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三单元(完整版)
- 格式:pptx
- 大小:16.62 MB
- 文档页数:191
第一单元备课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
本单元依据小学科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一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分析与解释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4.结论与拓展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科学知识: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甩。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教案 1教案 2教案 3教案 4第一单元小结及质量分析第二单元备课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而成。
第一方面,引发并指导学生展开养蚕活动,即第一课“我们来养蚕”。
该课以课题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蚕的卵以及幼蚕,为学生有蚕可养和整个饲养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岩石与土壤(含答案)一、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岩石与土壤选择题1.具有蜡烛一样光泽的矿物是( )。
A. 石英B. 长石C. 云母【答案】 A【解析】【解答】石英是具有蜡烛一样的光泽的矿物。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石英是主要造岩矿物之一,一般指低温石英(α-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
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β-石英)和柯石英等。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无色透明,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而变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
2.在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我们把它叫化石,它一般存在于( )中。
A. 沉积岩B. 变质岩C. 岩浆岩【答案】 A【解析】【解答】可以保留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叫做化石,化石常存在于沉积岩中。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化石可以分为四类: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分子化石。
生物分界一般以一万年前为界限,一万年前的生物为古生物,一万年前以后的为现生生物。
由于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瞬间将其掩埋隔离氧化形成。
3.下列三种岩石中,颗粒最松散的是( )。
A. 砂岩B. 大理岩C. 石灰岩【答案】 A【解析】【解答】在三种岩石中,砂岩的颗粒最松散。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各种砂粒胶结而成的,颗粒直径在0.05-2mm,其中砂粒含量要大于50%,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
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4.下面的岩石中有不同的颜色,很坚硬,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A. 板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砾岩【答案】 B【解析】【解答】花岗石具有五彩斑斓的色彩,硬度较大,美观,可做建筑材料。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岩石的特点和应用。
5.用稀盐酸滴在下列矿物中能冒气泡的是()。
管家小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教学教案班级:四年级教师:第一单元光1、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3、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4、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课后作业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1、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营养要均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营养要均衡》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的第三课时,科学、合理地饮食,获取均衡营养,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弄清食物的分类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一天的食物搭配,以均衡膳食“宝塔”为依据,根据自自己生长发育的需要,逐步理解合理饮食、营养均衡的重要意义,初步学会搭配膳食营养和制定自己的膳食营养原则,建立合理膳食的意识。
全课分为两部分:1、营养均衡的标准;2、搭配膳食营养。
【学情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城市独生子女的生活比较优越,他们大多不关心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喜欢就吃,不爱吃就不吃。
普通存在对食物的加工过程不甚了解的现象;对必须吃具有“均衡营养的食物”不够重视;对怎样吃到“均衡营养的食物”也不够了解。
因而,经常出现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每种食物不可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进而过渡到“为了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必须要营养均衡”,即营养要均衡。
【教学目标】科学理念:1.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
2.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的身体需要不同的营养,懂得营养均衡的重要性;2.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资料、讨论、探究、归纳、总结等活动,理解营养均衡的标准;3.初步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在配制、评价营养晚餐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合作、评价晚餐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参与的快乐,了解食物的变化过程,增强学生多种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理解食物“宝塔”结构图,初步学会合理搭配食物,让学生知道只有摄取均衡的营养,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知道人需要不同的营养,懂得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在讨论、交流、探究过程中逐步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8.岩石、土壤和我们【教材简析】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承担着梳理、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任务,同时还作为学习并了解岩石、矿物、土壤和我们人类密切关系认识的提升课。
本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前面7课所学内容的梳理,进一步概括总结,通过图示的方式架起岩石、矿物和土壤之间的联系,形成对三者关系的整体认知。
第二部分是了解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用途。
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资料阅读、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了解岩石、矿物和土壤的更多用途。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岩石、矿物和土壤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知道它们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意识到它们是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个单元中比较全面地利用了各种方法,进行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观察,对三者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三者的认知还是相对比较零散的、碎片化的。
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图示的形式将三者的关系厘清,建立较为系统的科学概念。
另外对于岩石、矿物、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学生可能有所了解,但还比较单一、片面,并且学生对于保护这些自然资源的意识是有的,但为什么保护、如何保护又缺乏认识。
