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统一规定201112
- 格式:pdf
- 大小:178.39 KB
- 文档页数:10
总师室整理规范编号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实施日期1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 2011.10.12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 2011.8.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 GB50204-2002 2011.8.14 住宅建筑构造GJBT-1153 2011.3.15 典型墙体材料应用构造图集GJBT-11542011.3.16 典型屋面材料应用构造图集GJBT-1155 2011.3.17 门窗产品构造图集GJBT-1156 2011.3.18 柱间支撑(柱距7.5米)GJBT-1157 2011.3.19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四)(砌体结构住宅抗震加固)GJBT-1158 2011.3.110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GJBT-1159 2011.3.111 G101系列图集常用构造三维节点详图(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GJBT-1160 2011.3.1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口部防护设计GJBT-1161 2011.3.113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233-2011 2011.10.114 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2011 2011.10.115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2011.10.116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 2011.6.117 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JGJ/T238-2011 2011.12.118 择压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4-2011 2011.12.119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 2011.12.120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2011.12.121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2011 2011.12.12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011.12.123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JGJ/T53-2011 2011.12.124 木复合门JG/T303-2011 2011.8.125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2011 2011.12.126 卷帘门窗JG/T302-2011 2011.8.127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JG175-2011 2011.8.128 人行自动门用传感器JG/T310-2011 2011.8.129 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JG305-2011 2011.8.130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2012.5.131 建筑用防涂鸦抗粘贴涂料JG/T304-2011 2011.8.132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4-2011 2011.12.133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 2011.12.134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DGJ08-2077-2010 2011.3.135 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GJ08-903-2010 2011.3.136 遇水膨胀止水胶JG/T312-2011 2011.8.137 柔性饰面砖JG/T311-2011 2011.8.13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 2012.5.139 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 2012.1.140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50687-2011 2012.5.14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2012.5.142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 2012.5.14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012.10.144 建筑用砌筑和抹灰干混砂浆JG/T291-2011 2011.8.145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 2012.10.146 建筑用砌筑和抹灰干混砂浆JG/T291-2011 2011.8.147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 2011.10.148 建筑防水维修用快速堵漏材料技术条件JG/T316-2011 2011.10.149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2011.12.150 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JGJ/T239-2011 2011.12.15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011.12.152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2012.4.15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2011.12.154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2011 2011.12.155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 2011.12.156 建筑结构用铸钢管JG/T300-2011 2011.10.157 预应力钢绞线用轧花机JG/T323-2011 2011.10.158 机制玻镁复合板与风管JG/T301-2011 2011.10.159 预应力用电动油泵JG/T319-2011 2011.10.160 彩钢整板卷门JG/T306-2011 2011.10.161 沿斜面运行无障碍升降平台技术要求JG/T318-2011 2011.10.162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验与评估规程DG/TJ08-2080-2010 2011.3.163 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JG/T321-2011 2011.10.164 预应力筋用液压镦头器JG/T320-2011 2011.10.165 预应力筋用挤压机JG/T322-2011 2011.10.166 生活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其排放CJ/T368-2011 2011.12.167 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1 2011.12.168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 2012.5.169 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G/T327-2011 2011.12.170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GB/T50698-2011 2012.5.171 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JG/T328-2011 2011.12.172 平开玻璃门用五金件JG/T326-2011 2011.12.17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2011.8.174 建(构)筑物托换技术规程CECS 295:2011 2011.9.175 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CECS 293:2011 2011.9.176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技术规范CECS 289:2011 2011.8.177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 279:2010 2010.11.178 给水排水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270:2010 2010.12.179 轻钢构架固模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CECS 283:2010 2011.3.180 中小套型住宅厨房和卫生间工程技术规程CECS 284:2010 2011.3.181 建筑排水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282:2010 2011.2.182 自承重砌体墙技术规程CECS 281:2010 2011.1.183 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 2011.10.184 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JGJ/T244-2011 2012.3.185 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JGJ/T249-2011 2012.5.186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 2012.1.187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GJBT-1169 2011.9.188 幼儿园建筑构造与设施GJBT-11702011.9.189 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住宅图集GJBT-1171 2011.9.190 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通用图集GJBT-1172 2011.9.191 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与结构构造图集 1.建筑构造 2.