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4
贵州旅游发展战略规划SWOT分析及对策一、贵州风景名胜SWOT分析1、发展机遇(1)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贵州风景名胜区体系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首先,长期以来限制贵州风景旅游发展的道路交通问题,有望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得到根本解决。
其次,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的实施,全省生态环境将会得到不断改善,从而为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贵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扩大风景名胜区面积,建立完善的体系结构创造了条件。
(2)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 2020 年我国将占到国际旅游市场份额的 8.6% ,从而成为世界上接待量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又根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 2020 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 100 亿人次。
贵州风景资源丰富,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旅游大省是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必将促进全省风景名胜区的快速发展。
(贵州省旅游局预测, 2020 年全省境外游人数将达到 68 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 6200 万人次)。
(3)进入十二五以后,各省市加大了旅游产业的投入,风景名胜区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开展,使得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管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保护理念得到了沟通和提高,实际工作得到了激励和促进,样板作用和全社会文明素质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进一步繁荣。
贵州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世界级价值。
相信随着贵州申报世界遗工作区域位置分析的不断深入,将给贵州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
(4)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风景名胜区发展建设,风景名胜作为贵州省的优势资源正在为社会各界所普遍认识,保护风景资源,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2、发展优势(1)喀斯特景观的垄断性优势。
贵州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摘要】:红色旅游是由有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孕育而成,并在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类型。
贵州省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区。
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住高,被称为”红色摇篮”,发展红色旅游可很大程度的改善老区面貌。
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贵州省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红色旅游;SWOT分析;贵州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在国内迅猛发展。
贵州是我国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贵州是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基础差,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国家级贫困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贵州红色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发展贵州红色旅游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众所周知,SWOT分析是一种分析经济活动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对区域经济活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和弱势(Weakness)、所处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全面分析,为制定提升经济活动竞争力的战略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判断和清晰的思路。
文章运用这种方法,对贵州红色旅游业的内部因素进行评估,并对其劣势和威胁提出了解决对策。
1. 贵州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1.1 优势(Strength)1.1.1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贵州是红军的发展壮大之地,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之地,形成了以长征文化为代表,包括抗日战争文化、革命前辈足迹等互相配合的丰富红色旅游资源。
从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九军在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足迹遍及全省68个县(市、区),建立了滇黔桂、黔东、黔北和黔两]L4个革命根据地。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文化产业日益受到重视。
文化产业的兴起不仅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选择。
在面对国内外竞争与挑战的情况下,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问题。
有必要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一)优势1.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2. 人才辈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国涌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走向了国际舞台。
3.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出高增长态势。
(二)劣势1. 行业竞争激烈: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兴盛,各个细分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使得企业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2. 缺乏原创力量: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在当下的文化产业中,原创力量还显得相对不足,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培养。
3. 行业标准不规范: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标准化管理还不够规范,这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机会1. 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 文化消费升级:随着人们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强。
3. 文化产业国际化: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壮大,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四)威胁1.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问题:近年来,文化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盗版、侵权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国际市场竞争:国际文化产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在文化产品输出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我国文化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1. 优势(1)庞大的市场需求量。
中国拥有13亿人口,市场规模庞大。
(2)丰富的文化资源。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2. 劣势(1)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着高度集中于文化娱乐的情况,文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2)文化产业表现不佳。
虽然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GDP中的比重仍然较低。
