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装配工艺及要求范文装配工艺是指将零部件或部件组装成成品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工艺要求。
在装配工艺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零部件的准确组织、合理布局、合理的装配顺序和科学的操作方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是关于装配工艺及要求的详细讨论。
一、装配工艺的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工具、检查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准备必要的辅助工具和设备等。
2.零部件的清洗和检查:对于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零部件,需要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表面的清洁度。
3.零部件的组织和布局:将需要组装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进行组织和布局,确保零部件的准确性和方便的组装操作。
4.零部件的定位: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装配图纸,将零部件进行定位,将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为后续的装配操作做好准备。
5.零部件的配合:将需要配合的零部件进行配合,确保零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紧度满足要求,以使得产品的功能实现。
6.零部件的连接:使用适当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螺母、销子等,将零部件进行固定和连接,确保产品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7.功能性测试:对装配好的产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产品的各项功能能够正常实现。
8.确保质量和性能:对装配好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二、装配工艺的要求1.安全要求: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如佩戴安全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设备。
2.操作规程:按照产品装配图纸和操作规程进行装配,确保装配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质量要求:对每个零部件的质量要求进行仔细检查,确保零部件没有损坏、变形等质量问题。
4.工具要求: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灵活性和顺利性。
5.技术要求:掌握装配工艺和操作技术,熟悉相关知识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6.效率要求: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不仅减少了工作时间,还提高了产品的产量。
7.环境要求: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零部件和产品的清洁度和无污染性。
装配工艺应用实例
1. 汽车装配工艺:汽车制造过程中,装配工艺是关键的环节。
装配工艺包括车身组装、发动机安装、底盘安装、电器装配等。
通过合理的装配工艺,可以提高汽车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包括PCB板组装、元器件安装、焊接等。
装配工艺的精细程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3. 机械设备装配工艺:机械设备的装配工艺涉及到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和调试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装配工艺,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家具制造装配工艺:家具制造过程中,装配工艺是最后一个环节。
良好的装配工艺可以保证家具的稳固性和美观度。
5. 建筑施工装配工艺:建筑施工过程中,装配工艺应用广泛。
例如,使用预制构件进行装配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6. 四轮定位装配工艺:四轮定位是汽车维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装配工艺,可以确保车辆四轮的对齐度和行驶稳定性。
7. 航空航天装配工艺:航空航天装配工艺是高要求的。
例如,飞机的组装工艺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步骤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性能。
8. 医疗器械装配工艺:医疗器械的装配工艺需要具备特殊的要求,例如洁净环境、严格的操作规程等,以确保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
装配工艺装配工艺一直是制造业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生产流程中将零件或组件正确安装到最终产品中的一系列步骤。
在现代制造过程中,装配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装配工艺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要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装配工艺的定义。
简而言之,装配工艺是指将已经制造好的零件或组件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组装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根据工程设计和生产要求来进行的,它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装配工艺可以包括手工操作、机械装配和自动化装配等多种方式。
装配工艺在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首先,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一个良好的装配工艺可以确保产品的每个零件都正确地安装在一起,从而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
如果装配工艺存在问题,会导致零件之间的不匹配,进而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装配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装配工艺还可以影响到生产效率。
一个高效的装配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减少资源的浪费。
相反,一个低效的装配工艺会导致生产周期延长,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制造成本。
因此,制造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装配工艺还涉及到人力资源的管理。
一套良好的装配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操作。
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培养和管理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队伍,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应对装配工艺中的各种挑战。
