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里安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蒙德里安( J.H.Monderry蒙德里安( J.H.Monderry, 1872~1944),法国画家、版画家。
生于荷兰,卒于法国。
曾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和国立美术学校学习, 1891年获罗马奖金, 1906年定居巴黎。
他的作品把明暗处理与光线变化融合为一,形成色调单纯、笔触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独特风格。
他不满足再现自然,而要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
其代表作有《红、蓝、黄构图原理》组画、《百老汇爵士乐》、《遮阳篷》、《白色的粉笔画》、《静物:窗》等。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1、平面性平面性是指蒙德里安对绘画形式的观点和主张,即艺术家以最简单的手段来处理对象,把对象平面化,创造出“似与不似之间”的视觉效果。
在这种看似随意涂抹的“无意识”状态下,隐藏着创作者有意识的设计和构思,从而达到了新颖、自由的艺术境界。
2、视觉中心说视觉中心说是指艺术家通过强调并突出视觉因素而重塑形象、传达信息的观点。
他认为,绘画本身就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活动,视觉是作品的中心,因此画家必须突出主要的视觉形象,加强视觉因素,才能传递出内在的信息,引起人们的注意。
3、绝对色彩的支配和节奏性画家借助于不同的排列和分割,通过明确的构图和大胆的色彩应用,使画面呈现出具有极强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即所谓“色彩的节奏性”。
蒙德里安主要从两个方面探索了这种色彩效果。
一方面他吸收了色彩明暗处理与光线变化相结合的印象主义手法,另一方面也注重构图上的非传统性和装饰性,以及采用了“黑、白、灰”等基本色作为画面的主要元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4、纯粹几何形式的构成蒙德里安( J.H.Monderry, 1872~1944),法国画家、版画家。
生于荷兰,卒于法国。
曾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和国立美术学校学习, 1891年获罗马奖金, 1906年定居巴黎。
他的作品把明暗处理与光线变化融合为一,形成色调单纯、笔触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独特风格。
他不满足再现自然,而要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
蒙德里安生辰 1872.03.07 - 1944.02.01 逝世海外荷兰1872年3月7日生于阿默斯福特,1944年2月1日卒于美国纽约。
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後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後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蒙德里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敢于用艺术建构未来生活的人。
他打破了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现象:绘画总在平面上进行。
蒙德里安对每一个长度都通过绘画中习惯性的透视效果,去摆脱我们眼睛已习惯的深度的影响。
每一条倾斜的线对他来说都涉及了透视原理。
在蒙德里安那里,空间在平面中是自我独立的。
艺术特点: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早期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
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原色红、蓝、黄及灰色。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净化,只有用抽象的形式,才能获得人类共同的精神表现。
蒙德里安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作品是油画《百老汇爵士乐》。
1启蒙青少年时期(1880年~1892年)2阿姆斯特丹时期(1907年~1912年)31911年~1914年立体主义的震撼4风格派1914年~1919年5关键的转变1919年~1938年6伦敦时期1938年~1940年7纽约时期1940年~1944年1:启蒙青少年时期(1880年~1892年)蒙德里安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默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和热衷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他的启发、转变风格的关键。
八岁时蒙德里安立志要当画家,但是家人认为艺术家是一项不稳定的工作,蒙德里安与父母多次商量之后,他承诺要取得美术教师资格养家糊口,这才让蒙德里安的父母答应让他学习绘画。
但是蒙德里安拥有教师资格之后,却未曾在教育界服务过。
在17岁取得小学教师资格之前,蒙德里安是在他的叔父福尔兹·蒙德里安的指导下学习绘画。
福尔兹是一位海牙画派的画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写实浪漫的真传。
蒙德里安酒店简介
蒙德里安酒店是荷兰最大的豪华酒店之一,位于荷兰中部的伦敦市。