3. 机会(1)政策扶持。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相关政策出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市场需求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4. 威胁(1)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文化产业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2)盗版和侵权现象严重。
盗版和侵权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策略研究1. 优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文化娱乐,应该加大对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创新的支持,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可以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领军企业。
2.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提升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品牌联合、品牌推广等方式实现品牌效应的放大,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 加大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可以加大对文化科技企业的支持和培育,以推动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4. 打造文化名城通过打造文化名城,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支持,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和人才聚集。
可以加大对文化名城的扶持力度,搭建平台和载体,促进文化产业的合作和交流。
5. 加强合作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借鉴和吸收国外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和理念,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国际文化节、论坛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促进文化产业的合作和发展。
6. 加强保护管理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版权保护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
贵州大方天麻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作者:龙伟林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28期摘要大方天麻,中草药,贵州省大方县特产。
贵州大方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产的天麻因天麻素含量高、品质好、药效高而享誉国内外。
本文系希望在分析大方天麻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的基础上,对大方天麻产业的展提出些许意见。
关键词大方天麻 SWOT分析法发展策略作者简介:龙伟林,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0-192-02大方天麻,因原产地名而得名,主产于贵州高原大方县九龙山脉的深山丛林中和世界罕见的天然百里杜鹃丛林中。
明代就是进贡皇室的珍品,且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素以“滋补之王”的称号而驰名中外。
2008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自2008年10月31日起对大方天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豍大方天麻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发展已引起贵州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大方天麻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期提出大方天麻产业的发展策略,提供其发展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大方天麻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定》对大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为贵州省大方县大方镇、羊场镇、黄泥塘镇、理化乡、鸡场乡、六龙镇、凤山乡、安乐乡、百纳乡、三元乡、雨冲乡、沙厂乡、大山乡、普底乡、星宿乡、黄泥乡、大水乡、双山镇、竹园乡、响水乡、东关乡、核桃乡、达溪镇、八堡乡、兴隆乡、长石镇、果瓦乡、绿塘乡、马场镇、牛场镇、猫场镇、鼎新乡、文阁乡、飘井镇、高店乡、小屯乡等3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豎据统计,21世纪以来,大方天麻年产量5吨左右,最高年产达10吨。
直至2011年,大方县已经基本形成了4个天麻种植基地,基地總计种植面积为28547亩。
豏从2002年全县中药材的购销量来看,外销总量已达到1500吨以上,品种达50多个,总产值已达到7500万元。
文化产业进步SWOT分析及策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以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为前提,以体现前瞻性。
文化作为人类在历史实践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产物,与人类的社会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不仅包含着人类创造的物质性财富,还包含着人类的精神财富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
可以说,文化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同时又蕴含着个体性创造的成分。
而文化产业则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文化与高科技结合起来,造就了文化工业;而文化工业与市场经济结合,又形成了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因此也具有了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特点,成为了强大的文化力的一部分。
广西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一、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省市相比,广西文化领域的市场取向改革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如今,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积累期,近年来一系列新举措成为激活文化产业的催化剂,为广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文化产业测算数据看,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有所提升,从广西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来看,目前广西文化产业在全国处在中等水平,有一定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较大,新兴文化产业逐步崛起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增强。
广西传统文化服务业的比重较大,新兴文化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但发展的势头好,潜力大。
而文化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又辐射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预示着广西传统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文化用品类生产、出版发行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增加值居前三位。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看,排在第一位的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目前广西文化市场主要处在销售文化硬件产品上。
排在其次的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排第三位的是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Vol.56,No.05. 2022 124作者简介:林晓筱(1990- ),女,侗族,贵州榕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土地生态与旅游规划。
125园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自然资源对保护茶园及茶园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是绿色有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贵州因为具有适宜的土壤类型,使得绿茶中的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
(2)质量安全优势。
贵州在全国率先提出茶园禁止使用草甘膦和水溶性农药,全省茶园禁用农药参照欧盟标准和日本禁限农药标准,在国家禁用60种农药的基础上提高到128种。
(3)种植覆盖面广、产量较高。
全省茶叶种植区域覆盖较广,88个县(市、区、特区)中涉及茶叶种植县78个。
茶叶品种覆盖我国主产的绿茶、红茶、青茶、黑茶和白茶五大类,且品质优良。