结构GJBT-1173 2011.9.19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GJBT-1174 2011.9.19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GJBT-1175 2011.9.19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GJBT-1176 2011.9.195 钢吊车梁系统设计图平面表示方法和构造详图GJBT-1177 2011.9.196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GJBT-1178 2011.9.197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GJBT-1179 2011.9.198 钢檩条钢墙梁GJBT-1180~1181 2011.9.199 带水平段钢斜梯(45°)GJBT-1182 2011.9.1 10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2012.3.1 101 建筑幕墙用氟碳铝单板制品JG/T331-2011 2012.2.1 102 建筑工程用索JG/T330-2011 2012.2.1103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012.8.1 10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012.8.1 105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2011 2012.6.1 106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 2012.3.1 107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2011 2012.8.1 1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012.8.1 109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2012.3.1 110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 2012.3.1 1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012.8.1 112 冷热水用无规共聚聚丁烯管材及管件CJ/T372-2011 2012.2.1 113 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JG/T333-2011 2012.2.1 114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2012.4.1 11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2011 2012.4.1 116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11 2012.4.1 117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2011 2012.4.1 118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2012.4.1 119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2012.4.1 120 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304:2011 2011.11.1121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 140:2011 2012.1.1122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 2012.4.1 12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2012.5.1 124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2012.5.1 125 混凝土模卡砌块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87-2011 2011.10.1 126 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65-2011 2012.6.1 127 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JG/T336-2011 2012.5.1 128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JG/T337-2011 2012.5.1 129 无负压一体化智能给水设备CJ/T381-2011 2012.5.1130 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380-2011 2012.5.1 131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2012.5.1 132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JG/T335-2011 2012.5.1 133 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2011 2012.5.1 134 纤维增强混凝土装饰墙板JG/T348-2011 2012.5.1 135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现场检测仪器JG/T345-2011 2012.5.1 136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2012.8.1 137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2011.8.1 138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2011 2012.5.1 13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012.7.1 140 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69-2012 2012.7.1 14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2012.6.1 142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JGJ/T272-2012 2012.5.1 143 环压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305:2011 2012.3.1 144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CECS 300:2011 2012.6.1 145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76-2012 2012.5.1 146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JGJ/T279-2012 2012.5.1 147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JGJ/T264-2012 2012.5.1 148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2012.5.1 149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JGJ/T267-2011 2012.5.1 150 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JGJ/T277-2012 2012.5.1 151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2012.6.1 152 天然石材用水泥基胶粘剂JG/T355-2012 2012.5.1 153 聚丙烯静音排水管材及管件CJ/T273-2012 2012.8.1 154 水泥木丝板JG/T357-2012 2012.8.1 155 建筑门窗及幕墙用玻璃术语JG/T354-2012 2012.5.1 156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CJJ/T177-2012 2012.5.1157 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JGJ/T263-2012 2012.5.1 158 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JGJ/T262-2012 2012.5.1 159 建筑用泡沫铝板JG/T359-2012 2012.8.1 160 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机材料后锚固技术规程JGJ/T271-2012 2012.8.1 161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2012.8.1 162 金属装饰保温板JG/T360-2012 2012.8.1 163 给水排水用滗水器通用技术条件CJ/T388-2012 2012.5.1 164 不锈钢衬塑复合管材与管件CJ/T184-2012 2012.8.1 165 钢筋桁架楼承板JG/T368-2012 2012.8.1 166 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 2012.8.1 167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格栅JG/T364-2012 2012.8.1 168 聚碳酸酯(PC)实心板JG/T347-2012 2012.8.1 169 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专用粘合剂JG/T370-2012 2012.8.1170 建筑工程用切(扩)底机械锚栓及后切(扩)底钻头JG/T367-2012 2012.8.1171 聚碳酸酯(PC)中空板JG/T116-2012 2012.8.1 172 多联式空调(热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G/TJ08-2091-2012 2012.3.1 173 居住区信息系统网络互联技术规程DG/TJ08-2092-2012 2012.3.1 174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 2012.8.1 17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12 2012.10.1 176 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342-2012 2012.8.1 177 钢管扣件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16-2011 2012.3.1 178 温度法热计量分摊装置JG/T362-2012 2012.8.1 179 混凝土防冻泵送剂JG/T377-2012 2012.8.1 18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JGJ/T259-2012 2012.8.1 181 索结构技术规程JGJ257-2012 2012.8.1 182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 2012.8.1 183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技术规程JGJ248-2012 2012.8.118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2012.8.1 185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JGJ22-2012 2012.8.1 186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 2012.8.1 187 轻型木桁架技术规范JGJ/T265-2012 2012.8.1 188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 2012.8.1 189 闭口型压型金属板JG/T363-2012 2012.8.1 190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 2012.8.1 191 结构加固用玄武岩纤维片材JG/T365-2012 2012.8.1 192 金属屋面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JG/T375-2012 2012.8.1 193 铝塑贴面板JG/T373-2012 2012.8.1 194 建筑变形缝装置JG/T372-2012 2012.8.1 195 非烧结块材砌体专用砂浆技术规程CECS 311:2012 2012.7.1 196 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 2012.8.1 197 建筑用开窗机JG/T374-2012 2012.8.1 198 冷轧高强度建筑结构用薄钢板JG/T378-2012 2012.10.1 199 集中式蓄电池应急电源装置JG/T371-2012 2012.8.1 200 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JGJ/T273-2012 2012.10.1 201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 2012.10.1 202 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JGJ/T274-2012 2012.10.120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钢骨架复合管管道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306:2012 