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卡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黑屏、显示卡常见故障全面剖析显示卡故障是我们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般来说,显示卡故障都会伴随有黑屏等其他问题出现,这也为我们的检修造成了麻烦。
一出现黑屏,可能会让大多数朋友束手无策,除了把电脑搬到电脑城维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么?其实很多显示卡小故障只要我们自己动动手就可以解决的,根据笔者多年使用电脑经验,显示卡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类,下面就请根据您罢工的显示卡的具体状况对症下药吧!一、接触不良显示卡接触不良是导致显示卡不能稳定工作的原因之一,而出现接触不良主要是有以下的四种可能造成的。
第一,不少价格低廉的主板的AGP插槽用料不是很好,AGP槽不但不能和显示卡PCB紧密接触,有的主板还省略AGP插槽的卡子,这就让我们的显示卡在插槽中有了松动的空间。
其次,就是在安装显示卡的过程中,一些劣质的机箱背后挡板的空档不能和主板AGP插槽对齐,在强行上紧显示卡螺丝以后,过一段时间可能导致显示卡的PCB变形,这是AGP显示卡和插槽接触不良的另外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我们通常谈到的显示卡 '金手指'本身的问题。
不少劣质的显示卡的金手指上的镀层金属厚度不够,在多次插拔显示卡后,镀层金属已经脱落,导致显示卡的金手指在潮湿的空气中氧化。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灰尘在AGP插槽周围堆积,使得显示卡金手指和主板的接触出现问题。
随着大功率的显示卡风扇的出现,这个问题已经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了。
金手指被氧化的显示卡显示卡周围众多的风扇让AGP插槽附近灰尘容易聚集解决办法:针对接触不良的的显示卡,如果根据判断发现是显示卡在尺寸上和机箱不能'兼容',只要尝试的去松开显示卡的螺丝就可以了。
如果你担心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撞击、移动而导致电脑运行产生问题,那么你可以使用宽胶带将显示卡挡板固定在它的位置,如果还不放心就把显示卡两边的机箱都装上,把显示卡的的挡板夹在中间。
如果你的显示卡金手指遇到了氧化问题,那么解决的时候可能要麻烦许多,首先你要使用绘图橡皮把金手指上的锈渍除掉,如果清除以后你的显示卡能够正常工作,那么你是幸运的,如果显示卡还不能正常的工作,我们就需要使用除锈剂清洗金手指,然后在金手指上轻轻的敷上一层焊锡,以增加金手指的厚度,注意不要让相临的金手指之间短路哦。
显卡又称显示卡或显示适配上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
显卡的早期作用是将CPU处理过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
发展到目前,显卡已经拥有/独立的图形处理功能,所以也可以称其为图形加速卡。
比如我们想画一个圆圈,以前是由cpu做这个工作,它要考虑需要多少个像索来实现,还要考虑座该用什么颜色等,而现在CPU只需要告诉显卡“画个圈”,剩下的工作就由显卡来做,这样CPU就可以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提高了电脑的整体性能。
提示:目前,几乎所有显卡都其备3D加速功能,都可以称其为3D加速卡(早期的3D加速卡为专北用3D卡),其差别只是功能的强弱。
所谓3D加速是指在显卡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在显示芯片中增加对3D绘图、动画及游戏的支持(即提供了一组3D相关指令)。
运行这些软件时,如果执行的是与3D相关的指令,CPU将会把这些指令交给显卡来完成,从而减轻了CPU的负担,并增强了显示效果。
显卡的分类总的来说显卡可以分为两大类:普通显卡和专业显卡。
普通显卡就是普通台式机内所采用的显片产品,也就是市场内最为常见的显卡产品。
普通显卡更多注重于民用级应用,更强调在用户能接受的价位下提供更强大的娱乐、办公游戏、多媒体等方面的性能,如图1所示。
专业显卡是指应用于图形工作站上的显卡,它是图形工作站的核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图形工作站上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CPU。
与针对游戏、娱乐和办公市场为主的普通显卡相比,专业显卡主要针对的是三维动両软件(如3DSMax、Maya,Softimagel3D等)、渲染软件(如LightScape>3DSVIZ等)、CAD软件(如AutoCAD、Pro/Engineer、Unigraphics、SolidWorks等)、模型设计(如Rhino)以及部分科学应用等专业应用市场。
图2所示为一款售价20000元的专业显卡。
第八章显示卡与显示器8.1 显示卡显示卡:是显示适配器的简称,它是主机与显示器通信的控制电路和接口,负责将主机发出的待显示的信息送给显示器,由显示器通过扫描电路、视频放大电路和显象管等一系列处理之后,将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显示卡主要由视频存储器、字符发生器、控制电路和显示系统BIOS及接口部分构成,它是插在主机扩展槽的一块独立的电路板8.1.1 显示器和显示卡的类型MDA,CGA->MGA(Hercules)->EGA-> VGA->3D卡早期的APPLE II是没有显示卡的(顶多只能算主板上的一个芯片!),显存是共享内存的一部分,而且图形和文本共用同一个内存区域,所以从图形状态转换至文本状态屏幕上方会有乱字符。
接下来在IBM PC机中初次出现的MGA和CGA彩色显示卡。
运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总线。
ISA总线的数据宽度为16位、工作频率为8MHz、数据传输率为8Mb/s。