因此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集体研讨、梳理,从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用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切入口,来增强他们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资料阅读和角色扮演,知道岩石、矿物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且不可再生;知道它们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这些自然资源。
[科学思维]基于对岩石、矿物、土壤用途的分析,归纳出这些自然资源的用途是由它们的特性决定。
[探究实践]通过实地调查、资料阅读等方式,搜集关于岩石、矿物、土壤的用途的信息,会处理信息并与同伴交流所获信息。
[态度责任]在探究研讨中,进一步发展探究岩石、矿物、土壤的兴趣,认识到这些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保护、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选择题】1.科学家根据岩石的( ),推测地球年龄约是45.6亿年。
A.物理成分B.化学成分C.颗粒成分D.轻重2.兄妹俩在基地附近游玩时捡到了三块不同的岩石,我们可以从岩石“身上”收获很多信息,下列关于岩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分析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知道它们形成的年代B.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可以说明有哪些动植物曾经在地球上出现过C.有些岩石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D.我们到处都能看见岩石,所以不需要保护它们3.人们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于是推测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 )。
A.海洋B.陆地C.高原D.森林4.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如要形成12厘米的土壤,可能需要( )时间。
A.几年B.几十到数百年C.几百到数万年D.几万到数亿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C.岩石和矿物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D.岩石和矿物可以在木头中发现6.小爱和同学们出去玩,大家收集了一些物质,其中()属于岩石。
A.鹅卵石B.塑料块C.瓦片D.种子7.在野外考察时,可能发现一些岩石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叫( )。
A.浮石B.化石C.石英D.板岩8.土壤剖面有四层,最下面的一层是( )。
A.表层土B.下层土C.基岩碎屑D.基岩【判断题】1.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运动变化中形成的。
( )2.我们常常在砂岩里发现化石。
( )3.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 )4.在地球上,即使海洋的底部也被岩石包裹着。
( )5.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 )6.地球上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 )7.我们可以根据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推测过去曾经存在过的生物。
( )【判断题】1.矿物的条痕颜色和矿物外表颜色是一样的。
( )2.我们可以用手触摸岩石的表面,大致判断出岩石光滑和粗糙程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单元及期末试卷全套教科版)16、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检测时要检2次.17、闪电是一种()现象;避雷针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18、安全用电小常识:(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测试题一、填空:1、像油菜花一样由( )、( )、( )、( )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 )和( ).适当的( ).3、蜜蜂或其它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 )的柱头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受精后发育成长形成( ).4、蚕豆种子由( )和( )两部分组成.5、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 ).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 ).二、判断:( )1、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或者只有雌蕊.没有雄蕊.这种花叫两性花.( )3、雌蕊柱头有黏液主要是为了沾上花粉.( )4、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份和湿度.( )5、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生命.( )6、只有开花结果的植物才能繁殖后代.( )7、南瓜花、冬瓜花、油菜花都是完全花.( )8、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 )9、植物的花都能结果.产生种子.( )10、尽管种子的形状和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种皮和胚.( )11、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2、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外到内的.( )13、克隆羊“多利”是通过胎生繁殖出来的.( )14、自花传媒是一种原始的传粉方式.( )15、两性花一定是完全花.三、选择:1、下列植物中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A、椰子B、蒲公英C、鬼针草2、下列各项中.不是蚕豆种子构造的是().A、胚芽B、胚根C、胚茎3、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A、油菜花B、桃花C、南瓜花5、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A、油菜花B、南瓜花C、凤仙花6、蚕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是由种子中的()提供的.A、胚根B、胚芽C、子叶7、下面植物中利用流水来传播种子的是().A、椰子B、蒲公英C、鬼针草8、蚕豆种子的()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A、种皮B、子叶C、胚芽D、胚根9、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两性花的是().A、南瓜花B、油菜花C、丝瓜花10、油菜花有()个花瓣.A、2B、3C、411、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B、轻.带翅或绒毛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12、()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A、胚芽B、胚根C、胚13、随风飘动进行传播的种子是().A、栗子B、榆钱C、苍耳14、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中的()发育而来的.A、柱头B、花柱C、子房15、青蛙卵能在()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A、3B、10C、30D 、12016、下列动物中不是产卵繁殖的是().A、鸭B、乌龟C、牛第三单元《食物》一、填空题:1、食物是人类生存的().食物为人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 );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 ).2、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保持营养全面().才能使身体().3、从人的生物属性来看.作为一种()与()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我们熟知的“食性”.人的食性是().4、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 )、()和( ).()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和()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5、()是构成人体肌肉、()、()、指甲和()的主要成分.6、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7、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有的食物适宜().8、面包的发霉是()大量繁殖引起的.()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和条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9、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水分和适宜的()等条件;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的速度;用()、晒干、()等方法()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10、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方法以后.我们的饮食就不再是()的.包装上的()为我们()营养提供了帮助.