2012.7.120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012.10.1 205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2012.8.1 206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2012.8.1 20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2012.11.1 208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2012 2012.11.1 209 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 2012.11.1 210 轻型钢结构技术规程DG/TJ08-2089-2012 2012.4.121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GJ08-56-2012 2012.5.1 212 再生骨料地面砖和透水砖CJ/T400-2012 2012.10.1 213 门窗幕墙用纳米涂膜隔热玻璃JG/T384-2012 2012.11.1 21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2012.10.1 215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2012.10.1 216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 2012.10.1 217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2012.10.1 218 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 2012.10.1 219 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50786-2012 2012.10.1 220 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 2012.12.1 22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012.10.12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2012.12.12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 2012.12.1 224 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工程技术规程CECS 316:2012 2012.9.1 225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315:2012 2012.8.1 22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2012.12.1 227 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2012 2012.12.1 228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吊顶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98-2012 2012.6.1 229 脱硫石膏轻质砌块、条板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99-2012 2012.6.1 230 文明施工规范DGJ08-2102-2012 2012.8.1 231 实心与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254:2012 2012.10.1 232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28:2012 2012.10.1 233 叠压供水技术规程CECS 221:2012 2012.9.1 23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013.6.1 235 建筑物倾斜纠偏技术规程JGJ270-2012 2012.12.1 236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 2013.6.1 237 模块化同层排水节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CECS 320:2012 2012.11.1238 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CECS 323:2012 2012.12.1 239 干粉灭火装置技术规程CECS 322:2012 2012.12.1 24024124224324424524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902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自为JGJ130-2011,2011 年12 月1 日起实施。
第其中,3.4.3、6.2.3、6.3.3、6.3.5、6.4.4、6.6.3、6.6.5、7.4.2、7.4.5、8.1.4、9.0.1、9.0.4、9.0.5、9.0.7、9.0.13、9.0.14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30-2011,自2011 年12 月1 日起实施。
强制性条文:3.4.3 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6.2.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6.3.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6.3.3。
6.3.5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4.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6.6.3 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6.6.3。
6.6.5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建筑施工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等各个阶段。
第三条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范,对建筑施工单位、建筑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监单位等相关单位和个人具有约束力。
第四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管理责任,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五条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治理、责任落实”的原则。
第六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确保施工安全。
第二章施工前期准备第七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对工程的可行性和风险进行评估,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方案、施工组织流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等,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第八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第九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十条建筑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与防护用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
第三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班组的组织建设,设立安全员、班组长等管理岗位,落实安全责任制。
第十二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三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管理,规范车辆、机械的通行和停放。
第十四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对设备、机械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使用。
第十五条建筑施工单位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告知施工人员正确使用方法。
第十六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四章施工后期管理第十七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完成后,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1. 前言建筑施工安全是一个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与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生命和财产损失息息相关。
为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本文将就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进行统一规定。
2. 安全风险评估建筑施工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包括高空坠落、电击、火灾、塌方、爆炸、物体打击等。
建筑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减少风险。
施工中应综合考虑施工单位间的合作、施工环境、施工工序、特殊工种等因素,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3. 建筑施工作业许可证制度为确保施工人员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工作,建筑施工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施工许可证制度进行管理。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必须在有关部门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在施工现场醒目的位置张贴。
同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把控施工人员的工种和资质,禁止无资质人员在施工现场从事作业。
4. 安全施工标准化建筑施工单位应依据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和流程进行作业,并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所有施工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必须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要求。
施工单位应正确选择和使用施工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
同时,施工单位应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和实施相关安全监控措施,以建立和健全施工安全防护体系。
5.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在现场两旁设置警戒线,防止外人进入。
同时,施工现场内应设置警示标志,避免施工现场人员相互干扰。
施工单位应将施工现场分成作业区和非作业区,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6. 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建筑施工现场是个高危环境,事故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制定并科学实施事故应急预案。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紧急出口标识,永远保持畅通;应建立施工现场医疗急救站,保证施工人员在遭遇事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施工单位要维持与公安、消防、急救、救援等部门的良好沟通,快速响应施工现场紧急事件。