2019年贵州省干毛茶总产值和总产量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五。
2.2 劣势W(Weaknesses)(1)机械化、规模化水平较低。
贵州高原、丘陵、山地地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
受制于较为严酷的地貌条件,贵州茶叶种植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种植、采摘成本较高,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
(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理念落后。
部分地区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还处在相对粗放的阶段,茶青浪费较大。
(3)品牌化程度不高。
贵州茶品牌建设进度较慢,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与国内其他茶叶主产区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竞争力普遍较弱。
2.3 机会O(Opportunities)(1)政策机会。
茶产业已成为贵州农业的第一大产业,自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先后出台多个文件与规划积极推动茶产业发展,使得贵州茶产业拥有较好的政策机会。
(2)出口市场需求较大。
贵州绿茶出口全国占比最大,茶叶质量较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迎合了当今世界追求健康养生的主流需求。
(3)互联网营销机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茶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省份,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还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贵州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一、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分析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贵州省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50亿元,同比增长了18%。
贵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设计创意、传媒动漫、旅游文化、艺术手工等方面。
其中,旅游文化和艺术手工产业是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两大支柱产业。
在旅游文化方面,贵州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贵州的山水资源、古镇风情以及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成为了旅游者们的热门选择。
贵州的旅游文化产业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促进了贵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艺术手工产业是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拥有丰富的手工艺传统,如绣球、银饰、竹编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贵州的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过去几年中,贵州的手工艺品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1. 融合发展: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贵州将进一步加强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通过协同推动传统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产业的互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例如,将文化和农业相结合,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文化附加值的提升。
2.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贵州将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有创意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和团队。
例如,通过数字化、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手段,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加强产学研结合:贵州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并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创新中心,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传学院作业统一用纸(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3 月 24 日)课程名称文化市场营销学作业题目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SWOT分析姓名满文萍学号 2011020603 成绩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
在全球媒介融合趋势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众多高校的文化产业方面的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转型,来适应未来世界发展步伐,使人才能够适合社会所需。
因此,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的开展显然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但是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为社会所用,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却不能做出保证。
一、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势分析1、政府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来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
在“十一五期间”也进一步加速发展文化产业。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再次重申了这个战略方针。
由此可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研究范围广,涉及较多领域的学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具体上来说,可以是一个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行业,如新闻、广播、电影、电视等节目或行业。
设计的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民俗学、传播学甚至也有需要信息技术的学科,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就很多,这样就能让慢慢把我们打造成应用型人才。
3、有关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人员较多,可以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提供学科类的书籍。
研究人员的广泛,是根于文化产业这个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广,而从事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又精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编写成书并发表,这样就切实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宝贵的知识,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劣势分析1、缺乏有关文化产业方面的教育人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文化产业管理所在的院校五花八门,有的设在历史系,有的设在艺术系,有的设在经济系等等。
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教育人才不足,否则也不会把这个专业设在不同位置,同时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严重不成熟。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一、SWOT分析1. 优势(1)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如丝绸、茶叶、传统节日等,这些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
