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绘图中的点线起稿构图
- 格式:pptx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49
一、绘图用具1.铅笔铅笔有距铅(H)与软铅(B)之分,最硬的为6H,最软的为6B。
每个同学自备HB、及3H绘图铅笔各1支。
铅笔应削成锥形,修削部分长约20~30毫米,铅心露出长约5—10毫米,在砂纸上磨尖后备用。
2.橡皮:橡皮有软橡皮及硬橡皮,可自备软橡皮一块。
橡皮应保持洁白,应按一定方向擦试,以保持图纸洁净。
3.绘图纸应以坚韧、光滑、治白及相当厚度的胶版纸为宜,启自备32开20张。
4.米尺一把。
测量及标注用。
5.铅笔刀一把。
二、绘图的一般原则1.要具备科学的正确性;由于生物绘图是一种科学记录,所以生物固绘制不能做艺术的喧染,而应从科学的立场上,对绘图的标本要有一定的理论认识,才能掌握其各种特征,并科学地严谨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对一些分类形态图,更应反映出其分类特征,才不失其真实性。
9.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感:对所绘实验动物要能反应其表面的光滑、粗糙、薄厚、柔软或坚硬,或组织的疏密,或器管组织间的层次等,使所做图形具有实体感或生活感。
3.要简要清晰:生物绘图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光线投影,在科学性及真实感的前提下,图形以简明清晰为宜。
因此绘生物团只需用线条表示形态与结构,以点点表示阴暗、疏密凹凸等。
三、绘图方法1.首先要对所绘的实验动物做深入细致的观察,掌握其基本特征,如果是外形图,就要了解它是属于哪一目?哪一科?它的分类特征是什么?如果是解剖图,就要了解各器管系统的形态特征,如果是组织图,就要了解各种组织结构及细胞的形状、排列等。
总之要对所绘的对象从科学的高度有充分的了解以后,方能绘图。
2. 要选取一个标准长度,这也是绘图技术上的进一步观察。
绘任一动物,都要在其身体上选一标准长度,然后根据标准长度找出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只有比例精确,图形才与实物相像。
初学绘图时可用米尺测量各部分的长度,熟练以后可用目测。
比例测量以后为绘图打下了基础。
3.确定放大(或缩小)的倍数。
一般小型动物为了清楚实用,绘图时一般根据需要及纸张大小需放大一定的倍数。
知识第一章 走进细胞走进细胞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学说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主要由C 、H 、O 、N 、P 等元素组成,也是大分子化合物。
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和核糖核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功能:细胞内携带的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框架每章绘制一幅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目录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梳理学生如何学好初一生物生物学习方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物绘图法[ 文章来源: | 文章作者: | 发布时间:2006-12-14| 字体: [大 中 小]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生物绘图的要求。
(2)初步掌握生物绘图的 基本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HB 及2H 或3H 绘图铅笔、橡皮、直尺、绘图纸、铅笔刀、各种细胞标本玻片,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一).生物绘图的要求1.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不得有科学性错误。
形态结构要准确,比例要正确,要求真实感,立体感,精美而美观。
2.图面要力求整洁,铅笔要保持尖锐,尽量少用橡皮。
3.绘图大小要适宜,位置略偏左,右边留着注图。
4.绘图的线条要光滑、匀称,点点要大小一致。
5.绘图要完善,字体用正楷,大小要均匀,不能潦草。
注图线用直尺画出,间隔要均匀,且一般多向右边引出,图注部分接近时可用折线,但注图线之间不能交叉,图注要尽量排列整齐。
6.绘图完成后在绘图纸上方要写明实验名称、班级、姓名、时间,在图的下方注明图名及放大倍数。
(二) 生物绘图的方法生物绘图的方法有多种,最长见的是点点衬阴法。
点点衬阴法即将图形画出后,用铅笔点出圆点,以表示明暗和深浅,给予立体感。
在暗处点要密,明处要疏,但要求点要均匀,点点要从明处点起,一行行交互着点,物体上的斑纹描出再点点衬阴,点点衬阴法要求不能用涂抹阴影的方法以代替点点,此点初学者要尤为注意。
轮廓图(左)和细胞图(右)(三)生物绘图的步骤1.绘图前认真的观察标本,搞清实物标本的结构特点,切忌抄书或平空想象。
2.用HB铅笔轻轻将图轮廓画出,作为草图要掌握好比例和位置。
3.在草图的基础上绘详图,此时要用2H和3H铅笔,线条要流畅,点要匀称,点线不要重复描绘。
4.按注图要求绘图,写上图名及班级、姓名等。
二。
临时装片法对于某些新鲜而柔嫩的材料,不用刀切,仅进行简单处理即可进行观察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可以保持材料的生活状态和天然的色彩,一般多作为临时观察使用。
常用方法有:主要用于血液、精液、尿、痰、微生物等无固定组织结构的样品。
初中生物概念图绘制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概念图绘制技巧概念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知识表示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绘制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构建生物知识体系,提高生物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初中生物概念图的绘制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一学习工具。
一、概念图的定义和作用概念图是一种图形化的知识表示工具,它通过节点和连线的形式,将概念、属性和关系进行可视化表示。
概念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在初中生物学习中,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知识体系,加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二、初中生物概念图的绘制步骤1.确定中心概念:在绘制概念图时,首先要确定一个中心概念,这个概念可以是生物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2.寻找相关概念:根据中心概念,寻找与之相关的概念。
这些相关概念可以是中心概念的属性、特征或者是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3.确定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找到相关概念后,需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是包含关系、交叉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等。
