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厂工艺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99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知识点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是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关键环节。
它涵盖了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参数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工艺流程设计食品工厂的工艺流程设计是制定食品生产流程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产品类型、原材料特性、生产规模等因素。
通常,工艺流程设计可包括以下步骤:1. 原料处理:包括原料清洗、去皮去核、去污等步骤,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 混合与研磨: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研磨处理,以得到均匀的原料混合物。
3. 加热与杀菌:通过加热处理,将产品中的有害微生物杀灭,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4. 冷却与保鲜:将加工后的食品迅速冷却,并采用适当的保鲜方法,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5. 包装与入库: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将食品包装好后入库存放或销售。
二、设备选型与布局在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中,设备选型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设备选型与布局的知识点:1. 设备选型:根据产品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设备。
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能源消耗、设备维护等因素。
2. 设备布局:合理布置设备的位置,以确保生产流程的连贯性和高效率。
设备之间的距离应适中,便于操作和维护。
三、工艺参数控制工艺参数的控制对于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参数及其控制的知识点:1. 温度控制:不同食品的加热温度需求不同,要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加热温度,确保产品质量。
2. 时间控制:不同步骤的处理时间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口感,需要严格控制处理时间。
3. 流速控制:在液态流程中,流速的控制对于混合、输送和分装等工艺步骤至关重要。
4. 参数监测:通过传感器和仪表等设备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是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与布局以及工艺参数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理论及知识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是指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需要考虑到食品的特性、原料的特性、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
首先,食品的特性对工艺设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例如,液体食品的加工工艺需要考虑流变性和稳定性,固体食品的加工工艺需要考虑颗粒度和粘合性。
此外,食品的储存寿命、口感和营养价值也将影响工艺设计的目标和方式。
其次,原料的特性是进行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
食品工厂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原料的质量、存储条件和加工特性等因素。
不同的原料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工艺流程。
例如,生肉制品需要在加工前进行杀菌处理,蔬菜制品需要去皮、切片等预处理。
因此,在工艺设计中,需要充分了解原料的特性,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经过综合考虑而确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在进行工艺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来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涉及的方面包括原料处理、混合、热处理、冷却、包装等环节。
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效率。
同时,工艺流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操作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衔接,以及生产设备的配置和运行控制等因素。
最后,设备选型是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食品产品需要不同的设备进行加工和生产。
设备的选型需要根据工艺流程和产品要求来进行。
考虑因素包括加工能力、操作灵活性、卫生标准、能源消耗和后续维护等方面。
选用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工艺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工艺设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理论。
食品科学、食品化学、工程学、机械学、自动化学等领域的知识都对工艺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食品法规和标准也是进行工艺设计时必须要遵守的指导性文件。
食品工艺设计的知识和理论需要不断更新和学习,以适应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利用CAD进行食品加工工厂布局和工艺设计现代食品加工工厂的布局和工艺设计是确保食品生产高效、安全和卫生的关键。
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则成为了现代食品加工工厂布局和工艺设计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CAD进行食品加工工厂的布局和工艺设计。
一、CAD在食品加工工厂布局中的应用食品加工工厂的布局是确保生产流程高效运转的基础。
利用CAD软件可以进行三维建模,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规划和优化工厂的空间布局。
以下是CAD在食品加工工厂布局中的具体应用:1.1 设计生产线布局CAD可以模拟和设计生产线的布局,包括主要处理区域、设备布置、物料流动和工作人员行动等。
通过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尝试不同的生产线布局,并评估其效率和运作成本,从而选择最佳布局。
1.2 确定设备摆放位置食品加工工厂需要安装各种设备,如冷冻设备、清洗设备、烹饪设备等。
通过CAD软件,可以将不同设备的尺寸和功能输入系统,并根据工艺要求确定设备的最佳摆放位置。
这有助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减少工人的移动距离。
1.3 考虑安全和卫生要求CAD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模拟不同的设备布局和工作流程,以满足食品加工工厂的安全和卫生要求。
通过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定位潜在污染源、交叉感染风险和危险区域,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卫生策略,确保食品安全和员工安全。
