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基性-基性岩类
- 格式:ppt
- 大小:7.82 MB
- 文档页数:49
内蒙古好老鹿场地区晚古生代超基性-基性岩的发现及意义1刘建雄,张彤,许立权(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呼和浩特 010020)摘要:内蒙古东部好老鹿场地区1∶5万区调工作中,发现了一套新的岩石组合,分别由铁镁质堆积岩、基性岩墙群、蚀变基性火山岩等组成。
该套岩石组合经较强的构造破坏,呈大小不等的岩块产于本巴图组砂板岩之中。
但总体延伸方向呈近东西向展布,明显受区域性构造控制。
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表明,辉石橄榄岩、辉长岩具有低Al,贫Ca和富Na、的特点,MgO / (MgO+FeO)比值为0.25,MgO含量偏低。
稀土元素总量偏低,为76.03×10-6~ 114.81×10-6,轻重稀土富集不明显,分馏作用较弱。
∑L/∑H为0.73 ~ 0.8,曲线呈平坦的“W”型,δEu =1.03 ~ 1.23,略显正异常。
基性火山岩具明显的富Fe、Mg、Na,贫Al、Ti、K的特征,微量元素显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
同时在辉长岩中获得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362.4 Ma,时代为早泥盆世晚期。
其形成环境为洋中脊,属于泥盆纪古亚洲洋消减部分的残留体。
关键词:超基性-基性岩;洋中脊玄武岩;洋壳残片;好老鹿场;内蒙古内蒙古扎鲁特旗好老鹿场地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台南缘,晚古生代地层较为发育。
主要为一套活动性较强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合。
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由北西向南东依次出露中泥盆统大民山组、上石炭统本巴图组,二叠系中统大石寨组。
后者呈角度不整合于前二者之上。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不仅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同时伴随了各种花岗岩类岩石,甚至包括超基性岩类。
但前人所做工作较少,尤其是对晚古生代火成岩研究程度很低,仅在1∶20万区调时笼统归属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闪长岩。
2001 ~ 2003年,笔者在该地区参加了1∶5万区调工作(1),从前人所划华力西晚期闪长岩体中发现了一套新的岩石组合,分别由铁镁质-超铁镁质堆积岩、基性岩墙群、蚀变基性火山岩及细碎屑沉积岩等组成。
实验九基性—超基性岩(铁镁质岩)类(2学时)作者: 崔春龙来源: 环境与资源学院点击:3206 发表时间:2005-7-15 17:49:21 编辑:本站编辑实验目的:1.要求掌握主要岩石类型的肉眼鉴定特征及该大类的共同特征;2.学会岩浆岩类的观察描述方法和岩石定名方法;3.能在显微镜下确定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和岩类;4.了解该岩类的矿产属性。
实验内容:1.肉眼观察:纯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斜长岩、角闪石岩、金伯利岩、碳酸盐、辉长岩、玄武岩、霓霞岩、煌斑岩、黄长石、霞石岩的主要特征——颜色、结构、构造、矿物组成;镜下观察: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
实验指导:1.岩浆岩的分类及命名方法。
岩浆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① 按SiO2的百分含量将岩浆岩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几大类。
其中超基性岩又可分为:橄榄岩类、金伯利岩类、霓霞岩—霞石岩类、碳酸盐。
基性岩又可分为:辉长—玄武岩、碱性辉长—碱性玄武岩。
中性岩又可分为: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霞石、正长岩—响岩。
酸性岩又可分为: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类、火山碎屑岩类。
② 按暗色(铁镁)矿物的百分含量将岩浆岩划分为:超镁铁质岩类、基性岩类和碱性岩类。
岩浆岩综合分类简表见表一。
表四岩浆岩综合分类简表③ 岩浆岩的分类及命名方法侵入岩的QAPF分类见图1。
图 1 侵入岩的QAPF分类双三角图(IUGS 1972推荐,Le Maitre,1989)Q—石英;A—碱性长石;P—斜长石;F—似长石。
1一富石英花岗岩;2—碱性长石花岗岩;3—花岗岩;3a—正长花岗岩或普通花岗岩;3b—二长花岗岩;4—花岗闪长岩;5—英云闪长岩;6*—石英碱性长石正长岩;7*—石英正长岩;8*—石英二长岩;9*—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辉长岩;10*—石英闪长岩/石英辉长岩;石英斜长岩;6—碱性长石正长岩;7一正长岩;8—二长岩;9—二长闪长岩/二长辉长岩;10—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6′—含似长石碱性长石正长岩;7′—含似长石正长岩;8′—含似长石二长岩;9′—含似长石二长岩/二长辉长岩;10 —含似长石闪长岩/辉长岩;11一似长石正长岩;12 —似长二长正长岩;13一似长二长闪长岩;14—似长石闪长岩/似长石辉长岩;15—似长石岩深成侵入岩的矿物分类深成侵入岩全部由结晶的矿物组成,一般结晶粒度粗大,矿物含量容易在野外露头、手标本或薄片中测量,因此用矿物分类直观易行,已被普遍接受。
