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邮政PPT参考
- 格式:ppt
- 大小:17.67 MB
- 文档页数:27
德国邮政:扩张战略网罗世界《中国物流》德国邮政的胃口真的是很好,收购DHL,整合旗下所有物流业务并统一到DHL品牌下刚刚两年多,几乎没做休整,就又发动了新的更大的收购。
从德国邮政(Deutsche Post) 40 层的总经理办公室向窗外眺望:莱茵河谷尽头直到科隆大教堂尖顶,都可以一览无余,甚至包括隔壁由DP控股的邮政银行和德国邮政CEO崇文礼担任监事长的德国电信大楼。
这一景色突显了德国邮政的地位——德国电信是德国市值最大的公司,邮政银行则是德国最大的零售银行。
1995年以前,德国邮政还是一家以臃肿不堪,效率低下“闻名于世”的官僚机构。
10年后,出资55亿欧元现金加股票收购英国物流集团Exel,德国邮政不但成为营收430亿欧元的全球邮政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头羊,而且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物流集团。
是什么将它点石成金?德国邮政成功五步骤英国《金融时报》理查德•米尔恩在2005年8月采访了崇文礼。
在问及:德国邮政如何成为欧洲最大邮递集团的时候,崇文礼圈点了五个成功的因素。
实现全球化技巧娴熟地整合不要为了规模去寻求并购要像盟友而不是敌人那样对待工会对监管的解除善加利用看来的确如此,从净收入来看,德国邮政的四大业务邮政、快递、物流和金融分别占49%、21%、18%和12%。
特别是对于物流业务在地域上的分布来说(从净收入看),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分别占23%、17%、8%和23%,斯堪的纳维亚、美洲、远东澳洲分别占12%、11%和6%,真正实现了全球化。
1997年市场化改革成功后,由邮政、市场直销和出版物发放业务组成邮政体系和物流体系技巧娴熟的整合在了一起,通过最高水准的作业网络,经遍及德国的83家标准化分检中心有效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并越来越重视高成长的市场直销业务。
速递部门通过Euro Express Germany 和Euro Express Europe的全球邮政和国际邮政业务部门提供覆盖欧洲的快递业务;通过与DHL的合作提供全球业务。
从德国邮政到德国邮政世界网德国邮政(DP:DEUTCHE POST)原为德国国家邮政局,主要经营信函与包裹业务。
由于生产效率低,服务质量差,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从1990年起,德国邮政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造,并于1997年完成。
通过建立高效的管理结构,改进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德国邮政逐步实现了扭亏为盈。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激烈的信函、快递和物流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德国邮政实施全方位扩张战略,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行动,迅速成为欧洲领先的物流公司,并跻身世界物流企业十强之列,其品牌也由DP更名为DPWN (德国邮政世界网),并于2000年秋成功上市。
德国邮政已经由过去的国家邮政局发展成为一个提供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服务的世界级上市公司。
DPWN由信函、快递、物流和金融服务4个自主运营的业务板块组成,其业务划分如下:1、信函:包括信函通讯、直销、印刷品分发、集邮和电子信函打印等。
2、快递:包括欧洲快递(普快、特快),全球信函(公司商函、文件、商品样品、照片、电子文件、国际直销、国际印刷品分发、商品分发),B2C订单履行等。
3、物流:以DANZAS为品牌,业务包括物流解决方案、洲际运输(空运、海运)和欧洲货运(铁路、公路)。
4、金融服务:通过邮政银行(POST BANK)向私人和商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2000年,DPWN的营业收入达340.34亿欧元,其中信函、快递、物流和金融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占34.5%、17.7%、24.4%和23.4%。
二、通过收购成为全球物流巨人第三方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而德国邮政直到90年代中期才涉足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再加上受到传统邮政业务和条件的局限,其物流业务在发展之初并不顺利。
于是德国邮政调整战略,实施了一系列收购计划,迅速建立起一个全球物流网络:●1997年12月9日:收购瑞士第二大包裹投递公司PAKETDIISNST GP PAKETLOGISTIK的主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