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PM)设备退出
- 格式:pptx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8
设备pm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整体效率和生产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
二、管理目标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率;2.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3.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生产损失,提高设备的整体效率;4.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确保生产工艺顺利进行;5.规范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提高维护效率和效果。
三、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
四、管理内容1.设备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种类、型号和使用情况,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明确保养的频次和内容。
保养计划应包括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特定保养。
1)日常保养:由设备操作员负责,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等。
2)定期保养:由维护人员负责,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保养需求,制定保养计划,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调整。
3)特定保养: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专门的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
2.设备检查记录设备操作员和维护人员应按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检查和保养,记录每次保养的内容、时间和负责人员。
检查记录应及时归档,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
3.故障报修处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员应及时进行报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维护人员应尽快到场,诊断故障原因,制定修理方案,及时修复设备。
4.设备备件管理设备备件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采购和管理,确保备件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备件的入库、出库和使用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建立备件台账和库存清单,做好备件的统计和盘点工作。
5.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维护人员应及时填写维护保养记录,记录每次维护和保养的内容、时间和负责人员。
维护保养记录应保留一定的时限,建立完整的设备维护保养档案。
6.设备维修保养培训公司应组织设备维护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维护保养技能和水平。
设备管理PM设备进入阶段流程培训1. 背景介绍设备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设备进入阶段。
设备管理PM(项目经理)负责确保项目的设备需求满足,并协调设备供应商和相关团队的工作。
本文旨在对设备管理PM在设备进入阶段流程方面进行培训。
2. 设备进入阶段流程概述设备进入阶段是整个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设备选购、供应商管理、设备验收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设备进入阶段的流程概述:2.1 设备需求确认与评估在设备进入阶段开始之前,设备管理PM需要与相关团队一起确认设备需求,并对现有设备进行评估。
这包括确定设备的类型、数量、规格等,以及与其他团队协调,确保设备与项目的整体计划相匹配。
2.2 供应商选择与合同签订在确认设备需求后,设备管理PM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
评估供应商的依据可能包括其产品质量、价格、交货能力、售后服务等因素。
一旦选择了供应商,设备管理PM还需要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确保合同条款和条件满足项目的要求。
2.3 设备采购与交货设备采购是设备进入阶段的核心步骤之一。
设备管理PM负责与供应商协调设备采购和交货事宜,包括订单确认、付款安排、交货验收等。
在此过程中,设备管理PM需要密切关注设备的交货时间、质量和数量,确保设备按计划交付到项目现场。
2.4 设备验收与问题解决设备管理PM需要组织设备验收,并确保设备符合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如果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要求,设备管理PM需要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法,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满足项目需求。
2.5 设备上线与投入使用设备验收通过后,设备管理PM需要与相关团队协调设备的上线和投入使用事宜。
这包括设备安装、调试、培训等环节。
设备管理PM需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3. 设备进入阶段流程的关键要点在设备进入阶段流程中,设备管理PM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点:3.1 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调设备管理PM需要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调。
设备退库报废管理制度一、目的及依据为规范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退库和报废管理,保证设备安全、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理废旧设备,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公司相关管理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作为公司设备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设备退库和报废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单位和设备管理相关人员,所有使用公司设备的员工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设备退库管理1. 设备退库的定义:设备在使用完毕、损坏无法修复或有其他原因无法继续使用时,需要进行退库处理。
2. 设备退库的流程:(1) 拟退库:设备使用单位在决定退库设备时,应填写《设备退库申请表》,说明退库原因、退库时间等相关信息。
(2) 提交审核:设备使用单位将《设备退库申请表》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进行退库操作。