岩石学代表性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类:侵入岩:纯橄榄岩:颜色:深绿、黄绿、褐绿色。
结构构造: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组成: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
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其它: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
橄榄岩:结构:具细粒-粗粒结构,常呈包含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明显它形的金属矿物,胶结了自形较高的橄榄石和辉石)。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
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
其它特点:如果岩石中角闪石较多,则可形成角闪橄榄岩。
橄榄岩也易遭受次生变化,其中橄榄石变为蛇纹石,辉石和角闪石变为绿泥石等。
辉石岩:颜色:浅褐色、暗黑色或灰绿色。
结构:全自形粒状结构,也可有包含结构或海绵陨铁结构。
矿物组成:主要由辉石组成,可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及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
角闪石岩:颜色:黑色或墨绿色。
矿物组成:主要由角闪石组成(>90%),有时含少量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
其它:常呈脉状产出,穿插于其他超基性岩体中。
喷出岩:苦橄岩:颜色:呈淡绿色至黑色。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气孔或杏仁构造。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50~70%)和辉石(<40%)组成,可含少量基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
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
产状:往往产出于玄武岩的底部或与超基性侵入岩伴生金伯利岩:颜色:多呈黑、暗绿、绿、灰等,而以绿色常见结构构造:常见斑状结构和角砾状构造。
矿物成分:在斑状结构中斑晶成分主要是橄榄石、金云母。
在角砾状构造中,角砾成分十分复杂,有早期形成的金伯利岩、橄榄岩、辉石岩破碎而成的岩块,也有来自围岩的岩块,角砾之间的胶结物为金伯利岩浆物质。
蛇绿岩:大洋岩石圈向大陆消减时,洋壳下的上地幔随洋壳物质一起俯冲、拼贴到大陆边缘的构造岩片,因此常与岩壳物质相共生,总称为蛇绿岩或蛇绿岩套。
三大岩类鉴定特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一、岩石的概念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目前巳知的岩石的1000多种,按其成因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二、岩浆岩的概念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富含挥发成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岩:是熔融状态的岩浆岩冷凝而成的岩石。
三、岩浆岩的分类岩浆岩的种类很多,主要根据SiO2的含量将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四大类;按岩浆的产出状态(或冷凝深度)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侵入岩(简称深成岩)和浅成侵入岩(简称浅成岩)详见下表:岩浆岩分类简表四、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岩浆岩的构造除与岩浆本身性质有关外,还取决于形成时的环境。
常见的岩浆岩构造有:块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矿物分布均匀,无一定的排列方向,岩石无空洞,矿物紧密结合,它是岩浆岩最常见的构造,尤其在侵入岩中更为常见。
气孔构造或杏仁构造:这种构造是喷出岩的常见构造,在熔岩冷却时,尚未逸出的气体被保留在岩石中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称气孔构造。
基性熔岩的气孔多半呈圆形、椭圆形;酸性熔性岩中气孔多为不规则状。
气孔的拉长方向往往代表熔岩流动方向。
当气孔被后期形成的钙质或硅质矿物所充填时,称为杏仁构造。
流纹构造:为酸性喷出岩的常见构造,它是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条纹或拉长的气孔定向排列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
五、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组分(矿物、玻璃质等)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自形程度等。
由于冷凝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压力、粘度、冷却速度等)不同,岩浆岩可具有不同的结构。
按矿物的结晶程度和颗粒的绝对大小可分为:全晶质结构:岩石全由结晶矿物组成。
其中,肉眼能分辨的称显晶质结构,多见于侵入岩;肉眼不能分辨的称隐晶质结构,多见于喷出岩。
显晶质结构又可按颗粒大小分为:粗粒结构(d>5mm)中粒结构(d=2-5mm)和细粒结构(d<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