哥和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并以这些地方为背景,创作了《袋鼠》(Kangaroo, 1923)和《羽蛇》(The Plumed Serpent, 1926)等作品。
1926年以后,他大部分时间住在意大利,在这里写成了他最有争议性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 1928)。
1930年3月,劳伦斯因为肺结核在法国东南部的旺斯镇去世。
除了长篇小说外,劳伦斯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此外还写了大量诗歌、评论、杂文等,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5二、《木马赢家》赏析填写内容《木马赢家》是劳伦斯较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于他的晚年创作而成,在他去世后的1933年才发表。
【读书笔记大全】劳伦斯《木马赢家》读书笔记《木马赢家》(therocking-horsewinner)是d.h.劳伦斯较为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以现代寓言的形式,在荒诞的图景之中展露了深刻的现实批判内容,探讨了劳伦斯所关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工业社会中金钱对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扭曲。
作者简介:dh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1885-1930),英国文学家,诗人。
为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包括《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儿子与情人》,《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以及《误入歧途的女人》等。
《木马赢家》于他的晚年创作而成,在他去世后的1933年才发表。
【原著选段】therewereaboyandtwolittlegirls.theylivedinapleasanthouse,withagarden,andtheyha ddiscreetservants,andfeltthemselvessuperiortoanyoneintheneighborhood.【译本】她存有一个男孩与两个小女孩,他们住在一幢宽敞拎花园的房子,他们具有体贴人的仆人,真的比街道上的任何人都高人一等。
尽管他们生活入时,但总是感到有一种焦虑。
钱总是不够用。
母亲有一份微薄的收入,父亲也有一份微薄的收入,但几乎不足以维持他们不得不维持的社会地位。
父亲在城里任职。
但尽管他有好的前景,但从未实现。
尽管他们生活入时,但总觉得负担重,少钱用。
【】discreet:1.(言行)谨慎的,慎重的,考虑周到的。
引申为“体贴人的”【举例】itwasn'tdiscreetofyoutoringmeupattheoffice.你打电话到我办公室真是太鲁莽了superiorto:优于,胜于liveinstyle:过豪华时髦生活feelananxietyin:为……感到焦虑。
第一个典型的劳伦斯式人物《白孔雀》是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表现了英国现代社会中自然与文明的对立,这种对立不仅表现在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能的压抑和扭曲上,作者试图通过安纳布这一男性形象来解决自然与文明的冲突这一矛盾。
论文通过介绍作品人物安纳布其人、其事,暗示劳伦斯对文明与自然的矛盾的思考并未成熟,但作为第一位小说人物,安纳布形象则是典型的劳伦斯式人物。
标签:劳伦斯《白孔雀》安纳布劳伦斯式人物D·H·劳伦斯(1885-1970)是爱德华时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他也是20世纪英国最有争议的作家。
在现代英国小说最重要名家的行列中,劳伦斯几乎是唯一一位土生土长的英国作家。
他的作品大多以英格兰中部地区的矿区与乡村为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下层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生活作了详尽的描绘,并对冷酷无情地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一些评论家认为:劳氏主张用人的所谓自然本性的彻底解放来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病,这正是他创作的根本谬误。
[1]劳伦斯第一个时期创作的《白孔雀》是他的长篇小说的处女作。
这部作品对现代人的生存悲剧及其根源作了深入的描绘,是他哲学探索的起点。
劳伦斯本人对这部“囊括了英国小说所能有的缺点”作品并不满意。
[2]但是这部作品对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坚定了劳伦斯从事文学创作的信心,为他后来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说讲述的是莱蒂与乔治、莱斯利之间的爱情故事。
莱蒂与农家少年乔治之间有着发自本能的相互吸引,同时莱蒂又倾心于拥有财富和地位的莱斯利并最终选择了莱斯利。
乔治虽然努力想要重新赢得莱蒂,但是没有能够成功,最后他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文中的安纳布只是一个配角,但他在全书中的意义也仅仅是一个配角吗?安纳布是劳伦斯在修改小说时增加的一个人物,这个看似不重要的人物也只是昙花一现之后就丧生于滚落得碎石之下。
本文试图深层分析安纳布形象及他的出现对于《白孔雀》这部作品有何意义。
恋母、乱情、中年陨命,这位最具争议的英国作家凭什么被文坛重视?/ Part 01「让“性”决定一切,是对是错?」时至今日,“性”仍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性”在男女间也从来都是双标的。
男人谈“性”被认为是正常的,女人谈“性”则被认为是羞耻的,甚至有一部分女人被保守思想束缚而谈“性”色变。
对于女人来说,性和爱是分不开的。
或者说,性,才是通往女人内心的真正通道。
早在91年前的英国,同样有一位作家认为“性,才是爱情的灵魂”。
他在小说里毫不吝惜笔墨描写“性”的美妙,大胆而赤裸。
他就是备受争议的英国作家D·H·劳伦斯。
1885年,劳伦斯出生于英国诺丁汉郡,父亲是矿工,母亲是教师。
父母的文化水平及阶级差别,导致两人的婚姻有性无爱。
这让劳伦斯陷入极大的童年阴影,也影响着他的个人情感诉求。
除了小说中对性的描写被诟病,他的个人情感经历也颇具争议。
1912年,27岁的劳伦斯在诺丁汉大学执教,他与一位教授的夫人弗里达·冯·里奇索芬相识。
初次相遇,他就被弗里达的美貌所吸引。
不久,劳伦斯给弗里达写了一封长信,称对方是全英格兰最美丽的女人。
此后,两人堕入情网。
交往三个月后,两人私奔结婚。
实际上,弗里达比劳伦斯大整整6岁,还和前夫育有3个孩子。
据弗里达回忆,她第一眼看到劳伦斯就猜想这会是个怎样的人,当她对“金丝雀笼”般的无聊生活产生厌倦,悸动的荷尔蒙让她冲破禁忌,大胆与劳伦斯相恋。
对于劳伦斯而言,在这段畸恋中,他实现了对爱情的本能追求。
他厌恶父母那种有性无爱的婚姻,他向往的是性与爱统一的感情。
在劳伦斯看来,性和爱,是驱使两个人在一起必不可少的条件。
也唯有性和爱的结合,才能成全一段幸福的婚姻。
/ Part 02「没有肉体接触的婚姻,名存实亡」劳伦斯把肉体之爱看成是极具神秘色彩的事情,不论是在他的个人情感经历,还是他的小说中都是如此。