(3) 设备退库: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进行清点、验收,填写《设备退库记录表》,确定设备状态并进行标记。
(4) 退库确认:设备管理部门确认设备退库后,将《设备退库记录表》存档,并通知设备使用单位进行调整。
3. 设备退库的责任:(1)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提出设备退库申请,并按照要求填写相关资料。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进行清点验收、确认退库,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设备报废管理1. 设备报废的定义:设备因长时间不用、过期失效、无法修复等原因而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2. 设备报废的流程:(1) 拟报废:设备使用单位在决定报废设备时,应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说明报废原因、报废时间等相关信息。
(2) 提交审核:设备使用单位将《设备报废申请表》提交给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进行报废操作。
(3) 设备报废:设备管理部门将设备进行清点、验收,填写《设备报废记录表》,确定设备状态并进行标记。
(4) 报废确认:设备管理部门确认设备报废后,将《设备报废记录表》存档,并通知设备使用单位进行调整。
3. 设备报废的责任:(1)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提出设备报废申请,并按照要求填写相关资料。
pm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项目管理中的设备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设备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设备管理制度适用于项目管理中的设备使用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办公用品、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办公设备。
三、设备管理责任1. 项目组长负责全面管理和监督项目中的设备使用情况,包括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和报废。
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领用、归还、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按规定正常使用。
3. 各项目组成员有义务遵守设备管理制度和规定,合理使用设备,保护设备的安全。
四、设备采购1. 项目组需要采购新设备时,应提出申请,项目组长审核通过后方可采购。
2. 设备采购应优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3. 设备采购应合理搭配,避免重复购置或购置不必要的设备。
五、设备领用和归还1. 项目组成员如需领用设备,需提前向设备管理员申请,并填写领用单。
2. 设备领用后,项目组成员需按规定使用,保护设备的完好性。
3. 设备使用完毕,需及时归还设备管理员,经确认后方可归还。
4. 因个人原因导致设备损坏或丢失的,需按照设备管理规定进行赔偿。
六、设备维护和保养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 项目组成员在使用设备时应注意保护设备,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设备损坏。
3. 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
七、设备报废1. 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设备的报废处理。
2. 设备报废前需填写报废申请,经项目组长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废。
3. 报废设备需进行清理和处理,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可进行处置或退还给供应商。
八、附则1. 设备管理制度需定期评估和更新,确保符合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
2. 设备管理规定需告知所有项目组成员,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设备管理的相关要求。
3. 对于违反设备管理规定的行为,项目组长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纠正。
烟台上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机器设备PM管理规定页次:1 / 1
1. 目的:
通过执行预防性维修,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为预防性维修计划的不断改进提供依据,及时发现隐患和排除故障从而确保人员安全,保证设备的正常开机率和产品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 编制、审批和适用范围:
本文件由焊接车间编制,由焊接车间领导批准发布后实施,适用于焊接工装设备管理。
3. 术语
PM Preventive Maintenance 预防性维修(二、三级保养)
4. 责任:
4.1 设备工程师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运行周期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交焊接车间审核,批准。
4.2 PM计划内容需经维修人员讨论同意。
4.3 维修班组根据PM计划,进行PM工作。
5. 规定
5.1 设备工程师参考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料和以往维修经验编制PM年度计划。
5.2 维修人员按照PM计划按时、按量完成计划任务,并做好记录。
5.3 PM工作安排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
5.4 在PM工作中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进行修理,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5.5 优化改进和离线维修
机器设备的优化改进和离线维修在得到相关工程师和领导认可后,方可实施。
5.6 备件
焊接设备备件清单由设备工程师制定。
5.7 报废
设备和零部件的报废,参考公司“设备管理程序”。
6 文件发放
本文件发至焊接车间、档案室。
编制:批准:。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AP—PM操作手册目录一、功能位置 (3)1.创建功能位置:IL01 (3)2。
修改功能位置:IL02 (5)3。
显示功能位置:(IL03) (7)4.按功能位置结构展开(IH01) (8)二、固定资产类设备新增 (9)1.固定资产类新增提报 (9)2.供应部建立采购订单ME21N (9)3.收货MIGO (9)4.设备到货,完善设备主数据 (9)三、项目设备 (13)1.项目利用旧设备 (14)2.项目采购新设备 (14)四、设备BOM的新增、修改 (14)1。
新增单个设备BOM (14)2。
修改设备BOM (21)3.显示设备BOM (21)4.批量导入设备BOM (21)五、故障知识库的新增、修改 (21)1。
故障现象的新增、修改 (21)2.故障原因新增、修改 (24)六、状态监测点的新增、修改 (24)1.创建状态监测点 (24)2.修改状态监测点信息 (26)3。
单个查询状态监测点的信息 (26)4。
批量显示计量点 (26)5.录入状态监测点数据记录 (27)6。
显示计量凭证(状态监测记录) (29)七、密封点 (30)1。
根据功能位置创建密封点 (30)2。
