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案例3
- 格式:ppt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21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3篇企业内部审计报告1内部审计虽然不参加单位的经营治理活动,但随着集团公司的规模扩大,内部审计作为集团公司的经济监视机构,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不同与社会审计,同样内部审计报告与社会审计报告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审计遵循的是《独立审基准则》,而内部审计遵循的是《内部审基准则》。
因此两者在审计的独立性上、审计方式、审计重点、审计目的、审计职责作用是不同的,从而使内部审计报告对集团公司内部掌握的健全有效,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经营绩效,经济责任及经营合规性等进展检查、监视、评价、整改及奖惩建议,内部审计报告作为改良内控治理的参考依据只对集团公司本单位、本部门、股东负责并对外保密。
而社会审计主要围绕会计报表进展,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对外出具《审计报告》,具有鉴证作用,需要对股东、债权人、及社会公众使用人负责,社会审计出具的《治理建议书》仅仅指出内部掌握制度及执行的缺乏,出具建议。
但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在工作上具有全都性,在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等方面有全都之处。
因此《独立审计详细准则第7号XX审计报告》某些要求,值得我们再写内部审计报告时参考,如审计的目的、审计对象、审计依据、审计责任、审计的实施过程等在内部审计报告中也需要表达。
需要指出的是内部审计报告更突出对内部掌握的关注,要针对内部掌握制度及执行的缺乏提出详细审计意见及惩罚建议,这与社会审计的《治理建议书》也有一样之处。
以下是abc集团公司出具的分公司审计报告局部内容,目的是盼望大家共同探讨。
一、封面XXX公司机密内部审计报告报告名称:关于abc的审计报告报告编号:abc集团内审字[200x]第0xx号出具报告时间:200x年xx月xx日报告抄送:董事长、各副总裁、董事长助理、财务总监、xx部门二、报告正文关于abc分公司的审计报告abc集团内审字[200x]第0xx号我们于200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对abc分公司进展了审计。
南方保健审计失败案例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南方保健审计失败案例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南方保健审计失败案例篇1南方保健审计失败案例2003年3月18日,美国最大的医疗保健公司——南方保健会计造假丑闻败露。
该公司在1997至2002年上半年期间,虚构了24.69亿美元的利润,虚假利润相当于该期间实际利润(-1000万美元)的247倍。
这是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后,美国上市公司曝光的第一大舞弊案,倍受各界瞩目。
为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连续多年签发“干净”审计报告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安永),也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
南方保健使用的最主要造假手段是通过“契约调整”(Contractual Adjustment)这一收入备抵账户进行利润操纵。
“契约调整”是营业收入的一个备抵账户,用于估算南方保健向病人投保的医疗保险机构开出的账单与医疗保险机构预计将实际支付的账款之间的差额,营业收入总额减去“契约调整”的借方余额,在南方保健的收益表上反映为营业收入净额。
这一账户的数字需要南方保健高管人员进行估计和判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南方保健的高管人员恰恰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毫无根据地贷记“契约调整”账户,虚增收入,蓄意调节利润。
而为了不使虚增的收入露出破绽,南方保健又专门设立了“AP汇总”这一科目以配合收入的调整。
“AP汇总”作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次级明细户存在,用以记录“契约调整”对应的资产增加额。
本不该发生的审计失败1.安永忽略了若干财务预警信号早在安永为南方保健2001年度的财务报告签发无保留审计意见之前,就有许多迹象表明南方保健可能存在欺诈和舞弊行为。
安永本应根据这些迹象,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对南方保健管理当局是否诚信,其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存在因舞弊而导致重大错报和漏报,予以充分关注。
甚至已接到雇员关于财务舞弊的举报,安永的注册会计师仍然没有采取必要措施,以至于错失了发现南方保健大规模会计造假的机会。
工程管理审计案例
案例概述:
某市政府决定对老旧市区进行改造,建设新的住宅小区。
该工程由市政府授权的某开发公司负责,总预算为1亿元人民币。
工程包括住宅楼、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市政府委托了一家审计公司对该工程进行工程管理审计。
审计过程:
审计公司首先对工程的总预算进行了审核,确认总预算是否合理。
接着对工程的进度进行了跟踪,检查工程是否按照计划进行。
同时,审计公司还对工程的成本控制进行了审计,检查是否有超预算的情况。
审计结果:
审计公司发现,该工程的总预算基本合理,但有些细节需要改进。
例如,某些材料的采购价格较高,可以寻找更便宜的供应商。
此外,工程的进度基本
正常,但有些环节存在延误,需要加强进度管理。
在成本控制方面,审计公司发现有些费用超出了预算,需要加强成本控制。
改进建议:
审计公司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一是优化材料采购,寻找更便宜的供应商;二是加强进度管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三是加强成本控制,避免超预算的情况发生。
结论:
该工程管理审计案例表明,工程管理审计可以帮助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四章企业内部控制【案例1】A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3月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而召开董事会,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1)董事长王某: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能提高效益的控制我们就要实施,否则一律不实施.(2)总经理黄某:内部控制建设要考虑效率,为了避免环节过多,执行不便,应当成立领导小组,由财务总监担任组长,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
(3)财务总监刘某: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某些业务的控制成本太大,针对这些控制不建议实施,在无替代控制程序的情况下,就不实施控制,严格坚持成本效益原则.(4)销售总监李某:由于销售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对于销售业务的确认不应当涉及多个环节的控制。