二、选择题:(10%)1、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少年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a.60%--70%b.80%c.50%2、严重()缺乏者会引起干眼病.更严重的可引起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完全失明.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3、缺乏()可出现缺铁性的贫血.缺乏()会引发坏血病.a.维生素B!b.维生素Cc.维生素B2三、判断题:1、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要有意识地关注所吃的食物. ()2、动物性食物比食物性蛋白质含量多.豆类中也很多. ()3、脂肪俗称油脂.分为动物油脂和食物油脂两类. ()4、人体所需要总能量的10%--40%是由脂肪所提供的. ()5、我们吃的粮食.如:玉米、麦、高粱、甘薯等主要成分是淀粉. ()6、维生素是由波兰科学家丰克命名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 ()7、矿物质除调节身体机能外.是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及维持所必需的()8、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长期缺乏可引起脚气病. ()9、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人体摄入维生素不足.可引起坏血病. ()10、糖会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不应吃的太多. ()四、问答题:为什么要注意吃零食的量和时间呢?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一、填空1、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2、我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等.3、通过学习.我认识的岩石有()、()、()等.4、通过学习.我了解的矿物有()、()、()等.5、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硬度最小的是().二、选择1、下面属于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A、化石B、浮石C、页岩2、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A、水B、生物C、大气3、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A、石英B、长石C、云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岩石和矿物要保护和合理利用.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5、某矿物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属于().A、软B、较软C、较硬D、硬三、判断()1、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2、石英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3、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4、要辨别一块岩石是不是花岗岩.只要用手摸一摸就可以了.()5、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四、边线石英像玻璃光泽那样长石有蜡烛一样的光泽云母光泽和丝绸差不多五、简答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六、应用岩石和矿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我们用的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请你试写出几种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40分1、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 V的电.2、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通过.3、发电厂输送来的电是流电.干电池的电是流电.4、由、电线、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 .5、电路连接有和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方法连接的.6、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2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 .7、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2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 .8、把电池的铜帽和锌壳用电线直接连接起来.就会发生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 .10、你知道能导电的物体有:、等.不能导电的物体有:、、等.二、判断18分1、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2、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3、不能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4、塑料梳子是绝缘体. ()5、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电流不会使人触电. (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它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7、导体就是金属. ()8、把塑料梳子在毛衣上摩擦后.会产生静电. ()9、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避雨. ()10、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要重复检测一次. ()11、人体和大地都是会导电的. ()12、小明二次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某样物体的两端.灯泡都没有发光.这物体肯定是绝缘体.()13、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14、对人体来说.低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 ()15、连接电池越多.灯泡就越亮. ()16、家里的电灯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 ()17、导体就是金属. ()18、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二、选择18分1、下列物体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A 橡皮B 塑料尺C 铅笔芯D 纸板2、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A、保护绝缘体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电路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3、下列做法.属于安全用电的是().A 、用塑料做电器开关面板 B、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湿布清洁开关D、移动电器时不切断电源4、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A、保护绝缘体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电路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5、下列物体中.能通过电流的是().A、橡皮B、塑料尺C、铅笔芯D、纸板四、实验题(24分)1、师提供材料:一个电池盒、一节干电池、两个灯座、两个灯泡、若干电线. 你能把两个灯泡同时接亮吗?把你接成功的电路用简图画下来!(1)(2)方法一:方法二:四年级科学下册测试第二单元☆观察: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雄蕊可以分为_______和花药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________.雌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柱头三部分.用手指轻触柱头.发现柱头上有_______.2、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______ 、______ 四个部分组成.3、观察油菜的果实:一个油菜果荚里有______粒种子;______粒种子并排起来有一厘米长.☆填一填1、植物雄蕊的________传到雌蕊上的________上.使雌蕊_______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________和________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2、植物利用________或者________来传播花粉.3、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______传播.如油菜等;靠________传播.如槭树等;靠________传播.如鬼针草等;靠________ 传播.如椰子等.4、构造齐全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_______.如油菜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_______.如南瓜花.5、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它们都是______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______花.6、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________、________和适当的________.7、蚕豆的种子是由_______和胚构成的.