此外,工人的培训和岗位安排也需要与装配工艺的要求相匹配,以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
除了人力资源外,装配工艺还需要合适的设备和工具支持。
制造企业需要投资购买先进的装配设备和工具,以提高装配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对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保养也至关重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避免故障对装配工艺的影响。
最后,装配工艺还需要合理的管理和监控。
制造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装配工艺管理体系,对装配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装配工艺实例【原创版】目录一、装配工艺概述二、装配工艺实例详解1.实例一:汽车发动机装配2.实例二:电子产品装配3.实例三:家具装配三、装配工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装配工艺概述装配工艺,是指将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方法和标准,组合成为成品的一整套技术活动。
在现代制造业中,装配工艺是产品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
二、装配工艺实例详解1.实例一:汽车发动机装配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
汽车发动机的装配工艺包括缸体、缸盖、曲轴、连杆、活塞、气门等部件的精确组装。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确保各部件之间的间隙、配合和润滑。
2.实例二: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包括电路板组装、元器件焊接、芯片贴装、外壳装配等环节。
以手机为例,其装配工艺包括主板、屏幕、电池、摄像头、扬声器等部件的组装。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保证元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静电、灰尘等对产品造成损害。
3.实例三:家具装配家具的装配工艺主要包括板材切割、拼接、五金件安装、油漆涂装等环节。
以实木家具为例,其装配工艺包括木材干燥、刨平、打磨、拼接、上漆等步骤。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保证木材的含水率、拼接质量、油漆涂层的均匀性和附着力。
三、装配工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装配工艺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例如,机器人在汽车发动机装配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电子产品的表面贴装技术,实现了元器件的高密度组装;家具制造业的数字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各种工艺的装配
1. 机械装配工艺:机械装配工艺是指将多个机械零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组装的过程。
常见的机械装配工艺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夹紧连接等。
2. 电子装配工艺:电子装配工艺是指将各种电子元器件组装成电路板或电子设备的过程。
常见的电子装配工艺包括表面贴装技术(SMT)、插件式组装技术、焊接等。
3. 精密装配工艺:精密装配工艺是指对精密零部件进行组装的工艺,要求高度精准。
常见的精密装配工艺包括光学装配、微观装配、纳米装配等。
4. 汽车装配工艺:汽车装配工艺是指将各种汽车零部件组装成完整汽车的过程。
常见的汽车装配工艺包括车身焊接、发动机安装、电气线束连接等。
5. 食品装配工艺:食品装配工艺是指将不同的食材或食品配料组装成可食用的食品。
常见的食品装配工艺包括面点制作、烹饪、拼盘等。
6. 建筑装配工艺:建筑装配工艺是指将各种建筑材料组装成建筑物的过程。
常见的建筑装配工艺包括砌筑、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等。
7. 化工装配工艺:化工装配工艺是指将不同的化工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进行混合、反应或分离等过程。
常见的化工装配工艺包括离心分离、蒸馏、混合搅拌等。
8. 纺织装配工艺:纺织装配工艺是指将纺织原料进行纺纱、织布、染整等过程,最终制成纺织品。
常见的纺织装配工艺包括纺纱、织布、印染等。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工艺的装配过程,不同行业和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工艺装配方式。
装配的工艺概念装配是一种对多个部件或组件进行组装,以形成最终产品的制造过程。
它涉及到材料、工具、工序和技术等方面,是产品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各个领域的制造业中,装配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装配的工艺概念及其应用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一、装配工艺的定义和作用装配工艺是指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将各个部件或组件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方法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产品的技术和方法。
它是产品制造的最后阶段,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品质和外观。
良好的装配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少废品和错误装配带来的不良后果。
二、装配工艺的原则在进行装配工艺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装配工艺设计应考虑到产品的结构形式、功能需求和生产工艺特点,确保装配过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简化原则:通过优化零部件和组件设计,减少装配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简化装配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3.标准化原则:制定统一的装配标准,确保不同装配线之间的互换性,降低产品变动造成的装配调整和修改。
4.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装配自动化程度,实现智能化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安全性原则:确保装配过程的人员和设备安全,考虑到工人的人机工程学和人体工程学需求,减少劳动强度。
三、装配工艺的关键技术良好的装配工艺离不开先进的工艺技术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的介绍:1.数字化装配技术:通过数字化装配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装配工艺的仿真和优化,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极大地提高装配效率和准确性。
2.柔性装配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及可拆卸和可调整的连接方式,提高装配过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快速定制和个性化需求。
