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问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73.40 KB
- 文档页数: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兵团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兵团的体现,是兵团人在50多年屯垦戍边实践中凝结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屯垦戍边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在大西北这块雄丽、粗犷、广袤、神奇的土地上,兵团“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依托于特殊的组织形式,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一个特殊的群体”蕴育和形成了特殊的兵团文化(屯垦文化)。
兵团文化发端于军营文化,其精神实质是军人品格和奉献精神,垦荒建设将较为纯粹单一的军营文化迅速丰富和发展。
各地域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碰撞,使兵团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
兵团文化的核心理念包含在各个绿洲文化之中,各绿洲文化又有自身特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显示出兵团文化蓬勃的生命力。
兵团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
这种多元性形成了兵团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兼蓄性,既有中华民!!!!!!!!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李成(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新疆五家渠831300)[摘要]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
兵团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要大力发展兵团文化。
[关键词]兵团精神;内涵;兵团文化[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274(2007)06—0043—02[作者简介]李成,男,汉,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讲师。
《兵团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总第109期文化建设则意识的伦理基础。
健全的规则不仅讲理而且讲情,任何规则之所以产生,根源就是鉴于弱者与善良者的无助。
因此,在我们的民族精神建设中必须坚守这条底线。
春勤恨步迟,鸥燕已先知。
兵团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两个率先、两个力争”奋斗目标振奋人心,与此同时,兵团党委也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尚存在“五个短板”,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即是其中之一。
要实现“两个率先、两个力争”奋斗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推动兵团文化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这让兵团宣传文化系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同时,更感受到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前不久,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宣传部部长成家竹率兵团考察组赴陕西等五个省,考察学习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如何借他山之石,破解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难题?带着问题,考察组成员一路探寻,一路思考……陕西、四川、湖南、江西、山西五省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积淀较为丰厚,文化发展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2011年以来,五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普遍在20%以上,其中陕西省2012年增速达31.4%。
五省文化产业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12年普遍达3%以上,较高的湖南省达到5.2%。
这五个省以超凡的气魄、超常的手段、超强的力度,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让考察组成员看到了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增强了推动兵团文化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自觉和自信。
目标已然明确,蓝图了然于胸,路径渐渐清晰……兵团党委对此次学习考察活动高度重视。
在考察组呈报的考察报告上,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批示:望结合兵团实际,积极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从而促进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刘新齐批示:所提建议符合兵团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望积极推进,狠抓落实。
以更加自觉的文化意识、更加解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有力的组织领导,为兵团文化产业发展鸣锣开道除了自然禀赋的差异,考察组成员深刻体会到,兵团与陕西等五省的差距,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
兵团团场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兵团党委提出建设新型团场、新型连队是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提出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各团场、连队不能照搬别处的先进经验,必须从本团场、本连队的实际出发,克服盲目性、随意性、攀比性,探索即凸现自己特点,又符合新型团场、新型连队建设目标。
一、新型团场建设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一)团场的职能定位模糊。
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
兵团各团场的主要职能定位并不清晰。
即履行着党政军企的责任和义务,但却不能更好的发挥内在的职能作用。
如:在履行政府职能上,不仅缺乏常设组织机构,又没有政府机构应有的权力,特别是在工商行政管理、税收管理等方面,与政府机构存在很大差异。
而在政府职能上,不仅得不到政府相应的奖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又要承担政府办社会的负担,同时又要按企业要求上交利税。
正是因为定位不准,职能混乱,企业的自主能力受到严重制约,才使各团场出现负担沉重,发展缓慢的现象。
(二)职工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事一线的职工人员结构也发生着很大变化,军垦一代相继退休,二代外出上学找工作,从事团场科教文化,机关事业单位一些重要行业,多数在团场种植、养殖业90%的人员来自内地比较贫瘠的地方,受地域文化、传统观念、文化素质、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技术的能力不尽相同,道德观念、生活观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正是参差不齐的素质影响,才使连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也影响到了新型团场、新型连队建设的步伐。
(三)团场经济实力比较脆弱,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以我团为例,虽然是“棉、葡萄、养殖”三大支柱产业,但主要打的是“棉花仗”,受市场制约很大。
全团棉花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职工群众吃的是棉花饭,穿的是棉花衣,过的是棉花年,二、三产业除棉花加工之外,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加之前几年团场欠帐很多,团场的基础设施、道路、社会事业的发展、住房等等都需要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团场一年的经济增长量又是有限的。
新时期兵团农牧团场发展特色产业探析[摘要]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对实现兵团经济的跨越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特色产业是特色经济形成的基础,是兵团农牧团场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兵团农牧团场特色产业的内涵入手,针对如何发展特色产业提出了发展措施。
[关键词]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发展措施聂卫国政委在2008年6月召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次党代会所做的报告中提出,要突出重点,形成具有兵团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充分利用兵团现有的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兵团的集约化优势,以建设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农业机械化推广、现代农业示范“三大基地”和农牧机械、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矿产开发、新型建材、氯碱化512”六大产业”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步伐,逐步形成具有兵团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发展兵团经济重在突出发展特色经济,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各农牧团场的优势条件为依托,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逐步形成特色经济。
而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要依托本地区的优势条件,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只有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部门,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形成兵团的经济竞争优势,壮大兵团的特色经济。
因此,究竟如何选择并确定特色产业来加以重视、培育和扶持,成为发展各农牧团场经济的首要课题。
特别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务院[2007]32号文件对新疆和兵团的作用重新进行界定的背景下,科学地选择并发展兵团特色产业,对加快各团场工业化进程,增强团场经济竞争力,以及优化经济结构,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兵团农牧团场特色产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一)兵团农牧团场特色产业的内涵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集合。
特色产业形成的标志之一,即是特色产品的制造或特色服务的提供形成了企业群体或产业链,达到了一定的产出量或服务量,拥有一定数量的专门生产技术人员和专门化的生产技术装备。
兵团十师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究兵团十师红色旅游业在阿勒泰“千里画廊”范围内,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这为师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十师边境团场地处偏远地段,旅游景点开发滞后,产业化水平低,团场底子薄、基础差,投入资金有限,都不同程度影响师市旅游业的发展。
如何高效开发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达到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的整合,推进十师经济发展,对维护兵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兵团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探究对策及建议一、兵团十师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现状情况1.十师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分布兵团十师大力培育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十师将把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结合起来,如181团、182团把“红色旅游资源+绿洲田园风光”游的产业规划有机融合。
183团以“新疆北部之酒都和谐宜居军垦城”主题,形成了以兵团唯一一家国家AAA级工业旅游景区(新疆额河酒业有限公司)为核心,以独立营边境红色旅游、锡伯渡渡古遗址等景点的旅游网络。
184团有军垦艺术创意产业园、184团文化艺术展览馆、屯南纪念碑等资源。
185团有鸣沙山、眼睛山、白沙湖、红叶林等自然景观,更有“西北边境第一连”展览馆、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沈桂寿升国旗旧址等人文景观。
186团的百年国门、三代会晤桥、冷战遗址等。
十师优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红色人文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境红色旅游资源。
2.十师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近年来,十师将红色旅游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推进,打造兵团边境戍边文化观光地、兵团红色文化传播地红色旅游板块,调研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北屯市旅游人数43.8万人次,同比增长150%,旅游收入3.8亿,同比增长121%;2016年北屯市旅游人数78万人次,同比增长78.1%,旅游收入8.64亿,同比增长127.4%。
2017年,182团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发展顶山田园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