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课《热爱生命》蒙田【法】
- 格式:ppt
- 大小:361.50 KB
- 文档页数:12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蒙田作品中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2. 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热爱生命》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作家蒙田的一篇散文。
2. 作品主题:探讨生命的意义,倡导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1. 分析蒙田作品中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观点。
2.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难点1. 蒙田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如何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知识。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主题和思想内涵。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命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蒙田作品中的具体论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看法?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朗读《热爱生命》片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和情感。
三、作品解析(20分钟)1. 教师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观点,如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热爱生命?二、作品深入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具体论述,如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等。
2.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实践与应用(20分钟)1. 教师提出关于生命意义的实践任务,如珍惜时间、关爱他人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的背景和重要性。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审美观念。
1.2 教学内容蒙田的生平简介《热爱生命》的文学价值和主题思想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审美观念的培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蒙田和作品背景,解析文学作品。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蒙田生平简介2.1 教学目标了解蒙田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出生、成长、学术成就等。
2.2 教学内容蒙田的生平重要事件和学术成就。
蒙田的思想观念和他对生命、人性和知识的看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蒙田的生平背景和学术成就。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蒙田的思想观念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第三章:解读《热爱生命》3.1 教学目标分析和理解《热爱生命》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3.2 教学内容分析《热爱生命》的文学结构和表达手法。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3.3 教学方法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文学结构和表达手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第四章:《热爱生命》的文学价值4.1 教学目标评价《热爱生命》的文学价值,并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4.2 教学内容分析《热爱生命》的文学特点和创新之处。
探讨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4.3 教学方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热爱生命》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评价法:引导学生评价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鉴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通过写作或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5.3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生自主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分享法:学生通过写作或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审美观念的培养(续)6.1 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分析能力和审美观念。
6.2 教学内容分析《热爱生命》中的象征意义和意象。
蒙田《热爱生命》精品教案(通用11篇)蒙田《热爱生命》精品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2、了解随笔这种文体3、积累本文需掌握的重点字音、字词、字义4、学会阅读的简单技巧:画重点句、找关键词、总结概括5、学会重点分析带有哲学性的句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韩红的歌曲《天亮了》背后的故事导入,把学生引入对生命这一议题讨论的情境之中2、通过老师示范朗读第一段,学生齐读二三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生命的哲学3、通过老师故事性的具体讲解来诠释文中带有哲学意味的抽象句子,化抽象为具体,兼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生命是美的历程,是自然的厚赐,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热爱生命2、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来热爱生命、如何把热爱生命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教学对象】这篇文章放在高一的课堂上可以说比较难,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教授过程中穿插生活中的故事,注意引起学生兴趣,特别要注意防止把课讲成“假、大、空”的说教课。
由于该篇课文《短文三篇》里的第一篇,讲好本文对接下来两篇短文的讲解起奠基作用,要是讲不好,容易让学生对该类哲理性散文产生厌烦或畏惧心理,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以及以后的语文教学。
【教学重点】1、对哲理性句子的讲解,如“生活的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2、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字词的积累。
随笔文体的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3、使学生感受生命是美的历程,是自然的厚赐,体悟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对本文哲理性的把握,学会分析带有哲理性的重点句子2、把学生带入那种热爱生命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真实感悟,培养他们对待生命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韩红《天亮了》关于生命的故事)【图片导入,关于生命的思考】韩红--天亮了,关于生命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热爱生命教学设计蒙田【三维目标】1、了解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有关常识。
2、欣赏文学作品,从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
3、体会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把握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4、体会小说情节的传奇性和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安妮日记》这篇课文,我们的眼前仿佛还浮现着安妮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地用身了撞击那沉暗的铁条的身影;我们的耳边仿佛还回响着安妮那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去!必须好好活下去!的声音。
小安妮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憧憬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歌颂生命的文章:《热爱生命》。
教师领读文中最震撼人心的情节:人狼搏斗。
二、作者简介杰克伦敦,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幼年穷苦,自食其力。
曾到北方阿拉斯加参加淘金者的行列。
因病空手而归。
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从此埋头写作,成为职业作家。
长篇小说:《野性的呼唤》、《海狼》等,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曾受到列宁的赞赏。
在逝世前几天,手里还捧着它。
这篇小说为何有如此的魅力?三、学生初读课文,概括中心这篇小说通过一个受伤的淘金者在唯一的同伴抛弃他之后,孤零零地一个人在草原上拼命寻求生路,他以热爱生命的巨大内在力量和坚强的耐心、意志,维持了生命,战胜了病狼,并最终被科考队员营救的故事。
四、学生再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1、故事的开端(1~4段)主人公从极度虚弱中终于醒来,感到了新的恐惧,发现了一头灰狼。
板书:发现狼。
2、故事的发展(5~9段)一个晴天,他来到河边,看见无际的大海,模糊的觉得有了希望,继续前行,但是一条和他一虚弱的但仍贪婪的病狼始终跟着他,并用饥饿的眼光看着他。
板书:与狼同行。
3、故事的继续发展(10~15段)内在的生命动力逼着他前进,他发现了同伴遗留下来的口袋,但不想拿走,一直提防着病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