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1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借助试题可以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 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歌儿,鸟儿以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练习题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去年的树》。
答:去年的树2、在第8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3、文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句子,请用线划下来,并说说为什么感动?答:因为写出了鸟儿十分重友情。
4、鸟儿两次看着灯火,它会想些什么呢,先想像一下,然后写出来。
答:鸟儿第一看想: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
鸟儿第二个看想: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
5、你喜欢故事中的鸟儿和树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们说?答:我想对鸟儿说:你真是一只诚实守信的小鸟。
我想对树说:你也是一棵重友情的树。
6、学了这篇童话,我明白了我们要(做人要遵守诺言)的道理。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 21、选文中有两个“看”字,第一个“看”表示( );第二个“看”表示( )。
A.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B.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它在想些什么。
小学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情势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换思想等的工具。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去年的树》教案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鸟儿的日记。
(一)2001年10月28日晴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辞别。
(二)2002年2月28日阴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辞别。
师导语激趣:同学们,看!这是鸟儿写的日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课题:去年的树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按自己爱好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泛论)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觉—————————————,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由于它——————————————。
三、对话朗诵,培养语感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1、找出角色对话。
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仿照朗诵(学生自主尝试)选读爱好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好。
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小姑娘“小姑娘,请告知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去年的树》同步练习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小猫钓鱼,组成新词语。
伐斧燃睁接开力木子点二、读拼音,写词语。
gào sù méi yóu kǎn chái fǔ tou三、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
1.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2.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第一次是写鸟儿与______的对话,第二次是写鸟儿与_______的对话,第三次是写鸟儿与______的对话,第四次是写鸟儿与______的对话。
五、重点段落品析。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树和鸟儿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好朋友即将分离,那么在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时要读出之情;最后,鸟儿与小姑娘的对话,应该读出鸟儿的语气。
2.读了片段,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鸟儿说,请把说的话写下来。
思维创新大拓展六、想一想,填一填。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这两句话颇为传神,特别是其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第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之时──虽然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
这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
1、小学语文课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件)大家看,小鸟正站在树枝上,为好朋友唱歌呢!树呢,正陶醉在好朋友美妙的歌声中。
多温馨的.一幕啊!二、演读课文,倾心对话1、交流,指导朗读分别时的对话:⑴学生自由读。
⑵学生交流,指名读。
⑶男、女生合作读。
2、指导、交流小鸟找树的语句:⑴学生找出三组对话,自读,体会小鸟的心情。
⑵学生交流。
⑶重点指导读好小鸟的三句问话。
⑷分角色朗读:①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②小组展示,学生评价交流。
③表演读。
三、引导想象,补充对话1、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⑴出示课件后,学生说感受。
⑵角色体验:此时此刻,你就是那只小鸟,请你这样来读。
2、想象,对话:⑴读后问:小鸟,你深情地看着灯火,你在想些什么呢?⑵学生自由交流。
⑶写友情卡。
⑷交流友情卡。
四、课外延伸1、师:你还有话对谁说呢?2、学生自由交流。
五、总结六、布置课外作业【板书设计】11、去年的树好朋友小鸟图大树图遵守诺言珍惜友情2、小学语文课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件)大家看,小鸟正站在树枝上,为好朋友唱歌呢!树呢,正陶醉在好朋友美妙的歌声中。
多温馨的一幕啊!二、演读课文,倾心对话1、交流,指导朗读“分别时”的对话:⑴学生自由读。
⑵学生交流,指名读。
⑶男、女生合作读。
2、指导、交流“小鸟找树”的语句:⑴学生找出三组对话,自读,体会小鸟的心情。
⑵学生交流。
⑶重点指导读好小鸟的三句问话。
《去年的树》课文【优秀8篇】《去年的树》课文篇一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讲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是一个文浅意深的童话故事,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真挚的友情。
语言朴实无华,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读罢此文,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便跃入脑间,挥之不去。
如何引导四年级学生体悟这种执着与信念,感受其间的动人情愫呢着力于走进文本的读的不断推进。
醇厚的文本意义内涵怎样成为学生内心的呼之欲出,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言人互动,贯穿设计始终的读书活动即始于此衷。
着重于开掘内心的想象体验。
童话的行文留下大量空白,这固然成就了本文淡然、内蕴的风格,也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切入角度。
设计抓住眼睛这一心灵之窗,前后贯通,脉气相连,引导学生走近角色,体验情思,获得感动。
着眼于启迪冥思的原型启发。
诗的生命在于智慧,感受的深刻、拓展需要思的投入。
课末介绍的相关小材料,意在引发学生由文本描写的情景进一步回味思索,以企图内心的恒久荡漾。
一、初读展示师:今天一起学习一位日本著名作家写的童话。
(生齐读题目)课文说的是一对好朋友之间的故事,这对好朋友是(生齐:一只鸟和一棵树)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下面老师想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是否需要再练习练习?(学生又自行练习朗读约3、4分钟)师:下面请同学朗读自己读得最好、最能体现自己水平的部分。
(5名学生分别朗读)师:接下来展示的内容变化一下,请朗读自己认为文章中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好好体会的部分。
《秋天的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文章。