修改密封点信息 (32)3.查询计量点(密封点)信息 (33)4.密封点泄漏率统计报表查询 (33)八、换油点 (33)1.创建换油点 (33)2.修改换油点信息 (35)3。
查询计量点(换油点)信息 (35)4。
维护换油信息 (35)5。
换油执行 (36)6.换油历史记录 (36)九、测厚点 (37)1。
创建测厚点 (37)2.修改测厚点信息 (38)3。
查询计量点(测厚点)信息 (39)4。
测厚监控平台 (39)5.测厚执行 (40)6。
测厚历史记录 (40)十、设备维修流程 (40)1.职能部门创建维修通知单 (41)2.建立维修订单 (45)3。
领料 (54)4.维修执行--内部维修(车间内部维修) (54)5.维修执行—-外部维修(车间外) (55)6。
设备计划维护规程(PM )1、目的为了实现以最小的维护成本,使设备在运转时,能够维持在任何时间下均充分发挥机能的状态,并进一步使设备机能扩展至最大的能量而制定本规程2、范围此规程适用于昆山工厂内所有涉及设备计划性维护相关作业及人员3、职责TS部门将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和设备使用状况制定设备年/季/月度设备保养计划,并由TS部门技术人员根据计划安排实施设备预防性保养和日巡检。
4、名词解释设备可靠性:可靠性是指部件,设备以及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可按功能要求正常运转的可能性 MTBF: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 MTBF=负荷时间/故障次数,可靠性越高,MTBF越高 MTTR: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Mean Time To Repair)MTTR=故障时间/故障次数,MTTR越小,表示故障易恢复性越好,维修技能越强FR: 宕机率(故障率)(Failure Rate) FR=故障时间/负荷时间,FR越小,设备稳定性越好。
5、计划维护流程采用计划维护的原因:•改善设备可靠性,提高MTBF •改善设备维护性,减少MTTR维护时间•寻求维护发展的步骤•质量改善,维护技能的改善5、1 计划维护的推行步骤:1、设备重要度分级-》2、决定设备的维护部位-》3、选定保养方式-》4、拟定设备维护基准书-》5、依据维护日历实施预防维护5、1、1 设备重要度分级设备依据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评估分级:1、对生产的影响程度;2、对质量的影响程度;3、对维护的影响程度;4、安全性与维护性;5、使用年数昆山工厂根据实际情况将设备重要度分为,AA级、A级、B 级,C级等不同等级。
每一级的设备台数对全部设备台数所占比率,大致保持在AA级为5-7%、A级为25%、B级为60%,其余为C 级程度管理即可。
5、1、2 设备保养方式的选择 TS部门联合设备使用部门共同完成设备分级后,根据设备重要度等级等具体情况从以下选定具体维护方式。
SAP ERP系统设备管理模块常见问题解答FAQ Of PM一、用户登录和权限问题问题1-01:输入用户和密码后,屏幕下方提示:尝试失败次数过多,用户已被锁,该怎么处理?答:那是因为你连续三次以上输入了错误密码,用户帐号被锁定了,你需要联系负责用户管理的技术人员解锁。
问题1-02:当我操作时,如果系统报出:“你无权限操作…”,我应该如何处理?答:这是因为你的权限不够,你可以在命令行输入事务代码SU53显示出哪些权限对象没有赋给你,然后截下此图发给负责权限的人员,请他开通权限。
至于申请权限的流程,可以到查看。
二、参数设置和使用技巧问题问题2-01:为什么我输入日期后,系统在屏幕下方出现“请按____.__.__ 格式输入数据”的信息?答:那是因为你的个人参数里设置的日期格式是YYYY.MM.DD,即形如2009.01.01这样格式。
你可以在当前屏幕,点击上方菜单系统→用户参数文件→个人数据,然后点击“默认”页,设置日期格式。
问题2-02:为什么我找不到命令栏?答:那是因为你的命令栏隐藏了。
你可以如下图操作。
命令栏即可显示了。
问题2-03:为什么我在系统中输入金额100后,回车会变成100,00?答:那是因为个人参数里设置的小数点格式是逗号,你可以在当前屏幕,点击上方菜单系统→用户参数文件→个人数据,然后点击“默认”页,设置Decimal Notation:选择小数点是句点,然后保存,退出SAP系统重新登录,设置方能生效。
问题2-04:为什么我的订单类型没有显示“Z013”代码?答:需要更改系统的设置,如图所示步骤打开“选项”卡“选项”→“专家”→勾选后确认问题2-05:为什么我在创建采购订单时,订单类型不是默认的服务采购订单?答:需要更改系统设置,如图所示步骤。
打开“个人设置”卡点击缺省值→采购订单抬头→凭证类型问题2-06:为什么我在创建采购订单时,找不到自己的采购申请?答:需要更改系统设置,如图所示步骤。
预防性维护(PM)在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预防性维护(PM)是一种管理和维护设备的方法,旨在通过定期检查、清洁、校准和更换关键零部件,预防设备故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PM在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广泛。
首先,PM可以帮助企业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停工和损失。
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避免设备在关键时刻出现故障,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PM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磨损和老化问题,通过更换关键零部件,延长设备的寿命,降低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同时,通过定期校准和调整设备,可以保持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第三,PM可以提高设备质量。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和系统,并对其进行清洁和维护,可以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
此外,通过定期校准和调整设备,可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PM的效果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首先,需要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通过统计设备的故障次数和故障时间,可以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如果设备的故障次数和故障时间较低,说明PM的效果较好,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较高。
相反,如果设备的故障次数和故障时间较高,说明PM的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其次,需要评估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通过统计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成本,可以评估设备的维护成本。
如果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成本较低,说明PM的效果较好,设备的寿命和性能得到有效延长。
相反,如果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成本较高,说明PM的效果不佳,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更换设备或调整维护策略。
第三,需要评估产品质量。
通过统计产品的缺陷率和客户投诉率,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
如果产品的缺陷率和客户投诉率较低,说明PM的效果较好,设备的维护和调整对产品的质量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