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_文金磊
- 格式:pdf
- 大小:525.34 KB
- 文档页数:7
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展
望
稀土矿选矿是指通过合理的工艺和药剂选择,将稀土矿中的有用矿物从围岩中分离提取出来的过程。
稀土矿选矿的研究旨在提高选矿的效率和回收率,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药剂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合理选择药剂种类和剂量,成功提高了稀土矿的浮选效果。
例如,采用界面活性剂作为药剂可提高矿物颗粒的湿附性和浮选性能;采用氮化硼作为活化剂可提高铈矿的浮选速度和回收率。
在工艺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新型的稀土矿选矿工艺,如重选-浮选联合工艺、气浮选矿
工艺和湿法提取工艺等。
这些新工艺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选矿的效果和回收率。
例如,重选-浮选联合工艺通过两次选矿和浮选,能够提高稀土矿的回收率和浓度。
展望未来,我国稀土矿选矿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目前我国对稀土矿选矿的研究相对较少,与国际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需要加大对稀土矿选矿的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平。
其次,稀土矿的种类繁多,每种稀土矿的选矿特性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矿种开展专门的研究。
最后,稀土矿选矿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加强学科交叉与合作,提高研究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总的来说,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研究水平,以满足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需求。
选矿药剂市场的分析报告: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分析Analysis Report on the Flotation Reagents Market: Industry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s, and Competitive Landscape选矿药剂是矿石选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能够改善矿石的浮选性能,提高选矿效果。
本文将对选矿药剂市场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进行分析。
行业现状:选矿药剂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全球矿石资源的逐渐枯竭,矿石的品位逐渐下降,对选矿药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促使选矿药剂市场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加环保、高效的产品。
目前,全球主要的选矿药剂生产国家有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
发展趋势:未来几年,选矿药剂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首先,随着全球矿石资源的进一步枯竭,选矿药剂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其次,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市场向更加环保、低污染的选矿药剂转变。
此外,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增加也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例如,矿石浮选过程中使用的新型药剂,如生物浮选剂和纳米材料,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竞争格局:选矿药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药剂生产商和供应商。
市场上存在着许多中小型企业,它们通过不断创新和降低成本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大型企业通过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全球销售网络来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市场还存在一些专业的选矿药剂研究机构,它们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来服务于市场需求。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选矿药剂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同时,与矿山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也是关键。
此外,企业还应关注环保要求的提高,积极开发更加环保、低污染的产品。
总结:选矿药剂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全球矿石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选矿药剂市场有望继续发展。
中国稀土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也是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而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军事装备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稀土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国稀土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 稀土产业的现状目前,国内稀土资源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中国拥有全球40%以上的稀土储量,并占全球稀土产量的比重达到90%以上。
然而,虽然资源丰富,但稀土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稀土行业的发展过于依赖出口。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稀土出口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其中,大部分出口都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售,这导致了稀土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价格廉价,进而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同时,这种依赖出口的模式也加剧了中国稀土行业的环境问题。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稀土行业将不得不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加强环保,在产品附加值上寻找突破口。
其次,稀土行业还面临着技术附加值低的问题。
在全球稀土资本市场上,中国稀土企业一直以来因为低附加值而难以获得高收益。
由于长期聚焦于稀土开采、加工、销售等低附加值的环节,国内稀土行业未能掌握研发和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从而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为此,国内稀土企业需要从事技术剖析,通过研发和技术应用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三. 稀土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进一步推进稀土行业的发展将是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支点。
首先,未来的稀土行业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下,将由原来单一的产品加工向多元化、高附加值领域发展。
新材料、新型合金、纳米材料等技术将成为稀土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增强中国稀土经济活力的新引擎。
其次,各地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稀土产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加速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
加强国际化合作也是音讯鼓舞的机密,迎难而上,放宽对外翻开,有用布局世界市场,将为中国稀土行业快速发展注入庞大的动力。
我国稀土材料与绿色制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稀土材料与绿色制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稀土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光学、磁性材料等领域。
