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2013九年级综合测试一语文(一模)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9
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4分)1. (14分)默写填空。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2)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4) 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7)《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4分)2. (13分) (2017七下·崆峒期中) 七(2)班学生学习了《老王》这篇课文后,开展了以“关爱弱者”为主题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下面的情节,填空。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
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
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
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选段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
(2)如果祥子是我们身边的一位不幸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渡过难关?(3)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做好事反而遭诬陷的现象,比如救助被撞倒的老人,却被家人认为是撞人者。
因此就出现了“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3. (11分)(2013·鄂州)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使大家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班级开展了“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调研活动。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谐和(xié)考验(yàn)拼搏(bó)B. 融化(róng)蜿蜒(wān)沉浸(jìn)C. 赏析(xī)惊愕(è)精湛(zhàn)D. 沉着(zhù)突兀(wù)悲怆(chuà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情不自禁颠沛流离漫不经心B. 遐想联翩妙手偶得蹉跎岁月C. 跌跌撞撞油然而生奋不顾身D. 恍然大悟瞬息万变震耳欲聋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B. 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C. 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D. 我对这次比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语重心长,让我们深受感动。
B. 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D.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
B. 这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是总结。
C.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D. 请问您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小明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中学生,他最喜欢读的小说是《西游记》。
一天,他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关于《西游记》的评论文章,文章中提到:“《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古典名著,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初三语文综合测试(一)本试卷共6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出题: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3分)一、(6小题,18分)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B )(3分)A.惩.戒/ 逞.能谀.词/ 长吁.短叹B.慰藉./ 训诫.滞.笨/ 鳞次栉.比C.蓦.然/ 肃穆.煞.白/ 一霎.间D.扶掖./ 抽噎.嗤.笑/ 吹毛求疵.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3分)A. 商酌引颈受戮脊薄味同嚼蜡B. 栈桥孜孜不倦褶皱顾明思义C. 狡黠廓然无累干瘪袅袅烟云D. 亵渎不容质疑犀利粗治滥造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A.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专家们在会议室里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新来的老师走了半天,转弯抹角....,才找到那位学生的家。
C. 尽管伊朗多年来不断加大对海军的投入,但其军事实力与美国及其盟友强大的火力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D.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天空,还是不值得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3分)A.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
B. 世博园里,各国的场馆就好像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C. 我们要善于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写好作文。
D. 国家出台严厉的“国八条”楼市调控措施,是因为楼价问题突出的原因。
5. 在下列四幅对联中,最适合张贴在学校门前的一联是(C )(3分)A.白衣红心....称妙手,高术精艺治难疾B.架集古今书万卷,柜藏中外帖千函C.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D.夏鼎商彝历史远,残碑遗墨价值高6.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要求保持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
花都区九年级调研测试试题语文(本试卷分四部分,共8页,22小题。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试室号、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涂黑准考证号相应信息点。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圆珠笔、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8分。
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总分不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交回本试卷和答题卡。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A.勉强. / 强.词夺理憎恶. / 深恶.痛绝B.折.本 / 百折.不挠碾.压 / 辗.转反侧C.默契. / 锲.而不舍当.今 / 锐不可当.D.参.加 / 参.差不齐蹒跚. / 姗.姗来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决择拈轻怕重深宵慷概淋漓 B.狼藉因地置宜仿徨忸怩作态C.安详轻歌慢舞惶恐消声匿迹 D.冗杂走投无路亢奋莫名其妙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最近教育部发布“睡眠令”,明确规定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真是大快人心....。
B.近年来,花都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C.网红教授博学多才,上课时风趣幽默,断章取义....,深受网友欢迎,坐拥百万粉丝。
D.武汉“解封”后举行水上电子音乐节,数以千计民众参加,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文化馆开展了“百年匠心·薪火相传”线上知识竞答。
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1题;共15分)1. (15分)补写句子(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 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4) 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5)唐代诗人东方虬曾以“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传达出春雪的飞舞与情思。