在《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这本小说里,劳伦斯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男女欢愉的场面,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纯洁之爱的向往和对禁锢人性的贬低。
wrence劳伦斯介绍及作品欣赏劳伦斯(1885-1930),英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是20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劳伦斯生于诺丁汉郡的一个煤乡,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当过小学教师。
劳伦斯受母亲影响很大,这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都隐约可见。
16岁中学毕业以后,劳伦斯弃学两年,当过职员和小学教师。
在大学读书时,劳伦斯开始了第一部小说的创作,到1911年定名《白孔雀》出版。
从此,他放弃教师职业,专门从事创作。
劳伦斯对当时英国生活中的工业化物质文明和商业精神感到厌恶,为了逃避现实,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先后到过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墨西哥,后来在欧洲大陆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于1930年因肺病在法国南部去世,享年44岁。
在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劳伦斯为世人留下了十多部小说、三本游记、三本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
小说代表作有《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虹》、《儿子与情人》等。
文摘Itwasobviousinthemtoothatlovehadgonethroughthem:thatis,thephysica lexperience.Itiscuriouswhatasubtlebutunmistakabletransmutationitmakes ,bothinthebodyofmenandwomen:thewomanmoreblooming,moresubtlyrounded,he ryoungangularitiessoftened,andherexpressioneitheranxiousortriumphant: themanmuchquieter,moreinward,theveryshapesofhisshouldersandhisbuttock slessassertive,morehesitant.Intheactual***thrillwithinthebody,thesistersnearlysuccumbedtothes trangemalepower.Butquicklytheyrecoveredthemselves,tookthe***-thrillas asensation,andremainedfree.Whereasthemen,ingratitudetothewomanforthe* **experience,lettheirsoulsgoouttoher.Andafterwardslookedratherasifthe yhadlostashillingandfoundsixpence.Connie'smancouldbeabitsulky,andHilda'sabitjeering.Butthatishowmen are!Ungratefulandneversatisfied.Whenyoudon'thavethemtheyhateyoubecaus eyouwon't;andwhenyoudohavethemtheyhateyouagain,forsomeotherreason.Orf ornoreasonatall,exceptthattheyarediscontentedchildren,andcan'tbesatis fiedwhatevertheyget,letawomandowhatshemay.However,camethewar,HildaandConniewererushedhomeagainafterhavingbe enhomealreadyinMay,totheirmother'sfuneral.BeforeChristmasof1914bothth eirGermanyoungmenweredead:whereuponthesisterswept,andlovedtheyoungmen passionately,butunderneathforgotthem.Theydidn'texistanymore.。
作家劳伦斯是谁劳伦斯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作家,也是性爱描写大师,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作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家劳伦斯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家劳伦斯的简介戴维·赫伯特·劳伦斯,20世纪英国作家,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
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
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
但他在作品中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因此,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
劳伦斯的小说作品中最著名的包括《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0)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
劳伦斯的写作风格劳伦斯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多样的,且互相关联。
他早就宣称:血和肉比才智更高明。
同时,他还自称对“心智”持怀疑态度。
他憎恨产业主义。
在《儿子和情人》、《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几部长篇小说中,他把煤矿业用来做为矿工们和矿场主们丧失人性本能的原因与象征。
他把性爱看成是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经验,尽管在他的作品中以性爱为主题是历经变化发展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把这场战争看成是爱与恨的战斗。
因此,在1912年所写的《干草堆里的爱情》、《儿子和情人》以及1913年他着手写的两部长篇小说《虹》与《恋爱中的女人》等作品中对这一主题他都有所寓意。
在这次大战后,他越发把“男性的柔情”看成是爱情的源泉。
他使这一主题充满诗意地、强有力地有诸如《死去的人》、《羽蛇》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类著作中有所发展。
贯穿在他一切作品中的一条线是阶级意识。