稀土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稀土材料的开采和制备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亟待绿色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从我国稀土材料的现状和绿色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稀土材料的现状。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稀土元素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然而,我国稀土材料的开采和利用长期以来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传统的稀土材料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浸出、沉淀、萃取、分离和精制等工艺,其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和能源消耗较大,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由于我国稀土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技术不成熟、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问题,导致稀土材料的品质和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积极推动绿色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绿色制备技术是指在稀土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法,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物的排放。
目前,我国在稀土材料的绿色制备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一方面,通过改进传统制备工艺,减少或替代有害的化学药品,采用环境友好的溶剂和催化剂,提高稀土材料的纯度和产量。
另一方面,研发新的绿色制备技术,如生物制备、水热合成、溶胶-凝胶法等,利用可再生资源和低毒无害物质,实现稀土材料的绿色制备。
这些绿色制备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稀土材料的质量和产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国稀土材料与绿色制备技术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加强稀土材料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
通过回收再利用稀土元素,减少对稀土矿产资源的开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推动绿色制备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加大对绿色制备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水平,推动绿色制备技术在稀土材料产业中的广泛应用。
稀土提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探索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稀土元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稀土元素在许多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电子产品、磁性材料和新能源等。
然而,稀土元素的提炼过程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挑战,难以高效、环保地实现产出。
本文将探讨稀土提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稀土提炼技术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稀土提炼技术主要依靠传统的冶炼、分离以及提纯方法。
这些方法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产生大量的排放物,严重损害环境。
同时,传统的提炼技术也存在稀土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限制了稀土元素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二、新型稀土提炼技术的出现为了解决传统稀土提炼技术的问题,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探索新型的提炼技术。
其中,离子液体技术、萃取技术以及微生物提取技术等成为了热门的研究方向。
1. 离子液体技术离子液体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溶解各种物质,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
离子液体技术在稀土提炼中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和较低的能耗,具有较好的环境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设计和改进离子液体体系,稀土元素可以高效、快速地从复杂矿石中提取出来。
2. 萃取技术萃取技术利用有机溶剂或配体与稀土元素之间的亲和性差异,通过相间分配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冶炼技术,萃取技术对能源和原料的需求更低,同时还能够高效地分离稀土元素。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配体和有机相剂也被开发出来,进一步提高了萃取技术的效率和选择性。
3. 微生物提取技术微生物提取技术是一种环保的稀土提炼方法。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酸性代谢产物,将稀土元素从矿石中释放出来。
与传统技术相比,微生物提取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此外,微生物提取技术还具有较高的废弃物处理效率和回收率。
三、稀土提炼技术的应用稀土元素的应用广泛涉及到诸多领域,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一、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稀土矿是一类具有广泛用途和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其选矿工艺和药剂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稀土矿的广泛应用和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目前,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低耗选矿药剂的研发稀土矿的提炼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选矿药剂,传统的选矿药剂往往效率低、消耗大,对环境也存在一定影响。
我国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研发高效低耗的选矿药剂,以提高选矿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2. 高效节能的选矿工艺技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我国稀土矿选矿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高效节能的选矿工艺技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多的是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积极推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我国稀土矿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展望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合作,以促进我国稀土矿产业的发展:1. 加强国际合作稀土矿是国际性资源,其开采和利用也需要国际合作。
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应与国际接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稀土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应该注重自主创新,加强科技人员的培养和技术研发,推动核心技术的自主化,减少对进口技术和产品的依赖。