4.绘制概念图:根据确定的概念和关系,开始绘制概念图。
可以使用箭头、连线等方式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5.添加细节:在概念图中,可以添加一些细节,如例子、解释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初中生物概念图的绘制技巧1.简洁明了:概念图要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
过多的概念和关系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
2.逻辑清晰:在绘制概念图时,要注意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概念图的层次感和清晰度。
3.色彩和样式:可以适当使用色彩和样式来突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增加概念图的视觉效果。
4.举例说明:在概念图中,可以添加一些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定期复习:概念图是一种动态的学习工具,学生需要定期复习和修正概念图,以保持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干货那些重要的细胞结构图!超详细!真核细胞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结构叫细胞器,无形的胶质状态的是细胞质基质,我们熟知的八类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溶酶体、中心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外,还有其他不为人所熟知的细胞器。
一、植物细胞模式图动物细胞模式图二、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匀浆中的各种细胞组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匀浆中的各种细胞组分三、各种细胞器美图1.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核孔等。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3.内质网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4.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5.溶酶体小鼠膀胱上皮细胞中的溶酶体↑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内也有与溶酶体功能类似的细胞器——圆球体、糊粉粒及植物中央大液泡。
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人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
6.核糖体原核细胞核糖体结构模式图(不同侧面观)↑核糖体主要活性部位示意图↑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7.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细胞核以及它们自身基因组的双重调控。
所以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8.液泡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9.中心体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生物学概念进阶图的要素及其绘制近年来,国内外科学教育领域中,围绕核心概念进行学习进阶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领域之一。
借鉴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运用生物学大概念构建其内容框架,在每个大概念下都包含若干个重要概念,每个重要概念又下辖一些次位概念,这些次位概念都有相应的学科事实支撑,因而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层级关系或学习先后顺序。
为了能够直观展示各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或学习先后顺序,笔者参考美国《科学素养的导航图》的布局,研究绘制生物学概念进阶图,即利用图框、箭头和文字将概念的连续且有层级的发展路径呈现出来。
概念进阶图不仅可以直观呈现各概念之间的发展路径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还可以显示概念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来自哪里,去往何方,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目标,为最终理解核心概念提供一个“线路图”。
1 生物学概念进阶图的要素要素是指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一个完整的概念进阶图包括概念、连接箭头、标注块和年级范围四个要素。
1.1 概念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学科思维的基本单位,进阶图中的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的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人教版初、高中教材,如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等。
为了使概念进阶图更加合理,结合课标和教材中的一些观点,有时可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增加一些概念或事实,如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H,O,N4种元素最多等。
1.2连接箭头在进阶图中,基于概念的层级或学习先后顺序,将概念之间用带箭头的线连接,称为连接箭头。
箭头的指向表示一个概念可以促进或实现另一个概念的学习。
如果概念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则用双向箭头表示。
例如,酶和ATP的学习将有助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学习,连接箭头就从酶和ATP分别指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学习是相互支撑的,它们之间用双向箭头连接。
普通生物学实验生物绘图技术一、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绘图的主要技法。
2、学会生物绘图的基本技术。
二、材料与用品永久玻片、显微镜、铅笔、橡皮等。
三、方法与步骤(一)、了解生物绘图的主要技法生物绘图的技法可概括为“线”、“点”、“涂”、“染”四个字。
根据我们的实验要求主要是“线”和“点”的技法。
1、线在黑白墨线图中,通常估计约有70%左右是运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层次和明暗的,所以运用线条对生物绘图是很重要的。