3.机器人装配技术:自动化装配系统和机器人装配技术可以实现高度精确的装配操作,提高装配速度和一致性,减少错误装配率。
4.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装配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视化。
装配工艺简介装配工艺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将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方法和要求组装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的工艺过程。
装配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
一、装配工艺的作用装配工艺在产品制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通过合理的装配方法,能够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合理紧密,避免出现松动、漏气、漏液等问题。
其次,装配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无效操作和等待时间,提高零部件的装配速度和产品的产量。
此外,装配工艺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精细的工艺设计,降低零部件的损耗和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装配工艺的步骤装配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零件准备、装配顺序确定、装配方法选择、装配工具与设备准备、装配过程控制和装配结果评估。
1. 零件准备:在进行装配之前,需要对所需的零部件进行准备,包括对每个零部件进行检查、清洗和保养。
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并保证其符合装配工艺的要求。
2. 装配顺序确定: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要求,确定装配的顺序。
通常是从底部到顶部,从内部到外部,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进行装配。
3. 装配方法选择: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装配要求,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
可以采用手工装配、机械装配、自动化装配等不同的装配方法。
4. 装配工具与设备准备:根据所选择的装配方法,准备相应的装配工具和设备。
确保装配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 装配过程控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包括对每个装配环节的监控、记录和检查,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要求,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6. 装配结果评估:在装配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评估和检测。
通过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外观质量的检验,评估装配结果的合格性和产品的可靠性。
三、装配工艺的优化为了提高装配工艺的效果和效率,可以进行装配工艺优化。
具体方法包括:1. 进行工艺分析:对装配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装配工艺方法有:
1.修配法:修配法是一种古老的装配方法,适用于同轴度要求较
高的零件的装配。
该方法通过试切和刮研等加工方法来保证零
件的同轴度和配合精度。
2.调整法:调整法是一种常用于机床、仪器等精密设备的装配的
方法。
该方法通过调整零件的位置、角度、松紧度等参数来保
证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该方法通过施加压力来将零件压入到
指定位置,常见的压装方法有机械压装和液压压装。
3.螺纹联接法:螺纹联接法是一种常用于可拆卸零件的装配方法。
该方法通过螺纹联接的方式将各个零件组合在一起,具有安装
方便、可拆卸等特点。
4.黏接法:黏接法是一种现代化的装配方法,适用于要求密封、
防腐、绝缘等场合。
该方法通过黏接剂将各个零件黏接在一起,
具有施工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
5.自动化装配:自动化装配是一种现代化的装配方法,适用于大
批量生产。
该方法通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工具来实现零件
的自动化装配,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
总之,不同的装配工艺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应根据具体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条件进行选择。
装配的工艺概念
装配的工艺概念是指将不同部件或零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的过程。
该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组合件准备:将所有需要进行装配的零件和组件准备齐备,确保其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2. 集中配送:将零件和组件按照装配顺序集中配送到装配线或工作站,确保装配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3. 零部件定位:根据装配图纸或工艺指导书,确保每个零件的正确位置和方向。
4. 零部件固定: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将零部件固定在相应的位置。
这可以包括螺栓、螺丝、焊接、胶粘剂等固定方法。
5. 拼接和连接:将不同的零部件进行拼接和连接,以确保它们之间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这可以包括插接、对接、焊接、铆接等方法。
6. 调整和校准:在装配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校准,以确保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和运行的准确性。
7. 检验和测试:在装配完成之前,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8. 包装和出厂:将装配完成的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最终的出厂检验和质量认证。
装配的工艺概念是一个组织、计划和控制零部件装配的过程,以确保产品在质量、效率和安全性方面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装配工艺装配工艺是指将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组装,最终形成完整的产品的过程。
装配工艺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效率和成本。
下面将从装配工艺的步骤、工具与设备以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装配工艺的步骤装配工艺的步骤是指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要求,将各个零部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产品。
