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19
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肘管综合征是指肘关节内尺骨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提高关节活动度,并改善日常生活功能。
以下是肘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方法:
1. 休息和活动调整: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并适当休息。
根据疼痛的程度,可能需要使用肘关节支撑物或绷带来限制运动。
2.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和电疗等。
热敷可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超声波和电疗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减少炎症。
3. 拉伸和强化锻炼:进行肌肉拉伸和强化锻炼,以恢复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常见的锻炼包括肌肉强化和稳定性练习,如手腕和手臂的屈伸运动,以及肌肉腱的牵拉。
4. 生活方式调整:改变不良姿势和动作习惯,避免过度使用肘关节。
使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工作台高度和工具,以减少肘关节的负担。
5. 康复训练:进行功能性训练,包括日常生活动作的模拟训练,如握物体、抬重物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这有助于肌肉和关节的适应性训练,提高日常生活功能。
康复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建议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首选方法是初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静止或限制受损肘部的运动,应用止痛剂和非甾体类消炎药以缓解炎症反应和疼痛。
2.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媒介手段,如热敷、冷敷、超声波、电疗等可以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和疼痛缓解。
3.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特别是疼痛无法控制,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等情况,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选项包括:
(1)肘关节镜下切开: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也能减轻疼痛,加速康复。
(2)近皮肌切断术:适用于肘部疼痛有抑制作用的病人,可以切断近皮肌协同作用,缓解疼痛。
(3)肘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病变严重的病人,置换病变组织,重建肘关节结构。
总之,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早期保守治疗是首选,如果无法缓解症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疾病名称:肘管综合症疾病别名:迟发性尺神经炎疾病概述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过去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为临床认识已有100多年历史,较为常见。
常见的病因:肘外翻程度轻者.可在数十年后发病,而程度重者一二年内即可发病。
尺神经半脱位,肱骨外上髁骨折,如骨折块向下移位,即可压迫尺神经;创伤性骨化,肘关节是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最易发生之处。
临床表现:麻木或刺痛,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尺神经沟处增厚或有包块等;尺神经前置术是基本治疗方法。
如术中发现该段尺神经较硬,则应切除神经外膜,并行束间松解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术后多能较快恢复正常感觉,但已萎缩的肌肉却较难恢复正常体积。
疾病描述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过去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为临床认识已有100多年历史,较为常见。
症状体征(查看内容)1、手背尺侧、小鱼际、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感觉异常首先发生,通常为麻木或刺痛。
2、继发生感觉异常一定时间黑可出现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
3、检查可见手部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及环、小指正爪状畸形,前述区域皮肤痛觉减退,夹纸试验阳性及尺神经沟处Tinel征阳性。
4、电生理检查发现肘下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肌电图异常。
5、基础疾病表现如肘外翻、尺神经沟处增厚黑有包块。
X线片显示局部有移位骨块或异常骨化等。
疾病病因(查看内容)虽然肘管的的各种结构和形态异常均可使尺神经受到卡压,但以下几种原因临床较常见。
1、肘外翻这是最常见原因。
幼时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外髁骨骺损伤,均可发生肘外翻畸形,此时尺神经被推向内侧使张力增高,肘关节屈曲时张力更高,如此在肘管内反复摩擦即可产生尺神经慢性创伤性炎症或变性肘外翻程度轻者,可在数十年后发病,而程度重者一二年内即可发病。
2、尺神经半脱位此类是因先天性尺神经沟较浅或肘管顶部的筋膜、韧带结构松驰,在屈肘时尺神经易滑出尺神经沟外,这种反复滑移使尺神经受到摩擦和碰撞而损伤。
肘管综合征一、肘管综合征的概述是尺神经在肘部受到卡压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Parnas(1878)首先报道,又称迟发性尺神经麻痹、迟发性尺神经炎等,Feirtdel及Stratford(1958)将其称为肘管综合征。
二、解剖与病因尺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由颈7、8及胸1神经纤维组成,在腋窝,尺神经位于腋动脉与静脉之间,并在前臂内侧皮神经后面,在上臂中近段,位于肱动脉内侧肱三头肌前面,远端与肱动脉分开穿过内侧肌间隔,达到肘后肱骨内上课与尺骨鹰嘴之间的尺神经沟,在尺侧腕屈肌肱骨头与尺骨头之间进入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行,尺神经在前臂远侧较为表浅,位于尺动脉内侧、豌豆骨外侧、腕横韧带浅面,经腕尺管进入手掌,再次处分成两个终末支:1、浅支分布于小指内侧缘掌面和环、小指相邻侧皮肤。
