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高中音乐课堂
- 格式:pdf
- 大小:284.79 KB
- 文档页数:2
《经典咏流传》走进高中音乐课堂的探究《经典咏流传》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音乐节目,节目中通过音乐的形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故事和历史。
这档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使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经典咏流传》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将这个节目纳入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
那么,《经典咏流传》进入高中音乐课堂,会带来怎样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将《经典咏流传》引入高中音乐课堂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课本的文字中。
而通过《经典咏流传》这样的节目,学生们可以通过视频和音乐的形式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了解古代诗词的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开阔自己的音乐视野,增加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引入《经典咏流传》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接受程度。
在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占据了大部分人的耳朵,传统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有些“陈旧”和“古老”。
通过节目的精心制作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了现代的视听享受中,使得传统音乐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学生们通过观看这样的节目,不仅可以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和价值,还能够产生对传统音乐的浓厚兴趣,激发对传统音乐的学习热情,提高对传统音乐的接受程度。
引入《经典咏流传》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通过将《经典咏流传》的内容引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培养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促使其更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经典咏流传》走进高中音乐课堂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经典咏流传》是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音乐节目,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引入《经典咏流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将《经典咏流传》引入高中音乐课堂已成为一种教学新趋势。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经典咏流传》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以及对学生学习乐理知识、音乐表演技巧和文化艺术鉴赏能力的促进作用。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2. 探讨将《经典咏流传》融入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分析教师在传授这一艺术形式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3. 调查学生对《经典咏流传》课程的学习体验和反馈,评估其对学生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4. 总结并展望《经典咏流传》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为推广和深化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教育价值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高中音乐课堂对《经典咏流传》的引入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引入《经典咏流传》,可以给学生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机会。
传统的经典咏流传,如唐诗宋词、古代戏曲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通过在课堂上引入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背景知识、欣赏经典咏流传的演唱或演奏视频,或者让学生进行朗诵或合唱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
结合音乐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分析作品的曲式、节奏、旋律,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作品。
通过对《经典咏流传》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这也有利于学生发展音乐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和表演水平。
让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摘要】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对这种现象不能消极回避,而是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美学内涵。
在音乐课堂里,有选择地引入一些内容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通俗歌曲。
音乐教育者可以从歌词内涵出发选择健康积极的歌曲来引导学生;或介绍优秀流行音乐人的人生轨迹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或分析各种音乐风格融为一体的流行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课堂引入因势利导自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已经逐渐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
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他们主要是从电视、vcd、dvd、网络等现代技术渠道获取流行音乐信息。
提起周杰伦、蔡依林等歌手,他们却是津津乐道。
而在音乐教育界中,大多仍在褒扬古典音乐、严肃音乐的艺术价值,贬低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认为流行音乐是音乐教育的绊脚石,是阻碍学生音乐素质的主要因素。
这就对目前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是消极回避,还是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美学内涵,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流行歌曲、偶像歌星这些“挡不住的诱惑”大受学生们的青睐,固然有其迎合学生心理的因素,然而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让他们在较高的兴趣中增加音乐知识。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一些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通俗歌曲引进课堂,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流行音乐审美品味,并力争消除流行音乐可能对青年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流行音乐的旋律中,包含着当代学生的审美观。
那些歌词,也往往透露着生活的哲理。
青少年一代,容易把自己的烦恼、快乐、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音乐之中。
有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去理解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并且有效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高中音乐课堂
发表时间:2018-12-26T11:55:10.9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作者:刘莉汕[导读] 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自课改以来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其中关于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最为丰富和热烈。