建筑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2011建筑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20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施工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建筑施工行为,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建筑施工安全指建筑施工期间所涉及的各类安全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施工人员安全、施工设备安全、施工环境安全等。
第三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负责,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做到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保障。
第四条建筑工地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安全人员。
第二章施工人员安全第五条施工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持有有效的施工证书方可参与施工作业。
第六条施工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条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应当使用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各类安全保护设施。
第八条施工人员不得酗酒、吸毒等影响施工安全的行为。
第三章施工设备安全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确保所使用的施工设备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条施工设备应当由专业人员操作,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第十一条施工设备的电源应当符合安全规范,并配备过载保护设备。
第四章施工环境安全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保障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等基本条件,并建立消防设施。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应当清理杂物,保持施工道路畅通。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五条地方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工整顿等处罚措施。
第十七条对于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扩展内容:1、本所涉及附件如下:a.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记录表b. 建筑施工现场应急预案c.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教材2、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a. 建筑施工单位:指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建筑施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2011年常用房屋建筑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引言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2011年常用房屋建筑工程标准的强制性条文,包括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条文的遵守对于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设计工程标准1.1 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
•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因素。
1.2 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抗震、抗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要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保证建筑内部供水和排水的安全和卫生。
2. 建筑施工工程标准2.1 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流程,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劳动力、材料、设备和施工环境等因素,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2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施工的效率和安全。
2.3 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控制,按照相关标准对施工工艺、材料和构件进行检验和验收,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
3. 房屋建筑工程验收标准3.1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建筑物结构安全、建筑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要求。
3.2 竣工验收文件的编制•竣工验收文件应详细记录工程竣工情况,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材料采购和使用记录等内容。
3.3 房屋质量保修•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按合同约定负责房屋质量的保修工作,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房屋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总结本文介绍了2011年常用房屋建筑工程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范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
二、总则1. 本规定旨在规范和统一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提高施工安全水平。
2. 本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施工,包括建筑物、市政道路、桥梁等。
3. 所有参与建筑施工的单位和人员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4. 监督部门应组织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检查,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三、施工前的安全技术措施1.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方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和安全技术要求。
2. 施工方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3. 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组织,保证施工的顺利推进。
2. 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范,避免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3. 在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安全网或安全围栏,以防止人员坠落。
4.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清洁整齐,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5. 施工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反规定的行为,如吸烟、乱扔垃圾等。
五、施工后的安全技术措施1. 在施工完成后,施工方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没有安全隐患。
2. 施工方必须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妥善保管,防止被盗或损坏。
3. 施工方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总结和经验总结,及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将相关经验推广应用。
六、监督和处罚1. 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监督,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并追责。
2. 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
3. 受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统一技术措施应用规定
1 目的
促进各专业对统一技术措施的正确应用,达到设计的技术统一,提高设计质量。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程设计和标准设计的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
3 职责
3.1 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统一技术措施的购买发放。
3.2 统一技术措施的应用由专业副总工程师负责指导。
4 管理和应用要求
4.1 应确保有关设计人员获得适用的统一技术措施版本。
4.2 统一技术措施反映了我国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也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对设计起技术统一和技术指导的积极作用,但不能视为强制性标准。
4.3 统一技术措施是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规范的补充。
设计中需要突破规范或措施时,应阐明原因提出措施,报所总工程师批准才能设计。
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应按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组织审定方可使用。
4.4 在使用中,如与国家新颁布的规范、规程或规定不符时,均应遵照国家规范或有关规定。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三日2021年1月23日星期六17:08:08。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1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11》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
以下是下面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2011进行相关资料:《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11》的内容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六部分内容,其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的基本内容如下:4.0.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建筑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说明:4.0.1随着经济发和施工技术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又涌现了大量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体工程和具有综合使用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物,几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也不少。
