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痛对肺癌癌性发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 格式:pdf
- 大小:196.21 KB
- 文档页数:2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汪成琼;胡小艳;田应彪;陈灵;马虎;肖政【摘要】目的系统分析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CBM、CNKI、维普、万方、Pubmed及Embase数据库,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Meta分析提取数据.结果 1)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615例癌性发热患者,纳入研究质量不高;2)与解热镇痛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组临床治愈率、总体疗效Meta分析合并RR值为1.60(1.33,1.93)、1.33(1.22,1.45);与双黄连比较,临床治愈及总体疗效分别为1.84(1.38,2.44),1.47(1.28,1.69);与消炎痛比较,总体疗效为1.27(1.07,1.51);与新癀片比较,临床治愈及总体疗效分别为2.18(1.09,4.37)、1.26(1.04,1.5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与双黄连联合消炎痛比较,临床治愈、临床好转及总体疗效分别为1.21(0.85,1.71)、0.86(0.35,2.10)及1.11(0.92,1.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具有较强解热功效,疗效优于双黄连、新癀片及消炎痛,且与消炎痛联合双黄连相当,安全性较好.但纳入研究质量一般,建议临床慎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5(024)010【总页数】5页(P1720-1724)【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癌性发热;Meta分析;系统评价【作者】汪成琼;胡小艳;田应彪;陈灵;马虎;肖政【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遵义医学院分中心,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遵义医学院分中心,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遵义医学院分中心,贵州遵义5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9癌性发热是在排除感染等因素而引起的发热外因肿瘤组织的破坏、溶解等产生大量炎性介质或毒性产物而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2]。
肝癌肺癌胰腺癌止疼药(癌症晚期的止痛药哪种好)癌症晚期病人疼痛难忍,由于病情发展肿块压迫,吃其他抗癌药物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止疼药是家中常备药物,而有些止疼药药店可以买到,有些却必须三甲医院红色处方才可以开,建议尽早备好。
以下是林顾问整理的止疼药可供参考:疼痛的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三解题治疗方案:Ⅰ级止痛适用于一般疼痛,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等;Ⅱ级止痛:适用于中度持续疼痛或疼痛加重。
使用弱麻醉剂加减非麻醉止痛剂加减辅佐剂。
主要用药可卡因、双氢可待因、曲马多、布桂嗪、双克因等;Ⅲ级止痛;适用于强烈持续疼痛。
使用强麻醉剂加非麻醉止痛剂加辅佐剂。
主要用药有吗啡、杜冷丁、芬太尼等。
阿斯匹林最常用的非阿片类药物,对轻、中度疼痛有效,但需足量,每次至少0.6g,4小时1次,可以连用几个月。
其副作用主要有:过敏反应、胃肠反应及影响凝血功能。
消炎痛栓为非甾醇类抗炎解热镇痛药,具有解热、消炎及镇痛作用,由肛门置入,50mg/次,每日2~3次。
这种药使用方便,能减少胃肠道刺激,对有进食困难及剧烈恶心、呕吐的轻、中、重度癌痛病人均有较好疗效。
扑热息痛,有名,乙酰氨基酚商品名称有百服宁、必理通、泰诺、醋氨酚等。
常用于一般痛症,如头痛、肌肉疼痛、骨关节痛等。
它药效安全,副作用轻微,不会引起胃部不适,但过量服食会伤及肝脏,建议一般成人用量每天最多四克。
可待因弱阿片类药,口服30mg止痛效果相当于650mg阿斯匹林,二者合用,止痛效果等于或超过60mg可待因。
此药用于中、重度疼痛。
另有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硫酸吗啡控制释片拉丁名:Tabellae Morphin Sulfatis Modeste liberantes【别名】美施康定、路泰【作用和用途】硫酸吗啡控释片为强效中枢性镇痛药,作用时间可持续12小时,主要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第三阶梯止痛布桂嗪拉丁名:Bucinnazine【别名】强痛定【作用和用途】精神性镇痛药,用于各种疼痛,如神经痛、手术后疼痛、腰痛、灼烧后疼痛、排尿痛及肿瘤痛芬太尼拉丁名:Fentanyl【作用和用途】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产生快,但持续时间较短,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也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杜冷丁拉丁名:Pethidne 即盐酸哌替啶【别名】度冷丁、唛啶、地美露【作用和用途】作用及机理与吗啡相似,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1/10-1/8应用于各种剧痛,如创伤、烧伤、烫伤、术后疼痛、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内脏剧烈绞痛,与氯丙嗪异丙嗪等合用进行人工冬眠。
洛屈联合消炎痛栓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疗效观察
杜宏斌
【期刊名称】《中国厂矿医学》
【年(卷),期】2006(19)5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联合治疗方法对骨转移癌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59例原发病均已经过病理学证实,多发性骨转移癌经CT、X线、ECT证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洛屈联合消炎痛栓镇痛;对照组29例,单纯应用美施康定镇痛。
结果治疗组CR 53.33%(16/30),PR 30.00%(9/30);对照组CR 55.17%(16/29),PR 27.59%(8/29)。
2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3.33%,对照组
82.76%,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根据患者病灶及全身状况,洛屈联合消炎痛栓对骨转移癌痛治疗安全、有效、经济,且对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391-392)
【关键词】骨转移癌;镇痛;双磷酸盐;药物疗法
【作者】杜宏斌
【作者单位】中煤三建总医院肿瘤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13
【相关文献】
1.壮骨止痛散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性癌痛41例疗效观察 [J], 曹建雄;许桂英
2.多瑞吉联合消炎痛栓治疗晚期癌痛疗效观察 [J], 徐颖扉
3.消炎痛栓纳肛治疗癌性疼痛25例疗效观察 [J], 张建平;戴晓峰