2、深支为运动支,穿过小指短屈肌、小指外展肌和小指对掌肌沿着钩骨沟转向外侧,与掌深弓伴行,沿途发出分支,支配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内收肌及拇短屈肌深头。
任何使肘管容积绝对或相对减小的因素均可引起尺神经的卡压,常见的原因有:1.慢性损伤:肱骨内、外髁骨折和髁上骨折以及桡骨头骨折都可因畸形愈合产生肘外翻或其他畸形,使提携角增大、尺神经相对缩短,从而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
2.肘关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病变侵及肘关节滑膜,使之增生肥厚,晚期引起肘关节变形、骨赘增生从而亦可引起肘管容积减小。
3.肿块: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但较少见。
4.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肘外翻、尺神经沟变浅而致的尺神经反复脱位、Struthers弓形组织等。
5.其他: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
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
三、病理肘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尺神经伴尺侧副动脉通过肘管从肱骨后面至前臂屈侧。
肘管的底为肘内侧韧带,肘内侧韧带的深面即为滑车的内侧唇和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顶为联结肱骨内上髁和鹰嘴内侧面的三角形的弓形韧带,因而弓形韧带也就桥接于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和尺骨头之间。
肘管综合征名词解释
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学疾病,通常是由于肘部周围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的。
该病症通常表现为手臂、手指和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在严重的情况下,肘管综合征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手指失去功能。
肘管综合征的症状通常由于肘部周围的三条神经受到压迫或损
伤引起的。
这些神经是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神经可以自由地通过肘部,向前臂和手部传递信号。
然而,当肘部周围的组织发生炎症、肿胀或损伤时,这些神经就会受到压迫,从而导致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肘管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手臂、手指和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和使用手臂时加剧。
在严重的情况下,肘管综合征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手指失去功能。
如果不及时治疗,肘管综合征可能会导致长期的神经损伤和手部功能障碍。
肘管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使用止痛药、抗炎药和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解除肘部周围压迫神经的手术,并在必要时修复损伤的神经。
预防肘管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肘部。
此外,及时治疗肘部周围的炎症和损伤也可以减少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总之,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学疾病,通常由于肘部周围的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的。
该病症通常表现为手臂、手指和
手掌的疼痛、麻木、刺痛和失去感觉。
预防肘管综合征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过度使用手臂和肘部。
此外,及时治疗肘部周围的炎症和损伤也可以减少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肘管综合征原因、症状及治疗
1.常见原因
肘管综合征是反复投掷动作引起的,因为这种动作导致肘部内侧过度屈曲和扭转。
这种损伤最常见于投曲线球的棒球投手、其他投掷运动员和高尔夫球手。
持拍类体育运动的运动员也容易遭受该损伤。
2.识别方法
这种损伤是尺神经(控制第四根和第五根手指的前臂神经)在经过肘部的尺槽时受到刺激或卡压导致的。
如果尺神经受到卡压,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或神经纤维(轴突)受损,运动员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外侧可能会出现麻木感,手内部肌肉也会发生萎缩和无力。
如果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到卡压,运动员的肘部通常出现外翻畸形(肘部伸展时向外弯)。
手部肌肉无力的运动员无法捏紧拇指和小指。
3.治疗方法
短期治疗方法包括减轻炎症、休息和夹板固定。
医生可以开消炎药。
以自然的45度角用夹板固定肘部,从而减轻神经的压力。
治疗师可以拉伸前臂和手腕,以活动神经和显著减轻症状。
一旦肘关节疼痛和手部麻木消退,应该由专业的手部治疗师或职业治疗师来加强手部及其抓握力。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手部无力更加严重,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给神经减压。
在手术后,必须固定一段时间。
固定期结束之后,专业
治疗师将花多周甚至几个月来帮助运动员恢复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他们会采用许多不同的技术来恢复运动员的力量,比如锻炼手部力量的重物和阻力带。
4.重返体育运动
只有肘部恢复无痛全范围活动,而且抓握力和前臂力量与另一侧的相等或接近受伤前水平时(如果主导侧的手受伤),投掷运动员才能重返体育运动。
运动员需要进行体育运动专项训练才能安全地重返体育运动。
肘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部受到卡压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Parnas(1878)首先报道,又称迟发性尺神经麻痹、迟发性尺神经炎等,Feirtdel及Stratford(1958)将其称为肘管综合征。