二、CAD在食品加工工厂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工艺设计是食品加工工厂的核心部分,它涉及到食品的加工流程、工艺参数和设备设置等。
CAD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食品质量。
以下是CAD在食品加工工厂工艺设计中的具体应用:2.1 设计产品流程图产品流程图描述了食品加工的各个步骤和工艺流程。
利用CAD软件,可以绘制详细的产品流程图,并标注每个步骤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工艺参数。
这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规划加工过程,并为工厂制定更合理的生产计划。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2t/d香辣酱加工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姓名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04月21日目录一、总论 (1)二、香辣酱的主要成分 (2)三、工艺流程设计方案的确定 (3)(一)生产工艺方案 (3)(二)生产工艺方案选定的依据 (3)(三)生产工艺方案的特点 (3)四、物料衡算 (4)(一)原料成分表 (4)(二)数据处理 (4)五、设备选型 (5)(一)辣椒粉碎机 (5)(二)加热搅拌机 (6)(三)浓浆泵 (7)(四)储存罐 (9)(五)灌装机 (9)六、车间设计 (10)七、设计体会 (10)八、附图 (11)一、总论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调味品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品占了一半还多。
中国各地的调味品各具特色,南甜北咸,川陕湘赣辣,晋人好酸香辣酱是采用名小吃豆花蘸水的传统工艺结合先进的科学保鲜技术,精选辣椒、花椒、胡椒、芝麻、植物油及名贵自然香料精工配置而成。
具有川味的麻辣香特点,味美色鲜,回味悠长,营养丰富,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能。
是烹调各种川菜及各种凉菜、面食的理想调料,是居家旅游的方便佳品。
中国的调味品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产量突破1300万吨,已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行业收入和利润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取得了20%左右的增长速度。
一些国内大型企业纷纷增加投入,而国外知名企业则通过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实现中外强强联合。
随着各方资本逐鹿调味品市场,品牌化将成为调味品未来发展一大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结构调整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市场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未来几年,调味品产品将朝着多样化、复合方便化、营养保健化等方向发展。
名词解释1、产品方案:即生产纲领。
指食品工厂全年生产主要产品品种,年产量,生产量,班次,劳动生产率,生产实践的方案。
2、公称直径:为了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的方便,而人为规定的一种标准直径,又叫通称直径。
公称压力:通称压力,管内工作介质温度在0~120°C 范围内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3、建筑系数〔%〕=%100⨯+厂区占地面积场地占地面积堆场、露天场地、作业积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 土地利用系数〔%〕=100%⨯++厂区占地面积辅助工程占地面积场地占用面积堆场、露天场地、作业积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 4、COD :化学需氧量,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分解有机物,生成H 2O 和CO 2碳所需要的氧量。
BOD :生物化学需氧量,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
5、平面布置图:掀开楼盖向下看,表示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建筑在平面上相互关系的图样。
6、可行性研究:为一个工程的经济效果及价值的研究。
7、扩初设计:在设计范围内作详细全面的计算和安排,使之足以说明食品厂的全貌。
但是图纸深度不深,不能作为施工指导,而可供有关部门审批,这种深度的设计叫做扩初设计。
8、施工图:一种技术语言,用图纸的形式使施工者了解设计者的意图,用材和如何施工。
9、工艺设计:按工艺要求进展工厂设计,以车间设计为主,同时对其他各个部门提出各种数据要求,作为非工艺设计的依据。
工艺设计中最主要的设计基准是班产量。
10、劳动生产率:生产单位产量的产品需要的劳动力。
11、总平面设计:食品工厂设计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是将全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按整个生产流程,同时结合用地条件进展合理的布置,使建筑群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或 一切从生产出发,研究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组合,以图纸来表示相互关系的设计。
12、风向玫瑰图: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和风向频率,根据各方向风出现的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中心吹描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线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似玫瑰花一样的闭合折线。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概述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以及控制参数的设置,确保生产加工的食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卫生安全性。
首先,在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中,需要进行原料选择和采购。
食品工艺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选取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的原料。
同时,需要考虑原料的供应渠道、库存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其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需要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加工工序和成品的包装。
在预处理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清洗、除鳞、去皮、切割、研磨等操作,以提高原料的可加工性和产量。
在加工工序中,需要确定合适的加工方式,如煮沸、蒸煮、烘烤、蒸馏、发酵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工艺参数的控制,如温度、时间、压力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此外,食品工厂工艺设计还需要配置适合的设备。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工艺流程的需求,如设备的生产能力、操作便捷性、清洁卫生性等。
同时,设备还需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最后,食品工厂工艺设计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成品的检验等。