4.消炎痛栓配合止痛剂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J], 周丽;郭百海;李玉梅
5.青蒿鳖甲汤加减方联合消炎痛栓治疗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疗效观察 [J], 夏志宏; 蔡晓辉; 朱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炎疗效报告简介: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肺部功能损伤。
本疗效报告旨在总结不同治疗方法对肺炎的疗效,并提供给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参考。
综述:肺炎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临床护理、康复训练等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追踪疗效是关键,以便及早调整治疗方案。
以下将针对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评估。
一、药物治疗1. 抗生素治疗:经典的肺炎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病毒性肺炎疗效不明显。
药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且患者需要遵循医嘱准确使用,按时服药。
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过敏反应,以及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
2. 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肺炎,药物疗效根据不同病毒的特性而异。
例如,对于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和减轻症状。
需要督导患者按时服药,并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等重要指标。
二、临床护理1. 密切观察:对于入院患者,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其体温、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和血常规,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高效氧疗:给予患者适当的氧气疗法,维持血氧饱和度在良好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耐受力。
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
3. 吸痰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定期有效的吸痰护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
同时,要注意吸痰过程中对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三、康复训练1. 呼吸肌力训练:通过肺功能锻炼和呼吸肌力训练,提高患者呼吸道储备容量和呼吸肌力,改善呼吸困难。
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吹气球等。
2.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感觉刺激,促进感觉觉知、感觉整合和神经发育,增强患者对环境的感知和适应能力。
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等感觉的刺激训练。
结论:综上所述,药物治疗、临床护理和康复训练是肺炎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药物治疗应个体化,根据病原体的特性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临床护理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药品名】吲哚美辛【英文名】Indometacin 【别名】消炎痛久保新美达新意施丁茚甲新艾狄多新运动派士ArtinfanIndomeeIndocid 【剂型】1.片剂25mg。
2.肠溶片25mg。
3.控释片25mg50mg75mg。
4.胶囊25mg。
5.控释胶囊25mg。
6.栓剂25mg50mg100mg。
7.搽剂1.55ml10ml。
8.乳膏剂1。
【药理作用】本药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包括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及溶酶体酶的释放等。
本药还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及出汗使散热增加而产生退热作用。
这种中枢性退热作用也可能与在下视丘的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本品全身应用眼内浓度低滴眼剂眼内通透性良好通常选用油剂。
【药动学】本品口服吸收完全而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约98服药后3h血药浓度达峰值。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t为2 3h主要经肝脏代谢为去甲基化物和去氯苯甲酰化物。
60从肾脏排泄其中10 20以药物原形排出33从胆汁排泄其中1.5为原形药少部分从粪便排出在乳汁中也有排出。
早产新生儿口服本品吸收差且不完全。
含铝和镁的抗酸剂可减慢其吸收。
直肠给药更易吸收1 4h达血药浓度峰值本品不能被透析清除。
【适应症】1.甲状腺炎。
2.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增生性骨关节病。
3.癌性疼痛、滑囊炎、腱鞘炎、胆绞痛、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及痛风急性发作。
用于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或其他难以控制的发热。
近年来还用于肾绞痛、痛经、偏头痛、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巴特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等。
4.用本品的滴眼剂治疗Posner-Schlossman综合征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葡萄膜炎、巩膜炎等取得了较好疗效。
5.在处理术后疼痛中本品可用作类阿片的辅助剂。
6.用于胆绞痛、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及难治性和癌症发热。
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20例(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在一般对症及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静点。
对照组:赖氨匹林注射液静注。
将癌性发热分为轻、中、重3级,其中轻度发热37.4 C〜38 C,中度38 C〜38.8 C, 重度38.8 C。
用药:轻度:华蟾素注射液10 ml+喜炎平注射液150 mg,中度:华蟾素注射液15 ml+喜炎平注射液200 mg;重度:华蟾素注射液20 ml+喜炎平注射液250 mg,每日一次静点,7日为1个疗程。
对照组:轻度:赖氨匹林注射液0.9 g,每日二次静注冲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35 g,每日二次静注;重度:赖氨匹林注射液1.8 g,每日二次静注。