酒店由荷兰最大的建筑公司建造,位于伦敦市中心。
这座宏伟的建筑始建于1769年,为16世纪文艺复兴式建筑。
蒙
德里安酒店是欧洲最大的酒店之一,有“世界上最美的酒店”之称。
蒙德里安酒店拥有257间客房和套房,为客人提供了各种
休闲设施和服务,包括:桑拿浴室、按摩浴缸、蒸汽浴室、商务中心、酒吧和休息室等等。
客房内有中央空调、迷你酒吧、高速互联网接口和免费电话。
蒙德里安酒店拥有现代化的设施,是您商务旅行及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
酒店内设有7个餐厅:“蒙德里安”餐厅,供应法餐、意大利菜以及经典荷兰菜;“法林”餐厅,提供多种精美菜肴;“菲力”餐厅提供纯正的美式西餐;“拉斯科”餐厅为您呈现正宗的英式美食;“蒙德里安”西餐厅为您带来正宗的欧洲风味。
蒙德里安酒店设有酒吧、俱乐部及健身中心等娱乐设施,为客人提供一个舒适惬意的环境,让您在繁忙之余放松身心,充分享受休闲时光。
—— 1 —1 —。
蒙德里安简介**蒙德里安简介****引言:**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在抽象艺术领域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形状、颜色的极简主义处理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蒙德里安的生平、艺术风格以及对艺术世界的深远影响。
**生平:**蒙德里安于1872年3月7日出生在荷兰的阿梅尔福特。
早年,他展现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并在阿姆斯特丹的皇家艺术学院接受了专业培训。
然而,他在艺术道路上的真正突破发生在20世纪初。
初期,他受到自然主义和印象派的影响,但很快他开始追求一种更为抽象和精炼的表达方式。
蒙德里安的艺术生涯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他与德·斯泰尔、范·杜塞尔等艺术家共同创办的“新艺术协会”。
这个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蒙德里安开始远离传统形式,逐渐朝向抽象主义的方向发展。
他的作品逐渐脱离客观形象,注重表达对形状和色彩的独特认知。
**艺术风格:**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被称为“新艺术”或“抽象几何主义”。
他的画作以水平和垂直的黑线条、红、黄、蓝等原色块为主。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庄严之美》(Composition with Red, Blue, and Yellow),在这幅画中,他通过简化形状和减少色彩的使用,达到了一种抽象而平静的美感。
蒙德里安对构图的追求可谓极致,他将画布分割为方块和矩形,通过精确的线条和块状颜色的组合,创造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抽象表达。
他的作品中透露着一种内在的秩序和平衡,这是他对艺术和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的体现。
**影响与遗产:**蒙德里安的艺术影响深远,不仅在绘画领域,也对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的抽象几何主义风格为后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灵感,成为20世纪抽象艺术的奠基之一。
他的思想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抽象艺术的奠基之一。
他的作品被广泛收藏,许多博物馆都展示着他的经典之作。
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人物关系有错误 12696396 已反馈纠错关闭纠错中文名彼埃·蒙德里安外文名Piet Cornelies Mondrian国籍荷兰出生地阿姆尔弗特出生日期1872年3月7日逝世日期1944年2月1日职业画家主要成就对後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目录1简介2艺术特点3生平经历启蒙青少年时期阿姆斯特丹时期立体主义的震撼风格派 ? 关键的转变伦敦时期纽约时期4灰色的树作品简介背景说明 1简介编辑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年)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逝于纽约。
他出身于一个严格信奉加尔文教的家庭,父亲是位小学教员,要求儿子也从事教育.。
但最终,,他的儿子还是拒绝了这一职业,并在两个公共学校获得了图画教学证书之后,进了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成为一名勤奋刻苦,颇受教师赏识的学生。
然后,他经历了一个困难时期,画的很多,卖掉的很少,靠在博物馆临画卖和绘制科技挂图过活。
他主要画阿姆斯特丹周围的风景,并经常重复一个题材。
例如,他以同一角度多次重画杜旺德里兹农庄,他的颜色尽管以灰和暗绿为主,却往往柔和秀美。
他的画风爽直,笔法也非常肯定。
1903年,他在荷兰布拉拜特信奉天主教的农民地区住了很长时间,这似乎给他的绘画展开了新的前景。
宗教问题使他着迷,他读着“神智学协会”出版的书籍,并在几年之后,成为它的会员。
他爱画孤立的村舍,淡紫色和灰色的神秘森林内景。
1908年夏,他到瓦尔申岛东布尔的首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画风,颜色有了光泽,淡紫色渐渐消失,从而使浅兰色、白色、玫色、金黄色得以自由驰骋(一系列的《沙丘》,《西卡拜尔之塔》,1908~1911年)。
一些朋友劝他前往巴黎,荷兰画家吉克尔把自己在蒙巴纳斯的画室借给了他。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蒙德里安是荷兰后印象派的主要代表画家,又被称为“荷兰风格派”。
