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基础(全)
- 格式:ppt
- 大小:8.07 MB
- 文档页数:19
带※标记的都是重点!!!——乾乾乾er哥1.1景观与景观设计学的内涵(必考)※景观是什么?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景观设计学是什么?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的区别: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规划空间与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的多目标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的解决工程问题。
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与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于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大地艺术进行景观艺术创作目的是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而非仅仅为了了解空间问题。
1.2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1.3景观设计的内容※两个层面: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①景观规划: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1、景观类型(名词解释)自然景观:是自然界中未经人工实践所干涉,以天然景观元素构成的景物,包括天然存在的景观和人工景观的自然要素部分。
城市景观:是通过人类的艺术加工,以人工景观要素为主构成的景物。
2、景观设计概念景观可归纳为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物。
广义的景观设计是将一种景物通过整合、规划等科学合理的手段转化为另一种景物的过程,重点在于处理人、地关系,使环境中的各种构成系统更好地和谐发展。
狭义来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布置道路、种植植被、修造建筑等手段创造美的自然和人工环境。
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环境心理学:霍尔的“空间关系学”,他将人际交往的身体距离划分为4种:亲密距离为0~0.45m,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为0.45~1.2m,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交距离为1.2~3.6m,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共距离为3.6m以上,如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名词解释)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美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它研究景观美的特性和构成,以及自然美的保护和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途径等。
范围涉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
它们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构造规律等,都是景观美学所研究的对象。
3、试述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论述题)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绿化与植被情况、地质与水文条件、)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空间设计、空间类型、空间构成)人文因素(使用群体、地域文化)生态因素(保护自然元素、生态技术)技术因素(施工技术、新型材料)4、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套分等级的系统,可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5、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是对城市认知地图富有开创性的重要成果。
他在书中将城市的物质行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第一章问答题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
6-10答:①生成期:皇家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
②转折斯: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
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
③全盛期:园林发展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
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
④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
北宋山水宫苑;元、明清宫苑;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0-16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
16-19答“①江南园林②北方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巴蜀园林⑤西域园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
19-21答: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
21-23答: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②调整时期(1960-1965):③损坏时期(1966-1976):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⑥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
25答:①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
②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灯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用大量化肥,花坛植物,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都是违背这一原则。
③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特种上,保护和发展乡土特种。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一、建筑装饰设计(一)建筑装饰设计的理论知识(1)掌握室内设计的空间体系概念答:室内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内”带有明显的方位指向,其范畴是围绕室内空间而展开的。
(2)掌握构成室内设计空间体系的要素答:其构成要素:空间、界面、组织关系、物件。
整理构成了一个由域-面-线-点的体系。
(3)掌握室内设计的定义答: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功能、技术。
艺术的综合设计。
(4)掌握空间组合与划分的手段答:1.向心式组合。
2.包容式组合。
3.线式组合。
4.组团式组合。
(5)掌握室内空间的属性答:室内空间不是纪念碑或雕塑,其应作为适合人类进行某种活动的场所。
因此,每一个空间都有独特的属性。
(6)掌握室内空间的层次答:室内设计需要注意整体关系,在处理错综复杂的空间和使用功能的过程中,应注重如何合理地梳理空间内部层次。
空间的层次是由点-线-面而构成。
(7)人体活动空间与室内空间的关系答:第一,A空间是人体活动空间,是由人体活动的生理因素决定的,也称生理空间。
它包括人体空间,家具空间,人和物之活动空间。
第二,B空间是空余的空间,是由人的心里因素决定的,也称心理空间。
第三,A空间与B空间之和即为完整的室内空间。
(8)人体活动空间与室内空间的关系的特点:答:第一,室内设计一般由于建筑的空间高度是固定的,所以在考虑人体活动空间时更多的考虑平面的空间尺寸。
第二,设计机械只考虑人体的尺寸和活动空间就可以了。
而建筑与室内设计所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些。
(二)基础设计原理(1)职业建筑师的服务流程答:国际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服务流程可以分为策划、设计、施工、维护四个阶段。
(2)设计阶段的细分答:设计阶段可细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3)绿色建筑的定义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