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4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概念: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1、概念: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2、形成过程(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一)新航路开辟1、背景①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②社会根源:东西方贸易逆差,西欧市场普遍短缺用作货币的黄金白银。
《马可·波罗行纪》使很多西欧人希望到东方“寻金”。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西欧人希望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④条件:生产力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权,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经过15、16世纪之交①葡萄牙王室支持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东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之后,达伽马率领舰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②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之后,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影响①使世界开始逐渐结束了相互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全球贸易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使东西方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扩张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二)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叶)概念: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专题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2007•江苏•19)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发展本国海上运输,英国议会于1651年颁布了A.《航海条例》B.《布雷顿森林协定》C.马歇尔计划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A2.(2007•江苏•20)“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以电力作为能源答案:B3.(2009•江苏•22)15~16世纪,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商道,不断探索未知地理。
下图中箭头所示航路的开辟者是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斯答案:A。
4.(2010•江苏•23)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
”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殖民扩张的残暴 B.种植场主的虚伪C.英荷之间的矛盾 D.垄断组织的扩张答案:A。
5.(2011•江苏•23)下列两幅示意图反映了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400年之前 1600年之后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发生 D.启蒙运动的开展答案:A。
6.(2011•江苏•24)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C。
7.(2012•江苏•23)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这些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起了重大作用。
右图所示新航路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西班牙利用此航路发现美洲大陆B.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亚洲D.荷兰人凭此航路成为“海上马车夫”答案:C8.(2014•江苏•22)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新航路开辟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汽船的出现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答案:A。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历程。
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发展;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索一:雏形出现。
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线索二:不断拓展。
16-18世纪,荷、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线索三:初步形成。
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为寻求市场和原料加紧对外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线索三: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为寻求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场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必备知识一.新航路的开辟(15~17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背景⇒目的:寻金、传教、拓殖(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黄金和香料的狂热追求。
(3)文化因素:①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推动。
②宗教因素:基督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4)政治因素:欧洲政局动荡,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直接原因)(6)主要条件:①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中国指南针的传入与应用。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过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向东方向——葡萄牙王室支持,向西方向——西班牙王室支持)3.影响:(1)对欧洲:①“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第7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012考纲解读】【重点知识梳理】一、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知识归纳】背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14、15世纪,随着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使得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是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另一原因。
传播基督教是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影响,则是新航路开辟的一种思想动力。
过程:航海家亨利王子开创了欧洲航海探险的伟大时代;1487年,迪亚士率领船队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以后又三次西航;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影响:经济方面: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引发了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使亚非拉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
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温馨提示】如果说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宗教根源说明欧洲人有开辟新航路的强烈需求的话,那么商业危机则使欧洲人不得不去做这件事,“强烈需求”和“不得不”便构成了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
但光有强烈的动机和动力并不足以成大事还需要具备可能性,即客观、主观条件。
【例1】、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B、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C、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D、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求【名师点晴】本题旨在考察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并从事物发展的多重因素中分析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的能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一)开辟的原因与条件1、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即生产力需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寻金热”。
(资本积累)(3)政治需求:葡、西统治者掠夺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4)宗教动力:传播天主教。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的商路。
(直接原因)2、条件(可能性)(1)客观条件: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出现商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1)贸易规模、商品种类、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2)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大西洋沿岸。
出现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资产阶级2、对世界:(1)地理大发现。
(2)结束世界各地的孤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3、对非亚拉:给当地人民带来贫穷和灾难。
二、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西班牙、葡萄牙的概况(16世纪):1、西班牙的殖民活动(美洲、亚洲):——中美洲、南美洲(巴西除外)、菲律宾。
2、葡萄牙的殖民活动(非洲、亚洲):——非洲和印度沿岸、马六甲、中国的澳门、巴西。
(二)荷兰——商业殖民帝国1、原因:(1)地理条件:濒临大西洋,靠欧洲大陆。
(2)经济条件:手工业、商业发达,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政治条件:1581年,荷兰独立。
2、概况地区亚洲非洲北美经过侵占殖民地印度、马六甲、锡兰、印尼、台湾好望角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手段1、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2、参与殖民争夺结果17世纪时,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三)英国——世界殖民霸权(“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后期)1、原因:①地理优势: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②经济优势: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③政治优势:资本主义制度——集中国家力量;④军事优势:海军强大——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成为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它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促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促使近代城市兴起,列强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一、开辟新航路1.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用作货币的黄金和白银需求量日增。
(2)社会根源: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白银;《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
逼迫欧洲人寻找新的贸易路线。
(直接原因)(4)政治因素: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5)思想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2. 条件(1)物质条件:知识的进步,人们相信地圆学说;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绘图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使用等。
(2)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给予了强大的物质支持;航海家具有高超的航海技术和冒险精神。
【误区警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不是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巧思妙记】新航路开辟可以归纳为“三个四”1、四大原因: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思想动力2、四大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葡西王室的支持3、四大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三)、影响(1)对欧洲①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归纳与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原因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
资本主义经济是⾼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特点。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原有的区域性市场不能满⾜其需求,这就必然促使资产阶级⾛向世界、不断地开拓市场。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6~18世纪的荷兰、法国、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得⾮洲沿海地区、美洲⼤部、亚洲沿海地区被强⾏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世纪中期的英、法、美等国殖民扩张迫使亚洲绝⼤部分国家和地区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世纪末期,列强掀起⽠分世界的狂潮,亚、⾮、拉美绝⼤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
两次⼯业⾰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
⼯业⾰命极⼤地提⾼了资本主义⽣产⼒和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
第⼀次⼯业⾰命后,机器⽣产在英、法、美、德等国普及,这驱使资本主义⼯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业发展的需要。
其结果是,资本主义⼯业国⽤廉价的商品征服了许多资源丰富、市场潜⼒较⼤的国家和地区。
第⼆次⼯业⾰命进⼀步提⾼了资本主义⽣产⼒,垄断组织的产⽣、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的国际流通促成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
蒸汽机车和轮船、汽车的出现和发展,使世界各地商品流通速度⽇益加快、贸易范围不断扩展。
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
⼆、过程开辟新航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开辟新航路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的状态,各地⽂明会合交融,世界⽇益连成⼀个整体,以西欧为中⼼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16-18世纪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16-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世界贸易的发展,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第⼀次⼯业⾰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知识网络】【专题归纳整合】一、世界市场及其发展阶段(1)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有狭义、广义之说,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市场交换场所,是世界各国通过互助合作和贸易往来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换的领域。
广义世界市场表示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
这两方面联系密切,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结果。
世界范围市场的形成,意味着国际交换具有了普遍性。
各个国家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和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相协调,形成普遍的世界交往,这样作为流通过程要素的狭义世界市场把各个国家联结为世界范围内统一的经济整体,这就是广义的世界市场。
(2)世界市场的发展阶段: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400年的时间。
①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6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初级阶段。
这时的世界市场的地理范围是有限的。
②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时期。
这时期整个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居支配地位,它促进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及国际贸易的深化。
③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
这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金本位制为特征的多边贸易体系和世界货币。
世界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不断繁多。
④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向多元化、多极化发展。
二次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分工出现细分的趋势,因而使国际分工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原来的部门间的分工向部门内分工转化,这使部门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出现经营全球化的特点。
此外,世界市场区域化、集团化发展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各国纷纷把先进技术用于出口商品的升级换代,因此,世界技术贸易市场发展非常迅猛,技术贸易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时空定位框图结构思维导图经典训练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据材料“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结合所学分析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故选 D项;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受到奴役,排除 A项;材料”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说明殖民统治不是原因,排除B项;北美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排除 C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