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婴儿的诞生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44
“用生命创造生命”的一小步:一个名叫辛西娅的人造细胞第一个人造生命“辛西娅”默默诞生,引发自科学到伦理学的各界疯狂争论。
这个还不能称得上完全是人造生命的人造细胞再一次提醒人们,赫胥黎描绘的“人造人”,甚至家庭作坊定制DNA的时代终将到来。
作者玉龙(科学松鼠会)早在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里,赫胥黎就描述过有一天人类将如何在实验室内以人工方式制造婴儿,他在一张图纸上标明了“造人”的步骤。
从宇宙大爆炸以来,地球上的生命都是自发演变的,以至于1996年克隆羊“多利”因为基因复制而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在今年3月24日出版的美国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上,美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人造生命”已经诞生,这个被命名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人造儿)的生命宣布了人类向人造生命形式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个并未被广泛报道的实验,能给未来的人类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吗?生存、犯错、倒下、战胜培育出人造儿的是美国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团队。
在实验中,他们通过合成一种称为“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的微生物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将其注入内部已被挖空的提取自山羊的“山羊支原体”,经过成千上万次尝试后,新的支原体出现了生命迹象,并开始在培养皿中生长、繁殖,产生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
项目负责人文特尔表示:“辛西娅其实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也是第一种以计算机为父母的可以自我复制的生物。
”整个过程看起来似乎有些平淡无奇,无非就是提取整组基因,人工改造后建立新的染色体,植入已经被剔除了遗传密码的细胞之中,并控制这个细胞直至形成新的生命形式。
但这一研究经历了15年时间,花费了4000万美元(相当于2.7亿元人民币),植入的DNA片段则包含约850个基因。
为了证明这是“人造产物”,研究人员在合成基因上留下了“水印”,上面有46名科学家和研究员的名字、研究所的网址以及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名句“生存、犯错、倒下、战胜,用生命创造生命”。
《婴儿的诞生》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婴儿的胚胎发育过程及相关知识;2. 掌握婴儿的出生过程和相关医学术语;3. 探讨婴儿出生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婴儿的胚胎发育过程2. 婴儿的出生过程3. 婴儿出生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关于婴儿发育过程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婴儿诞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分组讨论,探讨婴儿的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的形成、胚胎的发育阶段等。
学生可以借助课本、网络资源等进行钻研。
3. 实践:请学生模拟婴儿的出生过程,了解分娩的流程和相关医学术语。
通过实践,加深对婴儿出生过程的理解。
4. 思考:讨论婴儿出生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包括对父母的责任、家庭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等方面。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婴儿诞生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增进思维的深入。
四、导学作业1. 针对婴儿的胚胎发育过程,撰写一篇短文,描述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的发育阶段。
2. 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婴儿的出生对家庭和社会有哪些影响?请列举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3. 收集一些关于婴儿的诞生故事或资料,分享给同砚,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五、拓展延伸1.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了解更多关于婴儿的诞生过程和相关知识。
2. 阅读医学类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婴儿的胚胎发育和出生过程。
3. 参观医院产房或婴儿照护中心,亲身感受婴儿诞生的奇异过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学生对婴儿的胚胎发育和出生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同时,通过讨论婴儿出生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认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探索,培养他们健康成长的认识和能力。
ICS 03.080.30A12T/LYYYS 团体标准T/LYYYS 001—2021月子会所(中心)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2021-XX-XX发布 2021-XX-XX实施洛阳市育婴师协会发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洛阳市育婴师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洛阳巍阁月子会所、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新区人民医院、嵩县伊美家妇产医院、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汝阳县中医院、洛宁县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冰、董瑞珍、李莉莉、张淑梅、付小霞、马爱玲、侯玲军、邢桃红、王岚、董玉宁、薛彦娜、付云、梅岚、陶纯、范丽琼、孙晓燕、任波、常莉、史红艳、陈翡翠、马美新、何均华、乔喜娟。
月子会所(中心)服务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月子会所(中心)的基本条件、环境及设施设备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及要求、卫生消毒及安全要求、服务质量保障等。
本文件适用于月子会所(包括月子中心、母婴会所、母婴护理中心、产后康复机构等。
以下简称“服务机构”)的运行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参考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T 17242 投诉处理指南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31771 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中国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3术语和定义3.1产妇分娩期或产褥期(产后42 d-56 d)的妇女。
3.2新生儿从娩出到诞生后28 d的婴儿。
第一章复习提纲3.1新生命的诞生1、人类的新生命和其他一般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人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产生的。
人的精子和卵都是由人的生殖系统产生的。
3、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其中,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它能产生精子。
精子的形状像蝌蚪,外形可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
精子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长度约为0.05毫米。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卵的外形像球形,直径约为0.1 毫米,它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4、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5、能够接近卵的精子有很多个,能钻入卵的精子有1个,最终精子和卵形成了受精卵。
