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技术介绍参考文档
- 格式:pdf
- 大小:12.81 MB
- 文档页数:104
测试及试井测试及试井是油气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油层物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渗流理论、计算机技术、测试工艺和仪器仪表、设备等多个领域。
作为勘探开发油气田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基础工作之一,该技术是唯一在油气藏处于流动状态下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的分析结果最能代表油气藏的动态特征。
一、工艺部分塔河油田在吸取其它油田经验基础上,针对稠油特性,结合本油田实际情况,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满足现场生产实际需要的试油工艺,主要包括原钻具求产测试工艺、中途试油工艺、试井测试技术以及井筒降粘、油气诱导、产液性质评价等配套工艺。
(一)原钻具求产测试工艺原钻具放喷求产测试试油工艺是在钻井过程钻遇孔、缝、洞发育的Ⅰ类储层,当发生井漏、井涌,测试工具无法下入井内时,为及时了解地层产液性质和产能,利用原钻井钻具,进行快速短周期的试油施工。
目前现场进行的有钻杆放喷求产和环空放喷求产两种方式,分别是在钻杆和环空接地面管汇等控制工具,进行控制求产。
1 工艺测试管柱采用原钻井钻具进行测试,管柱组合(自上而下)为:5″常规钻杆 + 变丝+31/2″常规钻杆+ 31/2″加重钻杆 + 震击器 + 变丝+ 57/8″钻头。
2 工艺测试流程①、首先对活动弯管及钻台方管汇进行试压,在高压30MPa、低压2MPa下不渗不漏并且稳压30min。
然后安装、固定地面测试管线,在15MPa下试压不渗不漏并且稳压30min。
井口防喷装置必须试压到35MPa,并做到开关灵活好用。
②、井口若有压力显示则直接开井放喷,否则注入一个钻具容积的清水进行诱喷。
若仍无压力显示,再注入一个钻具容积的轻质原油(0.86g/cm3)进行诱喷。
③、开井先敞喷,待有喷势后选择合适油嘴控制求产,求取稳定压力和油、气、水产量,并取稳定压力及稳定产量下的油气水样。
3 工艺特点简便、快捷,主要适用于油气显示较好、能够自喷的油井。
4 工艺缺点它只能在产量较高时(地层流体可以流至地面)求取产量及产液性质,无法求取地层参数,不能对储层进行更深入的评价,尤其对低产低渗储层无法做出准确评价。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自喷井试井是用于确定油井产能以及评估储层性能的一种重要工艺。
然而,由于试井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试井前充分了解试井操作的安全技术。
本文将从井盖、井眼、油气流体、施工设备等方面介绍自喷井试井的安全技术。
1. 井盖安全技术井盖是自喷井试井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井口的溅油、溅水等,并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平台。
为确保井盖的安全性,需要进行以下技术措施:(1)井盖的选择:应选择合适的井盖,要求井盖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试井过程中产生的高压和冲击力。
(2)井盖的固定:井盖应固定牢固,采取可靠的螺栓、链条等方式将井盖与井口连接,以防止试井过程中井盖的意外移动。
(3)井盖的密封:井盖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确保试井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油漏气等情况。
2. 井眼安全技术井眼是自喷井试井中另一个重要的安全环节,它主要用于控制油井的压力,防止超压或开放井口时的溅油等情况。
以下是井眼的安全技术措施:(1)井眼的设计:井眼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以保证试井过程中不会发生井眼破裂等情况。
(2)井眼的监测:在试井过程中需要对井眼的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井眼的开启方式:在开启井眼之前,必须确保压力和温度处于安全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开启井眼时油气喷溅。
3. 油气流体安全技术试井过程中油气流体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1)油气处理:试井过程中产生的油气流体需要通过分离、脱气、过滤等处理方式,确保油气的纯净性,并减少油气对环境的污染。
(2)油气监测:试井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油气的性质、流量等参数,同时密切关注油气的压力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油气排放:试井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放处理,确保试井过程的环保性。
(4)油气防爆:试井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电器、防爆电缆等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试井过程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
自喷井试井安全技术自喷井试井是一项重要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其安全技术是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井下操作、设备管理等方面介绍自喷井试井的安全技术。
一、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完好性:在进行自喷井试井前,必须对试井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包括检查井下设备(如泵、压力表、阀门等)和地面设备(如泵车、控制阀、管道等)是否存在损坏或漏气等情况。
2. 清理井口区域:清理井口区域是为了防止作业人员受到物体或杂质的伤害。
必须清理井口周围的杂草、石块等杂物,并设置好防护栏等措施。
3. 检查井下通风状态:自喷井试井作业过程中,井下通风情况的好坏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必须检查井下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通风畅通。
二、井下操作1. 进行安全会话:在进行自喷井试井前,必须进行安全会话,向作业人员介绍试井的目的、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
同时,要明确工作责任,确定每个人员的角色和任务。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外界伤害。
3. 遵守作业规程: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按照操作指导书进行操作。
不得随意更改工艺流程或操作方式。
4. 注意井下气体检测:自喷井试井过程中,井下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其中可能存在有害气体。
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设备管理1. 定期检查设备:对于井上和井下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这包括检查设备是否有漏气、松动或磨损等情况,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2. 委托合格企业维护:自喷井试井设备属于特种设备,需要经过定期的检验和维护。
企业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对设备进行维护,并保持设备运行良好。
3. 做好消防工作:自喷井试井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的风险较大。
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枪等),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4.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自喷井试井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必须建立应急救援机制。
1、试井的分类试井的作用产能试井:改变若干次油井、气井或水井的工作制度,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或测试层)的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的试井方法。
(系统试井、等时试井和修正等时试井)不稳定试井:改变测试井的产量,并测量由此而引起的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的试井方法。
(单井试井:恢复试井压降试井和多井试井:干扰试井和脉冲试井)2、什么是产能试井产能试井:改变若干次油井、气井或水井的工作制度,测量在各个不同工作制度下的稳定产量及与之相对应的井底压力,从而确定测试井(或测试层)的产能方程和无阻流量的试井方法。
(系统试井、等时试井和修正等时试井)3、常规试井与现代试井的优缺点4、产能试井指示曲线的分类,每一类指示曲线的成因,每一类成因对应的产能方程油井指示曲线形态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及成因:Ⅰ——直线型:单相达西渗流,一般在较小压差条件下形成。
q——产量,m3/d; J——采油指数,m3/d/MPa;P——生产压差,MPa.Ⅱ——曲线型:单相非达西流或油气两相渗流,一般在较大生产压差或流压小于饱和压力时形成。
C —系数;PR—地层压力,MPa;Pwf—流压,MPa;n—指数,1/2(n〈1)。
或者:其中a和b为二项式系数。
Ⅲ——混合型:直线部分为单相达西渗流;曲线部分的可能原因:1)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大,油藏中出现了单相非达西流,增加了额外的惯性阻力;2)随着生产压差增大,流压低于饱和压力,井壁附近地层出现了油气两相渗流,油相渗透率降低,粘滞阻力增大。
(地层参数的计算在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分别依照上述Ⅰ和Ⅱ方法求解。
)Ⅳ——异常型:1)相应工作制度下的生产未达稳定,测得的数据不反映测试所要求的条件;2)新井井壁污染,随着生产压差增大,污染将逐渐排除;3)多层合采情况下,随着生产压差增大,新层投入工作。
由上所述,异常曲线并非一定是错误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若为原因(1),则必须重新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