胚又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8、种子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________和________ ;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________ .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________.9、像_______、_______、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______.10、青蛙卵能在_____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鸡蛋孵出小鸡大约需_____要星期.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动物是产卵繁殖自己后代的.12、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在和雄性动物的_______结合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13、像_______、_______、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它们一般都用_______的方法喂养小动物.辩一辩:()1、兰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花.()2、不同植物的花的形态、颜色、构造等各不相同.()3、植物的花都能结果.产生种子.()4、如果油菜花的花瓣只剩下3瓣了.它就成为不完全花了.()5、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6、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7、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子叶.()8、蚕豆是双子叶植物.()9、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10、动物产的卵都能发育成新一代生命.()11、南瓜花属于完全花.()1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13、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连一连1.子叶植物的茎和叶胚芽植物的根胚根萎缩2.根据果实或种子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传播方式和植物.用连线表示.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靠风传播椰子果实或种子轻、带翅或绒毛的靠水传播苍耳果实或种子有刺或多肉好吃的弹射传播蒲公英果实轻能浮在水面上靠动物传播凤仙花☆选一选1、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A南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D凤仙花2、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A南瓜花 B油菜花 C桃花 D凤仙花3、世界上()颜色的花最少.A红 B白 C黑 D黄☆想一想1、简述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子叶在种子发芽过程中有什么作用?2、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3、哪些动物是靠卵来繁殖的?(至少写出五种)4、鸡蛋的各部分对胚胎的发育有什么作用?第三单元:食物一、填空1、()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2、用碘酒的方法可知道该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3、含有丰富的()或()的食物能提供给我们能量.4、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人们储存食物的方法有()、()、()等.二、判断1、闻不认识的物体发出的气味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仅使少量的气味飘进鼻孔.()2、鱼肉是很有营养的.它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3、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4、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不能吃含有脂肪的食物.如肥肉.()5、食品的保质期越长越是好食品.()6、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三、选择1、许多蔬菜含有丰富的().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脂肪2、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A蛋白质B脂肪C糖类3、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A萝卜B猪肉C梨D黄瓜4、下列不正确的膳食搭配原则是().A荤素搭配B粗细粮搭配C多种搭配D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所以每天只吃水果.三、简答:1、食物在什么环境中容易发霉?以储鱼为例.说说怎样才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2、谈谈你平时的饮食习惯中有什么缺点?今后怎么做?3、于生的马铃薯相比.烧熟的马铃薯有什么变化?四、实践1、在选购食品时.你会注意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2、请你为自己配制一份既好吃又营养均衡的食谱.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一、填空1、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 ______________类食物和___________类食物.2、食物在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3、在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成分中.水、_______、_______是构成人体的主要原料._______ 、________是人体的能源._________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身体抵抗力等作用.4、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5、所有的岩石都是有一种或几种__________组成的.我所了解的矿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一些保留有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的岩石叫做____________.他们对科学家研究地球的历史有很重要的作用.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1、食品的保质期越长越是好食品. ()2、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我们不能吃含有脂肪的食物.如肥肉. ()3、用滴碘酒的方法可以知道该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 ()4、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5、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刻划的方法来判断矿物的软硬.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食物中.含有维生素较多的一组是()A菠菜、白菜、黄瓜B鱼、大豆、鸡蛋、瘦肉 C肥肉、动植物油2、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取的是()A食物名称 B食物价格 C食物保质期3、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A猪肉 B梨 C萝卜 D草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B 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 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5、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A化石 B浮石 C页岩四、连线题(把食物与其富含的主要营养连起来):蛋白质胡萝卜脂肪牛肉糖类馒头维生素植物油五、实验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食物保质有影响.实验所需材料及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简答题1、谈谈你平时的饮食习惯中有什么缺点?今后将怎样做?2、你认识哪一种矿物?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矿物的特点.3、设计一份营养晚餐食谱.使它既好吃又营养均衡.七、课外实践1、记录某一天中吃的食物.分析是否营养均衡.2、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看能获取哪些信息.和同学交流交流.3、调查了解食品中各种配料所起的作用.以及添加剂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实践部分(20%)一、小小电工.(10分)师提供材料:一个电池盒、一节干电池、两个灯座、两个灯泡、若干电线.你能把两个灯泡同时接亮吗?把你接成功的电路用简图画下来!二、小小厨师.(10分)请为学校食堂配一份营养中餐.要求:配制的食谱要好吃、便宜、营养均衡.要能突出自己的个性.笔试部分(80%)一、我想、我填、我能行!(每格1分.