6、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即怀孕了(也称妊辰)。
7、受精卵形成胚胎后,会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1)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
(2)植入子宫后,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相联系。
(3)胎盘的结构特点是有丰富的血管。
(4)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所以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5)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6)胎盘在子宫内被羊水包围,可以使胚胎免受震荡,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7)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这些都是胎生的优越性。
8、胚胎在第二个月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280天),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婴儿的诞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胚胎发育的大体过程及其营养的获得途径。
2、了解婴儿诞生以后的几个重要发育期。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生命来之不易,渗透珍惜生命的教育。
2、体会父母孕育孩子中感情、物质等付出,使学生更加尊重父母。
3、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说出胚胎发育的大体过程及其营养的获得途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复习提问:①、男性和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②、什么是受精?受精的场所在哪里?生回答:睾丸和卵巢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对重点的知识进行强化识记,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书:知识体系)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示:受精卵和婴儿)过渡:这是受精卵,这是一位可爱的宝宝,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宝宝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人的胚胎发育。
(板书:胚胎的发育)产生疑问,想探究真相。
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
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呈现问题自主学习胚胎的发育请大家结合课本58-59页的胚胎发育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胚胎发育的大致过程。
1、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个细胞。
标志人类个体发育的开始。
2、发育过程(1)怀孕:受精卵沿向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并植入。
(2)胚胎发育到,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
(3)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产出的过程称为。
3、胚胎获得营养的途径。
胎儿通过、从母体获得,同时把产生的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学生自学课本58页—59页,找出问题的答案。
并在课本上做好标注。
设计好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梳理,对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记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过渡:老师巡视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高,自学效果很好,提出表扬,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1、(课件展示:女性的生殖系统)这是女性的生殖系统图,你能在图上指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吗?强调:子宫、子宫内膜2、(课件展示:受精及着床)设疑:①什么是胚胎?在图中指出卵细胞、受精卵、胚胎。
《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男、女性生殖系统组成和功能。
(2)描述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自我活动,体验生命来之不易,学会关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和发展,养成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自己身体形态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产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但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家长,个别同学甚至会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影响,羞于去了解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
这些思想将直接影响学习这一章节内容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大方、亲切、认真、科学地对待这一节的教学,消除学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和思想障碍。
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形态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会产生一些疑惑,一些神秘感,但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家长,个别同学甚至会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影响,羞于去了解生殖系统的相关知识。
这些思想将直接影响学习这一章节内容的效果。
四、教学重点: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感受生命的宝贵,体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课外拓展1、试管婴儿。
2、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
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简单描述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自我活动,体验生命来之不易,学会关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和发展,热爱生命的情感。
重难点重点: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难点:感受生命的宝贵,体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课时2课时(此为第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进程:师:小时候,大家有没有问过妈妈或者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的?妈妈怎么告诉你们的呢?生:各种答案。
师:看来大家出生的方式都不一样啊。
第一节婴儿的诞生一、教材分析:本节介绍的是作为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人类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
教材首先讲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接着对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作了简单介绍,这为学习有关受精的知识打下基础。
受精卵形成后移动边分裂,种植在子宫内从而形成胚胎。