其特点是:一个下层阶级的男人和一个上层阶级的女人的结合。
上层阶级的男人通常是萎靡不振,缺乏人性本能力量的。
在劳伦斯的笔下,阶级差异在《儿子和情人》、《虹》、《羽蛇》以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长篇小说中显露出戏剧性的、强有力的效果。
D.H.劳伦斯全名为什么D.H.劳伦斯全名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通常写作D. H. Lawrence,20世纪英国作家,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D.H.劳伦斯全名为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D.H.劳伦斯简介D.H.劳伦斯是一位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是一位具有非常大的争议的人物,正是这种争议的存在使得劳伦斯更加的出名,虽然,劳伦斯在很多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但是劳伦斯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
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有10部,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
D.H.劳伦斯1885年9月11日出生于英国诺丁汉郡,父亲是一名煤矿工人,而母亲却出身于中产阶级,父母的关系非常的恶劣,而劳伦斯跟母亲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亲密,这样的家庭关系对劳伦斯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劳伦斯曾经做过工厂职员、教师,后来在其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了文学创作,之后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
D.H.劳伦斯的作品之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是因为其作品中充满着大量的性爱描写,甚至还有着同性恋的描写,这些情节的描写使得劳伦斯的作品一度被禁,一位出版商曾经这样评价劳伦斯作品“《儿子与情人》是我读过的最淫秽的一本书。
”1930年3月2日,劳伦斯在自己45岁的时候在法国芒斯去世,其妻子将其埋葬在了新墨西哥,劳伦斯在英国的旧寓所如今是一所博物馆。
D.H.劳伦斯作品D.H.劳伦斯全称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英语文学作家,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但是其最擅长的,也是最著名的要数小说的创作,劳伦斯短暂的一生之中写出了1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虹》、《爱恋中的女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D.H.劳伦斯的作品比较的丰富,尽管其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却写出了众多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些曾经风靡整个欧洲。
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富争议的作家D·H·劳伦斯诞辰130周年和逝世85周年的年份,3月2日是他的忌日。
近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十卷本《劳伦斯文集》以及《劳伦斯读本》,这两部书皆由毕冰宾先生(笔名“黑马”)主译,而《劳伦斯文集》更是由他主编。
作为国内最为著名的劳伦斯研究者与翻译家之一,毕冰宾先生从事劳伦斯研究30年,对劳伦斯及其作品的发言无疑极具代表性,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他,就劳伦斯进入中国90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境遇、劳伦斯在当下中国的思想价值与阅读意义等做了探讨。
在毕冰宾看来,劳伦斯“仍然是我们这个文明阶段的大家”,他的作品并未过时,他所关注的问题,依然是当下中国最敏感和焦虑的话题。
“读劳伦斯,不仅是审美的历程,也是对当下文明危机的一种透视,令我感到劳伦斯就在我们身边。
”他说。
劳伦斯关注的话题也是我们当下最敏感和焦虑的话题晶报:您在1981年读本科的时候就接触劳伦斯,研究生毕业论文还是以劳伦斯为方向,那么,您最初是如何对劳伦斯产生浓厚兴趣的?一路走来这30年,您对劳伦斯的研究与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毕冰宾:1981年我读英语专业大三时,国内尚没有劳伦斯作品出版,我们甚至没有听说过劳伦斯的名字。
只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开始聘请外教,我们的美国教师开设现代文学选修课时,教材里出现了一篇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我才去查上世纪50年代翻译过来的苏联版教科书《英国文学史纲》,里面简单提到劳伦斯,稍有肯定,但定义是颓废作家。
里面提到的《贾特累夫人的情人》我们更是一无所知,当时我很想看美国教授怎么讲授颓废作家。
当时,就那一篇小说《菊香》令我折服,丝毫不觉得劳伦斯颓废,甚至觉得这个作家太优秀,进而很困惑这样的工人阶级出身、写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家何以被贬斥为颓废作家。
我的参照系是从小就熟读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那些歌颂革命斗争和底层人民群众的作品如《红旗谱》、《桐柏英雄》、《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及浩然的一系列农村题材小说。
《D.H.劳伦斯传》|苗炜工作室解读关于作者这本传记的作者叫杰弗里·迈耶斯,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
为了写这本传记,他挖掘了劳伦斯及其亲朋未经出版的杂记与信件,全面、深入、细致地呈现了劳伦斯的人生故事。
关于本书这本书是英国作家D. H. 劳伦斯的重磅传记,劳伦斯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所有的写作都是个人生活的投射,他把个人经历全都改头换面写进了小说。
了解劳伦斯的生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核心内容第一,用“煤炭”“性”“游荡”这三个关键词为你介绍劳伦斯的传奇一生。
第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什么成为劳伦斯最出名的小说?这本书写了什么?今天,这本小说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思考?点击查看大图,也可以保存到手机,分享到朋友圈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