(2)庞大的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加,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 劣势(1)文化创意水平不高:我国文化产业创意设计和研发能力相对欠缺,创意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文化产业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体系尚不完善,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充分,文化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 机会(1)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我国文化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各类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的出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 挑战(1)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国外文化产品对于我国市场的侵入和挤压,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2)文化产业融合难度大:目前文化产业融合不够充分,跨界合作和跨领域融合的难度较大,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发展策略研究1. 提升文化产业创意水平为了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需要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意水平,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
可以建立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鼓励文化创意企业研发生产,并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激励措施,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
2. 加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快文化与科技、教育、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融合,打破传统界限,推动跨领域合作与交流。
可以鼓励设立跨领域融合的文化产业创新基金,支持不同领域的文化企业合作创新,促进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强化。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文化产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产业在贵州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目前,贵州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涵盖艺术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日益增强。
首先,艺术表演是贵州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艺术资源,通过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和文化展览,展示了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
例如,贵州国际大剧院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大型综合性文化艺术场所,承办了许多重大的艺术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
其次,贵州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
贵州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如黔东南的侗族风情、黔西南的苗族风情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贵州还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如贵州黄果树瀑布国际旅游节、贵州国际山水旅游节等。
此外,贵州文化创意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传统手工艺制作、文化产品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等多个领域,通过挖掘和开发贵州的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具有贵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例如,贵州的锦绣兴华丝绸、黔北抟糯灯芯香等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需要注意的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其次,贵州的文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提升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还需解决融资难、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
总之,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蓬勃的阶段,在艺术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相信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贵阳市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政策
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1、以政府购买力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通过购买政府文化产品,对文化产业投资和发展起着催化作用,同时改善政府机构文化服务和设施,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产业制度建设。
加强文化产业政策和政策宣传,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落实上游、中游、下游文化政策和政策宣传的一体化实施。
3、改善文化产业环境。
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文化市场及政府支持政策,开展文化营销,改善文化产业环境,有效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4、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好政府投入、市场机制、企业介入、学校培训等多种渠道的作用,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加大文化产业技术支持力度。
依托互联网、新媒体等新技术,加大文化产业技术支持力度,加强公共设施、设备和软件建设,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构建智慧文化生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6、加大文化产业品牌推广力度。
通过展示、传播、经营等方式,加大文化产业品牌推广力度,提升文化产业形象,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7、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技术上、资金上、市场上的支持,加强少数族群文
化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8、抓好文化产业与社会服务的衔接。
加强文化产业与社会服务的衔接,结合文化产业发展,支持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摘要:西部大开发孕育并开启了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将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本文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背景,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SWOT分析;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于1999年正式出台。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10年7月,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娱乐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它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
就行业范围而言,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构成文化产业的补充。
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需要所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超级利润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朝阳产业”、“支柱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1、资源优势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风情和习俗、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是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也是基础优势。
贵州省境内生活着48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17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风情和民族习俗,文化资源在全国排名居前位,有50个地方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2项、101处。