“将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中学音乐课堂”这个提案也是最近几年讨论的比较多的话题。
它所发挥的优势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仁的认可,但是流行音乐的运用,同样讲究方式方法,用得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
流行音乐既是一把双刃剑,那么究竟如何把握和运用
呢?文章将谈一谈几点意见。
刘莉汕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岭中学 514100 【摘要】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育教学研究,自课改以来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其中关于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最为丰富和热烈。
“将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中学音乐课堂”这个提案也是最近几年讨论的比较多的话题。
它所发挥的优势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仁的认可,但是流行音乐的运用,同样讲究方式方法,用得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
流行音乐既是一把双刃剑,那么究竟如何把握和运用呢?文章将谈一谈几点意见。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中音乐;教学策略;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46-01 前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性情和艺术欣赏能力,而且这一做法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流行音乐,而且要懂得如何有效地把流行音乐与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从而达到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
就此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优秀流行音乐进入高中音乐课堂的价值(一)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流行音乐具有实用性,对很多高中生的生活方式都有所改变。
音乐是一种艺术,蕴含丰厚的文化在内,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工业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音乐的要求也不断变化着。
以前人们偏爱西洋音乐的高雅脱俗,但那已是十九世纪,离我们太远;民歌是音乐文化的积淀,虽然经典,现实生活中却也逐渐消失。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各方面的压力巨大,高中生对那些高雅的、艺术性强的音乐认识不够,难以理解。
而流行音乐歌词浅显易懂,贴近生活,便于掌握,有些流行歌曲就是现实生活的原形,如《一封家书》[1],在歌词上的创作方法采用的是书信体,容易被大众接受。
(二)具备多细胞体文化特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其生存发展的多元化发展空间中,形成了多种类型。
如:抒情歌曲、校园歌曲、民谣、说唱、摇滚乐等流行音乐,有的属于演唱风格、表达内容的差异,有的属于文化背景、观念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因此,流行音乐不仅仅具有“流行性”,而且还具有多元文化属性。
二、将优秀流行音乐应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建议(一)利用流行音乐提升学生创造性高中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艺术体验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实践创作环节,但是对于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处于羞涩期,自信心不够,每次课堂上的艺术实践都是赶鸭子上架,没有自告奋勇的。
例如在《通俗音乐》这堂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录音,有部分学生跟着录音进行哼唱,也有部分学生的歌唱声音掩盖过了录音。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其他学生表演歌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如一位男生表演《东方之珠》[2]时,模仿刘德华和观众打招呼,更是拿起旁边的扫帚当话筒声情并茂地演唱,课堂气氛一度被推至高潮,同学们热情高涨,到最后的RAP创作环节,男同学自己创编出一段英语RAP,再次掀起一个高潮,掌声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还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与魅力。
流行歌曲有如此魅力,让学生毫无顾忌,尽情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
一直被严肃音乐框住的激情终于释放。
课后反思中,还有什么理由能让我们一味地抵制流行歌曲呢?这次成功的艺术实践活动,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创造意识,感受到了演唱二次创作的美,完全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二)利用流行音乐导入教学内容用流行音乐做导入的方法,起到引子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一堂好的音乐课,课堂引入在教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了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增长求知欲。
例如,第14节巴赫是欣赏一首宗教复调音乐。
同学们对宗教音乐可以说知之甚少,感觉很遥远,怎么样拉近这种距离感呢,激发兴趣呢?于是在课前笔者给大家放了一首艺术家龚丽娜的《神曲》,“啊…啊…嗷,啊…啊…嗷……”音乐一响起,大家都兴奋起来,甚至摇头晃脑的跟着唱了起来,这首歌曲在当时非常流行。
这样大家的兴致一下子被带动起来了。
同学们都知道这首歌曲叫神曲,可是这个当然不是真正的神曲,只是表现了特殊的演唱方式和表演。
接着笔者为学生引入真正的神曲———宗教音乐。
同学们怀着期待,进入主题。
(三)利用流行音乐开拓学生音乐视野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生的视野也会更加广阔,对音乐教学的需求也更加复杂化、全面化,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在讲过教材后再为学生播放流行音乐,恐怕也难以满足学生日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目前的高中学生需要的不是简单地听流行音乐,也不是所谓的在教师的指导下鉴赏流行音乐,而是有更深层次的要求。
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合理引用流行音乐,还要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有关京剧方面的音乐鉴赏课时,应该先以播放《说唱脸谱》的形式引入京剧的相关话题,引起学生的有关讨论与思考,丰富学生的京剧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讲解京剧的相关历程以及其成为国粹的精华之所在为重点,辅之以相应的经典京剧作品[3],在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上提高京剧的地位。
在课堂的结尾阶段,可以再选择一个与之相关的现代化的流行音乐进行收尾工作,如此一来,流行音乐方能真正与高中音乐的教学过程深入地结合,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将流行音乐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听流行音乐的阶段,应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将更多具备优良时代精神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
此外,在讲解相关流行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分析其中的音乐知识,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上进行深入探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是促进其学习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
结语
流行音乐,一种特有的、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流行音乐为导体,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何婧.让古典音乐进入高中音乐课堂[J].北方音乐,2016,36(13):105.
[2]贺韵璇.浅议民间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8,38(13):103-104.
[3]秦北涛.浅析流行音乐能否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7):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