这些建筑物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后期建设资金不足,部分停缓建,已建成可使用部分需投入使用,以发挥投资效益等;投资者为追求最大的投资效益,在建设期间,需要将其中一部分提前建成使用;规模特别大的工程,一次性验收也不方便等等。
因此,原标准整体划分一个单位工程验收已不适应当前的情况,故本标准规定,可将此类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同时,随着生产、工作、生活条件要求的提高,建筑物的内部设施也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物相同部位的设计也呈多样化;新型材料大量涌现;加之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使分项工程越来越多,因此,按建筑物的主要部位和专业来划分分部工程已不适应要求,故本标准提出在分部工程中,按相近工作内容和系统划分若干子分部工程,这样有利于正确评价建筑工程质量,有利于进行验收。
4.0.2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2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说明:4.0.2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和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是单位工程划分的基本要求。
在施工前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自行商议确定,并据此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和验收。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7.4 模板拆除7.4.1 模板支架拆除必须有工程负责人的批准手续及混凝土的强度报告。
7.4.2模板拆除顺序应按设计方案进行。
当无规定时, 应按照先支的后拆, 先拆主承重模板后拆次承重模板。
7.4.3拆除较大跨度梁下支柱时, 应先从跨中开始, 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多层楼板支柱时, 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柱。
7.4.4当水平支撑超过二道以上时, 应先拆除二道以上水平支撑, 最下一道大横杆与立杆应同时拆除。
7.4.5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 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
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应用槽滑下或用绳系下。
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8 施工用电8.1 一般规定8.1.1 施工用电设备数量在5台及以上, 或用电设备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
8.1.2 施工用电应建立用电安全技术挡案, 定期经项目负责人检验签字。
8.1.3 施工现场应定期对电工和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
8.1.4 施工用电应定期检测。
8.2 用电环境8.2.1与外电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建工程不2 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生活设施和堆放构件、材料等。
.建筑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1 总则 (2)2设计依据 (2)3 设计范围 (2)4 设计基础数据 (2)5 设计深度 (3)6 设计原则 (3)7 工程设计规定 (3)8 采用的标准规范 (14)1 总则1.1 目的为统一本专业在工程设计、施工中的设计原则、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内容及深度,特制定本规定。
1.2 适用范围1.2.1本规定适用于中煤集团蒙大新能源化工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各个阶段总体院和各装置设计院建筑专业设计文件的编制。
本规定可作为本项目建筑专业详细设计的依据。
1.2.2 本规定执行过程中,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各装置设计院有义务提出修改或补充的建议,并经业主及总体院确认后生效:1)完善或修订某条款时;2)与执行标准、规范产生矛盾时;3)遇特殊情况不能执行某条款时。
提出修改或补充建议,按以下次顺序执行:①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的有关条款与条文;②上级主管部门对50万吨工程塑料项目可研的审查批复意见;③地方专业部门制定的当地必须执行的有关规定。
2 设计依据详见《项目设计统一规定》(文件编号:XXXX-XX-XX-XX-XXX)相关内容。
3 设计范围建筑专业的设计范围为本项目中所有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及详图等。
4 设计基础数据详见《项目设计统一规定》(文件编号:XXXX-XX-XX-XX-XXX)相关内容。
5 设计深度详见《项目设计统一规定》(文件编号:XXXX-XX-XX-XX-XXX)相关内容。
6 设计原则6.1建筑设计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的规范、标准和技术规定。
6.2 建筑设计本着节约投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积极推进工厂建筑设计模式改革,节约能源及降低基本建设投资。
6.3 根据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在满足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防、检修、运输等要求的前提下,按功能分区,合理布置,尽量做到布置紧凑、美观、减少占地、节省投资。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1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011》的内容主要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六部分内容,其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的基本内容如下:6.0.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说明:6.0.1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所有检验批和分项工程均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
验收前,施工单位先填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有关监理记录和结论不填),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中相关栏目签字,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
6.0.2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筑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说明:6.0.2本条规定了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组织者及参加验收的相关单位和人员。
工程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因此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因为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主要技术资料和质量问题是归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掌握,所以规定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参加验收是符合实际的。
由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技术性能要求严格,技术性强,关系到整修工程的安全,因此规定这些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的工程质量验收。
6.0.3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说明:6.0.3本条规定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首先要依据质量标准、设计图纸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符合要求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和完整的质量资料,请建设单位组织验收。
标号书名单价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8.00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8.00GB50151-201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4.00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9.00GB50099-2011中小学设计规范18.00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0.00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1.00 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17.00JGJ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4.00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15.00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6.00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18.00GB50738-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37.00CJJ/T165-2011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0.00JGJ/T280-2012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20.00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8.00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33.00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8.00 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7.00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4.00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47.00CJJ143-20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5.00DBJ/T15-77-2010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8.00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6.00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2.00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31.00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34.00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1.00CJJ89-20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3.00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38.00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0.00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10.00 