他的绘画主张色彩要对比强烈,用点彩的技法来代替传统的涂色法。
蒙德里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油画《红黄蓝三原色构成的十字》和《百老汇爵士乐》,还有一幅《构图》等。
其中,《构图》画面由红、黄、蓝、黑四种颜色组成一个十字架,但整体看上去却像是一块色彩平铺在画布上。
蒙德里安,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后到法国巴黎学习艺术。
他在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
这幅画是为法国超现实主义团体“心理地带”画的,是蒙德里安的一幅抽象作品,它运用的是非具象的抽象形式。
《红黄蓝三原色构成的十字》是根据颜色视觉特性,用自己的画笔创造出来的表达方式。
作品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具象与抽象的混合体,这幅画是因他同伴的嘲笑而产生的。
不过这也是他灵感的源泉。
他的油画风格强烈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家。
看来,画什么,怎样画是自己的事。
但是一位有名的美术教育家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任何东西都可以抽象,但必须是人们能够普遍认识的形态;只有共通认识的形态才能进入艺术范畴,而如果一幅画从创作完成之日起就不能引起普遍共识,那它肯定是没有价值的!”我想到了这句话。
首先是他的大胆创新精神让人惊叹不已。
另外,他也是一个色彩大师。
“艺术最好不要把太多事情搞得太复杂,越简单越好。
当然,你做不到这一点,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在艺术上不加区分地滥用自己的色彩技巧,哪怕这意味着丧失自我。
”他的一位朋友曾告诫他说。
正是这样一句话,使他获益匪浅。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管别人怎么说,做好自己。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人都去画油画,但画的并不是人类的本质,而是为了模仿或迎合他人。
那将会是怎样的一幅画呢?蒙德里安的画的意思很明确:“每一个瞬间我都能捕捉住它,因为我拥有了视觉的纯粹性。
但那不是我的目标。
我的视觉艺术应该给观众提供一种形式,一种语言,以及给他们一种方式去享受那些作品,哪怕那仅仅是一种视觉的快感。
幼儿园艺术教育案例分析:蒙德里安1. 蒙德里安的生平和艺术风格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是20世纪著名的荷兰艺术家,他是抽象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以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基本颜色的运用而闻名,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对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贡献。
2.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艺术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情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倾听内心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和理解世界。
3. 蒙德里安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可以引入蒙德里安的艺术作品和风格,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蒙德里安的作品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蒙德里安的作品,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几何形状和基本颜色的魅力,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蒙德里安作品的启发蒙德里安的作品以其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基本颜色为特点,这些作品可以启发幼儿的艺术创作。
在幼儿园的艺术课上,可以让幼儿们通过画画、拼贴等形式来模仿蒙德里安的风格,创作出他们自己的作品。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技能,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5. 结语蒙德里安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通过引入蒙德里安的作品和风格,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幼儿园能够引入蒙德里安的艺术作品,让更多的幼儿受益于艺术教育的力量。
以上是本人对蒙德里安作品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观点和理解。
希望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蒙德里安的艺术作品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蒙德里安的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欣赏和模仿蒙德里安的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蒙德里安的简洁几何形状和基本颜色的运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审美能力。
