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5单元第14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702.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民事权利;民事责任。
2.中考预向:这部分内容属于法律方面的知识,中考常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方式呈现,重在考查学生对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判断和运用。
思维导图学以致用1.根据我国民法,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2.人身权利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
作为自然人,我们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另外,我们的个人信息,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也都受到法律保护。
而作为法人、非法人组织,则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3.财产权是与人身权相对应的,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4.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5.所谓“债”,就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债又分为合意之债(如合同、遗嘱)和法定之债(如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无因管理等)。
6.取得财产权利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原始取得,也包括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指的是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依靠原所有权的权利而取得的所有权。
继受取得指的是通过某种法律途径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的财产所有权,例如买卖、继承、接受赠与等。
7.对于发明创造或创作成果,我们享有智力成果权,也就是知识产权。
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可以享有知识产权。
我们在享有该权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这项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不购买、不使用各种盗版产品开始,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
8.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目的是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以恢复。
9.民事责任有多种类型,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常见)等。
10.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
《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当中,可能一不小心就侵害了别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可能一不小心自己的合法权益就被侵犯。
生活中我们有哪些民事权利?如果违反了民事义务会承担哪些民事责任?【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明辨生活中的侵权行为,并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树立权利意识,学会用民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知道侵犯民事权利的后果,培养对法律的敬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
教学难点:特殊侵权行为。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图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高铁“霸座”事件是指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车前,先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女乘客上车后,继续“霸座”,并拒绝与乘务人员的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
2018年8月22日晚,当事男子孙先生回应:称自己当时态度不太好,现在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并向女乘客表示道歉。
2018年8月23日,济南铁路局方面称,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
2018年8月24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表示,孙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
教师:你从上述新闻材料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认为此案应当如何处理?学生讨论。
教师:我们公民享受法定的权利,民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那么作为公民到底有哪些民事权利呢?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我们来一个一个解释。
教师:《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宪法》第37条第3款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了解民事责任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正确的法律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讨论,学法、懂法、守法、尊法、护法的法律素养。
3.知识目标了解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的分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教学重点: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民事责任的类型。
教学难点:什么是民事侵权行为以及发生民事侵权行为后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教师准备:查阅民法通则的相关内容,查找相关案例,选取恰当的案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准备:查阅民法通则的内容,提前了解课本内容,整理疑问。
【呈现课件】每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018年的央视3•15晚会重点关注农村消费和老年消费,曝光一批违法生产销售的山寨饮料。
有不少公司在外包装上煞费苦心,外观设计、包装色调、构图、代言人形象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内容,让人难以分辨。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企业的行为为什么是违法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交流分享】略。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新课:了解民事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一组图片来导入新课,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这种行为为什么是违法行为,调动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环节一:初识民事责任【呈现课件】不识字的陈某到商店买酒,喝后喉咙疼痛难忍,食道被严重灼伤,造成食道下三分之一狭窄。
原因是商店老板把含有过氧乙酸的洗涤剂和白酒放在一起,天黑看不清,误把洗涤剂卖给了陈某。
经过法院审理,判决该商店老板赔偿陈某5860元。
【教师提问】为什么法院要让商店老板进行赔偿?【交流分享】因为商店老板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关责任。