无独有偶,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也用“________,________”的神来之笔表现出冬雪的壮观与奇丽。
(6)心怀黎庶,心怀国家,这是许多文人的情感所系,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诠释了舍已为人的爱民情怀。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2分)2. (12分)六月,毕业季。
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
(1)学校组织毕业演出,拟定了节目方案(如下表),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其余两个板块的主题。
续表(2)节目的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3)节目组的同学准备在活动中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
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毕生心血哺新秀桃李成荫四海春B . 日暖风和开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C . 汗水染成千顷绿一代桃李谱华章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3. (6分)名著导读:(1)《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一开始是个________的人,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_。
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托尔斯泰吗?B . 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C . 你不管从事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D . 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合理,是教育工作者处理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节能空调标准由850元调整到250元,下降了3倍多。
B . 电脑系统的开机速度、运行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硬件的配置。
C . 温州动车事故以来,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小伊伊的身体状况。
D .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在2011年10月31日,地球总人口数大约70亿左右。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九上·滦南期中)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9七下·广州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fēng máng bì lù________。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考试卷 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7题)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 .____________ 立____________ 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 明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暮冥冥C.先帝__________________之曰能 不能__________________前时之闻D.试用__________________昔日 欲信大义__________________天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11.选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提出这几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D 10.略11.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2分)目的是劝谏刘禅励精图治发展蜀国的政治,使国内政局稳定,国家兴隆,成为北定中原的强大稳定的后方,解决诸葛亮出师的后顾之忧。
(2分,意对即可)难度:中等 知识点:公文类 三、名句默写(共2题)1.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 (4分)①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 《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④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⑤__________________,钟鼓乐之。
(《关雎》)⑥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花都区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迸.射/骈.进立刻./恪.尽职守 B. 祈.祷/菜畦.悄悄./惟妙惟肖.C. 猝.死/憔悴.诘.问/鳞次栉.比D. 诓.骗/竹筐.明显./鲜.为人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混淆孤漏寡闻寒噤山崩地裂B.炫耀锋芒毕露挑衅黯然失色C.呵责不容置疑稀疏根深缔固D.销毁冥思暇想揣摩味同嚼蜡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2013年3月1日下午,在广州珠江边发生了一件英雄舍己救人....的事。
一对夫妇在珠江西堤码头游玩。
那位先生在后退时不慎被铁链绊腿掉进珠江。
在这雷霆万钧....地....之际,途经此处的武警战士郑益龙毫不犹豫跳进江中救人。
由于江水湍急,当郑益龙把落水之人救上岸后,他却因体力不支被水流冲走了。
他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A. 舍己救人B. 雷霆万钧C. 毫不犹豫D. 永垂不朽4.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近段时间,H7N9禽流感肆虐,广州部分观鸟景点寥寥无人,人们更是谈鸡、谈鸟色变。
B. 今年2月23日,广东河源地区发生大约里氏4.8级左右的地震,我区也有震感。
C.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运动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D. 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
5.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
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3分)(甲)祥云浮紫阁,喜气溢朱门(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A.甲送给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中考花都一模语文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谦逊(qiān xùn)振奋(zhèn fèn)B. 奔驰(bēn chí)舒展(shū zhǎn)C. 岁月(suì yuè)跌宕(diē dàng)D. 恍惚(huǎng hū)沉着(chén zhù)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这次考试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C. 我们在比赛中奋勇拼搏,终于赢得了胜利。
D. 在这美丽的夜晚,我们欢聚一堂,共度良宵。
答案:B3. 下列诗句中,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意境相似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答案:C4. 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形容时间流逝快的是:A. 光阴似箭B. 时光荏苒C. 日月如梭D. 桃李满天下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成绩如同一匹黑马,一跃而起。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如同一座宝库。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庐山谣》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______的壮观景象。
答案:庐山的瀑布7. 《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期盼。