装配工艺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零部件准备:将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准备,包括零部件的清洗、检查、测量等工作。
2. 零部件组装: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要求,将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装在一起,形成部分组装体。
3. 部分组装体组装:将各个部分组装体按照一定的顺序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的产品。
4. 调试和测试:对装配完成的产品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5. 产品包装和出厂:对调试完成的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出厂前的最后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装配工艺的工具与设备装配工艺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和设备来完成。
常见的装配工艺工具和设备包括:1. 扳手:用于拧紧螺丝和螺母等零部件。
2. 螺丝刀:用于拧紧和松开螺丝。
3. 气动工具:如气动螺丝刀、气动扳手等,用于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
4. 组合工具:如多功能组合工具,可以完成多种不同的装配工作。
5. 测量工具:如卡尺、量规等,用于测量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
6. 夹具和模具:用于固定和定位零部件,保证装配的精度和稳定性。
7. 检测设备:如X射线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等,用于检测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三、装配工艺的质量控制装配工艺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保证产品的质量,包括:1. 装配过程中的检查和测试:在装配过程中,对关键零部件和关键参数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装配的准确性和质量。
2. 装配工艺的标准化:制定和完善装配工艺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装配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装配工艺一、概述任何机械均由许多零件组成,所以,零件是组成机械的基本单元,将加工合格的零件按照一定的次序和规定的装配技术要求结合成组件,再由组件及若干零件结合成部件,再有若干零件、组件、部件结合成机器,并经过检验、试车,使产品达到设计要求的整个工艺过程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装配工艺过程包括清理、连接、配作、较正、调整、检验、试车、平衡、油漆、包装等工作,因此装配过程并不是将合格零件简单地连接起来的过程,而是根据各级的部件和总装的技术要求,通过一系列的装配手段去保证产品质量的过程。
装配过程是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最后而又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设备维修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机械产品的质量必须由装配最后保证,装配也是设备维修、保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
影响装配质量的因素:1.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合格的产品在装配前还要进行仔细的清洗,去除毛刺。
2.制定正确的装配顺序:选择恰当的装配方法,制定正确的工艺流程,保证装配的良好环境。
3.良好的装配技术:装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感是保证装配质量的重要因素。
4.选择正确的计量方法:装配过程中除进行精刮、研磨、选配外,还要进行精密计量,检测和调整。
一、典型部件的装配1、螺纹连接的装配:螺纹连接是装配中用得最多的固定连接方式。
螺纹连接的主要装配技术要求:●达到规定的锁紧力。
●对于一组螺纹连接的锁紧力应均衡,达到规定的螺纹配合精度。
●螺母、螺钉装配后不产生偏斜和弯曲及防松装置可靠。
装配螺纹连接时,保证得到规定的锁紧力和一组连接中各螺纹锁紧力均衡是十分重要的。
否则将破坏部件的精度和使用性能,例如:一组螺纹连接的锁紧力不均衡时,会造成被连接的部分轴承座孔产生变形,造成机床主轴箱的主轴孔轴线与导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的平行度误差增大,造成气缸盖和缸体之间的密封性不好。
装配一组螺纹连接时,应遵守一定的装配顺序,图—1是建议采用的装配顺序。
其规律是从中间到两边,并对称地进行拧紧。
对于重要的螺纹连接,不允许螺母偏斜和歪斜或弯曲。
一,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如何标准化?
分解机械装配工序流程;根据工序流程,制定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使各装配工序时间尽可能保持相同;根据各工作岗位,对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理解和掌握岗位的要求和内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协作分工,并建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度;依据确认的目标,针对问题,确定整改计划,计划中要有目标指标、措施、资金、责任单位(人)、时间进度等内容;建立不断持续改进机制;加强领导,落实并实施整改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
机械装配工艺过程包括?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加工工艺摘要: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1 .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等;2 .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3 .零件的加工切削加2002:机床,入世是挑战更是机遇专家指出要加大我国数控机床研发力度加快普及型数控机床的发展漫话中国机床制造业的服务竞争中国铣床和加工中心市场的现状和展望国内外车床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世界加工中心的生产、需求和发展动向国内外机床发展趋势世界数控系统发展趋势切削加工技术和数控机床的发展现代机床产品技术发展趋势我国高速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提升汽车活塞加工水平瓶盖及瓶口模具上特殊螺纹的数控车削深孔的螺纹加工数控车床螺纹切削方法分析与应用磨削蜗杆砂轮的修整精密零件多台阶面磨削的新方法曲轴连杆颈的跟踪磨削工艺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 1 .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等;
2 .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
3 .零件的加工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
