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1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的自然资源.从中国
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
信息的能力。
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交流。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又
阶段小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第四个特点:地区分布不均。
(二)合作探究: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请结合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中国的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图,说出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灵活运用知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承转:国家土地政策的推动,有识之士的努力,使中国土地资源
退耕还草,退耕还林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离开土地,我们无处
和合理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
改人: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角度入手,。
《土地资源》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等特点。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板书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老师知道学生自读课文P67-68,尝试明白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比重又是怎样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什么特点?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特点: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2、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后备耕地不足;3、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板书二、地区分布不均多媒体出示图3.9“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指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土地类型的分布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土地资源11.造成我国耕地利用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B.C.气候条件的不同D.12. 目前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主要是指( A.沼泽和滩涂B.A.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C. 土地资源多种多样B.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D.人口多,耕地少5、世界上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的国家是( 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D 俄罗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一切东西都是自然资源。
B 阳光是一种自然资源 。
C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D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7、以下一组全部是可再生资源的是(土地、森林 B森林、石油 C太阳能、煤矿 D天然气、水8、关于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如果使用不当,会转变成非可再生资源C 短时间内不可再生。
D 不能循环使用。
9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荒山、戈壁、沙漠均不是自然资源 B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许多生物资源的分布虽不均衡,但也有规律 D 目前地核中的铁、铜等元素也是自然资源10.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 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D. 受生活习惯的影响C.宜垦荒地D.13.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有关,科技水平的高低耕作制度的不同)沙漠和永久积雪冰川宜林荒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课题3.2土地资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重点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布差异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点拨导入用投影仪打出小诗:土地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涵义。
自主学习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
独立自学完成队合作2.读67页图3.6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分析:①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哪几种?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呢?②读出各类型土地所占比例?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大?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小?读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分析: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结合1、2小结提纲思维导图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
可利用土地:类型非农业用地:建筑、交通、内陆水域等。
土地资源难利用土地:沙漠、石山、冰川等。
特点人均占有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地、地少,多,不足。
馈练习1、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未开发土地下面的叙述中,哪个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A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也大。
B土地类型多,平原多,耕地、林地比例低。
c耕地、林地比例低,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D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且分布均匀。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属于非农业用地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读“我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完成下列内容。
耕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林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土地资源的知识,包括土地的类型、分布以及利用状况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相关概念。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各种练习题,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如地图的阅读、地理位置的判断等。
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对其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
2.掌握土地资源的利用方法和技术。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2.土地资源的利用方法和技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知识。
2.实际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图表和实例。
3.各种土地资源的实物标本,如土壤、岩石等。
4.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电脑和投影仪,展示各种土地资源的实物标本,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土地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方法。
2.呈现(10分钟)利用电脑和投影仪,展示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状况的图表和实例。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以及它们在我国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的土地资源知识,分析一些实际案例。
如:某个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掌握土地资源的分类和分布特点,以及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土地资源的具体分类、分布以及利用和保护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土地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难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实例。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土地资源分类和分布的地图。
3.准备一些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土地资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土地资源的美妙和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土地资源分类和分布的地图,分析各种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状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2土地资源》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图、地球和环境等基础知识,对本节课的土地资源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涉及实际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国情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2.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实际问题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案例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状况的课件。
2.案例材料:收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际案例。
3.地图:准备相关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案例引入土地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利用状况,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法。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概念、类型、分布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阅读、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等基本技能。
但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概念、类型、分布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地资源的概念、类型、分布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难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土地资源的案例材料和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类型和分布。
通过展示各种土地资源的图片,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并掌握它们的分布情况。
3.操练(15分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江苏省东海县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一)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东海县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一)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东海县八年级地理上册3.2 土地资源(一)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名称. 2.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教学重点】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国历史上在春秋战国之前,每当一位帝王打下江山,都会给他的大臣赏赐,其中最高的赏赐便是划封土地;而春秋战国之后,帝王则是给于加官进爵,赏赐金银,但大臣们一旦拿到钱,首先则是大量购买土地,由此产生了许多大地主。
【提问】以上故事反映了人们对土地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重视和热爱)为什么人类对土地如此重视和热爱?土地能带给我们什么?(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保障,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承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我们会如何利用它呢?二、讲授新课1.假设我们都回到了古代,在老师的统领之下,我们一起打下一片新的疆土,为了表彰大家的功劳,我准备分给每个小组一块土地。
由你们自己去经营开发,建设自己的家园。
(1)每组发一张A4纸表示缩小的土地模型,设定气候条件是理想化的,看看哪组经营最好?降水丰富的山区土壤肥沃的平原草原广布的高原沙漠、戈壁要求:①必须满足整个团队的衣食住行,保证你们能够在这片土地生存下去②要考虑到各种地形对土地利用的限制,尽量做到合理③要保证生存环境的优美【总结】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
3.2 土地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等特点。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
板书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老师知道学生自读课文P67-68,尝试明白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比重又是怎样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什么特点?
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后备耕地不足;
3、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板书二、地区分布不均
多媒体出示图3.9“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指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土地类型的分布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
及东南部的山地。
)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各三组,说明耕地、草地、林地的破坏现状。
[展示]漫画
[提问]从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
板书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讲述]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展示]防护林体系示意图、沙漠边缘的防护林带景观图
[启发]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二、地区分布不均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