3. 加大环保力度稀土矿的提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解决环保问题,提高选矿工艺的清洁生产水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稀土矿是我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其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对于我国的稀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手段,加强研究和创新,推动我国稀土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升级,促进我国稀土矿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稀土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关键贡献与前景展望在新材料研发领域中,稀土元素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稀土拥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使其成为开发创新材料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探讨稀土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关键贡献,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一、稀土的特殊性质稀土是指包括镧系元素和钪、钇在内的一组元素。
稀土拥有多种特殊性质,包括磁性、光学、电学、热学、化学等方面的特点。
其中,稀土元素的磁性是其最为突出的性质之一。
在磁性材料的研发中,稀土元素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磁化强度和磁导率,从而使材料具有更好的磁性能。
稀土元素还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使其在光电子器件和显示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稀土元素的化学活性也很高,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稀土化合物,进一步拓展了新材料的开发空间。
二、稀土在催化剂领域的贡献稀土催化剂是新材料研发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稀土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化学催化活性和催化选择性,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回收等领域。
以稀土催化剂为基础,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多种高效催化体系。
例如,稀土催化剂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高选择性和高转化率的催化反应,为合成复杂化合物提供了新途径。
此外,稀土催化剂还可以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例如将稀土催化剂应用于废水处理和废气净化中,可以高效降解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三、稀土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稀土元素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稀土元素的独特发光性质使其成为荧光材料和固体激光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稀土元素可以作为荧光标记剂,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传感器中。
此外,稀土元素还可以用于制备固体激光材料,实现激光器件的高效能和长寿命。
稀土元素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光电子器件的性能,还为光通信、显示技术和激光加工等提供了先进材料支撑。
四、稀土在能源领域的前景展望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稀土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稀土矿开采与应用的研究进展稀土矿是全球多种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其开采与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稀土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应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稀土矿开采技术的发展稀土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对于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稀土开采技术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随着矿藏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开采技术受到了诸多制约。
近年来,一些新兴的稀土矿开采技术逐渐兴起。
例如,高效且环保的浸出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法等。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稀土矿开采的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二、稀土矿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稀土矿在电子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稀土矿中的镝、铽、钕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和电子器件中。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稀土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稀土矿在电子信息存储器件、LED照明、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扩大。
这些应用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使稀土矿成为电子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
三、稀土矿在光电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稀土矿在光电材料中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子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光纤通信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特别是在激光技术领域,稀土矿的应用研究进展迅速。
例如,将稀土矿添加到激光介质中,可以改变激光的波长和特性,提高激光器的效率和性能。
这对于军事、医疗和通信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稀土矿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稀土矿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稀土矿中的萤石等元素可用于废水处理和污染物吸附等环境修复工作。
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稀土矿中的元素对于土壤修复和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这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稀土矿开采与应用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新兴的开采技术为稀土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而在电子工业、光电材料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稀土矿的应用逐渐扩大,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稀土元素资源利用现状和未来走向稀土元素是指在自然界分布非常稀少的一类元素,它们在人类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稀土元素的资源丰富度、应用价值以及可持续利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稀土元素资源的利用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走向。
稀土元素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中国、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地。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其储量占全球储量的90%以上。
然而,由于稀土元素的开采过程相对较复杂,环境影响较大,且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稀土市场,国际稀土供应链存在极大依赖和脆弱性。
因此,全球对于稀土元素资源的利用以及替代方案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催化剂、光电材料、新能源技术、农业等领域。
稀土磁材料是稀土元素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用于生产永磁体和磁存储设备。
稀土催化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化工催化剂等方面。
此外,稀土元素还广泛应用于LCD显示器、荧光粉、激光材料、核能技术等领域。