处理等; 4 .产品的装配如总装、部装、调试检验和油漆等; 5 .生产的服务如原材料、外购件和工具的供应、运输、保管等;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如毛坯的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均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中,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同样,将加工好的零件装配成机器使之达到所要求的装配精度并获得预定技术性能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的两项主要内容。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而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 一) 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或设备)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内容是否连续。
图3-1 所示的圆盘零件,单件小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过程如表3-1 所示;成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过程如表3-2 所示。
表3-1 圆盘零件单件小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号工序名称工装工步工序内容设备1 车削I 1 2 3 4 (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毛坯小端外圆)车大端端面车大端外圆至Φ100 钻Φ20孔倒角车床II 5 6 7 (工件调头,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毛坯大端外圆)车小端端面,保证尺寸35mm 车小端外圆至Φ48,保证尺寸20mm 倒角2 钻削I 1 2 (用夹具装夹工件)依次加工三个Φ8孔在夹具中修去孔口的锐边及毛刺钻床表3-2 圆盘零件成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号工序名称工装工步工序内容设备1 车削I 1 2 3 4 (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毛坯小端外圆)车大端端面车大端外圆至Φ100 钻Φ20孔倒角车床2 车削I 1 2 3 (以大端面及涨胎心轴)车小端端面,保证尺寸35mm 车小端外圆至Φ48,保证尺寸20mm 倒角车床3 钻削I 1 (钻床夹具)钻孔3 -Φ8 钻床4 钳I 1 修
孔口的锐边及毛刺由表3-1 可知,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分车削和钻削两道工序。
因为两者的操作工人、机床及加工的连续性均已发生了变化。
而在车削加工工序中,虽然含有多个加工表面和多种加工方法(如车、钻等),但其划分工序的要素未改变,故属同一工序。
而表3-2 分为四道工序。
虽然工序了1 和工序2 同为车削,但由于加工连续性已变化,因此应为两道工序;同样工序4 修孔口锐边及毛刺,因为使用设备和工作地均已变化,因此也应作为另一道工序。
工序不仅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订时间定额,配备工人,安排作业和进行质量检验的基本单元。
(二)工步与走刀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工序的内容,工序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工步。
工步是指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接表面)和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一个工序可以包括几个工步,也可以只有一个工步。
如表3-1 中工序1 。
在安装Ⅰ中进行车大端面、车外圆、钻φ20孔、倒角等加工,由于加工表面和使用刀具的不同,即构成四个工步。
一般来说,构成工步的任一要素(加工表面、刀具及加工连续性)改变后,即成为另一个工步。
但下面指出的情况应视为一个工步: 1 .对于那些一次装夹中连续进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应视为一个工步。
如图3-1零件上三个φ8孔钻削。
可以作为一个工步。
即钻3-φ8。
2 .为了提高生产率,有时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此时也应视为一个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如图3-2的加工方案。
在一个工步内,若被加工表面切去的金属层很厚,需分几次切削,则每进行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
一个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几次走刀。
(三)安装与工位工件在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正确位置(定位),然后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工件(或装配单元)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称为安装。
在一道工序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安装。
表3-1中工序1即有两个安装,而工序2有一个安装。
工件加工中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因为多一次装夹就多一次装夹误差,而且增加了辅助时间。
因此生产中常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动夹具等,
以便在工件一次装夹后,可使其处于不同的位置加工。
为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图3-3所示为一种利用回转工作台在一次装夹后顺序完成装卸工件、钻孔、扩孔和铰孔四个工位加工的实例。
三、工件的夹紧(一)工作夹紧概述如上所述,工件在加工前需要定位和夹紧。
这是两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于定位在后面章节中详细论述,本节对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夹紧作一概略说明。
夹紧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或振动,以免破坏工件的定位。
因此正确设计的夹紧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夹紧应不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 2 .夹紧装置应有足够的刚性; 3 .夹紧时不应破坏工件表面,不应使工件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 4 .能用较小的夹紧力获得所需的夹紧效果;
5 .工艺性好,在保证生产率的前提下结构应简单,便于制造、维修和操作。
手动夹紧机构应具有自锁性能。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工艺卡、工序卡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艺路线卡)它规定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或零件)所要经过的车间、工序等总的加工路线及所有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可以作为工序卡片的汇总文件。
工艺卡:是针对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加工路线工艺,它规定了零件在这一阶段的各道工序,以及使用的设备、工装和加工规范。
如锻压工艺卡、电镀工艺卡等。
工序卡:是规定某一工序内具体加工要求的文件。
除工艺守则已作出规定的之外,一切与工序有关的工艺内容都集中在工序卡片上。
如机加工工序卡、装配工序卡、操作指导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