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2《小池》(古诗二首)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23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小池》教研教材理解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解小学一年级的一首诗,杨万里的《小池》。
这首诗之所以放在一年级,可能是因为内容显得比较活泼,有很多动植物,字又不是太难,所以考虑放在一年级。
我们现在看到对这首诗的解读,很多老师教案里的理解基本上也是朝这个方向。
一般来说,都是说这首诗描述了一幅非常生机盎然的画面,然后围绕着“小”字来做文章,一切都是那么活泼,那么有趣,也很美丽,大概就是这样。
我觉得这样理解的话,可能并没有抓住这首诗真正想要表达的意义和感受,所以我们从吟诵和诗教的角度重新来理解这首诗。
这首诗用的韵是尤韵,是一个比较舒缓的韵,通常表示比较温柔的情绪,或者是比较忧愁的情绪,总而言之,是一种比较缓和、柔和、舒展、舒缓或绵长的格调。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格律体的,所以我们要记得“长是延展,高是强调”,入声的短促也要关注到,这样我们就首先能够从声韵的角度体会这首诗了。
第一句说“泉眼无声惜细流”,拖长的字是“声”和“流”。
“流”字拖长,就感觉它流了很远;“声”字拖长,是“无声”,拖这么长,就是一直无声。
杨万里站在那儿看了它半天,都没有动静,不是一秒钟、两秒钟没动静,是一直没有动静,因为“长是延展”,那么这一句强调的是“泉眼”和“惜细”这两个地方。
我们先说“泉眼”,为什么强调“泉眼”呢?“泉眼”这两个字,“泉”就是像外冒的一种水;“眼”就是像外冒的水的涌出,地口的窟窿。
“泉眼”两个字放在一起,这个词组是有力量的,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涌动的一个地方,但是这里的“泉眼”对应的却是“无声”,“泉眼无声”,而不是“泉眼无声”,我们现在读为“泉眼无声”,强调的就是“无声”,它是“泉眼无声”强调的是“泉眼”。
那么,如果强调的是“无声”,我们就要考虑“无声”有什么重要意义,但强调的是“泉眼”,也就是“泉眼无声”。
就像“泉眼无声”一样,如果强调“无声”,那么我们可能会考虑它的相反——“泉眼有声”,但是“泉眼无声”强调“泉眼”,那么和“泉眼”对应的是什么?就是它的流水,它后面一直到小池,也就是说,从“泉眼”到“流”再到“小池”,这三个部分当中无声的是“泉眼”,而不是“小池”,也不是“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chí shàng 池上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t 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ī,fú píng yī dào kāi。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xiǎo小chí池sòng宋•yáng杨wàn万lǐ里quán泉yǎn眼wú无shēng声xī惜xì细liú流,shù树yīn阴zhào照shuǐ水ài爱qíng晴róu柔。
xiǎo小hé荷cái才lù露jiān尖jiān尖jiǎo角,zǎo早yǒu有qīng蜻tíng蜓lì立shàng上tóu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12.古诗二首》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12.古诗二首》课文知识点归纳教材分析:《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我会写:首shǒu(首次)(首先)(元首)(首相)采cǎi(文采)(风采)(神采)(采用)无wú(无人)(无力)(无心)(无双)树shù(果树)(树木)(树叶)(树干)爱ài(关爱)(可爱)(心爱)(爱好)尖jiān(尖子)(尖刀)(尖叫)(心尖)角jiǎo(牛角)(羊角)(三角形)jué(角色)(主角)我会认:踪zōng(踪迹)(失踪)迹jì(足迹)(踪迹)浮fú(浮萍)(漂浮)萍píng(萍踪)(萍水相逢)泉quán(泉水)(甘泉)流liú(流水)(流汗)柔róu(温柔)(柔弱)露lù(露水)(露珠)多音字:露lù (露珠) lòu(露面)角jiǎo(牛角)jué(角色)藏cáng(藏身)zàng (西藏)易写错的字:首:下边是“自”,不要写成“白”。
无:第三笔竖撇与第一笔横相连,不要写成“元”。
树:中间“又”的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爱∴中间是,不要写成“一”。
尖:上部第一笔是“|”,不要写成“」”。
近义词:立—站捕—捉闭—关踪迹—足迹反义词:藏—露细—粗爱—恨闭—开古诗理解: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 踪迹,浮萍/一道/开。
诗意: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小船把水面的浮萍荡开,留下一道清晰的水路痕迹。
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艇】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笔画笔顺二、会写的字及组词首:首先首长元首采:采用采花开采无:有无无力无心尖:笔尖刀尖尖刀树:大树树叶树苗爱:爱心可爱爱护角:牛角羊角号角二、会认字及组词踪zōng(踪迹)(失踪)迹jì(足迹)(踪迹)浮fú(浮萍)(漂浮)萍píng(萍踪)(萍水相逢) 泉quán(泉水)(甘泉)流liú(流水)(流汗)柔róu(温柔)(柔弱)露lù(露水)(露珠)四、多音字露lù(露珠) lòu(露面)角jiǎo(牛角)jué(角色)藏cáng(藏身)zàng (西藏)五、易写错的字首:下边是“自”,不要写成“白”。
无:第三笔竖撇与第一笔横相连,不要写成“元”。
树:中间“又”的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爱∴中间是,不要写成“一”。
尖:上部第一笔是“|”,不要写成“」”。
六、近义词立—站捕—捉闭—关踪迹—足迹七、反义词藏—露细—粗爱—恨闭—开八、词语解释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本文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九、背诵古诗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十、教材分析《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图文解读点击图片,查看大图▼▼▼▼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元首)(文采)(有无)(果树)(爱国)(尖刀)(角度)(踪迹)(漂浮)(清泉)(柔和)(甘露)二、根据拼音写出偏旁。
(木)(艹)(氵)(⻗)三、给下面的字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