【教学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民法赋予我们很多权利,有权利就有义务。
如果违反民事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呈现课件】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第十四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基础题一、判断正误1.民法以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2.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3.人生权利与我们的人生直接相关,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4.民事责任有多种类型,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其中违约责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民事责任种类()5.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
一般侵权行为是以行为人无过错为构成要件,而特殊侵权行为则由法律另作特别规定。
()◆能力题二、漫画解读6.解读漫画说明了什么?三、选择题7.小同学知识比较渊博同学们私下都称她为“小博士”。
同学们的这种行为()A.违反了同学交往的基本要求B.侵犯了xx的姓名权C.没有侵犯xx的任何权利D.侵犯了xx的名誉权8.民事权利包括()①人身权②财产权③知识产权④继承权A.①②③3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3④9.财产权主要包括()A.物权和债权B.继承权和被继承权C.股权和投资权D.人身权和知识产权10.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它保障了公民的()A.隐私权私有财产权B.隐私权智力成果权C.姓名权智力成果权D.姓名权私有财产权◆提升题11.5岁的独生子小军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双双身亡,留下遗产2万元,他的姑姑将此遗产据为己有,并把小军送往福利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军的姑姑侵犯了小军的继承权B.小军应依法维护自己的继承权C.小军太小,遗产应由姑姑拥有D.小军的姑姑应受到法律的制裁12.智力成果权是人们对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
下列选项属于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权的是()①赵某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获得300元稿费②xx做商品的形象代言人获得收入③xx在商场购物获得100元优惠券④xx获得发明便携式书包的专利权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初中生小张喜欢写作,经常在一个网络论坛上发表连载小说,深受网络读者喜爱。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事权利的定义、种类和保护,以及民事责任的含义、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民事权利的种类、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事权利的定义、种类和保护,掌握民事责任的含义、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民事权利的种类、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
2.教学难点: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教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民事纠纷案例,引发学生对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民事权利的定义、种类和保护,民事责任的含义、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
3.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4.讲解与讨论:讲解民事权利的种类、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巩固知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案例分析报告等方面进行评价。
了解民事责任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正确的法律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讨论,学法、懂法、守法、尊法、护法的法律素养。
3.知识目标了解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的分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教学重点: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民事责任的类型。
教学难点:什么是民事侵权行为以及发生民事侵权行为后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教师准备:查阅民法通则的相关内容,查找相关案例,选取恰当的案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准备:查阅民法通则的内容,提前了解课本内容,整理疑问。
【呈现课件】每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018年的央视3•15晚会重点关注农村消费和老年消费,曝光一批违法生产销售的山寨饮料。
有不少公司在外包装上煞费苦心,外观设计、包装色调、构图、代言人形象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内容,让人难以分辨。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些企业的行为为什么是违法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交流分享】略。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新课:了解民事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一组图片来导入新课,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这种行为为什么是违法行为,调动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环节一:初识民事责任【呈现课件】不识字的陈某到商店买酒,喝后喉咙疼痛难忍,食道被严重灼伤,造成食道下三分之一狭窄。
原因是商店老板把含有过氧乙酸的洗涤剂和白酒放在一起,天黑看不清,误把洗涤剂卖给了陈某。
经过法院审理,判决该商店老板赔偿陈某5860元。
【教师提问】为什么法院要让商店老板进行赔偿?【交流分享】因为商店老板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关责任。
【教学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民法赋予我们很多权利,有权利就有义务。
如果违反民事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呈现课件】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4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2021·安徽模拟)生命安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
以下属于侵犯公民生命安康权的是( A )①小强家饲养的宠物狗咬伤了张爷爷②小刚故意把同窗的照片当靶子射击③小军装鬼吓人招致李奶奶出现肉体效果④教室里的日光灯零落砸伤了王同窗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此题考察先生对生命安康权的看法。
民法确定并维护我们的人身权。
作为自然人,我们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安康权,①③④中的做法都侵犯了生命安康权。
②中小刚故意把同窗的照片当靶子射击,侵犯了同窗的肖像权。
2.(2021·东营质检)盛某因疑心女友与自己分手是由于李某,因此对李某大肆停止咒骂、欺侮。
外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盛某向李某地下抱歉,并向李某支付肉体损害赔偿费5 000元。