答案:和平8. 《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诗人对______的感慨。
答案:战争的残酷9.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______的壮阔景象。
答案:秋天的景色10.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对______的雄心壮志。
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闲(xián)拘束(shù)踱步(duó)B. 翘首(qiáo)谨慎(jǐn)脱颖而出(tuo)C. 璀璨(cuǐ)气馁(něi)纷至沓来(tà)D. 沉着(zhù)领略(lǜ)潜移默化(qián)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贪婪(tān)B. 瞬间(shùn)C. 瞠目结舌(chēng)D. 恍若隔世(huǎng)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突变,学校决定取消今天的户外活动。
B.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决定采取一些特殊措施。
D. 语文老师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受益匪浅。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总是从容不迫,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应对自如。
B. 她的文章语言流畅,辞藻华丽,令人赏心悦目。
C. 那位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突破,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D. 他的演技高超,每次上台都能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共10分)那片金黄在我儿时,家乡的秋天总是一片金黄。
那金黄,是稻田里的稻谷,是山间的枫叶,是母亲手中那件泛黄的毛衣。
稻田里的金黄,是勤劳的象征。
每年秋天,农民伯伯们都会早早地开始收割。
他们头顶烈日,脚踩泥泞,辛勤地劳作着。
看着他们汗流浃背的样子,我心中充满了敬意。
收割后的稻田里,金黄的稻谷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山间的金黄,是大自然的馈赠。
秋天,枫叶红遍了山间。
它们像火焰一样燃烧着,照亮了山间的小路。
每当这时,我都会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去山间漫步。
走在那金黄的枫叶大道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母亲手中的金黄毛衣,是家的温暖。
2013年天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颓.(tūi)唐莽莽榛榛..(zhēng) 锐不可当.(dāng) 佝偻承蜩.(tiáo)B.汲.(xī)取味同嚼.(jué)蜡吹毛求疵.(chī) 遍稽.(jì)群籍C.栈.(zhàn)桥人迹罕.(hǎn)至周道如砥.(dǐ) 恃.(shì)才放旷D.陨.(yǔn)落面面厮觑.(qù) 恪.(gè)尽职守强聒.(kuò)不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冲耳不闻含辛茹苦置若往闻手屈一指B. 曲指可数苦心孤诣豆蔻年华趋之若鹜C. 娇揉造作独辟蹊径以逸代劳破釜沉舟D. 爱不释手义愤填膺草菅人命鳞次栉比3.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新羊城八景”可以让你触摸广州城的美丽与浪漫。
“湿地唱晚”将生命的灵动与工业的文明,在湿地中勾勒得相得益...彰.;“古寺流芳”中各种岭南艺术珍品,让你叹为观止....;到荔枝湾涌边听古仔、睇大戏、赏古玩、游西关大屋,“荔湾胜景”让你体验广州人的别出心裁....;登白云山,你能欣赏“云山叠翠”独特的风景画;看婀娜多姿....的“小蛮腰”,你才算看到了“塔耀新城”的广州新面貌……A.相得益彰B.叹为观止C.人定胜天D.婀娜多姿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小时,但它促进了地球人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
B.珠江边勇救落水者的武警战士郑益龙,不是英雄壮举吗?C.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盛典。
D.通过观看广州有线电视台《G4出动》节目,使我了解到“托举哥”周冲是一个朴实的人。
广州市花都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9分)1. (7分)根据所学的古诗文填空。
①________?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 。
”(《论语》)④绿树村边合,________ 。
(孟浩然《过故人庄》)⑤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的诗句是________ 。
⑦《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 。
2. (14分)(2016·嘉善模拟) 古诗文填空。
①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②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生命是宝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决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碰到不能两全其美的情况时,我们该如何做出决定呢?孟子的“________ ,________”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
(《鱼我所欲也》)④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有很多诗词,如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描写了元宵节的景象:________ , ________。
⑤花花草草总能触发文人情怀,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________ ,________”赞叹梅即使凋谢也不忘播撒芳香的高洁、坚贞品性,而周敦颐独爱莲之“________ ,________”的高尚节操。
⑥在困难面前积极进取是一种精神,如杜甫《望岳》中“________ ,________”的豪迈气概;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 ,________”的一往无前。
3. (2分)(2016·嘉善模拟)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其中唐代有两位,分别是《小石潭记》的作者韩愈,《马说》的作者柳宗元。
广州市花都区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31分)1. (14分)(2013·晋江)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语段后四道小题。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________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________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进行了________(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的斗争,诗人在国土lun丧,民族危亡的,……(1)在括号里给材料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lun肆虐________丧(2)依次填入材料中曲线处的词语,最正确的一项是()A . 夺取消灭时期B . 攻占摧毁关头C . 征服摧残时候D . 侵占消除时刻(3)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在材料中的横线处填上一个合适的成语。
(4)上面语段中的省略号是这个语段的最后一句话。
请根据下列提供的词语,在不增字不减字前提下,组成一个符合语言规范的完整的句子。
[慷慨激昂的诗人挚爱仇恨写下了对侵略者的这首满怀诗篇对祖国的和]2. (2分)(2017·广东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变色龙》中看风使舵的人不只是奥楚蔑洛夫,巡警和围观者们无不如此B . 语文老师上课能根据同学们的表现随机应变,真是个八面玲珑的好老师C . 面对有些同学考试时用手机作弊的行为,身为共青团员,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D . 这场来势汹汹的流感,让我们班一下子有六位同学不得不隔离治疗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 .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花都区语文初三一模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花都区
花都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北部,是一个美丽而宜居的地方。
在我眼中,花都区拥有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首先,花都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区域内山水相依,绿树成荫。
