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70.00 KB
- 文档页数:79
设备内审报告案例分析范文设备内审报告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设备管理流程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设备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个设备内审报告的案例分析范文,以供参考。
一、内审目的本次内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公司设备管理流程的合规性、有效性,并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内审范围内审涉及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设备采购流程- 设备安装与调试- 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 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 设备更新与报废管理- 设备安全管理三、内审依据内审工作依据《设备管理手册》、《设备维护保养手册》、《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和标准进行。
四、内审时间本次内审工作于2024年4月15日至2024年4月25日进行。
五、内审团队内审团队由设备管理部、质量保证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六、内审发现1. 设备采购流程- 发现部分设备采购文件不完整,缺少必要的技术参数和验收标准。
- 部分设备采购合同中未明确规定售后服务条款,存在潜在风险。
2. 设备安装与调试- 部分设备安装记录不详细,缺少关键参数的记录。
- 调试过程中未形成完整的调试报告,不利于后续的设备维护。
3. 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 维护保养记录不规范,部分设备缺少定期维护的记录。
- 维护人员对设备维护流程掌握不全面,需要加强培训。
4. 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 故障处理流程存在延误,未能及时响应设备故障。
- 维修记录不完整,缺少故障原因分析和维修效果评估。
5. 设备更新与报废管理- 更新设备时未充分考虑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成本效益。
- 报废设备处理流程不规范,缺少必要的审批和记录。
6. 设备安全管理- 部分设备安全标识不清晰,存在安全隐患。
- 安全检查记录不完整,未能全面反映设备的安全状况。
七、风险评估根据内审发现,评估出以下主要风险:- 设备采购和安装过程中的文件不完整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不达标。
- 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流程的不规范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内审员案例审核分析题假设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已符合ISM的要求,审核员在审核安全管理活动时,发现下列情况,请判断与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并依据事实开列不符合,给出判断依据:1、公司管理4艘散装船,今天有2艘散装船发生了同类险情,公司按规定针对这2艘船舶的同一类险情进行了管理复查,然后提出纠正措施,这份管理评审报告发至这2艘船舶。
(答:应发给4条船,不符合ISM12.6。
)2、公司“京顺”轮在长江口附近搁浅,船长在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公司报告。
应急组长接到报告后,觉得情况不严重,就没按体系规定集合应急小组成员。
不久,‘’该船自行脱浅。
(答:应启动应急小组,不符合ISM8.3款的规定。
)3、公司的2.0 版体系文件已于去年10月份失效,现已实施了3.0版文件,但公司的机务部供应部仍保留了2.0版文件,且2.0版文件上未有任何标识。
经询问是由于文件换版是,正好文件管理员出差了,后来就忘了此事。
(答:应删除原文件,不符合ISM11.2.3款的规定。
)4、总经理称近两年公司的安全生产形势很好,所有船舶都没发生大的事故滞留现象,因此今年公司就没有开展SMS内审活动。
(答:必须开展内审,不符合ISM12.1款的规定。
)5、审核员在“京顺”轮上审核时,发现船上未配备有关该船的关键性操作须知和规程,陪同检查的船长解释说,因为这些操作须知和规程是由船上制定的,在相应的操作部位已经张贴,所以就没有配备,已经过公司安体办同意。
(答:应配备关键性操作须知和规程,不符合ISM 11.1款的规定。
)6、在对某船舶进行审核时得知,其船舶于两个月前在驶入某港锚地准备锚泊时,主机突然停机;船舶随惯性向锚地的空载油轮冲去,在这紧急关头,船长快速抛锚;才避免了一场恶性事故。