蒙德里安景观概念蒙德里安,这个名字您或许听说过,他可是艺术界的一位大咖。
他所提出的景观概念,那可是相当有趣和独特!您想想,我们平常看到的景观,要么是山川湖泊,要么是花草树木,要么是城市高楼大厦。
可蒙德里安眼中的景观,那可完全不一样!他把景观拆解成了各种简单的几何形状和鲜明的色彩。
就好像咱们平常吃的水果拼盘,有圆溜溜的西瓜,有月牙似的香蕉,还有方方正正的哈密瓜。
蒙德里安呢,他把景观当成了这个水果拼盘,不过他可不是按照水果原本的样子来摆放,而是把它们切成各种形状,重新组合。
比如说一片树林,普通人看到的就是一棵棵树,而蒙德里安看到的可能是一排排的直线和一个个的方块。
这是不是很奇特?这就好比我们看天上的云,有人觉得像棉花糖,有人觉得像巨龙,而蒙德里安觉得那是由各种三角形和矩形组成的奇妙图案。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其实是他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他觉得用这种简单的几何和纯粹的色彩,能更直接地表达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秩序。
那这对我们有啥用呢?用处可大了!假如您是一位设计师,蒙德里安的景观概念能给您带来全新的灵感。
您设计的公园,不再是中规中矩的路径和花坛,而是充满几何美感的布局。
要是您喜欢摄影,也能从中学到不少。
不再只是追求把景物完整清晰地拍下来,而是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捕捉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几何之美。
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受到启发。
布置房间的时候,不再是随意摆放家具,而是考虑线条和形状的搭配,让房间变得更有艺术感。
您说,这蒙德里安景观概念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看待世界的新大门,让我们发现那些平常被忽略的美。
所以啊,咱们可别小瞧了这蒙德里安景观概念,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艺术的魅力!。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蒙德里安名词解释:蒙德里安名词解释:就是用线来画画,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他在野兽派运动中起了关键作用。
也是最早获得国际承认的艺术家之一。
他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父亲是精神病医生,母亲是艺术家,从小受到美术熏陶。
1912年他开始探索抽象绘画,并将野兽派运动扩展到荷兰及其他欧洲国家。
1921年获莱顿国际展览会最优奖。
1930年移居法国, 1940年定居纽约。
他善于利用点、线、面去表现形体结构和空间感,其代表作有《红、黄、蓝的构图》《百老汇爵士乐》《静物:夜晚、草地、水果和苹果》等。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他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到简单的结构,复杂的物体可以变得很简单。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它主要由两种形式组成,一种是以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色块,另一种是黑白相间的块面。
这两种色彩是经过他的“形式逻辑”从传统绘画中蜕化出来的新造型。
这两种方式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形式,经过精心提炼和加工而形成的新样式。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他把透视画成简单的垂直线,这种看似简单的透视处理却形成了一种具有内在张力的动势,隐藏着深刻的结构关系。
画面中黑、白、灰的对比,突出了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的矛盾性。
他的绘画既没有明确的轮廓线,也没有色彩的微妙变化,但却能传递给人一种莫名的震撼。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这个时期的作品被认为是“达达主义”的继续。
他们企图打破传统的观念,追求所谓的纯粹表现。
3、高更( Charles Jean Gauguin)4、塞尚( Henri-Auguste Cersse, 1839— 1906)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是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之一。
他创造的作品体现出抒情诗人气质和古典精神。
其代表作品有:《吃土豆的人》《塔希提岛的妇女》《沙发上的裸女》《静物》等。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指不以再现自然真实为目的,完全以形式本身的美去感染人,让人回味无穷。
将素描当作一件充满光、色的雕塑作品来处理,借助形式因素之间的对比、协调与和谐来表现一种纯粹的美。
蒙德里安名词解释蒙德里安(荷兰语: Piedmont, 1872-1944)是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生于兹瓦特(兹瓦特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父亲是位业余画家。