无论是春天绚丽多彩的花海,还是秋天金黄色的稻田,都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此外,花都区还拥有许多湖泊和水库,清澈的湖水倒影着周围的山峦,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其次,花都区以其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交通而备受瞩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花都区已经发展成为广州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许多知名企业在这里落户,带动了大量就业机会。
同时,花都区交通十分便利,拥有高速公路、铁路和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
这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此外,花都区还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区内拥有一流的学校和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花都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各种兴趣班和社团活动。
这样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
最后,花都区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绿化工程、污水处理等措施,花都区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这使得花都区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居民们在清新的环境中享受着健康的生活。
总之,在我眼中,花都区是一个美丽而宜居的地方。
它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繁荣的经济、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012年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一)(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22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尽量选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以适应中考的要求。
2.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语文知识(19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弥留(mí)佯装(yánɡ)陨落(yǔn)重蹈覆辙(chè)B.天穹(qiónɡ)干涸 (hé) 缄默(jiān)面面相觑(qù)C.洗濯(zhuó)狡黠(xiá)阴霾(mái)罄竹难书(xīn)D.恻隐(cè)喑哑(àn)豆蔻(kòu)瞠目结舌(chēnɡ)2.下面语句中,加横线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A.这腰鼓,使原本冷冰冰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芸,莫衷一是。
C.搏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吗?D.当时,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今年北京队能击败广东队首夺CBA总冠军,主要原因是马布里与莫里斯这两大核心能力突出,配合天衣无缝。
B.尽管伊朗多年来不断加大对海军的投入,但其军事实力与美国及其盟友强大的火力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C.我的家乡植被被严重破坏,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治理下,只不过几年,家乡就改头换面,山清水绿,牛肥羊多。
D.金庸小说能够在文学史上取得相当的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武侠小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苦心孤诣的梳理。
2013年第二学期校一模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寄语:“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成功之花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亲爱的同学们,请全身心地投入考试,考出个人水平!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嘹.亮眼花缭.乱潦.草星火燎.原B.怠.慢心旷神怡.陶冶.百战不殆.C.沉醉.鞠躬尽瘁.粉碎.猝.然长逝D.撒.娇清澈.见底撤.销南辕北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陷阱钉书机锦绣河山搬师回朝B.脉搏一刹那再接再厉世外桃源C.震憾缔造者前赴后继通霄达旦D.反应渡假村怡然自得弱不经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截止..3月31日,报名参加全市初中作文大赛的学生大约有500人。
B.新领导一到任,就解决了我家的住房问题,一家人感动得以泪洗面....。
C.游客在桃花的海洋中拍照、嬉戏,品味..着醉人的花香,享受着暖暖的阳光。
D.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各科成绩,至于思想品德方面,就不以为然....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天是小红十五岁的生日,可是同学和老师没有一个人记得,她心里十分难过。
B.王老师的心理健康讲座,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在极度的振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D.虽然这是一次重要的考试,但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春天,别处的草青了,树绿了,;夏天,烈日当空,。
此情此景,促使人产生了对色彩的强烈渴望,渴望郁郁葱葱的树、斑斓多姿的花。
①那里,远远望去,红花绿叶比比皆是②这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③砖铺的地面像火炉那样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④院里的一块绿色兰绒,转眼间,变成了缤纷五彩的锦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请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长句,保持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
(4分)①清代曹雪芹是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作者。
②《红楼梦》的主线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
③《红楼梦》以封建大家庭贾府为描写中心。
④《红楼梦》曲折的表现了反封建的深刻主题。
答: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⑴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 吾妻之美我者,畏我也;妾之美我者,私我也;B. 蒹葭苍苍,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C.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D. 时难年荒世业空,兄弟羁旅各西东。
E.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F. 朝廷之臣莫不为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①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②,又送君归去。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③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⑤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⑤,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⑥,君子好逑。
(《关雎》)⑶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加分题,2分。
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①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借传说故事表达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直抒与敌军同归于尽得豪情的两句是:,。
