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行音乐进课堂!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浅析让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摘要〗流行音乐进课堂的争论没有意义。
因为任何不正视现实、试图阻挡时代潮流的东西必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实践证明,正视流行音乐,并按照批判的方法把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也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
关键词:流行音乐走进中学课堂流行音乐是否能进课堂,众说纷纭。
之所有很多持异见者,大多认为流行音乐不属严肃音乐,甚至算不上真正的艺术。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因此此讨论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音乐教育,它还体现了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课程知识体系,与传统认知体系的冲突与矛盾。
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其本身具有的时代性是不容抹杀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媒体的传播,流行音乐所影响的群体会越来越多,而这群体的主流就是广大青少年学生。
因为他们的思想最为活泼,最易受时尚文化的影响。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已不满足课本里的歌曲,同时他们也希望音乐课堂能跟着时代“流行”起来。
不可否认,时下的流行良莠掺杂,但以此为辩难免因噎费食。
因势利导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激发。
让流行音乐走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音乐当中,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不失为一很好的途径。
那么如何引流行音乐入课堂,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根据经验谈几点的体会:一、要正确认识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虽然没有高雅音乐生命力强,但因其平易近人而被年轻人接受和追捧,它的存在就有空间和发展的道理,要禁止和排斥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做到。
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
音乐也要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因此,有必要给流行歌曲一个适当位置。
在近年的全国歌手大赛中,常可以见到一些流行音乐获奖作品出自专业作曲家之手。
更有在2001年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中,一首大胆运用较现代作曲技法与流行音乐诸特性相结合的艺术歌曲《水调歌头》,即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追求,获得评委的肯定。
浅析流行音乐进中学课堂【摘要】流行音乐是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有巨大的影响。
因此,学校、社会包括中学生自己都应该重视流行音乐的影响,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影响,提高中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使中学生在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也能达到净化心灵,增进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使中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学生课堂一流行音乐现状流行音乐是“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并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是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为“通俗音乐”。
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流行音乐在度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与社会话语磨合期和与广大听众蜜月期之后逐渐步入常态,基本可以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独立运行。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线上升的,流行音乐也不例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
目前的流行乐坛,虽然不乏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但是其整体的质量却是在不断下降。
音乐人的原创力下降、盗版猖獗、许多所谓的歌手素质低下、行内丑闻不断、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虽然这些现状并不令人乐观,但并不代表着中国流行音乐一无是处,其中亦不乏有优秀作品。
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千里之外》等一些表现中国特色、中国风的音乐仍然是十分优秀的。
二中学生与流行音乐中学生作为流行音乐的主要消费人群,面对鱼龙混杂的当今流行乐坛,他们却一直乐此不疲,不断追求最新的流行。
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流行音乐的特征和中学生这一时期特殊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而目前鱼龙混杂的流行音乐带给中学生的影响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
1.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第一,流行音乐生命力的旺盛与强健,主要在于它的新奇性、娱乐性、参与性、以及它的传播手段的特点上。
它对中学生所产生的魅力,也就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得以实现的。
让流行音乐登上音乐教育的“大雅之堂”流行歌曲以其节奏鲜明、琅琅上口、传播渠道丰富的特点,被幼儿园孩子广为传唱。
尽管流行歌曲的歌词对年幼孩子来说难免生涩抽象,但事实说明,我们无以阻止他们对流行歌曲追随的天性。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有时是不自觉地哼唱,有时又一人唱大家和,这种因有趣而投入的表情令在场老师也会忘情附和。
但静观现今的流行歌曲,内容丰富又复杂,仅仅简单地拿来就唱,势必造成对幼儿审美的误导。
因此,如何有意识地挑选一些曲调简单、内容积极的流行乐段,以此为载体引导孩子去欣赏、去创编,这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案例:(在幼儿进入活动室时播放音乐——《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师:小朋友,谁来了?幼:大灰狼。
师:狼看见了谁?幼:小白兔。
师:大灰狼看见了对面的兔子会怎么说?幼:走过来。
幼:我要吃掉你。
……师:(以《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音乐节奏加以范唱。
)对面的兔子走过来,不要被我的样子吓坏,其实我很可爱。
师:大灰狼对兔子怎么说?(幼儿学唱一遍)师:兔子听了大灰狼的话,它会怎么说?幼:骗人,大灰狼很坏的。
幼:不过来。
……(播放音乐――《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后半段)师:谁能把兔子想说的话,像刚才歌曲里一样唱给大灰狼听!幼:对面的大灰狼别过来,别过来,别过来,不要被我的样子迷倒,其实我很害怕。
幼: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你都是个大坏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做朋友的问题可真难办……(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创编的歌曲。
)配班:(扮大灰狼哭)都怪我以前太坏,现在没人和我做朋友了。
师:大灰狼哭得那么伤心,兔子有什么对他说的吗?(教师通过说、唱以及配上相应的体态动作激发幼儿创编的愿望。
)幼:对面的大灰狼走过来,不要哭得那么伤心,我和你做朋友。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戴着头饰,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并加以表演。
