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 植物写生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9
教案标题:植物写生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四年级学期:下册学年:2023-2024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能够观察和描绘植物的形态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观察和描绘植物的技巧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并描绘出其形态特征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如花草、树木等2. 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铅笔、颜料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让他们描述植物的特征和美丽之处。
2. 向学生介绍植物写生的概念和意义,激发他们对植物写生的兴趣。
二、观察植物(10分钟)1. 分发植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结构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注意植物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细节,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讲解植物写生的技巧(10分钟)1. 介绍植物写生的基本步骤,如构图、线条勾勒、色彩填充等。
2. 示范如何观察植物并描绘出其形态特征,如如何画出植物的轮廓、如何表现植物的纹理等。
四、实践植物写生(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的技巧,选择一种植物进行写生。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细节,并用自己的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3. 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植物写生作品,并进行自我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交流学习经验。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植物写生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植物写生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3. 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植物。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植物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植物的奇妙。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植物写生》美术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旨在通过植物写生,引导学生研究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通过观察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之美。
同时,通过查询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和作用,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深入观察植物的前后关系进行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生造型的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线条的繁简、疏密变化,细致的观察和精细的表现,构图大方以及画面的整体感。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研究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盆栽植物、勾线笔。
教学过程:第一节:1.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2.讲授新课,出示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和姿态。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画(君子兰)并研究其线条的粗细变化。
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解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
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和花纹。
3.完成作业,学生仔细观察,并用铅笔起小稿,教师巡视辅导。
4.继续完成作业,结合上次作业完成情况,让学生谈论通过观察各种植物发现的特征和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
让学生画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
5.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生造型的表现能力。
第二节:1.复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2.出示新的植物图片,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形态和色彩,引导他们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3.让学生尝试用线条表现植物的特征,强调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教师巡视辅导,引导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
1《植物写生》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条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保护植物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准备:课件、图画纸、铅笔、图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整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学生谈对植物的见解)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植物写生”。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三、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植物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植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你喜欢哪种植物?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A.观察图片植物,说说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B.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2.欣赏教材:中国画《君子兰》(课件出示)3.选择两种植物,请学生分析其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欣赏作品,感受作者如何用丰富的线条表现出两种植物的形态特点的。
A.突出形状特征。
B.线条清晰流畅。
C.突出前后遮挡,相互穿插关系。
4.欣赏学生作品中的植物,感受小作者如何用丰富的线条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师生共同研究:作者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感?5.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线与线的关系,线条的变化、穿插等表现方法。
四、创作实践1.创作要求: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描绘一种植物。
2.指导要求:a.形体的确立;b.线条的表现;c.色彩的表现。
3.教师巡视指导。
植物写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通过植物写生,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观察、概括、表现。
2. 植物写生的技巧:线条、色彩、构图。
3. 植物写生的实践:选择植物进行写生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植物生动地表现出来,以及如何处理植物与画面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画架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画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植物写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植物写生产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植物写生的步骤和要点。
3. 示范:教师选择一棵植物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观察、概括和表现植物。
4. 练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植物写生2. 板书内容:观察: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色彩等。
概括:用简洁的线条和形状概括植物的主要特征。
表现: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植物的质感和空间感。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植物进行写生,要求画面饱满、表现生动。
2. 学生将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交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植物写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植物写生产生兴趣。
可以展示一些自然、生动、具有美感的植物写生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植物写生的魅力。