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D.H.劳伦斯传》,这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全名大卫·赫伯特·劳伦斯)的传记。
劳伦斯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很有争议,因为书里的情爱描写非常直白。
劳伦斯最出名的小说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本书在1928年出版,之后一直是禁书,直到1960年英国才解禁,解禁后八个月就卖出去三百多万本,人们都想看看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
这本传记的作者叫杰弗里·迈耶斯,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写过三十多本文学评论和文学传记,包括《奥威尔传》《海明威传》。
迈耶斯写的这本《D.H.劳伦斯传》有500页,后面有个小小的附录,不到两页纸,写的是“劳伦斯病史”。
劳伦斯出生两周就患上了支气管炎,一辈子都在和肺结核纠缠,总会口吐鲜血,经常患流感,还得过疟疾。
劳伦斯在1930年去世,只活了44岁,但他的生命都用来写作,他留下十几部长篇小说,几十个短篇小说,还有大量诗歌和游记。
有评论说,劳伦斯所有的写作都是他个人生活的投射,他的全部作品都是经过修饰和渲染的自传。
这种说法没错,劳伦斯把个人经历全都改头换面写进了小说。
劳伦斯英文简介戴维·赫伯特·劳伦斯,20世纪英国小说家、批评家、诗人、画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劳伦斯英文简介,希望对你有用!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简介David Herbert Lawrence (commonly known as D · Lawrence), 20th century British novelist, critic, poet, painter. Representative works are "son and lover", "rainbow", "love in the woman" and "Lady Chatterley's lover" and so on.Lawrence was born in the miners family, when the butcher accounting, factory employees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ad drunk at home and abroad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 reality of critical criticism. Lawrence wrote poems, but mainly wrote novels. He created 10 novels in his life, 11 short stories, 4 plays, 10 poems, 4 essays, 5 theoretical works, 3 travels and a large number of letters.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人物经历Lawrence was born on September 11, 1885 in the town of Nottinghamshire, England. I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he often used his hometown as a place f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which he calls "my beloved place". Lawrence graduated from Nottingham High School. After that, he worked at a surgical facility in Blackwood Township, where he left Pneumonia. During the recuperation, he often went to Chambers House's Hayes farm to visit, met Jessie Chambers and some other young people. Their common interest is reading.From 1902 to 1906, Lawrence was a teacher at a primary school in Isheswood. In these years, Lawrence began writing poetry, while writing novels. In 1907 he won the short story contest in the Nottingham Guardian. In 1908, he was a teachercertificate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In the autumn of the same year, he left home to London, while teaching, continue to write. His poems were presented by Jesse Chambers to the then-influenced "British Review" editor, Ford McDowell.In 1909, Ford published the poems in the British commentary. In the same year, Ford also published Lawrence's short story "Chrysanthemum", which caused the publisher Heineman's attention, and Heineman contacted him for further publication. His mother died in 1910. He and his mother's relationship is very close, the mother's death to become a turning point in his life. After the death of the mother, Lawrence had suffered from pneumonia and later developed into a lung disease that led to his premature death.In 1911, Lawrence stopped teaching and was determined to write for a living. This year, his novel "White Peacock" available, Lawrence officially began writing career. Lawrence also writes and revises "son and lover" at the same time.In 1912, Lawrence in Italy completed the "son and lover", published in 1913, his friend Edward cut off more than 100 pages in the editor, Lawrence was very satisfied with this.