生物绘图对线条的要求是:①. 线条均匀,一般不可时粗时细。
②. 圆润而光滑,线条边缘不能毛糙不整。
③. 行笔要流畅,不能中间顿促凝滞。
常用的线条可分以下几种类型:(1)长线指延长而连贯的线条,用它主要表现物体的外围轮廓、主要的脉纹、大型的皱褶等部位,长线的操作要点是:①. 图纸下面垫以塑料板或玻璃台板,务必使纸面平整,以免造成线条中途停顿或不匀,影响长线连续光滑的效果。
②. 用力须均匀,可以一笔绘成的线条,力求一气呵成,防止线条粗细不均。
③. 运笔时必须顺着手势,由左下角向右上方做较大幅度的运动,方能顺利地绘成较长的线条。
④. 由多段线条连接完成的长线条,衔接必须准确无勿,防止错位或首尾衔接粗细不匀。
为使线条衔接准确,可执笔先稍离纸面,顺着原来线段末端的方向,以接线的动作,空笔试接几次,待手势动作有了把握后,再将线段接上。
(2)短线指运笔起落频繁,线段短促的线条,主要用于表现细部特征,如网状的脉纹、鳞片、细胞壁、纤毛等。
生物绘图中,短线比较容易掌握,但往往会造成画面杂乱、轻率毛糙结局,一般下笔时不可先重后轻,造成粗细不匀或拖尾现象,应用力均匀地从头移动的尾再挪开笔尖。
(3)曲线指运笔时随着物体的转折,方向多变,弯曲不直的线条。
用于勾画物体的形态轮廓,表现内部构造,区分各部分的界线,以及表现毛发、脉纹、鳞甲等等。
与直线相比较,描绘曲线就比较自由,它可以根据各种生物体的不同形态,作相应的变换,给人以灵活机动、生动自然的感觉。
转植物病原生物绘图技术植物病原生物绘图技术一、实验目的绘图是研究生物科学的一项重要技术,对植物病理学也毫无例外,如病原物的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有时文字所不能或不易说明的,绘图可以表达出来,科学论文,专著,报告和教材有恰当的插图配合,将更具说服力,为文章添色增辉。
生物科学绘图,不同于美术作品,它以科学性为标准,要求形体正确,比例正确,倍数正确,色彩正确,即形象必须真实,这就要求绘图者,除具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必须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功。
鉴于近几年来,学生实验课中绘制病原物形态图时暴露的问题特安排本次绘图实践课,以提高生物绘图技术水平,为今后开展病理学有关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绘图内容、材料和方法(一)病原菌形态图的绘制以点线法绘制黑白图的步骤和方法1.初稿的描绘用普通白纸、铅笔(1H)起稿,先确定图幅大小,一般要比制版尺寸大一些,但不能超过一倍,制版时再缩小,有提高原图质量的效果,当然如能精良绘制,亦可原图制版,如在一张图上绘出几个内容,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则应按图幅大小求出初稿上各部比例尺寸,其比例大小需按显微测微尺度量算出。
有的目测描绘,有的用显微绘图仪描绘(见附录阿培式绘图仪的用法)轮廓、形成初稿。
2.原稿的形成将硫酸纸蒙于初稿上描绘,在用铅笔时,笔头必须削尖,轻描以便修改和保持图面清晰,橡皮要软而不带颜色,以免沾污画面。
3.原图的完成用绘图笔蘸碳素黑水照原稿线条描出全部线条轮廓,然后根据病原菌各部有无颜色,颜色深浅等特点,用黑点的有无及疏密程度点出,使之具有色调,质地及立体之感。
图上要有比例尺,以表示各部的大小,图下要写名称和标图注。
绘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孢子及桃缩叶病菌的子囊和子囊孢子。
(二)病害症状图的绘制病害症状是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变形、变色或穿孔等特征,这类标本多不规则,绘制时只求表示出特征就行了,不象病原物形态图那样严格,也不必绘出原稿,再根据原稿描绘原图,有的纯以线条,有的线点结合,可根据自己得心应手者绘之,虽然这样说,但对初学者,先构划草图,再反复修改推敲是必要的。
生物图例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图例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图例的绘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中的各种概念和现象。
在生物学中,图例可以用来表示物种的分布、生物进化、基因组结构、生态系统的关系、细胞结构等各个方面。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生物图例中常见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图例。
1. 物种分布图物种分布图是通过地理地图上标注不同地区的物种分布情况来展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分布规律的图表。
在物种分布图中,通常采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来表示不同的物种,在地理地图的基础上标注出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情况。
物种分布图的绘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分布规律、生态环境等情况,对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 进化树进化树是生物学中描述物种或基因之间亲缘关系的图表,通过分析物种或基因的进化关系,可以了解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祖先以及进化的过程。
在进化树中,通常采用树状结构来表示不同物种或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通过不同的分支和节点连接表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进化树的绘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不同物种或基因之间的进化历史和亲缘关系,对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3. 基因组结构图基因组结构图是用来描述生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情况的图表,通过分析基因组的结构可以了解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间区域、基因的编码区域等信息。
在基因组结构图中,通常采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基因或基因组区域,通过标注基因的位置和组成情况来展现基因组的结构情况。
基因组结构图的绘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组成情况,对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4. 生态系统关系图生态系统关系图是用来描述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图表,通过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到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生态系统关系图中,通常采用网络连接的方式来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通过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