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专题讲义-生-2
- 格式:doc
- 大小:427.56 KB
- 文档页数:3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级:初二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老师 授课类型复习学习内容 光的折射专题教学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只发生折射现象2、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是45o,则折射角可能是 (D )A 、 0o 。
B 30o 。
C 、 45o 。
D 、 55o 。
3. 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 400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一定是 (C )A.等于600B.小于800C.大于800D,大于13005 .下列关于人眼看见水中的鱼,图示光学现象正确的是(D )6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 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 (B )A. M 点B. N 点C. P 点D. Q 点 7、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 、向右移动后静止 B 、向左移动后静止 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8 .如图所示,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解释正确的是(C )4、如图4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C )ABC D 图4第5题图A B CDA .光的折射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沿直线传播9.岸上的人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C )A.水中月B. 水中楼的倒影C. 水中的鱼D. 水中彩霞10、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D )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11.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A )A.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光的折射【知识点】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如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发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如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3、折射时看到的像是虚像,且虚像总是在实像的正上方.【典型例题】例1、(定义)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练习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练习2、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
这是因为()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D.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例2、(折射规律)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变_______(填“深”或“浅”),水中的潜水员看岸上的路灯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_______(填“高”或“低”),都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的缘故。
练习1、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如图所示,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练习2、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 B C D练习3、“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
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个性化讲义之光的折射(附录答案)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这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使得物体看起来离视线更近,造成视错觉。
B、眼镜的成像原理也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将光线经过镜片的折射,从而矫正视力。
C、光纤通信也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将光信号传输到远距离。
D、在太阳光下看水中的鱼,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更深,这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使得鱼看起来离视线更远,造成视错觉。
教学重点: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能够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的物理原理,能够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判断介质。
在本节课中,我们研究了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我们还研究了一些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现象的例子,例如眼镜的成像原理、光纤通信等。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名词的定义,例如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能够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判断介质。
这些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规律的物理原理,并能够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现象。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练和巩固所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1、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曲了。
2、清澈的河水看起来扭曲了。
3、有经验的渔夫叉鱼时应该朝着鱼的方向叉,这样才能准确地叉住鱼。
B、从水中往空气中观察物体。
1、潜入水中的潜水员看到岸上的电线杆变形了。
2、潜入水中的潜水员看到岸上的树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课堂练】1、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光学现象的诗句,比如“潭清疑水浅”就是在说光的现象;“池水照明月”则是在描绘光的现象。
1 第14题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 级:初二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老师授课类型新授学习内容光的折射专题教学内容一、选择题1.在下列四组色光中,被称为光的三原色的是 ( ).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D 黄、绿、蓝 2.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是30º,则入射角可能是 ( ) A .0ºB .25ºC .30ºD .45º3.图中,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 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 木板上,在B 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 将移向( )A .B 的上方 B .B 的下方C .B 的左边D .B 的右边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 .水池底看来起来比实际浅C .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D .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5.物体在离凸透镜15厘米处的光屏上产生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5厘米B .10厘米C .15厘米D .30厘米6、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 .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C .在屏上可能不成像D .在屏上一定有像,可能是缩小的像7.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厘米的主光轴上,这时光屏上 ( )A .可能成倒立缩小的像B .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像C .可能成正立放大的像D .一定没有像8、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 cm 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10 cmB .20 cmC .30 cmD .40cm9、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时,则 ( ) A 、 像变小,像距变小。
《折射率》讲义一、什么是折射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折射。
而折射率就是用来描述光线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简单来说,折射率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在该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比如,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个固定值,而当它进入某种介质(比如玻璃、水等)时,速度会变慢。
折射率越大,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就越慢,折射现象就越明显。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折射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我们把一根笔直的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方看,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了。
这就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这两种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导致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发生了偏移。
二、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折射率(n)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n = c / v其中,c 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 3×10^8 米/秒;v 是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速度可能不同,因此折射率也会有所差异。
这就是所谓的“色散现象”。
例如,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就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三、影响折射率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一般来说,固体的折射率通常比液体高,液体的折射率又比气体高。
比如,钻石的折射率很高,这使得它能够很好地折射和反射光线,从而显得格外璀璨夺目。
2、光的波长如前所述,光的波长会影响折射率。
波长越短,折射率通常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蓝光比红光更容易发生折射。
3、温度对于某些介质,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其折射率的改变。
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介质的折射率会减小。
4、压力在一些情况下,压力的变化也可能对折射率产生影响。
四、常见物质的折射率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折射率:空气:约 10003水:约 133玻璃(普通):约 15 19钻石:约 242这些折射率的值只是一个大致范围,实际数值可能会因为物质的纯度、测量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五、折射率的应用1、光学仪器在制造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镜头等光学仪器时,需要精确控制镜片的折射率和形状,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光的折射》讲义一、什么是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
比如,我们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方看,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了。
这其实就是光的折射造成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光的折射与光的直线传播不同。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一旦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就可能发生折射。