通过对关键环节和关键指标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
总之,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原料选择、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和质量控制等多个因素的过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食品的生产效率、保障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是食品生产的基础和核心,对于食品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套合理有效的工艺设计可以提高食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避免食品安全问题,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和食品质量。
在食品工艺设计中,原料是生产的基础。
需要选用符合生产要求和法规标准的原料,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对于一些易受污染的原料,如肉类、蔬菜等,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以确保不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在原料的选择和采购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原料的供应渠道和库存管理,以预防原料供应的短缺和库存过度等问题。
第一章绪论1.1概述果蔬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具有明显的产业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果蔬产业必将进入新的迅速发展阶段。
但是,我国果蔬采后加工业发展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果蔬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症结之所在。
根据我国现阶段果蔬加工业的装备靠引进、技术靠仿效、市场靠国外、规模靠资源、效益靠代价、竞争靠降价的现状以及综合现有的装备、技术、资源等方面考虑,大力发展果蔬罐头加工是促进我国果蔬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1.1我国果蔬罐头加工业的现状建国后,我国的果蔬罐头加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我国的果蔬罐头加工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外向型果蔬罐头加工产业布局已基本形成;果蔬罐头加工业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1.1.1.1 区域化格局日益明显,优势产业带已初步形成我国果蔬种植业形成优势产业带: 苹果、柑橘、梨、桃、杏、樱桃主要集中在山东、陕西、辽宁、河北、浙江、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亚热带水果如菠萝、荔枝、龙眼主要分布两广、福建、海南等省;蔬菜如番茄、蘑菇、芦笋的主产地是新疆、福建、山东、河北等省。
各地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及原料的加工特性,同时根据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要求,发展了具有地方资源特色的果蔬罐头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蔬菜罐头加工主要形成了西北地区(新疆、宁夏和内蒙古)的番茄加工基地以及中南部地区的蘑菇、芦笋产业带。
目前,我国果蔬产品的出口基地大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产业正向中西部扩展,“产业西移”态势十分明显。
1.1.1.2 高新技术得到逐步的推广与应用随着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研发能力的增强,高新技术在果蔬罐头加工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随着国外先进设备的引进和消化,以及果蔬罐头加工产品以出口为主,因此对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广和引进。
2012年食品工厂设计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工厂设计的组成1、食品工厂设计是指将一个待建项目(如一个工厂、一个车间或一套设备)全部用图纸、表格和必要的文字来说明、表达出来,然后由施工人员建设完成。
食品工厂设计应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设计上规模。
2、基本建设程序(1)根据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布局的要求,进行初步调查研究,提出项目建议书;(2)根据有关单位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同时选择厂址;(3)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评估、获得批准后,编制设计计划任务书;(4)根据批准的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勘察、设计、(批准)、施工、安装、(批准)试车、验收,最后交付生产使用。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编制设计计划任务书,统称建设前期;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和试产验收,统称建设时期;交付生产后,称作生产时期。
项目任务书——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设计——施工与安装——投料试产——项目验收。
3、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品种、生产规模、主要工艺技术的成熟度、投资大小、产供销的可能性、经济来源、经济效果、项目进度和发展方向等方面。
项目建议书又称规划提案,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经济的规律,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工业布局的现状进行初步调查研究,而后提出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投资决策前对建设项目的轮廓设想,主要是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方面考虑,同时,也初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
4、可行性研究的特点:先行性、不定性、科学性(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经济数据为基础)、法定性。
5、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1)经济项目的实施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长远规划;(2)根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的项目建议书,方可开展可行性研究;(3)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资源报告和有关各种规划为依据;(4)要有可靠的自然、地理、气象、地质、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5)有关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6)根据国家公布的用于进行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指标等进行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