【解剖与病因】尺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由颈7、8及胸1神经纤维组成,在腋窝,尺神经位于腋动脉与静脉之间,并在前臂内侧皮神经后面,在上臂中近段,位于肱动脉内侧肱三头肌前面,远端与肱动脉分开穿过内侧肌间隔,达到肘后肱骨内上课与尺骨鹰嘴之间的尺神经沟,在尺侧腕屈肌肱骨头与尺骨头之间进入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行,尺神经在前臂远侧较为表浅,位于尺动脉内侧、豌豆骨外侧、腕横韧带浅面,经腕尺管进入手掌,再次处分成两个终末支:1、浅支分布于小指内侧缘掌面和环、小指相邻侧皮肤。
2、深支为运动支,穿过小指短屈肌、小指外展肌和小指对掌肌沿着钩骨沟转向外侧,与掌深弓伴行,沿途发出分支,支配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内收肌及拇短屈肌深头。
.任何使肘管容积绝对或相对减小的因素均可引起尺神经的卡压,常见的原因有:1.慢性损伤肱骨内、外髁骨折和髁上骨折以及桡骨头骨折都可因畸形愈合产生肘外翻或其他畸形,使提携角增大、尺神经相对缩短,从而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
2.肘关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病变侵及肘关节滑膜,使之增生肥厚,晚期引起肘关节变形、骨赘增生从而亦可引起肘管容积减小。
3.肿块如腱鞘囊肿脂肪瘤等,但较少见。
4.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肘外翻、尺神经沟变浅而致的尺神经反复脱位、Struthers弓形组织等。
5.其他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
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
【病理】肘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尺神经伴尺侧副动脉通过肘管从肱骨后面至前臂屈侧。
肘管的底为肘内侧韧带,肘内侧韧带的深面即为滑车的内侧唇和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尺神经沟;顶为联结肱骨内上髁和鹰嘴内侧面的三角形的弓形韧带,因而弓形韧带也就桥接于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和尺骨头之间。
肘管综合征名词解释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发生在肘关节处的神经疾病,因为其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卫生保健系统中,许多人对其概念和解释不是很清楚。
本文将详细介绍肘管综合征的概念、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概念:肘管综合征是指由于在肘关节处出现了压力或挤压,导致肘部神经管(尺神经)受到挤压或损伤的一种神经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医学问题,常常会导致手指的麻木、刺痛等不适症状。
二、原因:肘管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长时间重复地和不良的手臂和肘部运动习惯导致的。
腕部过度伸展、手指过分屈曲以及身体伸直往往会引起压缩和挤压尺神经,因此久坐、长时间使用计算机、过度伸肘等都可能造成肘管综合征。
三、症状:肘管综合征通常会导致手臂、手掌和指尖的麻木感和刺痛感,疼痛程度从轻微到严重不等。
疼痛可延伸到手和手指的掌部面和背面,常常会导致手指的触觉和运动障碍。
肘管综合征还可以导致夜间麻木和刺痛,睡觉不舒服,因此导致熬夜和缺觉现象。
白天进行一些剧烈的足球或者击剑比赛后,手臂和手部的疼痛会进一步加重。
四、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肘关节的体检来诊断肘管综合征。
除此之外,医生还可能会进行电生理测量、X线和MRI等检查来进一步确定诊断。
五、治疗方案: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
保守疗法包括止痛药的应用、冷热压缩以及康复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而对于手术,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进行肘部镜下手术或传统手术切除尺神经的受压部位。
总之,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肘关节神经疾病,其症状和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通过对此病的更深了解,我们可以采用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肘管综合征临床路径一、肘管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肘管综合征(ICD-10:G56.205)行肘管松解术(ICD-9-CM-3:04.49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出现手部无力环小指麻木。
2.体格检查:夹纸试验阳性、手内在肌萎缩、Tinel征阳性。
3.辅助检查:肌电图、磁共振或者B超或者x线肘关节正侧位。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手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肘管直接切开减压术,或者尺神经前置,肘管扩大成形术,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5.经济情况耐可,可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56.205肘管综合征疾病编码。
2.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颈椎病、特发性周围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常规;(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手外科肌电图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磁共振等。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
2.手术方式:肘管切开减压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
4.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八)术后住院恢复≤14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