早年在家乡和比利时各地旅行,入莱顿大学学习,曾得到J。
C。
弗洛伊德的指导。
1904年到巴黎深造。
后在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等地的美术学校任教。
:莫兰( Blom):莫兰河与苏里河交汇处,今名马斯河( Maas)。
弗里德里希·库恩( Werner Kuhn, 1864-1919):德国心理学家、动物学家,以精神分析和对动物行为的实验研究而著称。
作品有《自由的射手》、《图画的人类学》、《论男女之间的恋爱》等。
:荷兰南部西得列斯群岛上的一个村镇。
:由两个或更多形状、颜色不同的几何形体组合成的新颖、独特、有意味的平面形式。
: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
是可见的三度空间中立体形象塑造的基本单位。
:“线”在视觉艺术中指轮廓线和大面积的色块。
:黑、白、灰:一般指水墨画的黑、白、灰,色彩的黑、白、灰是有条件的,不能机械地把它们等同起来。
它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因素,不能只强调其中某一种因素。
:黑、白、灰是一种完全的、单纯的、朴素的表现方法,它要求画面上只用最少的颜色来传达最丰富的感情。
:单纯而明确的色彩,往往代表了这样的感情:活力、热情、愉快、勇敢等等。
:当我们欣赏绘画作品时,首先看到的就是色彩。
:音响性:是色彩在听觉上产生的效果,色彩具有音乐性质,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变化。
:同类色:是色相环上相隔90度以内的色彩。
:冷暖对比:色相环上位置相对的色彩,给人以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的印象。
:色彩和谐:色彩在统一中求变化,使色彩的组合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色彩在设计上要服从功能的需要。
:连续的曲线:是波浪线,也是音乐的节奏。
:日光灯色:是用色相环上各色的光谱加以调配的光色。
:和谐的色彩组合:是由对比所显示出来的统一的美。
:接近原色的色彩,可以调配出接近于原色的色彩,这种色彩称为中性灰。
蒙德里安的构想一、蒙德里安是谁呢?蒙德里安呀,他可是个超酷的画家呢。
他的画看起来特别简洁,但又充满了无限的奥秘。
就像他用那些简单的线条和方块、色彩,构建出了一个个独特的世界。
他出生在荷兰,那个有着美丽风车和大片郁金香的地方。
他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可是很前卫的,很多人一开始都不太理解他,觉得他画的东西怎么这么简单呀,不就是一些线条和色块嘛。
但其实呀,这里面蕴含着他对世界、对艺术独特的思考呢。
二、他的构想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色彩的构想蒙德里安特别喜欢用红、黄、蓝这三种原色。
他觉得这三种颜色是最纯粹的,就像世界的本质一样。
在他的画作里,这些颜色的搭配很有讲究。
比如说,他可能会把红色放在某个角落,和蓝色形成一种对比,这种对比不是那种很刺眼的,而是有一种和谐又独特的美感。
他的这种色彩构想,就好像是在告诉我们,世界虽然复杂,但可以用最基本的元素去理解和构建。
(二)线条与形状的构想他的画里常常出现直线和方块。
这些直线就像构建世界的骨架一样,稳定又有力量。
那些方块呢,大小不一,相互组合,就像一个个小世界。
他用这些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打破了传统绘画那种追求写实、追求复杂细节的模式。
他可能是想让我们看到,即使是最简单的形状和线条,组合在一起也能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蒙德里安的构想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蒙德里安的构想就像一颗种子,在现代艺术的花园里生根发芽。
好多现代的设计师都会从他的作品里获取灵感。
比如说建筑设计,有些建筑的外观就采用了他那种简洁的线条和块状的组合,看起来既现代又充满艺术感。
还有在平面设计领域,他的色彩搭配和图形构思也被广泛应用。
甚至在时尚界,也能看到他的影子呢。
那些简单而富有设计感的服装,说不定就是设计师从蒙德里安的画作中得到的启发。
他的构想让我们知道,艺术不仅仅是描绘现实,还可以是一种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和表达。
四、我对蒙德里安构想的感受我第一次看到蒙德里安的画的时候,说实话,有点懵,心里想这画的啥呀。
蒙德里安简介蒙德里安(Mandelbrot)是一位以复杂分形几何和拉格朗日电网理论而闻名的数学家,也是一位科学思维家,研究者和作家。
他最出名的成就是1982年发表的《计算复杂分形图形》。
这是一本有关数学分形几何的著作,也是首次将数学中的分形几何概念引入了计算机科学。
蒙德里安的研究着重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他利用数学证明来发现现实世界中的规律,从而构建出有关行为的计算模型。
他发表的著作将复杂分形几何引入计算机科学,让计算机能够生成复杂的几何图形,例如蜘蛛网、海葵、柏拉图及新派图形艺术等。
蒙德里安还创造出“蒙德里安集”,这是一种新型的数学图形,它是一个经过无限折叠和扭曲以后形成的半古怪的图形,图形中充满复杂的花纹和线条,它们视觉上很有趣,但计算上却复杂无比。
蒙德里安集的研究更加深入地开启了数学分形几何的大门,对现代的科学思考影响深远。
此外,蒙德里安还研究复杂系统的奇特性,研究了拉格朗日电网,这源于18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提出的一种数学理论。
蒙德里安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了这种理论的普遍性,从而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复杂制度的内在联系。
