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抓住了法桐叶子的 姿态不同、风姿绰约 的 特点。 3.“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 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 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1.选文围绕“月亮”写了哪两件事情? 镜中看月;院中望月。
2.第二自然段描写月亮很形象,请对加点词“爬”作简要赏析。
“爬”的运用呼应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这句话,从孩子 的心理和感受来描写月亮的升起,化静为动,充满了童真童趣。 3.文中奶奶是一位怎样的老人?请具体分析。 奶奶既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童心未泯的人,又是懂得童心, 善意引导的老人,她不断引导孩子们关注外界,探索自然,追 求美好。
盼月——望月——寻月——议月
学习提示: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觉得好玩,有趣的地方,并 在课文中做简单的批注。 2.四人小组分享交流,并把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 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 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 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24*《月迹》
贾平凹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者简介】
贾平凹: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
原名贾平娃。小说作品带有浓郁的 地方色彩。散文以一草一木,一石 一景,俗而又俗的平常事物写起, 引出一个充满寓意和深度的哲学命 题。文字简练,构思小巧。主要作 品有小说集《山地笔记》、《天 狗》、《怀念狼》等,散文集《月 迹》、《心迹》、《爱的踪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