然而,目前稀土元素的资源利用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稀土资源的开采和提取过程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采矿过程中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
其次,中国对稀土资源的垄断地位导致国际稀土市场的不稳定,其他国家对于稀土资源的依赖性较高,一旦供应出现中断,将会严重影响相关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此外,稀土元素市场的价格波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及保障稀土元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未来的走向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加强稀土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通过科学的勘探技术,发现新的稀土资源矿体,多元化稀土元素资源的开采地点和供应渠道,减少对中国稀土资源的过度依赖。
其次,需要研发和推广替代稀土元素的新材料。
其中,降低对于磁矿石中重稀土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合金设计和制备技术,开发出不依赖稀土元素的新型磁性材料,降低对稀土元素的需求,在减少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稀有稀土金属矿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广泛用于高科技行业和清洁能源领域。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的发展对各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的背景稀有稀土金属矿是一类独特的矿产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钕、铈、镧等元素。
这些金属矿资源在新能源、电子、磁性材料和军工等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的壮大与全球高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稀有稀土金属矿的采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各国纷纷加大对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发和采选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促进市场发展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通过采用新型的采选设备和工艺流程,提高稀有稀土金属矿的提取率和纯度,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的壮大,各国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竞争主要体现在采选技术、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
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各国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凸显稀有稀土金属矿的采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可持续发展成为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的重要课题。
各国纷纷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以实现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供需关系的影响稀有稀土金属矿的供需关系是影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球对稀有稀土金属矿的需求持续增长,而供给相对不足,导致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对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结论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市场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竞争加剧,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供需关系的影响持续存在。
为了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应加强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供需平衡。
稀土能源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稀土能源材料是当今世界发展所需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它们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稀土元素的独特性质,如磁、压电、光学和电学性质等,使之成为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
本文将对稀土能源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探讨。
一、现状1. 稀土材料的应用稀土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在现代通信设备中,稀土材料被应用作为声波滤波器、波导障碍物、传感器和振动器。
此外,由于其优良的光学性质,稀土材料被用于制造激光和光纤通信器件。
在新能源领域,稀土材料又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板、燃料电池和储能材料中。
2. 稀土资源稀土元素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占全球稀土储量的90%以上。
这个数据让人欣喜和担忧。
一方面,中国是稀土元素产量最大的国家,为全球的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稀土元素的出口受到了国际市场的约束,要想保证其发展和国家安全,调动国内稀土资源和产业发展潜力非常重要。
3. 稀土元素的研究热点稀土元素的研究一直是热点之一,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稀土元素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研究;(2)稀土合金的研制及其性能的研究;(3)稀土元素在储能方面的应用研究;(4)稀土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前景1. 稀土元素自身研究的前景稀土元素自身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景。
近年来,人们对于稀土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物学性质的研究在不断深入。
对稀土元素溶液、合金及其强磁性和超导性质、磁热性质、光学性质、氢储能材料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稀土元素的这些研究对于推动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 稀土能源材料的应用前景稀土能源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在燃料电池领域,稀土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氧化物电解质材料,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氧离子传输性能。
其次,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稀土材料可以用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并且减少光电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稀土材料在医药制剂中的应用前景展望与药效提升研究1. 引言稀土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磁、光、电、热性能的重要功能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稀土元素的特殊性质使其在医药制剂中具备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提升药物的药效和稳定性,改善药物的缺陷,促进药物的肿瘤靶向性等。
本文将对稀土材料在医药制剂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介绍相关药效提升研究的进展。
2. 稀土材料在医药制剂中的应用前景展望稀土材料在医药制剂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以下几个方面是其主要应用领域的展望:2.1 药物传输与释放系统稀土材料在药物传输与释放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通过改变稀土材料的表面性质和结构,可以实现药物的载体化、控释和靶向等功能。
例如,稀土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容积效应,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输送。