2. 教师简要介绍植物写生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教师讲解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植物写生的步骤和要点。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植物写生》教案《植物写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能用线条表现植物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卡纸笔活动过程:课前交流,做好上课准备。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吗,怎么称呼我,同学们记忆力真好,谢谢你们!l老师有许多爱好,喜欢画画、旅游,喜欢在大自然中感受花草树木的独特美感。
但是,我更喜欢交朋友,谁能介绍一下自己,成为老师的朋友吗,(生:…….喜欢唱歌师:你悦耳动听的声音,将来一定成为一名歌星)(生:……喜欢画画师:你有和老师一样的爱好,你那么有艺术细胞,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生:……喜欢运动师:老师希望在下一届奥运会上能看见你矫健的身影。
)师:你们真是一群充满个性、聪明有潜力的孩子,那么你们有没有信心上好今天的课,真棒,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上课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外出旅游时,遇到美丽的植物时,你们会用什么方式去记录它呢,生:相机、手机、画笔……好,今天就让我们踏上用画笔记录植物的精彩旅程。
——《植物写生》板书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1、植物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它的生长更是充满了奥秘,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
(播放课件草莓生长)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观察的可真认真,草莓由幼苗——开花的生长过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
2、自然界中的植物千姿百态,每一种植物都有他们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吊兰图片: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生:吊兰的叶子细长,弯曲,生:叶子有高有低,师;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错落有致,师:再观察吊兰的前面和后面,你又有什么发现,生:师:对,叶子有前有后,前面的遮挡了后面的,这样就穿插形成了一种遮挡关系,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再看吊兰中间的叶子比较密集,四周的叶子呈放射状相对稀疏,这样又形成了一种疏密关系。
四年级美术下册《植物写生》教学设计四年级美术下册《植物写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美术下册《植物写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美术下册《植物写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准备:课件、卡纸、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植物,提问:你们喜欢这些植物吗?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2、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每片叶子有区别吗?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一课植物写生。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二、讲授新课: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观察书中植物,说说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2、欣赏画家笔下的植物,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条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3、组织学生讨论: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4、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它是如何表现叶子的前后关系的 ?四、教师示范:1、引导学生观察线与线的关系,线之间的变化,穿插等方法。
a、形状特征。
b、线条清晰流畅。
c、突出前后遮挡,相互穿插关系。
d、色彩鲜艳。
五、布置作业: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六、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四年级美术下册《植物写生》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条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植物写生(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植物写生,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细节,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的能力。
课程将介绍植物的结构、纹理和色彩,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生动的植物画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等。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植物的能力,并能够用画笔表现出来。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和纹理,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植物画作。
4.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植物细节的观察和表现,如叶脉纹理、花瓣层次等。
2. 色彩的运用,如何表现出植物的自然色彩和光泽。
3. 纹理的表现,如何通过画笔表现出植物的不同质感。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2. 植物样本或图片,用于观察和临摹。
3. 绘画指导书籍或视频,用于参考和学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植物绘画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花等,并讲解如何运用画笔表现出植物的细节和质感。
3. 示范:示范如何观察植物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强调观察细节和色彩运用的重要性。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植物样本进行观察和绘画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5.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和鼓励。
板书设计1. 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等。
2. 绘画技巧:观察细节、色彩运用、纹理表现等。
3. 创作步骤:观察植物、构图、绘画、调整等。
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植物,选择一个进行绘画练习,注意表现出植物的细节和色彩。
2. 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术,如水彩、彩铅等,表现出植物的不同质感和特点。
3. 通过绘画记录,写下自己对植物观察和绘画的感受和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植物写生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结构和特点,并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和细节的表现,引导学生运用色彩和纹理,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植物画作。
植物写生(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以植物写生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结构和美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形态、结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植物的美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和美感。
2. 如何处理植物与背景的关系,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画册、投影仪、幻灯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张、水彩笔、铅笔、橡皮、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植物的认知和感受。
2. 展示植物标本和画册,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形态和结构特点。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植物的生长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植物的美感。
2. 讲解如何处理植物与背景的关系,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示范(10分钟)1. 示范如何进行植物写生,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2. 示范如何处理植物与背景的关系,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自主选择植物进行写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形态、结构特点,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植物的美感。
五、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植物生长形态2. 植物结构特点3. 线条、形状、色彩运用4. 植物与背景关系处理作业设计1. 课后继续进行植物写生练习,巩固所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