JGJ/T205-2010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10.00JGJ215-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10.00 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1.00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1.00JGJ190-201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10.00JGJ/T220-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11.00JGJ214-2010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14.00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8.00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16.00JGJ83-2011软土地区岩石工程勘察规程20.00GB50642-2011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26.00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5.00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10.00GB/T11836-200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30.00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18.00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24.00JC/T452-2009通用水泥质量等级12.00DBJ/T15-85-2011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数据标准30.00DBJ/T15-80-2011保障性住房建筑规程28.00DBJ/T15-86-2011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技术标准26.00 DBJ15-75-2010广东省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18.00 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28.00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21.00GB50788-201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14.00JGJ/T77-201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10.00CJJ/T29-20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2.00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10.00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12.00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8.00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1.00 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1.00 JGJ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23.00J11-1常用建筑构造(一)(2012年合订本)228.0007MS10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104.0004S202室内消火栓安装12.0007FD01-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2007年合订本)28.0004X501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33.0005SDX006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电气专业)29.00 10D303-2~3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2010年合订本)139.0012J609防火门窗(替代03J609)65.0012J201平屋面建筑构造69.0012J304 楼地面建筑构造89.0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
作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建质函[2011]82号
【发布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1.04.08
【实施日期】2011.04.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
(建质函[2011]82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现将《2011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在工作中予以支持和配合。
各主编单位编制中有何问题,请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联系。
联系电话:010-********。
附件:2011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八日附件:
二○一一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
二○一一年四月
建筑专业:。
目录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02〕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2004〕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GB50330-2002〕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标准》〔JGJ106-2003〕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标准》〔JGJ79-2002〕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02〕8《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1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标准》〔GB50119-2003〕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1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01〕1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8《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19《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12-2002〕20《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6-2002〕2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7-2002〕22《屋面工程技术标准》〔GB50345-2004〕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8-2002〕2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9-2010〕2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01〕26《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标准》〔JGJ133-2001〕2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42-2002〕2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9《水质检验方法》〔GB5750-2006〕30《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CJJ 12-99〕3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43-2002〕3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3-2002〕3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10-2002〕3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01〕06版3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39-2003〕36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标准》〔JGJ 162-2008〕3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09〕3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3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50007-2002〕40.《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第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
是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其中,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规定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如安全组织机构、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等,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2. 施工现场安全要求:规定施工现场应具备安全通道、安全防护设施、消防设备等,施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 高处作业安全要求:规定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搭设脚手架、使用安全带等。
4. 施工机械安全要求:规定使用施工机械时应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 施工材料安全要求:规定施工材料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其对工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6. 火灾防护安全要求:规定施工现场应具备消防设备,施工过程中应严禁明火作业、堆放易燃材料等。
7. 紧急救援措施:规定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人员,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定的出台和执行,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