这说明 ( C )A.我国法律保证公民的声誉权不受侵犯B.我国法律保证公民的生命安康权不受侵犯C.我国法律保证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侵犯D.我国法律保证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资料中盛某的行为是对李某声誉权的侵犯,而对盛某的惩罚那么说明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声誉权受法律维护。
3.我国民法总那么规则:〝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得利,形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以下属于〝不当得利〞的有( D )A. 因银行的存款而取得的利息B.出租房所得的租金C.经过打官司取得的赔偿D.将帮人打水井时挖出的埋藏在地下的元宝据为己有【解析】此题考察财富权。
将帮人打水井时挖出的埋藏在地下的元宝据为己有,属于不当得利,属于合法财富,不受法律的维护,由于地下埋藏物无主人时,应该归国度一切,所以D契合题意;A、B、C都属于合法财富。
4.(2021·重庆质检)以下行为属于侵犯公民民事权益的是 ( D )A.电视台旧事报道中运用了小强翻越马路隔离栏的影像资料B.父母为14岁的小江保管压岁钱C.选举指导小组不允许16岁的小涛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D.12岁的小海所投稿件在某报刊宣布,但该报社以其年龄小为由拒付稿酬【解析】电视台旧事报道中运用了小强翻越隔离栏的资料、父母替小江保管压岁钱、选举指导小组制止达不到法律规则的年龄的小涛参与选举都是合理的行为,没有侵犯公民的民事权益;未成年人也享有智力效果权,报社的行为侵犯了小海的智力效果权,侵犯了小海的民事权益才干,选项D契合题意。
第五单元第十四课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民事权利;民事责任。
2.中考预向:这部分内容属于法律方面的知识,中考常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方式呈现,重在考查学生对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的判断和运用。
思维导图学以致用1.根据我国民法,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2.人身权利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
作为自然人,我们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另外,我们的个人信息,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也都受到法律保护。
而作为法人、非法人组织,则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3.财产权是与人身权相对应的,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4.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5.所谓“债”,就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
债又分为合意之债(如合同、遗嘱)和法定之债(如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无因管理等)。
6.取得财产权利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原始取得,也包括继受取得。
原始取得指的是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依靠原所有权的权利而取得的所有权。
继受取得指的是通过某种法律途径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的财产所有权,例如买卖、继承、接受赠与等。
7.对于发明创造或创作成果,我们享有智力成果权,也就是知识产权。
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可以享有知识产权。
我们在享有该权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这项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不购买、不使用各种盗版产品开始,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
8.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目的是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以恢复。
9.民事责任有多种类型,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常见)等。
10.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
11.一般侵权行为是以行为人有过错为构成要件。
主要有:侵犯国家、集体、他人财产的行为;侵犯公民、法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侵犯人格权的行为。
特殊侵权行为主要有因他人行为致损的特殊侵权行为和因特定物致损的特殊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例题1】(2017·百色中考改编)每学年,百色市各中小学都组织开展防地震、防踩踏、防火灾等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三防”技能。
学校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有利于保护未成年学生的 ( ) A.生命健康权 B.财产继承权 C.人身自由权 D.姓名权【解析】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
学校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即生命健康权,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答案】A【例题2】有媒体曝光,有人利用网络向某些培训机构出售学生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这侵犯了学生的 ( )A.隐私权 B.姓名权 C.肖像权 D.名誉权【解析】本题考查隐私权。
学生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私人信息,出售私人信息属于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行为,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答案】A易错易混警示★注意区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人身权利涉及我们的生命、健康、自由和尊严。
财产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考点过关1.公民对自己的照片、画像、雕像、录像、摄像及其他有载体的视感影像,依法享有不受侵犯的权利。
这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BA.生命健康权 B.肖像权 C.姓名权 D.知识产权2.小张向老李借款200万元,超过约定时间仍未还款。
下列对此事件看法正确的是B①小张欠老李的钱叫做合意之债②老李是债权人③小张侵犯了老李的继承权④小张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点赞领取礼品”“大家一起砍价”等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绑定个人微信或QQ,输入个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一不小心就中了黑客、骗子的圈套。
这警示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CA.荣誉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4.小明的外公去世后,留下遗产若干。
爸爸、妈妈、舅舅和小明都要求继承遗产。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外公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BA.爸爸妈妈 B.妈妈舅舅 C.妈妈小明 D.舅舅小明5.漫画《致富“劫”径》说明D①当今社会仍然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②剽窃他人智力成果是致富捷径③当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要忍气吞声④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陈某,16岁,一天中午放学违反交通规则,不走人行横道,横穿马路,被王某拍照。
王某将其照片送到报社发表,让舆论谴责这种既不讲究社会公德,又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陈某知道后将王某告上法庭。
(1)法院能否以原告不满18周岁而拒绝受理?为什么?答:不能。