共18分)1、由电池、电线、_________等组成的电流环路叫电路.2、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在岩石中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些叫做_________.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_________.像_________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流传播等.6、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_____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又是____V.7、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8、植物的雄蕊产生的_________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 .9、用滴碘酒的方法可以知道该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10、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__.11、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_________;二是要有_________;12、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可分为_________岩.________岩和________岩三类.13、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水.14、像青蛙.鸡这样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_动物.像猫.兔这样繁殖的动物叫动物.15、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硬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二、小法官来审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动物产的卵如果不遇到危险.就一定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最好躲在大树下避雨. ()3、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4、石英具有像玻璃那样的光泽. ()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足够了. ()6、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好. ()8、油菜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花. ()9、不要用湿布、湿手去触摸电器和开关. ()10、鱼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 ()11、鸡蛋就是母鸡产的卵.它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12、电路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导体材料. ()13、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14、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1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足够了. ()16、野葡萄一般是通过动物传播种子的. ()17、油菜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花. ()18、人体和大地都是为导电的. ()三、擦亮眼睛.我来挑吧!(每格2分.共20分)1、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2、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A、蛋白质B、脂肪C、糖类3、随风飘动进行传播种子的是().A、栗子B、蒲公英 C 、苍耳4、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A、断路B、短路C、通路5、下列植物中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是().A、鸡蛋B、胡萝卜C、肥肉6、蚕豆种子长成茎和叶的是().A、胚根B、胚芽C、子叶7、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作用形成的.A、水B、生物 C 、大气8、下列物体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A、塑料尺B、纸板C、细铁丝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B 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 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10.在下列几种连接中.使小灯泡特别亮的是().A.两节电池并联B.两节电池串联C.两个灯泡串联11、化石一般存在于()中.A.沉积岩B.岩浆岩 C .变质岩2、写出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3、写出地球的构造名称.七、简答题(共14分)(1)举例说说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5分) (2)简要说说植物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4分) (3)举例说说储存食物一般有哪几种方法?(5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5课《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孩子们对生活中的食物是熟悉的,对发霉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但是对于霉菌几乎是认知少之又少,是陌生的,教师可以以“面包是如何发霉”为切入点,以进行霉菌生长条件的探究。
基于这个前提,个人认为,霉菌的探究可视为微项目学习,可以用STEM的融合理念,分课时长期观察、统计、分析、评价地进行探究霉菌及其生长环境。
上节《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一课与本节《面包发霉了》一课都是在研究食物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教师要始终把握一点,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健康生活建立起联系。
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联系地看待食物、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变化与我们的健康。
在观察面包发霉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不要被发霉变质的食物带来的不良感受所干扰。
要让他们在观察霉菌的过程中,为发现一条条菌丝和一个个袍子囊而兴奋;为发现了面包发霉的条件而兴奋;为找到“霉菌的生长条件”的证据而兴奋。
如果这样的发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就让他们对发霉的面包作更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学会借助放大镜以及比较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2.过程与方法:(1)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
(观察现象)(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验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假设,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每组两块小面包,两个密封袋、滴管、水、发霉的面包、牙签、放大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霉菌无处不在1.图片激趣:(1)(PPT出示青霉菌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生物,长得怎么样?(学生自由猜测)(2)师介绍:这种生物是青霉,青霉是生物界霉菌的一种。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概览欢迎来到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学习之旅!这个单元我们将一起探索身边奇妙的科学现象,我们将学习一些有趣且实用的知识点,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踏上这次充满探索和发现的旅程吧!首先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比如力、运动、重力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我们走路、跑步时都在与它们打交道。
接着我们会学习有关光和影的知识,你知道光是怎么传播的吗?我们如何看到物体的?通过学习你会明白阳光和影子的形成原理,还能自己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来验证这些知识。
然后我们将探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不同的声音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会明白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也能亲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来体验声音的魅力。
我们还会接触到一些材料的基本性质,比如硬度、弹性等。
不同的材料有哪些特点?它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会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