热带农业科技2021,44(2)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贵州威宁软籽石榴产业化发展SWOT 分析及对策马检,李顺雨,吴超,谢江(威宁县果业发展中心,贵州威宁553100)摘要摘要::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威宁县软籽石榴产业化发展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目前产业发展受到管理经验、基础设施、采后加工、规模化生产、专业技术人才、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意识等因素的制约,提出采取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强苗木繁育、培引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建立培训机制、培育专业技术人才等对策,以更好地推进威宁软籽石榴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软籽石榴;SWOT 分析;对策;威宁中图分类号:S6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50X (2021)02-0038-03——————————————Analysis of Soft Seed Pomegranate Industrialization by SWOT in Weining ,GuiZhou ProvinceMA Jian,LI Shunyu,WU Chao,XIE JiangWeining Development Center of Fruit Industry,Weining 553100,ChinaAbstract:Preliminary study on Weining soft-seed pomegranate industrialization by SWOT was conducted.It`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som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 including management experience,infra-structure,postharvest processing,production size,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leading enterprises,brand aware-ness and so on.It then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like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strengthening breeding,cultivating lead-ing enterprises,building up regional brand,expanding marketing channels,establishing training mechanism,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etc.for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ining soft-seed pomegranate indus-try in Guizhou province.Key words :soft seed pomegranate;SWOT analysis;countermeasures;Weining————————————收稿日期:2021-02-22作者简介:马检(1987-),女,硕士,农艺师,从事果蔬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及农技推广工作。
贵州民族餐饮文化开发研究[摘要]贵州民族餐饮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开发贵州民族餐饮文化产业势必对丰富贵州旅游资源以及拉动贵州旅游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基于贵州民族餐饮发展的SWOT分析,论述了开发贵州民族餐饮的现实意义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开发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贵州民族餐饮文化SWOT对策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贵州,尤其是世居的仡佬族、彝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17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出积聚地方民族个性的特色餐饮。
这些民族餐饮受特殊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影响,蕴涵贵州本土民族文化,极具吸引力,是难得的旅游文化资源。
但目前贵州对民族餐饮文化的开发很浅显,理论研究较少,这势必成为贵州旅游业今后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开发贵州民族餐饮文化的意义1.推动贵州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贵州民族餐饮文化是独特的文化资源,其悠久历史、鲜明特色、民族风情等对外地游客有着很大吸引力,可增强游客对旅游地的认同感。
可见民族餐饮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拥有更大的亲和力,贵州民族餐饮文化的开发势必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2.增加旅游经济效益从旅游经济角度分析,“吃”是旅游消费六要素中的首要要素,餐饮消费的多少对旅游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但目前贵州旅游主要还是门票经济,即门票收入占旅游收入的绝大部分。
这种旅游产业链是失衡的,必须加大以餐饮为主的其他消费要素发展。
贵州的很多旅游景区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旅游地发展民族餐饮让客人感到是“真滋真味”,并且民族餐饮的文化特性使其附加值增高、盈利空间增大,因此大力发展民族餐饮能够直接提升贵州旅游经济效益。
3.传承和保护贵州民族文化贵州民族餐饮是贵州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积聚地方民族个性的特色餐饮,蕴涵了丰富的民族餐饮文化。
通过民族餐饮不仅品尝到美味佳肴,更能观赏到少数民族特有的器皿、礼俗、制作过程、民族歌舞等。
大力发展贵州民族餐饮就是全面挖掘、保护、传承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中重要的方面。
502014年2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山水、湖泊等自然资源;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资源。
以贵阳花溪为例,花溪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璀璨明珠”,是贵州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花溪拥有天河潭、十里河滩、高坡、红岩峡谷等自然景观,还有青岩古镇、桐埜书屋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打造休闲度假游、生态健康游的良好区位优势。
一、花溪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一)优势1.气候优势。
花溪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湿润气候。
常年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夏季适合避暑,以“爽爽的贵阳”著称。
2.资源优势。
花溪的旅游资源不仅山水、田园、民族风情、古镇等资源丰富,而且天河潭、红岩峡谷、十里河滩等兼有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特点。
可以说,花溪区浓缩了贵州山水的精华。
3.政策优势。
当地政府提出将花溪建设成为“生态区、旅游区、文化区”的发展定位和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城建扩区、科教兴区、旅游活区”的发展战略。
政府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花溪基本建设成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大区。
国发二号文件中也提到要支持贵阳花溪建设。
(二)劣势1. 交通和基础设施落后。
花溪老景区基础设施陈旧、新开发景区基础设施尚不健全。
已建成的几条公路规格不高,且交通拥堵。
造成景区的可进入性差,影响了景区知名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景区发展。
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虽已开始,但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改善现状。
2.专业技术匮乏。
贵州省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缺乏旅游人才。
旅游业缺乏专业人才的规划、管理和经营。
同时贵阳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流出到外省现象普遍,当地对已从业人员的培训较少。
3.旅游项目单一。
花溪的知名度不高,仅在周边地区或本省内有一定知名度。
这与其旅游项目单一、对自身独特性的开发和利用不足有很大关系。
花溪区对自身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特色开发程度不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也不够。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探析及政策建议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简述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也伴随着知识与科技的融合而逐渐兴起,成为各国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当人均GDP在1000-5000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制造、加工和传统服务业;当人均GDP达到5000 -10000美元之间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