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novel has been recognized by critics. In the same year, they returned to England to do a short stay, met the publisher John Middletown Murray and the New Zealand-born short story writer Catherine Mansfield. They soon returned to Italy, Lawrence began to write "Rainbow" and "love in the woman." These two pieces of work explores some of the potential factors that affect marriage, personal achieve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Lawrence for peace, his wife because the Germans, the couple can not get a passport,continue to be the official harassment. They were accused of spying in Germany, and in 1917 they were officially expelled from Cornwall, and until 1919 they were allowed to immigrate abroad. This year is the beginning of their wandering life. The experience of this period of persecution was later described in his autobiography chapter of the novel "Kangaroo" published in 1923. After this has been to Lawrence died, they spent more than ten years of wandering life; this experience Lawrence called "barbaric pilgrimage."In 1915, "Rainbow" came out. It was a story about the growth of the two sister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and it was banned by the government on obscenity. At this time Lawrence began writing "lost girl", failed to complete, in 1920 and rewrite and revision.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Lawrence left the UK, then only go back twice, do short stay. He traveled wives with his wife and traveled to sever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Australia, Italy, Sri Lanka, North Africa, Mexico, France and Sicily, where he was short-lived.In 1922, they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want to l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 body does not allow. Lawrence lived on the farmhouse in Taos, Mexico, for the most long time, and there was a few years before and after, where he had dreamed of building a utopian society, but his lungs were serious, and in 1925 he had to return to Florence, Italy. During this period, he continued to revise "Lady Chatterley's Lover", published in Paris in 1928 as a private version.In 1930, Lawrence died of lung diseas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at the age of 44 years. Her wife's third husband later placed his ashes in a small church in the New Mexico Mountains.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个人生活Lawrence's family is a poor working class family, father is a miner, alcoholic, mother is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the cultural level is much higher than her husband. Lawrence's youth lives are affected by poverty and the friction between parents.Lawrence had traveled with a few women, such as Jesse Chambers ("son and lover" in the Marianne's prototype), Helen Krk and his fiancee Lucy Barros, but finally cut off the relationship. In 1912, he and his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a language professor of the wife of Freda Feng Liqi Tao Feng met, the two fall in love. Freda was six years older than he was, and she abandoned her husband and three children, with whom he went to the disputed border area of France and Germany at the time Bavaria her home Melz went to become his lifelong companion. Melz was then a German military fortress, and Lawrence was arrested on charges of British spies, and later the father of Freda was meditated before being released. In 1914, Lawrence and Freda returned to England, married in July of that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