按照人的发育顺序在本节后面的内容中阐述了胚胎的发育和营养,最后总体概括了人的发育和成长的总体过程.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对异性的好奇,对性知识的好奇,驱使他们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的优化,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提早,这个主题对他们进行性道德、性责任的教育非常关键。
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说明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能描述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阅读、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3、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体系的能力。
4、通过观察和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启发学生认识生殖和发育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端正学习态度。
2、学会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
教学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受精作用及胚胎的发育过程;2、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1.精液的组成是( )A. 精子B. 黏液C. 黏液和精子D. 激素和精子2.下列关于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B.繁殖新个体的过程C. 种族延续的过程D.新个体成长的过程3.下列哪组器官具有分泌性激素的作用?( )A.输卵管和输精管B.卵巢和睾丸C.子宫和精囊腺D.精囊腺和前列腺4.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开始呈现出人的形态的时间是( )A.第5周B.第6周C.第7周D.第8周5.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可以促使( )A.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B.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C.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血管破裂D.子宫内膜维持原有的状态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人的生殖,包括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
诞辰和诞生的用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诞辰和诞生是两个常用的词汇,它们在表达人的出生与生日时都有所涉及。
然而,它们在使用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
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诞辰和诞生的用法,并强调正确使用这两个词以及注意语境和语义的变化。
诞辰一词源自于古汉语,指的是一个人的生日,即其出生日期。
它常用于对个人的生日进行庆祝与纪念。
而诞生一词则强调了人或物体的出生或开始的过程,更加侧重于强调的是诞生的过程和开始的时刻。
在实际使用中,诞辰和诞生的用法有着一定的差别。
一般来说,我们更倾向于用诞辰来指代一个人的生日,尤其是在庆祝和祝福的语境中。
例如,我们常说“祝你生日快乐”或者“今天是他的诞辰”。
这样的用法更加强调的是时间点,即出生日期的特殊意义。
而诞生则更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开始或者指特定事件的发生。
它强调的是一个事物或人物的起源与开始,更加注重动作和起因。
比如,我们可以说“他诞生于一个寒冷的冬天”或者“这个创新的项目诞生于合作与创意的碰撞”。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语境和语义的变化,诞辰和诞生之间的差别可能会模糊。
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可以被互换使用,特别是当讨论个人生活的里程碑时。
因此,在使用词语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选择适当的词汇,以确保所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本文将深入探讨诞辰和诞生的用法,并强调正确使用这两个词以及注意语境和语义的变化。
通过对这两个词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关于人的出生与生日的含义,避免使用不当引起的误解与困惑。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诞辰和诞生的用法,并总结它们之间的区别。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诞辰和诞生的用法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诞辰和诞生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接着,我们将对两者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语境和语义上的区别。
最后,我们将总结正确使用诞辰和诞生的要点,并提醒读者注意语境和语义的变化。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逐一对上述内容展开阐述。
婴儿出生作文300字英文回答:The birth of a baby is a miraculous and joyous occasion. It is a time of celebration and new beginnings for the family. The arrival of a new life brings hope and happiness to everyone around. The baby's first cry is like music to the ears, signaling the start of a beautiful journey ahead.中文回答:婴儿的出生是一个奇迹般的喜庆时刻。
这是一个家庭的庆祝和新的开始的时刻。
新生命的到来给周围的每个人带来了希望和快乐。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像是音乐般悦耳,预示着美好的旅程的开始。
英文回答:The baby's arrival also brings a sense ofresponsibility and love. The parents are filled with overwhelming emotions as they hold their precious littleone in their arms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a moment ofpure joy and unconditional love.中文回答:婴儿的到来也带来了责任和爱。
父母第一次抱着他们珍贵的小宝贝时,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情感。
这是一刻纯粹的喜悦和无条件的爱。
英文回答:The baby's birth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chapterin the family's life. It is a time of adjustments, learning, and growing together as a family. The baby becomes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filling the home with laughter and love.中文回答:婴儿的出生标志着家庭生活的新篇章的开始。
【精练精析】3.1.1《婴儿的诞生(一)》(济南版八年级上)一、选择题1.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 )A.睾丸B.附睾C.输精管D.前列腺选A。
此题考查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睾丸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因此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附睾能贮存和输送精子,前列腺分泌黏液利于精子活动,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管道,它们都属于附属性器官。
2.下列哪一个器官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A.前列腺分泌黏液B.睾丸产生精子C.卵巢产生卵细胞D.以上都不是选C。
人的卵巢产生卵细胞的活动具有周期性,每个周期中往往只有一个卵细胞发育成熟。
睾丸产生精子和前列腺分泌黏液不具有周期性。
3.在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中,能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的一组是( )A.输卵管和子宫B.输卵管和输精管C.睾丸和卵巢D.附睾和精囊腺选C。