(5)投资总监田某:投资活动一般金额较大,且时限性较强,因此报董事长决定即可.(6)内审总监高某:根据内部控制的变化必须要及时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由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实施.(7)副董事长刘某:企业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重要的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和经理层、财务部门。
(8)董事陈某: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企业不应当考虑成本,应当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分析判断A 公司管理层上述成员的发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案例2】B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4月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价。
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2013年1月,B公司在总经理范总的推动下进入大豆期货市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期货交易并不十分了解,仅仅是根据当前市场的行情进行大额投资。
公司董事会虽然知道公司进行期货投资,但总经理并没有向董事会报告,董事会也没有及时制止。
(2)2012年6月,B公司董事长刘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是甲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总经理的彭某,双方约定,由B公司向甲公司投入1000万元,期限1年,无论资金的回报如何,甲公司均按固定收益率20%支付给B公司收益。
gsp内审报告范文3篇推荐文章iso9000内审报告范文精彩文章热度:预备党员个人考察报告范文热度:领导述职报告范文三篇热度:领导述职述廉报告范文热度:怎样写村主任述职报告热度:企业一般按年度定期进行GSP自查内审,当发生企业经营结构、重大管理内容发生变化,或准备申报GSP认证检查等情况时,应根据需要及时组织GSP自查内审。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gsp内审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gsp内审报告范文篇一:GSP认证内部审核报告公司经理室:公司内部审核小组在高云飞总经理的领导下,于11月4~6日,对公司业务部、质量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储运部、财务部门进行内部审核。
审核依据: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按GSP评定标准132项。
无关款项12款,为2210、2301、2601、2602、2804、3302、3507、3512、4108、4203、4402、5101。
其余120款,逐款审核。
但因我公司未有直调药品,故关于此的4801、5401未检查。
共检查118款。
验收养护室已对监视和测量装置中的计量器具等进行了强检。
并按要求,做了强检记录。
公司对所有库房都进行了粉刷,修理了5P空调。
使阴凉库温度夏季也能控制在20℃以下。
达到规定要求。
营业部对生产厂填写不全一项做了严格要求,未填全的,全部补全。
这次检查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药品质量档案不够全面。
究其原因是仓库对储存超过3个月药品进行了养护检查,并有记录,建立了养护档案,再建质量档案,有些重复。
所以各部门建的不多,只是主要销售品种建立了质量档案。
不良反应报告检查时因从未接到不良反应报告,因此表格空缺,但我公司半年做过不良反应调查,在审核时未将此部分资料整理附上。
已要求各相关部门将该部分资料整理、分析、汇总,达到要求。
审核结论:按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评定标准审核,我公司符合认证标准要求。
内部审核小组20xx年x月x日gsp内审报告范文篇二:实施GSP情况的内审报告廊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廊坊市达仁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是廊坊市一家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拥有十多家零售门店,现我公司《药品经营许可证》证号:冀BA0500002,注册地址:廊坊市和平路城市旺点小区2号楼底商,法定代表人:李如起,企业负责人:杨经媛,质量负责人:张凌燕,经营方式:零售连锁,经营范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除疫苗)*;经营面积820.45m2,仓库面积510m2,员工92人,其中执业药师(中药学)2人,属市级药品零售企业。
舞弊三要素案例和内部审计过程发生企业舞弊,通常由动机(Pressure)、机会(Oppo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个要素组成,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这一点就像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热度、燃料、氧气这三个要素才能燃烧一样。
现代社会环境下,企业舞弊者在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下,基本上均已“具备”动机和自我合理化两个舞弊要素,缺的只是机会。
2012年11月的一天,某中外合资公司内审部(以下简称公司)一内审组长在与车间一操作工饭后抽烟聊天时了解到,公司以柴油为燃料,通过燃烧驱动高压、高温蒸压机的“蒸压釜”,柴油用量自8月份以来逐月增长,而“蒸压釜”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却没有增加。
内审组长感到事情比较蹊跷,逐将此情况向内审部领导作了反映,内审部再将情况上报公司总经理并得到授权,对“蒸压釜”油耗异常增加事项开展调查。
据查,包括“蒸压釜”在内,该公司共有3台使用柴油的设备,柴油输出由一个总表统一进行计量,但是,另两台使用柴油的设备,分别单独装有输出表,那么,“蒸压釜”使用柴油的计算公式应该为:柴油总表输出-设备1输出表-设备2输出表,实际上,油料员也一直是依据这个计算方法给“蒸压釜”进行柴油领料的。
调查时,审计人员根据“蒸压釜”使用柴油的计量方式,决定按以下顺序进行常规排查:1、对“蒸压釜“近一年近的柴油使用量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发现,用量以每月30%左右递增,据此测算,8月至11月,共计有190多吨柴油的出入量;2、对柴油储存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包括储存安全、挥发情况等,未见异常现象;3、对柴油输出管道进行检查,未见有渗油、泄漏等异常现象;4、对设备1、设备2的柴油输出表进行测量,油料实际输出与油表记录无差异;5、对柴油领用电子记录和领用纸质申请表进行比对,即油表数据和领料单对比,结果无差异;6、对柴油订购单、送货单、入库单进行查询、统计、分析,没有发现问题;7、咨询“蒸压釜”制造厂商,答复是该设备不会随使用年限而大幅增加燃料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