2.2 治疗肿瘤的靶向药物稀土材料在治疗肿瘤的靶向药物方面具有潜力。
稀土材料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性质和结构,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此外,稀土材料还可以通过光热转换作用,实现肿瘤的局部热疗。
2.3 影像与诊断稀土材料在影像与诊断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稀土材料具有较强的光学性能,可以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和影像。
此外,稀土材料还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等技术用于生物体内的成像。
3. 药效提升研究为了提升药物的药效,研究人员通过结合稀土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如下所示:3.1 稀土材料与药物的载体化稀土材料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实现药物的稳定性提升和控释性能的增强。
通过改变稀土材料的表面性质和结构,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增强药效。
3.2 稀土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人员将稀土材料应用于肿瘤治疗,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和性质,实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
此外,稀土材料还可以通过光热转换作用实现肿瘤的局部热疗,提高治疗效果。
3.3 稀土材料在影像与诊断中的应用稀土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核磁共振特性,可以用作影像与诊断的探针。
我国稀土矿选矿生产现状及选矿技术发展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车丽萍,余永富收稿日期.2005.11.16作者简介:车丽萍(1961.),女,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稀土选矿研究。
稀土在地壳中的含量为地壳重量的0.O1%~0.02%,高于钨、钼、钴、铅等元素的丰度,已不是很稀少的资源了【1】。
稀土被人们誉为新世纪高科技及功能材料的宝库,它是发展高新技术的战略性元素。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稀土大国,据有关资料显示【2】,现在我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四个第一。
①资源储量第一,占世界的45%左右;②产量第一,稀土产量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以上;③销售量第一,60%以上的稀土产品出口到国外;④用量第一,从中低档初级产品到深加工高档产品都能生产供应,新材料领域的应用量已占总消费量34%。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可以大量供应各种不同品种、不同品级稀土产品的国家,在世界稀土市场上具有支配和主导地位。
1 我国稀土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稀土资源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储量的70%,90年代下降至45%左右,这主要是国外近20年来在稀土资源的勘查与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先后发现了一大批超大型稀土矿床。
我国稀土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可分为8种。
①海底喷流(溢)沉积型(或海相火山沉积稀有金属碳酸岩型),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②沉积型,如贵州织金和云南昆明稀土矿床;③变质岩型,如湖北大别山矿床;④花岗岩型,如山东微山和内蒙古801矿床:⑤花岗岩风化淋积型,如江西寻乌、龙南和福建长汀等南方离子型矿床;⑥岩浆碳酸岩型,如湖北庙垭和新疆瓦吉尔格等矿床;⑦碱性岩型,如四川冕宁和辽宁赛马等矿床;⑧海滨砂矿,如广东、海南和台湾等矿床。
在我国已发现的最具有工业意义的稀土矿床是海底喷流(溢)沉积型、碱性岩型、花岗岩风化淋积型等稀土矿床。
我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目前,地质科学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但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和山东微山等地,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且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第30卷第6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V o l.30 N o.6 2001年11月 Journal of Ch ina U niversity of M ining&T echno logy N ov.2001文章编号:100021964(2001)0620537206我国稀土矿选矿技术及其发展余永富(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12)摘要: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储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而且轻、中、重稀土元素齐全,元素配分有价组分含量高,目前已经从一个稀土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一个稀土精矿、单一稀土金属、氧化物、合金的稀土工业生产大国.叙述了白云鄂博、山东微山、四川冕宁牦牛坪、南方风化淋积型等我国四大稀土矿床和矿石性质、选矿提取工艺、技术指标及生产现状,并论述了稀土浮选药剂及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关键词:稀土;氟碳铈矿;风化淋积型稀土矿;浮选;离子型稀土矿中图分类号:TD92 文献标识码:A 自1751年瑞典化学家A C ronztedt在瑞典的巴斯特奈斯发现一种新矿物,先称作“重石”,后改称硅铈石,1787年另一位瑞典业余矿物学家C A 阿累尼乌斯(C A A rrhen iu s)在荒芜的意特尔拜采石场闲逛时发现另一种新矿物,1794年被芬兰化学家Y.加多林(J Godo lin)定名为硅铍钇矿,到1947年美国的J A马里斯克(J A M arin sky)从原子能反应堆用过的铀燃料中分离出原子序数为61的元素,命名为钷为止,前后经历了近200年,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才填满了稀土元素的名称.业已查明,稀土在地壳中的含量为地壳重量的0.01%~0.02%,其中镧、铈、钕、钇在火成岩和地壳上部的丰度,比钨、钼、钴、铅都多[1],因此,稀土已不是很稀少的资源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稀土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更大,用途更广.如冶金工业中稀土处理钢、稀土球墨铸铁,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稀土分子筛催化裂化剂;用于光学玻璃,显象管等的抛光粉;单一稀土氧化物可制作各种光学玻璃,防幅射玻璃;镍氢电池(N i M H)是一种比容量高,大电流充放性能好,是将来发展电动汽车的绿色电源;计算机、通讯用的稀土永磁材料;磁激光、磁致伸缩、磁致冷与磁致冷冰箱用的稀土磁性材料;农业上用的稀土微肥等.稀土的各种神奇性能和作用尚待继续研究,故应充分认识我国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它将是21世纪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资源.我国主要的四大稀土矿床(约占我国总储量的95%以上),基本上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现和经勘探查清其储量的,到目前为止,已探明我国稀土氧化物工业储量为3600万t(远景储量数亿吨),约占世界已探明稀土储量的80%.另外,轻、中、重稀土元素齐全,在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即风化淋积型稀土矿)中、重稀土元素含量高,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90%[2].我国不同产地的稀土矿物中稀土元素配分[3]见表1.表1 我国主要稀土矿稀土元素配分Table1 D istr ibution of ele m en ts i n rare earth m i nerals i n Ch i na w B %成分包头混合型矿石氟碳铈矿冕宁矿山东微山矿离子型矿石寻乌矿(富铕)龙南矿(富钇)L a2O324~2628~303231~402~5Ce2O35045~5048~503~71~2P r6O113~5547~111~2N d2O316~1812~1411~1226~353~5Sm2O31.51.5~21.0~1.84~62~4Eu2O30.20.40.1~0.20.50.12Gd2O30.40.8~1.00.3~0.546 (T b—L u)2O30.2~0.310.4~0.64~515~20Y2O30.30.760.1~0.39~11>60收稿日期:20010427作者简介:余永富(19322),男,河南省南召县人,长沙矿冶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铁矿石,稀土及稀有金属选矿方面的研究1 1997年我国稀土精矿生产总量5.325万t(以R EO计),稀土冶炼产品产量4.65万t,均占当年世界稀土总产量的70%[2].