蒙德里安还是一位思想家,他曾针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并在著作中提出了许多聪明睿智的看法。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与复杂的柏拉图相似,即小的变动将引发大的改变,这与分形几何的思想十分吻合。
蒙德里安持续不断地给世人带来惊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末,他仍然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蒙德里安未竟之业的研究仍在持续,他已留下了自己无穷无尽的智慧,将长久影响着科学家们的思考。
活动动目标:
1.乐意运用黑色的线条和各种色块进行美术创作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2.大胆地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表现蒙德里安风格的作品。
3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添画适当的内容。
设计意图:
蒙德里安是荷兰著名的新造型主义画作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线条来概括各种事物,简洁而大气,适合幼儿欣赏。
在设计本活动时,我不仅仅着眼于引导幼儿感知蒙德里安绘画的特点,更关注、启发幼儿感受蒙德里安绘画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提升活动的价值。
活动目标:
1. 欣赏蒙德里安代表作,观察其中的线条和色块,领略格子画的特点及其含义。
2. 能利用格子画的特点,设计、装饰t恤衫。
3.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大小、形状不一的及时贴若干,黑色长条的及时贴若干,t恤衫若干,蒙德里安的名画若干,课件制作,爵士音乐和动感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特点
1. 出示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的构成》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线条和色块。
提问:你们看见了图画上有什么?
2. 出示第二幅作品《伦敦构成》,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线条,说说它与第一幅作品的区别。
提问:这幅画上有什么呢?它与第一幅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 出示第三幅作品《构图c》,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色块,说说它与上面几幅作品的区别。
提问:这幅画上又有什么呢?它与前面两幅画有什么区别呢?
二、想象蒙德里安作品的含义
1. 出示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提问:你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你感觉画家他在画什么呢?
2. 欣赏音乐《爵士乐》
三、了解蒙德里安绘画风格的应用
播放课件制作,请幼儿欣赏蒙德里安的格子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幼儿自由设计、装饰t恤衫
五、进行时装秀
幼儿随音乐将设计完成的t恤衫,穿上后进行时装表演。
目标:
1、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简单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感,感受画面中的视觉元素。
2、提高视觉感受和审美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感受作品带来的视觉魅力,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准备:课件、丝带、魔方、格子画纸、油画棒、展板。
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魔方:“老师这有一个彩色的魔方,转呀转呀,彩色的方格不断的变化,变成了一幅奇特的画。
”
2、这是什么?(课件)幼儿猜想。
画面上都是一些彩色的方形、短直线。
以前我们欣赏过毕加索的《格而尼卡》、马蒂斯的《忧愁的国王》,这幅由方格组成的画是谁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他出生在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国家荷兰,他的名字叫蒙德里安,他的画都是一些线条、方块和颜色。
他是怎样画出这样的画呢?
二、欣赏《红黄蓝构成》
(课件)看!黑色的横线、竖线分割了画面,然后又加上了短线,分成了大小不同的格子。
再看看填上了哪几块颜色?这就是非常有名的《红黄蓝构成》。
红黄蓝各象什么?
蒙德里安简直迷上了由横线和竖线组成的画面,他还画了许多这样的画。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这些画它们有没有共同的地方?(红黄蓝颜色、横线、竖线)我这里也有蒙德里安的格子,请你听着音乐把蒙德里安的格子变得更加漂亮。
(音乐)分组展示、交流。
三、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
(课件)蒙德里安在他的格子了也表现了音乐,那是他到了美国以后,纽约城里整齐的街道,高大的楼房、夜幕下闪烁的灯光以及充满活力的舞厅和爵士乐队……这一切让他兴奋,他画了这幅画。
你感觉到了什么?