讲的是一个既感人又感伤的故事。
一只鸟儿和一颗树是好朋友。
冬天,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和树约好了春天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等小鸟回来,树却不在了。
小鸟四处寻找,最后找到的只是一团灯火。
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歌,虽然听歌的并不是树,但每个读过这个童话的人都被小鸟所感动,因为它实现了对朋友的承诺。
第一课时主要带领学生学习新字词,读懂课文,然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体会小鸟的感情,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融化、伐木等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
3.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体会小鸟的感情。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体会小鸟的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讨论【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出示课题。
(播放ppt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童话故事,有的童话是美丽的,也有的是凄凉伤感的。
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童话故事吗?(播放ppt2)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自己你的了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播放ppt3)同学们来看一下作品简介,作品简介:本文作者是日本的新美南吉,译者孙幼军。
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
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
同学们,你们说,是吗?它们的故事结局又会怎样呢?(播放ppt4)二、整体感知1.学习生字(1)注意拼音(播放ppt5)2.教师指名读,本课生字。
róng fá fǔ jù qiē méi rán融伐斧锯切煤燃(2)注意字形(播放ppt6)冷离等剩斧砍谷柴煤油诉睁接2.初读课文:(播放ppt7)1)反复朗读,读通顺,能理解2)展开想象,悟感情,想画面(1)划分课文层次,注意每个部分鸟儿心情的变化。
课本剧《去年的树》课本剧《去年的树》改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1课编剧目的:这是一个优美感人的童话故事。
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
那一个个人性化的角色,一定会感动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
人物:鸟儿、树、树根、门、小姑娘、灯火[幕启,背景音乐儿童歌曲《小鸟小鸟》]旁白: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和一棵茂盛的的大树,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小鸟(扇动着翅膀):大树是我的好朋友,我天天站在树枝上给它唱歌呢。
大树(快乐地说):小鸟的歌声很美妙,我太喜欢听了。
小鸟(忧伤地对着大树说):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我必须离开你,飞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
大树(无限留恋地对小鸟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小鸟(点着头坚定地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小鸟扇动着翅膀向台侧飞去)旁白: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小鸟信守诺言,又飞回森林,找它的好朋友大树。
(小鸟扇动着翅膀从台侧飞出来,看见一个树根)小鸟(疑惑地问树根)朋友,你好!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树根(伤感地说):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小鸟(感谢地对树根说):谢谢你!我要到山谷里去找我的好朋友大树。
(小鸟扇动翅膀围着舞台寻找着)小鸟(飞到工厂的大门前):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那儿,您知道吗?大门(热情地指着远方,回答):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鸟:谢谢您,门先生!那我上村子里去找。
(小鸟继续在舞台上飞呀飞。
)。
小鸟:(急切地对坐在煤油灯旁的小女孩问道):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温柔地说道):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小鸟(很忧伤的样子,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了想):灯光朋友,我为你唱只歌吧。
希望我的大树朋友能听见!(背景音乐《小鸟,小鸟》响起,小鸟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给大树的歌,然后依依不舍地飞走了。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介《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的一篇课文。
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
它和该单元其它三篇课文一样,都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读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懂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朗读体会领悟课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感受童话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二、说教材处理1、学情状况分析《去年的树》在本单元是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加上以前的经验,学生对童话这种体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这篇课文和前两篇课文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以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加上从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来说,他们一拿到课本不一定就能够捕捉诚信这个主题。
另外我班的学生是由各个村小集中上来的,朗读能力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
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掌握对话蕴含的道理对理解课文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来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欲望,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到文本中,资料免费更新公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主题。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我今天说的内容就是第二课时。
三、说教法学法1、学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所以我采用了读和入的方式。
读:自由读、找朋友读、演读等多种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感觉,真正做到以读激情。
入:这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你”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会怎么样?以此来体验小鸟的心情。
小学去年的树课文原文去年的树一文通过想像和幻想的艺术手法,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状和影像。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小学去年的树课文原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小学去年的树课文原文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
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
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