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均基本进入后工业时期,创新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符合这一阶段的时代要求,并日益显现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本国和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
创新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大大提升劳动生产率。
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金,并以5%的速度递增。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1)高附加值、高收益性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
在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的比例。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它强调人们的创造力,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并发挥产业创造财富的功能。
这种高附加值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强劲的发展能力。
因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具体行业,都是发展前景广阔、并能带来高收益的行业;同时,它的生产和服务方式,不仅可以是有规模有组织的,还可以是低成本的、个人参与的,易形成分工协作、灵活经营、低投入高回报的发展格局。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浅议
黄浩;孙晓丽
【期刊名称】《贵州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结合本省实际,与周边省区文化产业优势相比较,贵州应以文化旅游业作为突破口,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页数】3页(P99-100,25)
【作者】黄浩;孙晓丽
【作者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贵阳,550002;交通银行郑州分行,河南,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
【相关文献】
1.浅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2.浅议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3.浅议金融支持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4.浅议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问题
5.浅议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WOT分析的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战略①邢启顺刘勇②内容摘要: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势战略主要包括:发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开拓环境生态资源、多样化发展战略、拓展创意产业空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文化产业化改革步伐、产业主体培育、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经济社会环境建设;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防御战略主要包括:本土文化产业的全球战略、政府企业个人风险共担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消费主体培育战略;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规避战略主要包括:“引狼入室,与狼共舞”、制度改革,组织保障、人才培养坚持“走出,引入”、自我保护发展能力建设。
关键词:SWOT分析文化产业民族文化SWOT分析是我们应用最多的工具,它代表着一种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是一种用于公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SWOT指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要素,SWOT分析也称态势分析。
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SWOT分析在综合了著名的竞争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将企业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
该方法分析直观、使用简单,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能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包括:“地方性”文化资源独特性与丰富性、文化生态环境良好、多元多样文化并存、后发展性有利于新的开拓空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包括:总体发展水平低、后发展性导致缺乏综合竞争力、①本文为杨晓航主持的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2009年度课题:《贵州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成果之一。
②作者简介:邢启顺(1976-),汉族,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刘勇(1978-),男,贵州民族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硕士。
相关经济社会环境基础差;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机会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全球化”、东盟-东亚文化产业经济环境、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经济圈形成、贵州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战略;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威胁主要包括:全球化竞争、高风险文化、高速复制传播、主流文化“霸权性”。
1.SO强势战略●发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贵州是一个民族地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相关文化产业开发的基础相对较好,潜力还比较大。
首先,贵州有着众多的民族成份,有18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上都创造出了极富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首先,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表现形式、内涵特点等方面具有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的本质就是民族性,或者说是基于民族性基础上的文化差异性,这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为发展相关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18个世居民族加上后来不断进入贵州的其它民族群体,可以说目前的贵州是中国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也可以想见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性。
而且,这些民族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
比如,贵州有全国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全国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姊妹节,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台江施洞,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之称的苗族飞歌,有“天籁之音”之誉的侗族大歌,有誉满全国的布依族经典民歌《好花红》和《桂花开放幸福来》,还有由杉树演变而来的凝固于空间的历史——侗族古老的鼓楼,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而斑斓的侗族、苗族服饰等等。
①其次,由于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相同生态区域内,长期往来,相互交融,形成独具区域性的文化特色,这些区域性明显的民族特色文化圈也随之形成,这是未来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优势明显的开发单位。
比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旅游开发圈基本形成,在该旅游开发圈内,其旅游产品的特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其区域性是十分明显的。
