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材料成份及热处理温度、回火温度硬度
- 格式:xlsx
- 大小:25.89 KB
- 文档页数:14
常用钢材热处理参数常见的钢材热处理参数包括淬火、回火、退火、正火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温度范围、保温时间以及应用领域。
1. 淬火(quenching)淬火是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钢材迅速冷却至室温或低温的热处理过程。
淬火的目的是增加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淬火温度范围为800℃到950℃,保温时间通常为数分钟。
钢材的选用因素包括成分、形状和尺寸、要求的性能等。
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工具、刀具等。
2. 回火(tempering)回火是指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至一个较低的温度范围并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的热处理过程。
回火使得钢材硬度和强度降低,但同时也提高了其韧性和可塑性。
回火一般在淬火后立即进行。
温度范围通常为150℃到700℃,保温时间则根据要求的性能来确定。
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机械零部件、轴承等。
3. 退火(annealing)退火是指将钢材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并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过程。
退火的目的是消除钢材内部的应力,改善它的可加工性和韧性。
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选择依赖于钢材的成分和形状,一般在600℃到800℃之间。
应用领域涉及到钢材的精密加工,如汽车制造、船舶等。
4. 正火(normalizing)正火是指将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的钢材空气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过程。
正火可以消除钢材内部的应力,改善它的可加工性和韧性。
正火温度范围一般为800℃到950℃,保温时间通常为数分钟。
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轴承、机械零件等。
此外,还有其他钢材热处理方法如奥氏体化退火、球化退火等针对不同的钢材类型和应用需求的热处理方法。
具体的热处理参数应根据材料的成分、形状和要求的性能来确定,并结合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调整。
因此,在进行钢材热处理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处理参数。
常见材料热处理方法部份材料热处理方法一、45 钢调质:1. 正常情况下加热温度在 810,840?之间:只要充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越低越好。
2. 冷却中应注意的问题:热处理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冷却,很多热处理缺陷都产生在冷却中。
如:开裂、硬度不足、变形超差、局部有软点等等。
?出炉时不要慌忙,有时为怕不能淬硬而手忙脚乱。
只要不低于Ar3,是不会析出铁素体而影响表面硬度的。
?水温在冷却中相当重要,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若超过 30?,析出铁素体将是不可避免的,任你此后将工件冷透,硬度很难高于 300HB。
因此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
?工件入水后要不停的在水中移动,以快速破裂蒸汽膜而提高 500?以上的冷却速度,从而避免析出铁素体或珠光体,进而影响工件最终硬度。
?为避免复杂工件开裂,温度低于 300?以下可以出水空冷一会再水冷,当工件温度不超过 150?出水回火。
3. 严格按 45 钢的回火温度回火:一般取中偏下的回火温度,按 HRC=62-T×T/9000 进行计算,并结合每台炉子自身温差及淬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 其它注意事项:?对于小件,特别是 30mm 以下的工件,要注意淬裂的问题。
45 钢仍然可能开裂,在硬度要求不太高时,可以选择油淬。
?除严格按规定的温度回火外,应根据实际淬火情况调整回火参数。
?对于批量较大且要求硬度较高的小件,要特别注意在水中的搅动问题,以增加冷却能力。
否则,返工不可避免。
?选择合适的电炉,确保加热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加热并不利于提高工件硬度。
二、合金结构钢调质:1. 合金结构钢调质:可以参照上面的要求。
应注意的是:由于加入合金元素,C 曲线不同程度右移,甚至改变了形状;提高了珠光体的稳定性,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裂倾向增加。
因此,对相同含碳量来说,各临界点有所升高,加热温度要略高一些,保温时间要适当延长,便于合金碳化物的分解;淬火冷却时要适当缩短水冷时间,增加空冷时间,从而避免开裂。
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
回火是一种热处理过程,通过在高温下加热金属,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冷却,可以调节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回火温度与硬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具体的合金成分、材料性质以及热处理的具体条件。
然而,一般来说,存在以下一般规律:
1.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回火温度与硬度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回火温度升高,金属的硬度降低;反之,回火温度降低,金属的硬度提高。
2.马氏体的形成:
在淬火过程中,金属内部会形成马氏体,这是一种硬脆的组织。
通过回火过程,可使马氏体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转变成一些相对较韧的组织,从而改善金属的加工性能。
3.回火效果与时间:
回火的时间也是影响硬度的重要因素。
在相同的回火温度下,延长回火时间通常会导致硬度的降低。
这是因为更长的回火时间使金属中的一些强化相发生颗粒细化和分散。
4.合金元素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对回火效果有重要影响。
有些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能够形成弥散的沉淀物,提高金属的硬度;而有些元素则可能导致回火软化。
5.回火温度范围:
不同金属和合金的适宜回火温度范围是不同的。
在适宜的回火温度范围内,硬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不引起不必要的脆化。
总体而言,回火是一种在淬火后调节金属硬度和强度的重要工艺。
通过合理选择回火温度和时间,可以使金属达到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足够的韧性的状态。
这对于提高金属零件的性能,使其更加适合具体的使用要求非常关键。
15crmo材质热处理温度15CrMo材质是一种常用的合金钢材料,常用于制造高温高压设备和管道。
在使用15CrMo材质制造的零件和构件中,经常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对于15CrMo材质来说,热处理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在进行15CrMo材质的热处理时,通常会采用正火和回火的工艺。
正火是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在860℃至900℃之间),然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冷却。