音乐活动中,创编是一个难点。
但是,孩子能在短短数十分钟时间里,创编出这么多的内容,一方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更多的则是缘于兴趣。
流行歌曲走进中学音乐课堂的意义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流行”与“时尚”成了大多数人的追求,人们身着时尚服饰,耳中欣赏着流行音乐。
对流行音乐追求的这种现象也同样普遍存在于现代中学生当中。
他们中大多数人随口就能唱出很多流行歌曲,却哼不出一首经典的世界名曲。
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有些内容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面对这些在流行歌曲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我不断感觉到处理好经典与流行的关系,把这两大类音乐不断融合乃至互相诠释,这些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欣赏音乐的重要手段。
1、恰当的导言运用在恰当的情境欣赏的目的在于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通过简单的合唱四声部训练,使学生体会和声效果,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学会如何欣赏合唱作品。
对于欣赏课这种形式必须在导入的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大漠之夜》曾荣获“金钟奖”声乐作品金奖第一名,是近年我国合唱艺术创作取得高度成功的一首作品。
这首合唱作品在全国各专业、非专业合唱团都是经常被演绎的作品。
以讲授的方式介绍这部作品时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再好的作品也要从兴趣入手。
首先应该让他们了解这部作品的价值,用他们熟知的比赛引到这个作品获得的“金钟奖”上来,我意识到学生对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比赛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教学中应该抓住并根据学生这种特点来引起学生的重视。
当学生看到老师也很关注他们看好的比赛时,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愿意听老师讲也愿意与老师多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明确观点:选秀比赛适应了这个时代潮流,因为这个时代的音乐体现出了快速多变性,这种特点造就了很多类型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比如超级女生、我型我秀、星光大道等等。
但是有些比赛是没有积极意义的,而且也没有体现出公平公正,有些歌手是完全被炒作和包装出来的,而真正优秀的歌手和作品并没有发挥的空间。
所以比赛也是有级别的,例如奥斯卡,它代表了电影界最高奖项。
那么在音乐界,“金钟奖”也代表了最高的专业水准,不是随便一个人通过炒作就可以获奖的,《大漠之夜》是金钟奖金奖的第一名。
浅谈流行歌曲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意义流行音乐能够满足青少年的审美需求。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音乐有着强烈的情感投入和接受力。
而流行音乐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具有先进的编曲和制作技术,前卫的音乐风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引入流行歌曲,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的参与和主动性。
流行音乐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中学音乐教育一直以来注重古典音乐的传承和培养,忽视了流行音乐在学生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流行歌曲,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通过分析流行歌曲的音乐元素和表达手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产生的背景、意义和作用。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音乐的代表,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音乐文化,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风格和类型的欣赏能力。
流行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学音乐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流行音乐正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资源。
学生通过聆听、分析和欣赏流行歌曲,能够逐渐形成独立的音乐审美标准和品味,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流行音乐在创作上追求新颖、个性和突破,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流行音乐,可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该充分借鉴流行音乐的优秀内容和教育价值,使其成为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学生的成长,对待事物他们有了自己的见解,对于音乐,他们更有着自己的喜好。
他们都喜欢流行歌曲和流行音乐,对待音乐书上的有些内容,总觉得味如嚼蜡,缺乏兴趣。
为此,我也想了很多办法。
在众多办法中,有一些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总的来说,那就是将同学们喜欢的流行音乐结合到课堂中来。
例1、上课前,我会和同学们约定好,今天书本上的内容,保质保量的学完后,老师将给出一部分时间,让同学们欣赏一些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
在这样的前提下,上课效果远远好于镇压下的效果;
例2、不定期举办班级音乐会。
音乐会的演唱曲目有必唱曲目与选唱曲目两种组成。
由班级同学推荐同学上台担任演唱会主唱,在演唱完一首由教师指定的必唱曲目后,这位演唱者可以自选一首流行歌曲进行演唱,这时,整节课的高潮到来了,伴随着介绍者登台的开场白后,孩子们通常都会畅快的一展歌喉,经常会出现台上台下融为一片,齐唱共舞的情景,让我和我的学生都乐在其中。
例3、通过小纸条的形式,让同学们推荐自己认为很好的流行歌曲、音乐给大家,要求推荐者说明推荐理由,如:歌词非常有教育意义、曲调旋律优美……这样,一首好的流行音乐作品常常伴随着音乐欣赏课推荐给了更多的同学。
这些教学中的点滴,让我有了如下感悟:
首先,教师要用较高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否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其次是所选教学内容要吸引学生。
“流行音乐”不应该只是流行歌曲的代名词,它还应包括通俗钢琴曲、经典影视音乐、影视歌曲等。
对于“流行音乐”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是肯定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筛选,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比如,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不管其思想性或艺术性,都有着鲜明的特色。
其中的歌词唱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表现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内涵,非常适合孩子们学习。
对于这些优秀的流行歌曲,老师在音乐课上与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引导他们正确去欣赏和对待,无疑是培养和满足他们音乐兴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再比如动感十足的《爱我你就抱抱我》,孩子们非常喜欢,而且一播放孩子们都能跟着音乐又唱又律动,课堂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音乐这座百花园里,盛开着各种形式的音乐之花,有古典高雅的,有通俗流行的……但其中也有美有丑,只有让学生走进去,告诉他们辨别的标准,才能使学生分清良莠。
也正是由于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才使我们能够大胆的说——请让流行音乐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