他这幅画表现的是《百老汇的爵士乐》,百老汇是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那里是世界有名的音乐剧表演场所,听!爵士乐响起来了,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吧。
(音乐)
四、创造、体验
让我们一起来创造一些蒙德里安的格子。
请八对小朋友用丝带拉出格子,并评价格子的构成。
瞧!我们把蒙德里安的格子变得这么大,我们可以进入格子当中,和着音乐跳舞,音乐停止,我们就摆一个漂亮的造型。
(音乐)
请所有的幼儿和听课的老师都进来一起跳起来!
《蒙德里安作品》教后反思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的分层公开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构成》、《绘画》等作品,希望通过欣赏,让孩子感知其作品用黑色线条组成的各种大小不一的色块的特点并尝试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上进行创作。
案例实录:
(一)一开始教师便让孩子自由欣赏蒙德里安的几幅代表作。
“你喜欢这些画吗,为什么”?让孩子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教师:“你在这些画上看到了什么?”
“很多颜色?”、“正方形、长方形”、“黑色的线”……
(三)你从这些画上看出了什么?它们像什么?
“棋盘”、“汽车”、“迷宫”、“手机”……
(四)幼儿在大纸盒、白T恤、鸟笼上学习蒙德里安的创作风格进行装饰。
幼儿在多种操作材料上的创作并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孩子更多的是运用大面积的色块或甚至还有的孩子用图案(蝴蝶、花)进行装饰,有些“文不对题”(引自朱姓伟人的经典语录)的尴尬。
案例反思:
(一)不同的美术欣赏活动,教师的启发引导的策略也应不同。
我对美术欣赏活动的知识经验比较匮乏,我所接触到的、所认为的欣赏活动就是感受-表达-想象-创作的过程。
通过这一次实践,我感受到不同的美术欣赏活动,教师的启发引导的方法策略也是不同的。
本次活动欣赏的作品比较特殊,它与我们孩子以往欣赏的作品不一样。
因此,本次的美术欣赏活动的环节也不能照搬以前的方法。
中国待人处事的原则之一——“开门见山”适用在这次活动的中。
之前孩子欣赏过的作品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如徐悲鸿的马等,而这次欣赏的蒙德里安的画主要是通过大小不一的色块来表现内容,这一点孩子们一下子就可以感受到并可以通过语言讲述出来的的。
为什么教师不直接开门见山的问:“这些画和我们以往的作品有什么不同?”而非得左一个问右有一个来引出这个答案。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应该选择最近的方法,省时省力何乐不为呢?
(二)不同的美术欣赏活动,对教师示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此前的一些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一般都尽可能地不出示范例或减少示范。
设计此活动时,我也一直考量着给孩子示范的必要性,最后我还是放弃了,我担心自己的示范会影响孩子的创作和想象的空间。
但实践证明错误的估计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表现的能力,从而顿悟到我错误的估计了示范的重要性,。
由于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
孩子虽然感受到了蒙德里安作品的各种大小不一的色块的特点,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大小不一的色块是怎样产生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大小不一的色块与黑色的线条之间有着怎样亲密无间的关系。
因此在创作时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创作五形形色色,但很少有切题之作。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示范进行启发和引导,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一定的思考范围,帮助幼儿唤起想要表达的物体的清晰意象。
如果教师的范例和所做的示范只是作为一种提供给幼儿参考和讨论的话题,是不会影响幼儿创造性的学习的。
如果在孩子欣赏表达的时候,教师有意识的在画上比划几下,亦或是先问“那这些大小不一的色块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在白板上示范,边示范边与幼儿一起讨论商量,最后让幼儿明白这些的色块是由于黑色的线条交织后涂上鲜艳的颜色而成,而黑色线条的疏密排列形成了这些色块的大小不一。
(三)不同的美术欣赏活动,最后都有着感知美、创造美的目的。
我认为美术创作活动应是现实和艺术的巧妙结合。
我们欣赏的东西如果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那么其意义何在?蒙德里安的作品风格被我们生活中的广告业、建筑装潢业、服装业巧妙的借鉴和运用,因此我为孩子提供了大纸盒、白T恤、鸟笼等多种操作材料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平台。
孩子在创作过程中感到新奇有快乐,富有成就感,创作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