②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心的诗句是:,。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1)然胡不已乎?(《公输》)已:(2)庄子来,欲代子相(《惠子相梁》)相:(3)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委:⑷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日: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私: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4小题,16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l1题。
(11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组()(3分)A.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必先苦其心志(痛苦)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C. 曾益其所不能(曾经)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发作)D. 人恒过(错误)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表现了孟子怎样的观点? (3分)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诗中的“干戈”和“吊影”的含义是什么?(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
(4分)四、(9小题,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14题。
(6分)“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在近百万年的地球气温变迁中,严寒的冰河期和温暖的间冰期曾交替出现。
在冰河期,陆地冰川遍地,海水相对减少,海平面比今天要低100-145米。
而在间冰期,冰川融化,海平面比今天要高15-30米。
今天,人类居住的地球冰河尚未完全消失,可认为是处于冰河期的末尾。
现在令人关注的是:地球今后是继续变暖使冰河期彻底结束而迎接间冰期到来呢?还是再次从寒冷又进入一个新的冰河期?人类对此虽尚难以预测,但“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能给我们提供某些启示。
人类对地球气温变化的干预能力虽然极其渺小,但因为地球表面温度的平衡是以十分微妙的力学关系来维持的,只要对它施以较少的能量,就有打破热平衡的可能。
人类活动可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尘埃、水汽等增加,改变大气的成分,也能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和热能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气温发生变化。
而导致地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
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透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热能容易到达地球表面;而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又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即能将地球释放的热能截留在二氧化碳层内,不致逸入宇宙空间,同时通过逆反射又将热能返回地面。
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增加,就会导致地面温度上升,全球气温变暖,即为“温室效应”。
而“阳伞效应”实质上是大气中人为尘埃的气候效应。
大气中除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产生尘埃外,人为因素产生的尘埃日益增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通过工厂、交通工具和家庭炉灶及焚烧垃圾等产生的烟尘、废气,正越来越多地散发着大量的微尘离子,造成大气污染。
对大气尘埃的气候效应,一般认为微尘能把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少和削弱到达地面的辐射能,这样使地球表面温度降低。
大气尘埃所起的这种“遮阳伞”的作用称为“阳伞效应”。
此外,尘埃还有吸湿特性,可把周围的水汽凝结在自身表面,促进和增加云雾的形成。
云雾又能阻挡和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也可使地面降温。
如果大气污染使下层云量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就会使冰河期再现。
综上可看出,当地球稳定的热平衡,因人为的因素而被打破时,就会导致地球气候的急剧变化。
但这其中是“温室效应”作用强,还是“阳伞效应”影响大,人们还难以定论。
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球正在变暖,这样会导致冰川融化;而也有些气象学家根据多方面的气象资料分析,认为地球将进一步变冷,可能面临着一个新的小冰河期的到来。
对于这一全球性的气温问题,到底是正在变暖还是逐渐变冷,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之中。
(选自杨叔子主编《探索未知世界》,有删改)13.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氧化碳对地面的短波辐射有极强的吸收能力,能截留住地球释放的热能。
B.将地球释放的热能截留在二氧化碳层内,同时通过逆反射又将热能返回地面。
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增加,就有可能破坏地球热平衡,导致全球气温变暖。
D.二氧化碳能够透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热能容易到达地球表面从而使地面增温。
1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论不成立的一项是(3分)A.目前地球尚处于冰河期。
B.二氧化碳和人为尘埃分别是“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C.无论是“温室效应”还是“阳伞效应”,都有可能使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
D.“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此消彼长,将导致地球冷暖平衡。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
(10分)《礼记》中有一句颇有点辩证法精神的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对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这个规律是有启发性的。
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
在《琵琶行》中所描写的那支曲子,开始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一段,接着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一段,后来又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一段,这倒是很合乎一张一弛的规律的,我相信,弹奏起来一定优美动听,可惜我们谁都没有听到过。
一幅画,也是如此。
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有致。
只密不疏,则必嫌拥塞。
只疏不密,则必嫌空松。
只浓不淡,则嫌繁缛。
只淡不浓,则嫌单薄。
①虽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难免各有所偏,②一个作品总有一个作品的基调,③或以强烈见长,④或以柔和取胜,⑤但“单打一”的旋律和笔墨终究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的。
推而广之,写小说,写戏剧,甚至写评论文章,亦无不如此。
假如小说中段段都是高潮,那么,高潮就反而不突出了;戏剧中场场都是密锣紧鼓,让观众的神经拉得像弓弦一般紧,就反而使人家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中句句都加上着重点,主要的论点就反而不明确了。
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写到林冲发现陆虞候来暗害他,特地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准备跟他拼个死活,可是作者在这里不肯急转直下,却又回过头来。
写上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比较轻松的笔墨,然后再转向高潮。
我看,这些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用了。
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有些同志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文章中一些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闲笔浪墨”大笔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