分别于用药后第1〜7天清晨7时测体温,第1天体温降至正常为显效,第2天降至正常为有效,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为微效,第4〜7天体温不降为无效。
用药7天后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25%),有效10例(50%),微效2例(10%),无效3 例(15%),总有效率85%。
对照组:显效2例(10%),有效5例(25%), 微效3例(15%),无效10例(50%),总有效率50%。
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癌性发热;治疗癌性发热一般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可加重患者体能消耗及全身衰竭,从而加重病情,加速患者死亡[1]。
此种发热对抗生素无效,西医多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消炎痛及赖氨匹林等,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体质较差,使用解热镇痛药,不但容易汗出较多,造成虚脱,而且易致消化道出血,且疗效一般。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20%,恶性程度高,化疗是治_疗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但化疗缺乏选择性,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不少患者伴随反复发烧的情况,那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反复发热怎么办呢?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反复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化疗会杀死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其中白细胞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退,容易并发感染,引起发热;化疗会损伤患者机体内的组织,尤其是肿瘤组织坏死吸收也会引起发热;当患者服用某些药物时也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不同程度的发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如果患者体温低于38℃,可以通过物理降温,并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促进排汗。
如果体温高于38℃,伴有头痛或全身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的药物,并配合物理降温,同时也要明确发热的原因,若是感染造成的,应给予抗生素的治_疗,及时控制感染。
如果患者体温持续高达38.5摄氏度,应暂停化疗,待病情稳定,症状缓解后再行化疗。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除了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脱发、肝肾损伤等症状,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不容忽视,一定做好护理工作,同时也要合理使用中医治_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的中医药,有助于减轻化疗的副作用,调理脾胃,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增强体能,促进骨髓功能,提升白细胞的数量,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使治_疗顺利完成。
在化疗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医药,有助于扶正元气,改善机体内的环境,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中医本身具有的抗癌功效,还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巩固化疗的疗效,从而达到预防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_疗是我国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在治_疗时注重患者全身的机制平衡,应及时将其纳入治_疗方案中。
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6月第6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6201979脏腑经络、调和阴阳表里,并调畅情志叫2癌性发热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癌性发热作为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的恶性生长,或治疗引起肿瘤细胞破坏,导致细胞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肿瘤释放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被机体吸收后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而引起的发热叫目前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且不良反应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提到:“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
少阳二经,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运行输布精微.调节气机升降出入,转枢阴阳二气,调节阴阳消长。
少阳枢机不利,开阖障碍,外不得温煦,内不得收敛,内外阳气无法协调转枢,阴阳失衡,百病始生。
方文岩教授从医三十余载,认为癌性发热病因复杂,病机有常,多由机体阴阳失衡所致。
人体正气不足,外邪侵袭,痰浊、血瘀、湿阻留结不去,日久形成癌毒。
癌毒痹阻人体气机,阻碍人体气血运行,耗伤气血津液,郁久化热,阴阳失衡,从而发热。
有形实邪或无形虚滞阻碍了人体阴阳二气的正常运转,阴阳开阖枢转不利而“郁热”。
而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为阴阳开阖之枢机,可调节阴阳消长,条达“郁热”。
小柴胡汤乃枢机之剂,可调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故可从少阳枢机不利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癌性发热。
3验案选录患者男,56岁,2016年12月发现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遂行十二指肠+部分胰腺+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不详。
术后未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
后因间断发热予解热镇痛药物、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等治疗后,症状反复,现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就诊于我院。
刻下:间断性午后热甚,Tmax38.9P,口干,咽痛,间断咳嗽、咳痰,痰少色黄易咯.周身酸痛,纳寐差,小便可,大便5~7次/d,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中国0-5岁儿童不明急性发热处理指南长安医院儿科曹军一、体温测量:建议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国外不主张用玻璃水银体温计。