我国法律同样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王某是否侵犯了陈某的肖像权?为什么?答:没有侵权。
因为王某的行为是合法的新闻批评行为。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表现?(至少写出两个)答:新闻报道、公安机关通缉令公布逃犯照片、寻人启事等。
第五单元第十五课培养契约精神考点与预向1.考点概要:合同;合同违约责任;树立契约意识。
2.中考预向:这部分内容属于法律方面的知识,中考常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方式呈现,重在考查学生对违约行为及违约责任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做到诚信为本。
思维导图学以致用1.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又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双方当事人依照法律订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2.订立合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①当事人主体资格要合法;②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③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主要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合同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4.违约行为一般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预期违约,一种是实际违约。
违约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5.契约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法治精神,也是一种道德精神。
强化规则意识,树立契约精神,是我们遵纪守法的重要表现。
6.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小应该树立契约意识,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是我们将来在社会中、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立身之本。
【例题1】(2018·陕西中考)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答记者问时指出,保护产权必须要尊重合同,政府不能把合同当废纸,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这表明政府 ( )①应弘扬契约精神,崇尚法律权威②应维护自身利益,行使权力不能任性③应信守承诺,取信于民④保护产权所有者合法权益的态度不会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契约精神。
题目是设问政府,不是公民个人,②排除。
【答案】C【例题2】漫画中的装修公司应该懂得 ( )①签订合同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②合同的内容是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③签订的合同可以不是双方自愿的④不履行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合同签订问题。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的双方应该是自愿的,③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B易错易混警示★注意区分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预期违约是指合同生效期间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实际违约是指合同期限届满时,合同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考点过关1.契约,承载着每个人对自由和法治的理解。
奉行契约精神,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应当做到BA.讲文明,懂礼貌 B.讲信用,守契约 C.讲是非,明善恶 D.爱他人,爱社会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订立合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一份有效的合同必须符合的条件有A①当事人主体资格要合法②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③必须遵守法律法规④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因某地房价上涨,某售房者在已经与买房者签订了合约并收取订金后,又反悔,拒绝出售自己的房屋。
你认为该售房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有B①退还订金②销毁合同③支付违约金④赔偿损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作为现代中学生,树立契约意识,就应该做到CA.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B.广交朋友,善待他人C.言必信、行必果,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 D.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诚信,虽然传统的诚信文化主要依赖道德的自律而不是法律的他律,但在中国特殊的“土壤”里,契约精神的种子要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需要吸收传统道德的营养,这对于我们坚守契约的精神要求是DA.为人要诚,做事要实 B.将心比心,与人为善C.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D.信守承诺,履行约定6.家住南宁的黄先生最近遇到了烦心事:开发商某公司没有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为黄先生办理房屋所有权证,黄先生与该公司协商无效后向南宁青秀区人民法院起诉。
2018年7月,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某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黄先生9 000多元钱的违约金。
(1)材料中某公司违反合同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的哪种形态?该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是什么?答:属于实际违约。
支付违约金。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到要倡导契约精神。
请说说你对契约精神的理解。
答:①契约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法治精神。
树立契约精神,是我们遵纪守法的重要表现。
②契约精神也是一种道德精神。
讲信用、守诺言,这是极为古老的道德原则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17年3月15日,我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为了保障民事活动顺利进行,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我国根据________,确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则C①民法的性质②民事权利③调整对象④民事义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体现了民事主体地位的B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信原则 D.自愿原则3.民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它所规定的主要内容是D①对犯罪分子进行何种惩罚②如何维护社会秩序③民事主体的权利④民事主体的义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是AA.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B.可以放弃的 C.自由选择 D.毫不相干5.民法以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并为实现这些民事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