民族文化产业,是一种核心能力极强的产业,其开掘空间广阔,竞争优势明显。
贵州省近年来对民族文化进行创意性开发的成就是显著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同时,贵州省对地域性文化整合开发的力度也在①白明政.试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8,(6):72~73.逐年增大。
地域性文化产业,是一种可以资源共享的可集群化开发的模式,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价值链。
从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开放步伐逐年加快,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文化与旅游结合是贵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发展态势良好,对于发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方面的努力也已初见绩效。
当然,贵州在开发民族文化产业或者地域性文化产业方面,走的是资源整合的路子,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特色的有机结合。
目前,贵州各地已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旅游圈。
如遵义、黔东南、黔西南、黔南、毕节等分别形成了以红色文化、苗侗文化、布依文化、彝族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区。
在未来的发展上,贵州要进一步把握优势,想方设法开掘民族地域文化产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打好强势战略牌,推动贵州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开拓环境生态资源人类的生存,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形成等,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话题,生态环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也因此,生态环境本身也就内涵了一定的文化特性。
贵州的环境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它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难以分割的关系。
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相互融入,相得益彰。
比如被誉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的黔东南,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苗侗风情根本分割不开,山清水秀、林木葱茏的黔东南使当地的民族风情也因之打下了生态烙印,这就使得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两部分密切关联。
这种特点,对于贵州的民族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开发十分有利,其本身也就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创意母题”。
民族文化的产生与生态环境相关,贵州民族文化特征烙上了地方性的特色,这是将之开发为产业的一个重要创意点。
比如,贵州怡人的气候和秀美的山川河流,影响到当地民族的体质和审美趣旨等,进而影响文化形成,并赋予特色,而这种特色就是可创意性开发元素。
贵州要在大力发展民族区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应积极开拓环境生态资源,打造相关的产业品牌。
●多样化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亦称多角化经营战略,它是指通过合并、收购、合资以及自我发展等途径,使企业增加与现有业务大不相同的新产品或新业务的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形势的变化,多样化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多样化发展战略可以通过向不同的产业渗透和向不同的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持续的发展;能够使企业迅速地抓住并利用各种市场机会,逐渐向具有更大市场发展潜力的行业转移,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发挥企业的优势,综合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①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还是比较单一,尽管表面看,其开发形式多样,但缺乏真正的多样化发展战略理念,其中的多样化发展思路尚欠成熟,也存在对多样化发展战略认识不够的问题。
文化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战略,主要是对文化产业进行升级开发和延展相关性开发,即在传统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多内容性开发,重点多进行创意性开发。
贵州的文化具有多元多样性,这为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开发带来了众多的创意母题。
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母题”就是文化的精神性要素,而其独特内涵与彰显出来的外延魅力为文化的创意产业开发提供了原始依据和基本动力。
贵州文化多样的特点,不是一个共性层面的众多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个性表现。
贵州文化的可创意性开发项目很多,尤其是围绕民族文化资源的一系列可开发的内容,比如:精美绝伦的民族服饰,实用耐看的民族建筑,各种美味天然无污染的民族饮食,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古朴悠远的民族礼仪,和谐庄重的道德伦理,欢乐壮观的民族歌舞,精湛的民族民间工艺(挑花、刺绣、蜡染、酿酒、制茶、造纸、银饰制作、工艺芦笙制作、手工编织、手工雕刻民间绘画等),还有多姿的民间戏曲,博大恢弘的民间文学,丰富的民族体育,原始崇拜的民间信仰,独特有效的民族医药,以及千百年来山区生活所积累的大量生产生活经验和技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知识等。
②从内涵上来看,这些文化的传统和已经成型的特征独具一格。
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文化制度、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有形文化形态,总是凝结着特定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民族性格和气质、民族理想等。
从这一理解层面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其传统和已经成型的特征是具有独特性的。
贵州省的众多民族创造了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中的精神性元素凝结着不同民族对外在的认识和内心的观照,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具有不容易被复制的特点,是一种核心能力的体现。
这些众多的“精神性元素”为贵州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各种智慧介①梁家强. 论企业多样化发展战略【J】. 经济师,2001,(9):136~137.②范波.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4):111~112.入的空间。
而从外延上看,贵州众多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其发展规律和社会映现力也是具有特殊性的。
比如,作为具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力的侗族大歌,其文化内涵的外延是较为广泛的,它不仅是一般性的非物质文化范畴,同时其中可能含蕴的如反映侗族社会、情感生活的唱词等民族性元素则是多方面的。
贵州的民族众多,文化也就众多,而它们之间的文化具有独特性,这些文化的特有魅力,就是其创意产业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健康发展的核心优势。
在贵州采用多样化发展战略,心思不仅要用在多种多样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上,还要在同一种文化产品或同一个文化产业上多做文章,从多个层面去挖掘文化的价值,实现文化价值量化的最大化。
●拓展创意产业空间如前所述,在实施多样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贵州要结合自身优势,重点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创意性开发。
那么如何才能拓展创意空间,如何实现创意产业的优势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这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创意空间还没有最大范围地被开掘出来。
从贵州的资源特点和区域特点来看,贵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二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
首先,从文化生态看,贵州的文化处在内外两个文化圈层之内,一个是全球化和整个中华文化这一层面,另一个是贵州内部文化圈层。
这两个文化圈层决定了打造“贵州特色”,就要寻求一种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而贵州文化也逐渐彰显出这样的特点和优势,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有利于保持文化活态。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整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