二、发热评估:1.发热程度与持续时间不作为严重疾病危险因素。
但当<3月婴儿体温≥38℃或3-6月婴儿体温≥39℃即作为严重细菌感染危险因素之一。
2.常规需测量记录T、HR、R、CRT(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评估SIRS。
CRT≥3s,需监测血压。
<3月发热根据病情给予三大常规、培养、胸片、CSF检查。
3.降钙素原(PCT)是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理想指标,优于CRP和WBC计数,临界值为2Mg/L-1三、发热处理1.3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
3个月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2.最常用退热剂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病程<4天,对乙酰氨基酚比布洛芬退热快,但布洛芬作用强而持久。
安乃近与布洛芬退热及持续时间相近,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美国已不使用。
阿司匹林与它们效果相当,因增加Rege综合征风险,不推荐为退热用,仅作为风湿热、川崎病首选。
尼美舒利效果与之相当,不良反应有低体温、肠出血、肝酶升高,作为退热剂还需进一步研究。
3.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退热药,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每4小时交替应用,不超过3天。
4.高热时推荐联合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不推荐使用冰水灌肠。
5.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
6.腰穿:<3月婴儿一般情况不佳者,WBC<5x109/L或>15x109/L,尽量争取在抗生素使用前做。
抗炎免疫药一、非甾体抗炎免疫药NSAIDs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前列腺素(PGs)由环氧酶调节控制,生理性PG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节正常组织细胞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炎症反应对PG大量产生,作为主要炎症介质可扩张血管、促进炎性渗出,增强痛觉阈产生红肿热痛表现。
NSAIDs可抑制环氧酶COX活性,干扰炎症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止其合成前列腺素,产生抗炎、镇痛作用,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PG减少使外周血管扩张,散热加强,而不抑制产热,不降低正常体温。
肺腺癌是一种肺癌类型,而腺癌则是癌细胞的来源,肺腺癌是指来自于支气管腺体的肺癌。
一旦肺腺癌到了晚期,往往意味着病情加重,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而发烧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会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晚期肺腺癌患者发烧是怎么回事呢?肺腺癌晚期患者发烧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患者通过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时,大量的癌细胞被杀死,坏死的组织被吸收会发热;肺腺癌晚期患者由于癌肿的侵害、治疗损伤的影响,免疫力有所下降,容易并发感染,从而引起发烧。
肺腺癌晚期癌性发热,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5℃,持续时间较短,应多饮水、多休息,适当补充营养,可以通过物理方式降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的药物。
对于感染引起的发烧,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认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还会使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加大了肿瘤的消耗,使患者更加虚弱,应及时控制感染,给予抗生素的治疗,缓解发烧的情况。
肺腺癌晚期患者症状表现较多,只有积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肺腺癌,如选择放化疗的肺腺癌晚期患者,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使治疗顺利完成。
另外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中医保守治疗,通过扶正祛邪等中药,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调动患者的自主抗癌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肺腺癌患者来说,在确诊病情后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维护身体的元气,增强抵抗力,才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预防病情的恶化,作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在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
中药防治肺癌复发转移的基本方-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佩文七、肺癌治疗肺癌的方法,手术切除迄今是治疗肺癌疗效较好的手段。
近年来与其他的治疗方法综合应用,扩大了手术围,治疗效果逐渐提高。
肺癌手术前后的中医药治疗也是重要一环。
(一)中药防治肺癌复发转移的基本方1号方:绞股蓝30〜60g,天冬15〜20g,白术10〜15g,茯苓15〜20g,炙甘草10g,白花蛇舌草30〜100g,白英30〜40g,七叶一枝花20〜30g,了哥王10〜15g (先煎1小时,短期使用)薏苡仁30〜60g,石见穿30〜60g,丹参20〜30g。
水煎服。
2号方:黄芪30〜60g,玉竹15〜20g,生晒参10〜15g(或党参15〜30g),猪苓20〜30g,甘草10g,半枝莲20〜80g,蛇莓30g,龙葵20〜30g,鱼腥草30〜40g,牡蛎粉30〜60g,蜂房10〜15g,赤芍15〜20g,水煎服。
(二)肺癌远处转移的治疗1.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或纵隔淋巴结转移。
1号方或2号方加夏枯草、猫爪草各20〜30g,山慈菇、土贝母各10〜15g,昆布、海藻各10〜20g,水煎服。
2.骨转移1号方或2号方选加补骨脂、骨碎补各15〜20g。
疼痛加徐长卿、汉防己各15〜20g,或选用放化疗,或选用放射性核素钐等治疗,并用中药减轻其毒副反应。
3. 胸膜转移引发的胸水,1号方或2号方选加半边莲30〜40g,龙葵20〜30g,葶苈子15〜20g,薏苡仁30〜60g,或海藻15〜20g’去甘草,水煎服。
4. 脑转移1号方或2号方中的七叶一枝花用至30g,并用鸦胆子乳剂静脉注射。
中药降低颅压可试用猪苓、茯苓、泽泻各20〜30g。
西药可结合化疗,或手术切除、伽马刀治疗、放疗等。
降颅压可用20%甘露醇、速尿等脱水剂。
(三)并发症1.上腔静脉综合征1号方或2号方重用丹参、赤芍、选加半枝莲、椒目等,或结合放、化疗。
2.臂丛神经痛1号方或2号方选加延胡索、黄各15〜20g,并用外敷止痛药松香、乳香、没药各15g,血竭5g,冰片3g,共为细末,白酒浸泡后涂于痛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