船长说有此事;问有无向公司报告此事,船长说没有,由于没造成严重后果,就没向公司报告。
(答:应向公司报告,不符合ISM9.1款的规定。
)7、某航运公司体系内人员一百多人,内设5个处室,管理三十多艘船舶。
内审员案例分析题【篇一:内审员案例分析题】练习五案例分析题请根据所述案例情景判断:如能判断有不符合项,请写出不符合事实、不符合gb/t19001 审核员在销售科查阅到2004年一季度与顾客签订了13 份合同,审核员要求查看对这些合同进行评审的记录,销售科长说:“所有的合同都评审了,但我们没有书面的评审记录,我们单位的计算机都是联网的,所有的合同评审都在网上进行,评审之后认为可以满足要求时才签订合同,但评审记录都从计算机中删除了,没有保存。
” 在销售科查阅2004年一季度与顾客签订了13 份合同,要求查看对这些合同进行评审的记录,销售科无法提供对这些合同进行的评审记录。
不符合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7.2.2 条款,评审结果及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审核员在某食品包装车间里,看见工人用一台电子秤称量待包装的食品。
审核员看见食品包装袋上注明每袋食品的重量为50+0.50 克,审核员抽查现场已称完重量的两袋,发现秤量值分别是48.30 克和48.35 克。
工人解释说:“每袋的重量都是够的,只是这台秤不准。
”审核员看见秤上贴的校准标签上表明该秤是在校准周期内的,但该秤在不称量食品时确实不能回“0”了。
答:1、在某食品包装车间里,看见工人用一台电子秤称量待包装的食品。
看见食品包装袋上注明每袋食品的重量为 50+0.50 克,抽查现场已称完重量的两袋,发现秤量值分别是 48.30 克和48.35 克。
看见秤上贴的校准标签上表明该秤是在校准周期内的,但该秤在不称量食品时确实不能回“0”了。
2.不符合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7.6 条款,“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
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
3.不符合性质,属一般不符合。
某生产小型家用电器的企业,程序规定:“在订货会上如有客户要订货,经厂长授权的销售人员可先与客户草签合同,然后将合同带回,由销售科长在合同背面加盖合同评审印章并组织评审,如合同可以接受就签字,再在合同上加盖工厂的公章。
内部审计案例分析题【篇一:内部审计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一内部审计——案例分析一、发现的问题公司财务核算没有真实反映其经营成果,存在虚假核算情况。
具体如下:(1)明显已经收不回的应收账款 200 万元,仍在挂账中,没有核销。
(2)已经收回的被核销的应收账款,没有入帐内核算。
(3)虚列收入4000 万元。
(4)存货毁损100 万元,没有在账内如实反映。
2、私设小金库。
a 公司对收回的被核销的应收账款不入账,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取得利息收入不入账等形式套取公司现金68 万元,用来私设小金库。
公司因经营不善被骗200万元,没有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也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管理没有到位。
(2)擅自开展期货业务,造成巨额亏损。
(3)不重视产品质量管理,造成产品销售困难。
(4)没有按期开展存货清查业务,致使存货质量不佳,存在损毁现象。
(5)存货的出入库管理不严,容易被人冒领,存货损失的风险较高。
(6)采购物资管理不严,只是采购物资质量不佳,同时对付款审核不严,没有留足质保金,只是索赔困难。
公司负责人拒绝提供许多和其有关的一些经营业务,包括许多费用报销的情况,造成审计核实困难。
公司营销部门独自成立p服务公司,截留公司收入,为少部分人谋福利,p 服务公司的收入应该是a 公司的收入,但被营销部门人为进行了分离,只是收入被截留。
同时,p 服务公司根据成立时资金的来源,实质上应属于a 公司的子公司,a 公司应按财务制度规定与p 服务公司予以合并报表。
二、审计建议公司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立即将公司出纳和会计业务相分离,以符合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要求,降低舞弊的风险。
公司负责人拒绝提供有些情况,只是审计组无法全部摸清事实。
建议公司由公司纪委对a 公司的开办费、上市发行费展开专项调查,审查清楚事实真相。
同时,对审计已查明的一些事实,如超标准报销手机话费万元,虚开的发票22000 元及白条报销650 元等予以退回。
3、建议a 公司对购入的没有列入帐内管理的10 台笔记本电脑指派专人寻找其下落,如丢失,追究a 公司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由于管理不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