二、光折射的条件光折射的发生需要两个关键条件。
首先,必须有两种不同的介质。
这两种介质的光学性质,比如折射率,通常是不一样的。
其次,光必须是以一定的角度斜着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如果光是垂直入射的,那么它将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传播,不会发生折射。
三、光折射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法线是垂直于两种介质分界面的一条虚拟的线。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例如,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这会使得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4、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被称为该两种介质相对的折射率。
四、折射率折射率是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差异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对于给定的两种介质,折射率是固定的。
比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当光从真空进入某种介质时,折射率就等于真空中的光速与该介质中的光速之比。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例如,玻璃的折射率通常比水大。
五、光折射的应用光的折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透镜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
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常用于放大镜、照相机镜头等;凹透镜则使光线发散,常用于近视眼镜。
2、光纤通信在光纤中,光通过不断地折射来传输信号,实现高速、远距离的通信。
3、显微镜和望远镜通过透镜的组合和光的折射,显微镜能够让我们观察到微小的物体,望远镜则能让我们看到远处的天体。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级:初二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授课类型复习学习内容光的折射专题教学内容一、选择题1.如图,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2.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则光可能是()A.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B.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C.从水中垂直射向空气中D.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水中3.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钢叉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因为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是()A.B.C.D.4.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像.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A、会照亮鹅卵石 B.会照亮鹅卵石的前面C、会照亮鹅卵石的后面 D.由于光在水面反射,不会有光进入水中5、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可能为()A.0°B.32°C.45°D.65°6、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是30º,则入射角可能是()A.0º B.25º C.30º D.45º7、如图7为光线在界面AE两侧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CG为法线,则折射角是( )图7A 30°B 40°C 50°D 60°B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A.仍在原来位置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向左移动后静止 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9.人看到水池里的月亮和鱼的像,它们的形成分别是哪种现象()A.都是折射现象B.都是反射现象空气水55°图2 C .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反射现象 D .前者是折射现象,后者是折射现象10、下列成语中的光现象,正确对应物理知识的是 ( )。
A .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 .一叶障目——光的折射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11、“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 )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C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1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3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3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1)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现象(反之不然);(2)折射角:;(3)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
(折射角为0)2.光的折射规律:(1)三线共面:;(2)法线居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同侧)(3)光路可逆:;(4);(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②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3.全反射现象:(1)光线从密度大的介质射向密度小的介质,当入射角超过某一角度C(临界角)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叫做全反射;本原理可以用于解释海市蜃楼现象;(2)临界角:光线从密介质射向疏介质,存在一临界点,使得折射光线消失(折射角为90°),当入射角大于等于这一临界角时,就没有折射光线;(此时只有反射光线)。
【例题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下列关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角有可能等于入射角C.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增大 D.折射角不可能小于入射角【变式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 )A.小于30° B.大于30° C.等于30° D.0°【例题2】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变式2】小明下自习到楼下后发现教室的灯还亮着,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小明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的是( )【例题3】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变式3】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AB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级:初二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老师授课类型新授学习内容光的折射教学内容杯子里的铅笔为什么折断了? 鱼真的在我们看到的那个位置吗?一、基本概念理解活动1.一束光线斜射入水中,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规律一: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折射规律二: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折射规律三: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规律四: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规律五:光在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
注意:若入射角为零,则折射角亦为零;若入射角不为零,则折射角必不等于入射角。
▲典型例题从上方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我们看到物体的位置要比实际的位置高一点,这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空杯中,然后向杯中注入水,铅笔浸没水中的部分好象向上偏折了。
为什么呢?分析:自P点射向空气中的光线PA和PB,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是AQ与BQ/,眼睛对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光好像是从水中P/点射出来的,P/点在P点的上方。
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铅笔在水下部分的各点,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水中的部分好象向上偏折了。
▲常见的折射现象,如:①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折断”了、②雨后天空出现彩虹、③海市蜃楼、④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⑤凸透镜成像、⑥凹透镜成像、⑦透过露珠看植物的叶、透过鱼缸看金鱼等。
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时,看到的是因折射而形成的物体的虚像,看到得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学案 学员编号: 年 级:初二 课时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复习 教学目标
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B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D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只发生折射现象
2、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是45º,则折射角可能是 ( )
A 、 0º。
B 、 30º。
C 、45º。
D 、 55º。
3.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400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一定是
( )
A .等于600
B .小于800
C .大于800
D .大于1300
4、如图1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 )
5.下列关于人眼看见水中的鱼,图示光学现象正确的是: ( )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 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
( )
A .M 点
B .N 点
C .P 点
D .Q 点
7、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 光斑将( ) M N P Q A O 第6题图 图1 第5题图
A、向右移动后静止
B、向左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8.如图1所示,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沿直线传播
9.岸上的人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水中月
B.水中楼的倒影
C.水中的鱼
D.水中彩霞
10、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11. 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 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 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12.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鱼儿在云中游”的景象,看到的鱼和云实际上是()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实像
D.云和鱼都是虚像
二、填空题
1.光折射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光从水中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折射角.
2.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2=∠3=40o,∠1=50o,FG⊥DE.则界面为,反射光线为,折射角为度.
3、图3是一束光线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方向改变的光路图。
图中两条互相垂直的
直线分别表示界面和过0点的法线,可以判断:L l是_________光线,反射角是_________,
图3
光的传播方向是从________射到___________(均选填“玻璃”或“空气”)中。
4、奇妙的“海市蜃楼”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产生的视觉效果;盛了水的碗,看起来好象变浅了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产生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