本题考查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可以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
4.生物课堂让我们丰富了对生殖系统的认识。
判断以下不属于生殖器官的一项是()A.睾丸B.子宫C.阴道D.乳房选D。
此题考查生殖器官的组成。
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子宫和阴道是女性的生殖器官,而乳房属于女性青春期发育的器官,不是生殖器官。
5.卵巢的生理作用包括()①分泌雌性激素②受精的场所③胚胎发育的场所④产生卵细胞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卵巢作用的理解。
卵巢有两个作用: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而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6.精囊腺的作用是( )A.分泌黏液,便于精子运动B.产生精子,分泌黏液C.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D.贮存精子选A。
本题考查精囊腺的作用。
精子在睾丸中产生,附睾有贮存精子的作用,精囊腺能分泌黏液,便于精子游动。
7.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A.子宫B.输卵管C.卵巢D.阴道选C。
此题考查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子宫、输卵管、卵巢、阴道都属于女性的生殖器官,但只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因此,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
第三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学目的:1、识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识主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的发育和营养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胚胎发育和营养。
教学难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教具准备:男、女生殖系统组成挂图,女性内生殖器官挂图,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剪贴图。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与启发提问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生物界中生物种类繁多,生殖方式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我们人类的生殖方式是属于那一类呢? (有性生殖)一、生殖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就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人类的生殖活动是由专门的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下面学习生殖系统的器官组成的主要功能。
二、生殖系统的结构(一)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其主要功能观察:请同学们按照“男性生殖系统”课文中[看一看,想一想]栏目的要求进行观察和思考。
提问:男性生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回答:略。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主要的性器官,功能:产生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附睾也是一对,呈扁圆形,位于睾丸背面,主要功能是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主要功能是输送精子精囊腺、主要功能则是分泌粘液阴茎阴囊等外生殖器精子体积很小,长约60微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精子形如蝌蚪,其头部的主要结构是细胞核。
细胞核里携带着由父本传下来的全部遗传信息。
其尾部可以摆动,使精子能在液体中游动。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其主要功能观察:请同学们再按照“女性生殖系统”课文中[看一看,想一想]栏目的要求,进行观察、思考。
讲述:(出示女性生殖系统挂图)大家看挂图。
卵巢: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
卵巢有一对,呈扁桃形,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
其主要功能是:产生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子宫:子宫位于盆腔中,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成熟的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呈球形,不能动,直径在以上,几乎可以用眼直接观察到。
1.教材分析《婴儿的诞生》这节课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的生殖和发育》一章中的第一节,是在已学习了前两章“绿色开花植物”和“动物”的生殖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一步又可以引申出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知识,所以既是生殖方面的知识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面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是本章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一节,讲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又讲述了有关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知识。
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自身实际,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情分析由于学习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同学们对生殖系统的知识了解并不多,充满了神秘感,是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的。
但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家长在孩子询问这方面问题时大都采取了消极应付的态度,使得孩子并没有获得一定的正面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发达可能又使他们获得一些并不正确的信息,从而对两性的理解有许多误区。
所以如何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用平常的心理学习这部分知识,进而让孩子们更建康的成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
3.教学设计思路3.1通过对课本的图片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2利用书本提供的图片资料,视频、动画,通过小组讨论来总结受精的场所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3.3珍惜生命,感恩父母。
4.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概述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生殖细胞的特点及受精过程;说出胚胎发育的大体过程以及其营养的获得途径。
4.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视频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3情感态度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感悟生命来之不易,体会父母孕育孩子中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更加尊重父母。
5.教学重点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
6.教学难点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由孕育生命的不易,能真正感触到应该珍惜生命、感恩父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