选矿技术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由一个稀土资源大国发展到可以生产各种稀土产品的生产大国.4个稀土矿山资源及选矿生产工艺如下.1 包钢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4,5]1927年7月我国地质学家丁道衡先生随中瑞科学考察团去西北考察途经乌兰察布盟草原白云鄂博山时发现了该铁矿,1935年我国地质学家何作霖教授在丁道衡先生取回的矿石标本中找到了2种稀土矿物.新中国成立后,1953~1956年华北地质局241地质队对主、东矿进行了详勘,确定了铁矿及稀土氧化物储量,表明白云鄂博为大型铁矿及特大型稀土矿床.1959年何作霖教授参加中苏合作队,深入研究了他发现的2种稀土矿物,一为氟碳铈矿,另一为独居石.在此期间合作队首次发现了铌矿物.1.1 矿石性质包头白云鄂博矿床系沉积变质2热液交代的铁、稀土、铌多金属共生大型矿床,已发现有71种元素、170多种矿物,矿石类型多,其中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稀土矿物约有15种之多,但主要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轻稀土混合矿,比例为7∶3或6∶4,约占全国稀土储量的80%.有用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细小,稀土矿物粒度一般在0.074~0.01mm之间.矿石中有用矿物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氟碳铈矿、独居石、铌矿物等,主要脉石矿物有钠辉石、钠闪石、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磷灰石、石英、长石等.包头氧化铁矿石的化学成份见表2.表2 包头矿氧化铁矿石主要化学成分Table2 Che m ical co m position s of iron ox idefro m BaotouM i ne w B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成分含量T Fe34.98S0.67BaO1.68FeO5.53Si O211.66K2O0.45R EO5.50A l2O31.07N a2O0.80F1.60CaO14.10N b2O30.122P0.95M gO1.221.2 稀土选矿生产工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对白云鄂博氧化铁矿石的铁、稀土、铌的选矿组织过多次科技攻关,曾详细研究过20多种选矿工艺流程.直到1990~1992年长沙矿冶研究院与包钢合作,采用弱磁选—强磁选—浮选回收铁、稀土工艺流程先后改造包钢选矿厂5个生产系列进行工业试验及生产获得成功,该工艺流程充分地体现了以“铁为主,综合回收稀土矿物"指导思想.包钢选矿厂目前已建8个生产系列(其中5个系列处理氧化矿,3个系列处理原生矿),年处理原矿石900万t,年生产铁精矿350万t,稀土精矿3~4万t(R EO).氧化铁矿石选矿系列首先将原矿石磨至<0.074mm占90%~92%,弱磁选选出磁铁矿,其尾矿在强磁选机磁感应强度1.4T条件下粗选,将赤铁矿及大部分稀土矿物选入强磁粗精矿中,粗精矿经一次强磁精选(0.6~0.7T),强磁精选铁精矿和弱磁铁精矿合并送去反浮选脱除随磁选带入的萤石、稀土等脉石矿物得到合格铁精矿,强磁中矿(精选尾矿)w(R EO)为9%~12%,稀土回收率25%~30%作为浮选稀土原料,采用H205(邻羟基萘羟肟酸)、水玻璃、J102(起泡剂)组合药剂,在弱碱性(pH=9)矿浆中浮选稀土矿物,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二次精选得到混合稀土精矿(氟碳铈矿和独居石)w(R EO)为50%~60%,平均55.62%,稀土回收率12.55%,稀土次精矿w(R EO)为34.49%、稀土回收率6.01%,稀土总回收率18.56%对强磁中矿的浮选作业回收率为72.75%(稀土精矿品位随市场需求调整).稀土选矿工艺流程见图1.图1 包头白云鄂博矿强磁选中矿浮选稀土矿物工艺流程F ig.1 F lo tati on flow chart of R EO fromBaiyunebo M ine,Bao tou1.3 稀土矿物浮选药剂的创新与发展1975年以前稀土矿物浮选捕收剂一直用脂肪酸类捕收剂,包头矿石中的稀土矿物与萤石、方解石、重晶石、赤铁矿等伴生,浮选稀土矿物时这些矿物随之上浮,较难分离,优先浮选稀土或混合浮选—分离精选稀土矿物只能得到w(R EO)=20%左右的稀土精矿.为了得到高品位稀土精矿,将原矿弱磁选后的尾矿进行半优先半混合浮选加入N aOH,N a2Si O3,氧化石脂皂组合药剂,在强碱性835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0卷矿浆中(pH=11)优先浮选出萤石、重晶石等易浮矿物丢尾,然后向矿浆中加入N a2SiF6活化稀土矿物(矿浆pH=8~9),用氧化石腊皂混合浮选出稀土及部分萤石],混合浮选的稀土泡沫采用刻槽矿泥摇床重选,得到w(R EO)=30%左右的重选稀土精矿.该重选精矿如再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精矿效果不大.因此,1966~1978年期间包钢选矿厂只能生产出w(R EO)=20%~30%的稀土精矿供稀土冶炼使用,从而影响我国稀土冶炼、提取分离和应用工业的发展.重选稀土精矿化学成分见表3.表3 重选稀土精矿化学成分Table3 Che m ical co m position s of clean REOby grav ity separation w B %成分T Fe R EO F P BaO Si O2含量8.4027.815.262.1613.601.041975年底,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分院在实验室浮选重选稀土精矿试验时,采用大量水玻璃(20~30kg给矿)抑制脉石矿物(N a2CO3作矿浆pH 调整剂,N a2SiF6作稀土矿物活化剂),用C5~9羟肟酸浮选稀土矿物,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了w(R EO)>60%的稀土精矿.1976年10月在包钢有色三厂进行了30t d的半工业试验,验证了小型试验结果.从此,拉开了从白云鄂博矿石中生产高品位稀土精矿的序幕.由于C5~9羟肟酸捕收能力较弱,需要多段扫选,并且该药在生产中不太稳定,1979年包头冶金研究所成功研制出环烷基羟肟酸(使用时配制成环肟酸铵),年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采用一粗一精闭路流程,当给矿(重选精矿)品位为35.82%,可生产出稀土品位为67.74%、回收率为66.75%的稀土精矿.从1979年到1985年都用环烷基羟肟酸生产稀土精矿,效果不错,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也感到环烷基羟肟酸选择性较差,并且调整剂加药种类多,其中氟硅酸钠使用不方便等;1985年包头稀土研究院(原包头冶金所)成功研制了H205(邻羟基萘羟肟酸)捕收剂,试验结果表明对稀土矿物具有良好选择性,大大简化浮选药剂制度,仅需添加水玻璃,矿浆浮选pH≈9.1986年7月在选矿厂进行了工业试验,采用一粗一精闭路流程,当给矿(重选精矿)品位为23.12%,可得到品位为62.32%、回收率74.74%的稀土精矿.羟肟酸(异羟肟酸)能与稀土、铌(钽)、铁等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五元环螯合物,因此羟肟酸(盐)作捕收剂较脂肪酸(盐)浮选稀土矿物的选择性高,浮选回收率也高.生产结果表明,异羟肟酸的非极性基影响也很大,H205较烷基异羟肟酸效果好.由于H205在使用时需要在加入大量酒精的条件下,加入氨水以使其生成邻羟基萘羟肟酸,这就在生产车间配制复杂,并且H205的固体颗粒不能完全地有效溶解反应生成铵盐.1992~1994年包钢稀土研究院(原包头稀土研究院)又成功研制H316 (H205基础上的改进)代替H205,与水玻璃、起泡剂J103组合使用(矿浆pH=7~8)进行了工业试验[6],经H316和H205工业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在稀土精矿品位相同(53%)时,H316比H205提高回收率10.09%,并且H316使用时不需用氨水配药,改善了工作环境,每吨稀土精矿成本降低44.22元,药剂成本降低7.13%.这充分说明随着稀土浮选药剂的不断改进创新,促进了我国稀土选矿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稀土浮选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1.4 稀土选矿工艺流程的创新与发展1.4.1 还原焙烧磁选—浮选—重选工艺在还原气氛中磁化焙烧将赤铁矿(Fe2O3)变为磁铁矿(Fe3O4),磨矿至<0.074mm占95%,经弱磁选选出含铁大于60%的铁精矿,弱磁选尾矿经浮选选出萤石、重晶石、方解石等,作为尾矿,其浮选槽内沉矿送矿泥摇床重选,得重产品稀土精矿. 1959年在长沙矿冶研究院进行的扩大连选试验中首次得到w(R EO)≥40%的稀土精矿,并于1965年在包钢进行了半工业试验.该工艺虽能得到高品位铁精矿及较高品位的稀土精矿,但由于工艺流程复杂,投资成本高未能在生产上得到应用.1.4.2 弱磁选—半优先半混合浮选—重选工艺原矿石磨矿至<0.074mm占90%,先弱磁选选出部分磁铁矿铁精矿,尾矿(含赤铁矿、稀土矿物)浓缩后用脂肪酸类作捕收剂进行半优先、半混合浮选,混合浮选的泡沫送矿泥摇床重选得到w(R EO)=20%~30%的稀土精矿,该流程在包钢选矿厂从1970年起一直应用到1978年.由于混合浮选稀土回收率只有20%~30%,重选的作业回收率为30%,因此对原矿的回收率只有6%~9%.1.4.3 弱磁选—半优先半混合浮选—重选—浮选工艺该流程的重选以前的工艺流程同1.4.2,在用烷基羟肟酸铵浮选稀土矿物未成功以前,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重选精矿中的稀土矿物效果不佳, 1978年开始用烷基羟肟酸铵浮选重选精矿效果良好,可获得w(R EO)≥60%的稀土精矿,在工业生产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环烷基羟肟酸钠较935第6期 余永富:我国稀土矿选矿技术及其发展 C5~9烷基羟肟酸稳定,效果更好,从1979年后选矿厂主要使用环烷基羟肟酸铵,由于分选性能更好的H205的出现,1986年采用H205作捕收剂从重选精矿中浮选稀土矿物,得到w(R EO)=60%~62%的稀土精矿,重选精矿回收率为74%左右.