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门回答说:“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洒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歌儿,鸟儿以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去年的树的教案:【教材简析】《去年的树》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
它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对话告诉做人要重诺言,守信用,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本文是以诚信为主题,但是诚信、奉献、环保三个主题的多元体会又会造成学生思想混乱。
《去年的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伐”一个生字,会写“融、剩、伐、煤”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鸟儿、这儿、哪儿、细条条儿、一会儿”等词语。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初步学习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想象、重点词语解释等形式初步感受鸟儿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1.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想象、重点词语解释等形式初步感受鸟儿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想象、重点词语解释等形式初步感受鸟儿与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日本的作家——新美南吉。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作者的资料,谁来汇报一下?新美南吉(1913~1943),日本作家。
他出生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家庭。
中学时代,他便开始投稿,展现出了他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天赋。
后来,他逐步实现了当作家的梦想,于194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话集《爷爷的煤油灯》,成为日本儿童文学界的一颗新星,被誉为“日本的安徒生”。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的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为什么是去年的树,而不是今年的树?2、树发生了什么事?……二.学习生词,整体感知1、师: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进这篇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
教师提出要求:①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朗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②把每句话读正确,流利。
③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汇报:(1)师:大树给我们带来了四个词,谁能读一读。
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2)师:脱离了词,你还认识他们吗?融剩伐煤①、学生齐读,并组词。
②想一想,在写这些字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融”的里面是一横,“伐”与“代”区分,“煤”的右上的里面是一横,“剩”是乘法的“乘”加上“刂”旁③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注音本。
(3)师: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出现了儿化现象,让我们来读一读:鸟儿哪儿细条条儿一会儿3.师:把这些生字放入到课文中,相信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好。
11、去年的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童话课文,这是让四年级的孩子“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
文章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约第二年相见,可是第二年的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好朋友树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
课文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以及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全文情深意浓,带着淡淡的伤感,赞美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字里行间也在警醒着人们:要保护环境。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上述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学会多元的交流和多向的对话。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在读过童话后所受到的启发。
重点: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难点:读、悟课文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童话的阅读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很容易联想到环保的主题,
而对于课文展示的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对友情的珍爱往往不容易把握。
尤其是从小鸟的四次对话中,感悟“信守诺言,珍爱友情”需要深入启发引导,帮助他们在平淡的语言中体会深挚透明的美。
四、说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用到的是自由读,找朋友读,演读等多种方法,真正做到以读激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意启发学生的感觉。
比如在指导最后一段时会在前三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焦急、牵挂、担心的心情去读。
设计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演“你”就是那只小鸟了,体验小鸟的心情。
努力营造和谐的对话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
五、说教法
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重点是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
这堂课重点的研读对话,我放在了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的一段对话。
采用自由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
剩下的三组对话都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
指名读,分角色读,让学生体验小鸟焦急的心情。
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作为学生重点感悟的段落。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媒体激趣、导入新课、复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演绎朗读和情境表演,体验角色——展开想象,深化理解——师生总结,升华情感的教学思路。
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找朋友》,激发学生对朋友的认识。
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交流初读心得谈谈自己的收获和疑问,实现第一次的独立阅读成效摸底。
同时,认读生字和词语,为下面的精读课文作好铺垫。
然后从寻找体现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的句子入手,从直接点明的句子到小鸟四处寻找的焦急、坚定,不屈不挠来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的那份真情。
其中设计情境“你”就是那只小鸟了,通过演绎朗读和情境表演等手段,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实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
接着出示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引导想象,补充对话,并提出问题:“从小鸟最后给树唱起了去年的歌,你有什么体会?”体会小鸟的不同意义,揭示有关奉献、真情、诚信的人文内涵。
最后老师总结。
通过一些名言警句来结束今天的说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七、说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鸟儿————————树
树根
门先生信守诺言情意真挚
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