这样可以使材料的组织转变为马氏体,并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回火是在正火后将材料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在550℃至650℃之间),然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冷却。
这样可以减轻材料的内应力,并提高其韧性和塑性。
对于15CrMo材质来说,正火温度通常在860℃至900℃之间选择,具体的温度取决于材料的具体要求和使用条件。
如果需要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可以选择较高的正火温度;如果需要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可以选择较低的正火温度。
回火温度通常在550℃至650℃之间选择,具体的温度取决于材料的具体要求和使用条件。
一般来说,回火温度要低于正火温度,以避免对正火组织的影响。
如果需要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可以选择较低的回火温度;如果需要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可以选择较高的回火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15CrMo材质的热处理温度不仅仅取决于正火和回火的工艺要求,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的初始状态、加热速率、保温时间等。
因此,在进行15CrMo材质的热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得到最佳的热处理效果。
总之,15CrMo材质的热处理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
通过选择合适的正火和回火温度,可以使15CrMo材质具有更好的硬度、强度、韧性和塑性等性能,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常用钢的临界温度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常用钢材的临界温度1.低碳钢:低碳钢的临界温度大约在723℃左右。
2.中碳钢:中碳钢的临界温度在723-900℃之间。
3.高碳钢:高碳钢的临界温度超过900℃。
热加工温度范围1.锻造:一般情况下,低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为1000-1250℃,中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为900-1100℃,高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为800-1000℃。
2.滚轧:常见钢材的滚轧温度范围较宽,一般在800-1200℃之间。
3.淬火:淬火温度取决于钢材的合金成分和硬度要求等因素,一般在800-950℃之间。
4.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的温度范围较大,低碳钢的回火温度可以低至150℃,而高碳钢的回火温度一般在250-600℃之间。
1.淬火:淬火是通过加热钢材至适当的温度后迅速冷却,使其产生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介质等。
一般来说,加热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快,得到的马氏体含量越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也就越大。
冷却介质通常使用水、盐水、油等,选择冷却介质要根据钢材的合金成分和所需硬度来确定。
2.回火:回火是指在淬火后加热钢材至适当温度后冷却,通过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来调整其硬度和强度。
回火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和冷却速度等。
回火温度一般低于淬火温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回火温度来控制钢材的硬度和韧性。
回火时间越长,回火效果越明显。
冷却速度可以选择自然冷却或控制冷却,根据钢材的要求来确定。
总结常用钢材的临界温度、热加工温度范围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于钢材的制造和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控制临界温度和选择适当的热加工温度范围,可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和性能。
而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则可以调节钢材的硬度、韧性和强度等性能,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因此,了解和掌握常用钢材的临界温度、热加工温度范围和热处理工艺参数是进行钢材生产和应用的基础。
一:40Cr(桑车前轮毂330、L-CAR前轮毂、前轮毂823)40Cr是合金钢,经调质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等等。
中碳调制钢,冷镦模具钢。
40Cr价格适中,加工容易,经适当的热处理以后可获得一定的韧性、塑性和耐磨性。
二:TL4217:(Polo轴颈)TL4217大众轿车用渗碳钢。
资料待查。
三:40CrNi:(33D后桥轴颈)40CrNi,是中国国家标准[1]规定的一种合金结构钢的牌号。
统一数字代号:A40402。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0.37~0.44;Si:0.17~0.37;Mn:0.50~0.80;Cr:0.45~0.75;Ni:1.00~1.40 【热处理】:淬火加热温度(℃):820;冷却剂:油;回火加热温度(℃):500;冷却剂:水、油【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980;屈服点(σs/MPa):≧785;断后伸长率(δ5/%):≧10;断面收缩率(ψ/%):≧45;冲击吸收功(Aku2/J):≧55;布氏硬度(HBS100/3000)(退火或高温回火状态):≦241【主要特性】:中碳合金调质钢。
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高淬透性。
在调质状态下,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低温冲击韧度良好。
有回火脆性倾向,水冷易产生裂纹。
切削加工性良好,但焊接性差。
在调质状态下使用。
【应用举例】用于制造锻造和冷冲压且截面尺寸较大的重要调质件,如连杆、圆盘、曲轴、齿轮、轴、螺钉等。
四:20CrMn:(导向轴颈、导向栓)20CrMn,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种合金结构钢的牌号。
统一数字代号:A22202,为从德国引进的钢号,相当于我国的20MnCr5钢,是渗碳钢类,也可作调质钢用。
淬透性较好,热处理变形小,低温韧性好,切削加工性能良好,但焊接性较差。
可作渗碳件和截面较大、负荷较高的调质件,如齿轮、轴类、蜗杆、套筒、摩擦轮等。
常用材料及零件热处理
3.表面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
表面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和朔性(即表面火),或同时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得耐蚀、耐酸、耐碱性,及表层硬度更高的处理方法。
6.钢的淬透性
不同的钢种,接受淬火的能力不同,淬透层深度愈大,表明该钢种的淬透性愈好。
淬透性大的钢,其力学性能沿截面分布均匀;而淬透性小的钢心部力学性能低。
但全部淬透的工件,通常表面残留拉应力,对工件承受疲劳不利,工件热处理中也易变形开裂。
未淬透工件表面可残留压应力,反而有一定好处。
淬透层深度是指由淬火表面马氏体---50%马氏体+50%珠光体层的深度。
碳钢的淬透性低。
在设计大尺寸零件时,用碳钢正火比用碳钢调质更经济,而效果相似。
直径较大并具有几个台阶的台阶轴,需经调质处理时,考虑到淬透性影响,应先粗车成形,然后调质。
如果以棒料先调质,再车外圆,由于直径大,表面淬透层浅,阶梯轴尺寸较小的部分调质后的组织在粗车时可能被车去,起不到调质作用。
7.几种典型零件热处理示例
机床齿轮等零件常用材料及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