重选精矿用H205作捕收剂浮选,稀土精矿品位得到了很大提高,虽然浮选作业的回收率也提高很多,但是,由于重选精矿的稀土回收率对原矿只有6%~9%,所以w(R EO)=60%~62%的稀土精矿对原矿的回收率理论计算也只有3%~5%,该工艺流程一直用到1992年.1.4.4 弱磁选—强磁选—浮选工艺原矿石磨矿至<0.074mm占92%左右,先弱磁选选出磁铁矿,其尾矿经浓缩后经Shp—<3200mm湿式强磁选机选别(1.4T)一次粗选一次精选,精选尾矿即强磁中矿w(R EO)=9%~12%作为入选稀土原料.采用水玻璃、J102,H205组合药剂,经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二次精选生产实际得到w(R EO)=55.62%、稀土回收率为12.55%的稀土精矿和w(R EO)=34.09%,稀土回收率为6.01%的次精矿,对原矿总回收率18.56%,是1.4.3节所述流程稀土回收率的3~4倍,对强磁中矿的作业回收率为72.75%稀土精矿品位随市场需要可以进行调整.1990年后已先后将包钢选矿厂处理氧化铁矿石的5个选矿生产系列全部按该工艺改造生产至今,生产效果良好.包钢选矿厂由于稀土浮选药剂及选矿工艺的研究创新与发展,达到了年产稀土精矿3~4万t(以R EO计),能完全满足国内及出口对稀土的需要.2 山东微山稀土矿[5,7]2.1 矿山及矿石性质该矿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塘湖乡境内,1958~1962年先后由原济南地质局和802队放射性航测时发现,自1970年到1974年省地质局二队地质普查勘探,1975年12月普查报告指出,在0.85km2内稀土储量约255万t,对其中1,3,4,12号主要矿脉浅部详查,C+D储量12万t,平均地质品位3.13%,属石英—重晶石—碳酸盐稀土矿床,矿物及脉石成分简单,以氟碳铈矿及氟碳钙铈矿为主,伴生有重晶石、方解石、石英、萤石等,稀土矿物嵌布粒度较粗,一般在0.5~0.04mm,属易磨易选矿石.原矿石主要化学成份见表4.稀土矿物中稀土元素配分见表1.表4 微山原矿石主要化学成分 Table4 Co m position s of REO fro mW e ishan M i ne w B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成分含量R EO3.71F0.698N a2O3.53T Fe2.81CaO1.18T h0.002Si O247.92M gO1.18BaO11.99A l2O322.48S2.1K2O1.852.2 选矿工艺流程及分选技术指标微山稀土选矿厂正式建厂于1982年,规模小,原矿石磨细至<0.074mm占65%~75%,加入硫酸、水玻璃、油酸和煤油,在弱酸性(pH=5)矿浆中浮选稀土矿物,经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三次精选得到w(R EO)=50%~69%的稀土精矿.1986~1989年进行配套改造,采矿转入井下开采,原矿稀土品位降低至3%~4%(露天地表矿石含R EO比较高,一般在5%~10%),用原来浮选药剂分选效果不理想,1991年采用稀土特效捕收剂L102 (C6H4OHCON HOH),水玻璃,L101(起泡剂)组合药剂,在弱碱性(pH=8~8.5)矿浆中优先浮选稀土矿物,获得w(R EO)>60%、稀土回收率60%~70%的稀土精矿,以及w(R EO)=32%、回收率为10%~15%的稀土次精矿.工业试验后,根据市场需要生产w(R EO)=45%~50%回收率为80%~85%的稀土精矿.稀土浮选尾矿还可浮选回收重品石.3 四川凉山地区稀土资源[7,8]凉山地区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区,其次在德昌稀土矿区.年处理原矿石15~20万t,年产稀土精矿1万t.3.1 矿山及矿石性质牦牛坪稀土矿是四川省地矿局109地质队于1985年至1986年开展铅、锌矿点检查时,在普查工作中发现的.该矿床系碱性伟晶岩2方解石碳酸盐稀土矿床,稀土矿物以氟碳铈矿为主,少量硅钛铈矿及氟碳钙铈矿,伴生矿物主要为重晶石、萤石、铁、锰矿物等,少量方铅矿.1994年矿区普查(含详查)地质报告指出,C+D+E级储量为214.6万t (R EO),工业储量100万t.稀土平均品位3.70%,是一个大型稀土矿床,其稀土元素配分中铕、钇等中、重稀土较同类型矿山品位高.该矿床稀土矿物中稀土元素配分见表1.矿石从粒度上分为块矿和粉状矿,块矿的矿物嵌布粒度粗,一般大于1.0mm,其中氟碳铈矿一045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0卷般在1~5mm,粒度极粗,易磨,单体解离度好.粉状矿石是原岩风化的产物,风化比较彻底,局部风化深度达300m,形成矿石20%左右的黑色风化矿泥,它们是铁锰非晶质氧化物集合体.黑色风化物矿泥的粒度80%小于44Λm,w(R EO)=2%~7%,铕、钇含量较高.牦牛坪原矿石主要化学成分见表5.表5 牦牛坪矿石主要化学成分Table5 Che m ical co m position s of REOfro m M aon iup i ng M i ne w B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成分含量T Fe1.12CaO9.62P0.24FeO0.43M gO1.10K2O1.35R EO3.70A l2O34.17N a2O1.39F5.50BaO21.97M nO0.73Si O231.00S5.333.2 矿石选矿工艺及技术指标牦牛坪采出的矿石是块矿与粉状自然存在的混合矿石,其中的黑色矿泥影响稀土矿物浮选,因此,在浮选前脱泥很重要.由于该矿石易磨易选,在牦牛坪稀土矿发现初期(80年代末期),稀土精矿市场看好,曾建有100多个小型采矿及选矿厂,矿山被乱采乱挖,小选矿厂遍地开花.1995年经整顿减少到39个选矿厂(到2000年初计划减少到20个),有代表性的选矿工艺流程有3种.1)单一重选工艺 原矿石磨至<0.074mm 占62%,经水力分级箱分成4级,分别在刻槽矿泥摇床上分选,可得到w(R EO)为30%,50%,60%3种氟碳铈矿精矿,重选总的作业回收率为75%.2)磁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 w(R EO)=3.2%的原矿石磨矿后经磁选(弱磁选、强磁选)得到w(R EO)=5.64%的磁性产品,磁选作业回收率为74.2%(产率42%),磁选粗精矿经水力分级箱分为4级,分别摇床重选,重选总精矿w(R EO) =52.3%,产率3.56%,稀土回收率55%左右.3)重选—浮选工艺流程 原矿石第一段磨至<0.074mm占80%,经水力分级箱分为4级,分别经摇床重选(脱除矿泥及部份轻比重脉石)得到w(R EO)=30%的重选粗精矿,稀土回收率74.5%.该粗精矿采用水玻璃为调整剂,H205及邻苯二甲酸1∶1为捕收剂,矿浆pH=8~9浮选,经一粗、一扫、一精闭路流程浮选,获得w(R EO)= 50%~60%的稀土精矿,原矿稀土回收率为60%~65%,工艺流程见图2.图2 牦牛坪稀土矿重选—浮选工艺流程F ig.2 F low chart of Gravity2flo tati on techniquefo r R EO from M aoniup ing M ine4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我国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20世纪60年代末期首先在江西省龙南足洞发现离子吸附重稀土矿及寻乌河岭离子吸附轻稀土矿后,相继在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南岭地区均有发现,但以江西比较集中、量大.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一种国外未见报导过的我国独特的新型稀土矿床.经20多年的研究,查明该类型矿分布地面广,储量大,放射性低,开采容易,提取稀土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已探明工业储量100万t(R EO),远景储量大于1000万t.目前年生产混合稀土精矿1万t (w(R EO)>60%).4.1 矿石性质风化淋积型稀土矿系含稀土花岗岩或火山岩经多年风化而形成,矿体覆盖浅,矿石较松散,颗粒很细.在矿石中的稀土元素80%~90%呈离子状态吸附在高岭土、埃洛石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上;吸附在粘土矿物上的稀土阳离子不溶于水或乙醇,但在强电解质(如N aC l,(N H4)2SO4,N H4C l, N H4A c等)溶液中能发生离子交换并进入溶液和具有可逆反应.4.2 稀土提取工艺及技术指标 1)氯化钠法 20世纪60年代末期发现该矿床后,1970年即研究出“氯化钠池浸法”工艺,它是20世纪70年代处理这种类型矿石的主要方法.从采场运来的矿石,送进一个长方形的水泥池中浸泡,浸出液从池底的过滤层的排出口排出,浸渣人工清除,浸出液在饱和的草酸溶液中沉淀,过滤的滤饼即为草酸稀土,经灼烧、水洗、再灼烧得混合稀土氧化物.145第6期 余永富:我国稀土矿选矿技术及其发展 2)硫酸铵池浸法 氯化钠浸法存在浸矿时间长,氯化钠浓度大,消耗量大,钠离子共沉淀多,影响一次灼烧产品,纯度只能达到70%,需对一次灼烧产品水洗脱钠,再灼烧的复杂工艺,并且浸渣(尾矿)中含有大量氯化钠,造成土地盐化,污染环境.制定了用3%~5%硫酸铵溶液浸泡矿石、滤液草酸沉淀(由于草酸较贵,20世纪80年代末已开始用碳酸氢铵代草酸作稀土沉淀剂,现已应用在部分厂矿中生产晶型碳酸稀土).草酸稀土一次灼烧即可获得w (R EO )>90%的混合稀土氧化物,滤液补加硫酸铵返回再用.与氯化钠相比,硫酸铵浸矿能力强,用量少,铵离子沉淀少,灼烧时易挥发,浸渣不会造成土壤盐化.化学选矿工艺流程见图3.图3 硫酸铵—草酸提取稀土工艺流程F ig .3 F low chart of extracti on technique fo r R EO using ammonium sulphate 2oxalic acid m ethod3)原地浸出法 池浸法工艺技术及设备条件简单,易操作,因而迅速发展,遍地开花.但是池浸法的最大缺点是生产1t 氧化稀土,需开采的地表面积达200~800m 2,采剥矿量大于1000m 3,排放的尾砂量达800~1000m 3,造成表土和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稀土总回收率只30%~40%.