这一单元的学习将充满趣味和惊喜,你会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探索、发现、学习吧!1. 介绍科学第三单元的主题和重要性一提到科学第三单元的主题,那真是挺吸引人的!这个主题关于生活中常见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内容,当我们走在路上、观察周围环境时,会发现身边无处不在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这个单元就是要让我们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秘密,想象一下我们是小小的科学家,探索着身边的世界,发现物质的神奇变化,这感觉真的很奇妙!不仅如此这些知识在生活中也超级实用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物质是怎么变化的,还可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是不是感觉很棒呢?学好这一单元的内容真的很重要哦!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和生活现象,还能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吧!2. 概述本文将详细总结本单元的关键知识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回顾一下《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吧!咱们一起看看这个单元都学了哪些有趣又有用的内容。
第一单元(电)1、1879年()发明了电灯。
2、()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和()。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
带同种电荷相互(),带()电荷相互()。
用梳子助理头发时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另一个是()。
6、电路是由()()()()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 )、( )、( )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 )。
9、电池有()极,铜帽一端叫(),锌壳一端称为()。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我们称它为();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称它为()。
12、开关是电路中()的元件。
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的,如遥控开关。
14、()电路和()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16、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检测时要检2次。
17、闪电是一种()现象;避雷针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18、安全用电小常识:(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测试题一、填空:1、像油菜花一样由( )、( )、( )、( )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 )。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 )。
2、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 )和( ),适当的( )。
3、蜜蜂或其它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 )的柱头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受精后发育成长形成( )。
4、蚕豆种子由( )和( )两部分组成。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一、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充满神奇的过程,从种子发芽,到植物茁壮成长,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生长、开花结果等各个方面。
### 1. 种子发芽种子是植物生长的起点,它蕴含着新生命的奥秘。
当种子得到适当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它将发芽生根,然后顺势生长。
种子发芽的过程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植物后续生长发育的健康与否。
### 2. 根茎叶的生长植物的根、茎、叶在生长过程中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能够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茎是植物的支撑器官,能够让植物挺立向上;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能够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这三者共同协作,使植物得以生长健壮。
## 二、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植物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这些因素在影响植物生长的也是我们对植物进行栽培和管理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 1. 光照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没有光合作用,植物就无法进行生长。
充足的阳光对植物生长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植物的种植来说,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植物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正常进行。
### 2. 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植物体内的溶剂,同时也是植物进行养分传输和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但过量或者缺乏的水分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 3. 温度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有些植物喜欢温暖的气候,有些植物则适应寒冷的气候。
我们在栽培植物时需要充分了解植物的适温范围,以便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 4. 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对于植物的种植来说,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土壤改良,以便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单元设计意图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
矿物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离不开矿物资源。
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物资源。
从建筑到道路,从汽车到手机,从电脑到药品,工程师们在创造一切东西时都会用到矿物。
除了珠宝玉石,大多数物品中的矿物已经和它们原来的模样大相径庭,使得普通人渐渐淡忘了矿物的重要性。
人们还在岩石的内部建造隧道,在岩石上面建造桥梁和高大的建筑物。
不仅如此,岩石是原始社会时期劳动工具的重要来源,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使用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被称为石器时代。
岩石和矿物不仅是地质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对象,也是小学阶段研究物质科学与地球科学的重要内容。
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一年级科学课上玩过石头,观察过石头,根据外部特征给石头做过简单分类,也知道石头能用于收藏、观赏、盖房铺路。
千姿百态的岩石和矿物在学生眼中既神秘又稀有。
由于小学生缺乏生产经验,所以不能把各种日用品的成分和岩石、矿物建立联系,难以理解岩石和矿物是重要资源。
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缺少接触不同岩石和矿物的机会,因此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识别、细致描述常见岩石和矿物的特征。
科学观察与描述岩石、矿物的特征,能满足学生认识身边事物的愿望,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地球内部秘密的兴趣。
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组成。
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
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小学生对于岩石和土壤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研究,而对于矿物就非常陌生了。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意图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和探究意愿,为今后学习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饱有持续探索热情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