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83.07 KB
- 文档页数:2
剖宫产手术麻醉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的手术麻醉方法及效果,总结麻醉体会。
方法抽选64例在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32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
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更短,麻醉药总量、麻醉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镇痛效果明显更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近年来其临床应用率明显上升。
在剖宫产手术开始之前,需先实施麻醉[1]。
不同的麻醉方式其麻醉效果不一,如果麻醉方式不当,则可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比如产妇术中躁动,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等等。
为探讨最佳的麻醉方法,本研究选取了6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持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
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产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麻醉禁忌症,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高血压患者,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患者,胎儿宫内窘迫患者,胎盘早剥患者。
根据术中麻醉方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观察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27.88±2.42)岁;孕周37-41周,平均(39.55±0.26)周;ASA评分Ⅰ级-Ⅱ级。
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7.90±2.37)岁;孕周37-42周,平均(39.30±0.41)周;ASA评分Ⅰ级-Ⅱ级。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①监测产妇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②常规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以每分钟3-4L的速度维持低流量吸氧。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中86例产妇的麻醉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但bromag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意义(p<005)。
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满意,而且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77-02剖宫产手术麻醉既要考虑产妇特殊的生理变化,又要保障母婴安全,故要求麻醉诱导快,止痛完善,肌肉松弛,对全身及胎儿呼吸几乎无影响。
由于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镇痛及肌肉松弛的效果较好,被广泛应用下腹部以及盆腔手术中。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麻醉效果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1-38岁,体重46-90kg,asa为i-ii级,均为足月单胎首次分娩。
术前已排除妊娠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腰麻禁忌证及胎儿宫内窘迫。
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产妇基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单纯硬膜外麻醉。
手术时常规监测生命体体征、spo2、呼吸频率和幅度。
麻醉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lg,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注乳酸钠注射液500ml。
观察组患者取右侧卧位,观察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包,在l2-l3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插入ⅱ型腰椎穿刺针,见脑脊液流出,回抽通畅后注入075%布比卡因+2ml生理盐水,拔除腰麻针,迅速置入硬膜外导管,改为平卧位并向左侧倾斜15°,将患者麻醉平面调至t6以下。
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的麻醉体会【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74-02剖宫产术常选用硬膜外麻醉(EA),但存在起效慢、阻滞不够完善、肌松欠理想等缺陷。
腰麻(SA)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同时头痛发生率较高。
腰-硬联合麻醉(CSEA)结合了EA和SA的优点,在产科手术逐渐广泛使用。
本研究观察小剂量重比重布比卡因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EA进行临床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0例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健康临产妇,ASAⅠ或Ⅱ级,年龄22-35岁,体重56~87kg,心肺功能正常,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无胎儿宫内窘迫,拟行剖宫产术。
随机平均分为CSEA和EA两组。
1.2 麻醉方法两组均不用术前药,入室后开放静脉,给予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5ml·kg-1·h-1。
常规面罩吸氧。
CSEA组采用BD联合针穿刺,产妇右侧卧位,取L2-3椎间隙,18G硬膜外针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针内针腰穿,见有脑脊液(CSE)缓慢溢出,即向头端注入重比重布比卡因11.25mg(0.75%布比卡因1.5ml+10%G·S 1.5ml),注药时间为15~20秒,注药完毕,退出腰麻针,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6cm。
同时手术医生可以去洗手,准备消毒。
转为仰卧位后,调节平面达T6。
术中根据需要经硬膜外追加局麻药(1.0%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
EA组在相同间隙穿刺、置管,注入1.6%利多卡因5ml试验量后,分次加局麻药(1.0%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至阻滞完善平面达T6水平。
所有产妇术后硬膜外注入吗啡2mg+地塞米松5mg+0.9%生理盐水5ml单次镇痛。
1.3 监测术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动态心电图。
收缩压下降大于20%时,视为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