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早在1980~1985年,稀土地矿工作者就提出了地浸法的设想,以后又经“八・五”科技攻关,形成了较系统的工艺技术,地浸法的主要内容是不把含有稀土的矿石挖出拿走,而是在含有离子型稀土矿的矿区或地段打井,通过地表注液井加入浸矿液,经渗透和离子交换,有选择地将矿石中稀土离子浸出并回收的工艺.溶浸液的回收有负压抽液和水封堵漏法,前者适应性较广.收集流出的溶浸液用草酸或碳酸氢铵沉淀,得到稀土氧化物产品,稀土浸取回收率达70%~75%,这样地貌、地表和植被不遭破坏,原地浸取与池浸比较成本低1200~3000元 t .经过1991年到1995年的科技攻关,地浸法获得了成功.现已在江西龙南等部分矿山得到应用.参考文献:[1] 张培善,陶克捷.中国稀土矿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24.[2] 文开元.中国稀土工业现状及国际合作[A ].稀土技术与贸易国际论坛[C ].北京:中国稀土学会,1998.425.[3] 窦学宏.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现状与展望[A ].稀土学会会议论文集[C ].哈尔滨:1995.[4] 余永富,邓育民.白云鄂博中贫氧化矿石选矿综合回收铁、稀土选别新工艺工业试生产实践[J ].金属矿山,1992,(1):39244.[5] 徐光宪.稀土[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2792319.[6] 任 俊,黄林旋.H 316新型捕收剂分选稀土精矿工业生产试验研究[J ].矿山,1995,16(5):14218.[7] 徐根灿1氟碳铈矿浮选工艺问题[A ].全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 ].北京:中国稀土学会,1993.20226.[8] 李芳积.攀西地区氟碳铈矿、选矿工艺研究[J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9,16(1):126.[9] 《选矿》手册编辑委员会1选矿手册(第八卷第三分册)[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1732189.[10] 喻庆华1原地浸出及在低品位稀土矿中的应用[J ].矿冶工程,1995,15(2):20225.D ressing T echno logy of R EO O re and Its D evelopm en t in Ch inaYU Yong 2fu(Changsha R esearch Institute of M ining and M etallurgy ,Changsha ,H unan 410012,Ch ina )Abstract :The REO resource is abundan t i n Chi n a with the reserves accoun ti n g for 80%of the world ,i n which the vari -ety from light to heavy rare earth elemen ts is satisfactory .Now ,Chi n a has become an i n dustri a l coun try produci n g rareearth clean ore ,si n gle rare earth metal and ox ide ,and rare earth alloy i n large quan tities.In th is paper ,the o re p roperty ,separati on techn ique ,techno logical indexes and p roducti on of B aiyunebo ,W eishan ,M aon iup 2ing M ines and the Sou th w eathered leach ing depo sits w ere in troduced .T he reagen t u sed in flo tati on and the renovati on and developm en t of dressing techno logy w ere also discu ssed .Key words :rare earth ;bastnaesite ;w eathered leach ing R EO depo sit ;flo tati on ;i on type R EO245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第30卷。
2024年稀土矿市场分析现状简介稀土矿是一类拥有特殊化学性质和广泛应用领域的矿石。
由于其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中的重要性,稀土矿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稀土矿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情况、主要国家的竞争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稀土矿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其在新能源、电子产品、磁性材料和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稀土矿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约10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15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0亿美元。
然而,稀土矿市场的增长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稀土矿资源的开采成本较高,加之环保法规的加强,使得市场供给面临一定压力。
其次,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可能减缓对稀土矿的需求增长。
供需情况稀土矿市场的供需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生产国,其生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大部分。
然而,中国在近年来加强环保政策,限制稀土矿的出口,并大力扶持稀土矿加工业,导致全球矿价上涨。
其他国家也在努力增加稀土矿的产量和开发新的矿产资源,以减少对中国稀土矿的依赖。
例如,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都在加大稀土矿的开采力度。
这些国家的努力有望缓解全球的供需紧张局势。
主要国家的竞争情况在稀土矿市场竞争中,主要的竞争国家包括中国、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
中国以其丰富的稀土矿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
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则通过增加稀土矿产量和提高加工技术来争夺市场份额。
印度则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开发来加强自身实力。
此外,一些国际机构和企业也涉足稀土矿市场,包括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企业以及美国的特斯拉公司等。
这些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或直接投资来确保稀土矿资源的供应,以满足其自身需求。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稀土矿市场将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促使对稀土矿的需求增长,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四稀”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技术现状与展望
肖仪武;叶小璐;冯凯;黄宏炜;王臻
【期刊名称】《矿冶》
【年(卷),期】2022(31)3
【摘要】工艺矿物学主要研究矿石的工艺性质,为制定合理的选冶工艺流程提供理论依据,在矿床综合评价以及矿产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稀”(稀土、稀有、稀散和稀贵)金属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由于它具有“稀”“伴”“细”特点,开发利用难度大,需要加强“四稀”金属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随着矿物自动分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以及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元素赋存状态以及浮选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促进工艺矿物学向“更准确、更细致、更快速”的方向发展。
【总页数】8页(P6-13)
【作者】肖仪武;叶小璐;冯凯;黄宏炜;王臻
【作者单位】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1
【相关文献】
1.鹿鸣钼铜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及其选矿工艺路线分析
2.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3.中国选矿工艺矿物学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4.四
川某伴生稀贵金属铜钼矿工艺矿物学研究5.重介质选矿技术在处理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