ISA总线在1984年推出,因为当时的电脑是286,在16位运行。
MDA:MDA(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优点为绿色显示看的较舒服,解析度为752X504,但仅用于显示80行X25列的文字。
CGA:CGA(Color Graphic Adapter)优点为具有4种颜色和图形能力, 对于要表现图表和其他的图形资料特需要,但是解析度较差只有640x200。
MGA:同时出现的还有MGA(Monochrome Graphic Adapter)又称Hercules Card (大力神卡), 在1982年推出, 其优点在于除了能显示图形外,还保留了原来MDA的功能。
出品该显示卡的就是后来在3D显示卡领域叱咤风云的Hercules(大力神)公司!EGA:即使是MGA显示效果都难以令人满意,不久之后IBM又伴随PC/A T的发布推出了新一代EGA(Enhanced Graphics Adapter)显示卡,支持640X350的16种颜色,256K显存,可以模拟MDA和CGA。
显示卡工作原理
晶体管在显示卡中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它们的电子场效应特性。
显示卡上的晶体管通常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 技术。
晶体管是一种三端器件,由漏极、源极和栅极组成。
当在晶体管的栅极上施加电压时,栅极和源极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控制了漏电极和源极之间的电流流动情况。
在显示卡中,晶体管用于控制液晶显示屏或显示器的像素。
每个像素都有一个对应的晶体管,用于控制该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液晶显示屏使用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该效应可以通过晶体管间接地控制。
当晶体管的栅极上施加电压时,就会开启或关闭晶体管。
开启的晶体管允许电流流过,使得液晶分子在不同的取向状态下透光程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亮度和颜色。
关闭的晶体管则不允许电流通过,使得液晶分子处于不透光的状态。
通过控制每个对应像素的晶体管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在整个显示屏上实现复杂的图像显示。
显示卡上的电路会根据图像信号的输入来控制每个像素的晶体管状态,从而呈现出准确的图像。
显示卡中的晶体管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控制电压来开启或关闭晶体管,进而控制液晶显示器中的像素状态,最终实现图像显示。
电脑显示器总是卡蓝屏怎么回事1、首先,检查电脑显卡驱动是否安装正确,一般显卡驱动版本不正确或驱动损坏就容易导致蓝屏,可以下载驱动软件进行检查、重新安装。
2.然后,请特别注意,如果是双图形卡,则需要正确安装两个图形卡的驱动程序软件。
您可以在“我的电脑”-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图形卡。
3、笔记本运行的环境灰尘过多,被吸入笔记本内部的灰尘也会很多,影响了散热,cpu温度过高也是会死机的。
再比如冬天笔记本放置的环境温度太低,有时候会导致无法开机这类问题。
所以要避免笔记本电脑经常出现死机蓝屏等现象,最好做好机器内部的清洁包养。
4.电脑硬盘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和过时软件,系统运行压力大,导致频繁死机、蓝屏等现象。
经常做好电脑的系统维护工作,彻底删除一些未使用的软件,系统就会运行得更轻松。
5、虚拟内存不足造成系统多任务运算错误,虚拟内存是windows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解决系统资源不足的方法,其一般要求主引导区的硬盘剩余空间是其物理内存的2-3倍。
而一些发烧友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将自己的硬盘塞到满满的,忙记了windows这个苛刻的要求。
结果导致虚拟内存因硬盘空间不足而出现运算错误,所以就出现蓝屏。
6.启动时加载的程序太多。
启动时不要加载太多应用程序。
太多的应用程序可能会导致“蓝屏”。
7、应用程序存在着bug,有些应用程序设计上存在着缺陷或错误,运行时有可能与系统发生冲突或争夺资源,造成“蓝屏”。
I.Stop0x0000007可访问引导设备这个错误消息只会在windows启动时发生。
有两种情况会导致这个错误:Windows无法初始化硬盘。
windows成功初始化硬盘,但是无法识别系统卷上的数据。
II在非页面区域停止0x00000050或页面故障实际上,这个特殊的stop错误通常并不是与硬盘相关,更多的时候,它是由于内存缺陷造成的。
当系统试图从内存读取数据,却找不到请求的数据时,就会产生这个错误。
当此错误由硬盘引起时,通常可归因于崩溃的磁盘卷或硬盘缓存的内存缺陷。
第二章显示设备第一节显示卡的分类显示卡和显示器构成了微机的显示系统。
微机里有各种各样的扩展卡,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显示卡。
显卡是显示器与主机通信的控制电路和接口,显卡是一块独立的电路板,安装在主板的扩展槽中。
在All-in-one(整合)结构的主板上,显示卡直接集成在主板上。
显卡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程序运行时根据CPU提供的指令和有关数据,将程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转换成显示器能够接受的文字和图形显示信号后通过屏幕显示出来。
换句话说,显示器必须依靠显卡提供的显示信号才能显示出各种字符和图像。
目前显示卡已经成为继CPU之后发展变化最快的部件,微机的图形性能是决定微机性能的一项主要因素。
显示卡的接口标准列表MDA/CGA/EGA根据显示卡的接口标准,PC机的显卡一共经历了四代;MDA、CGA、EGA、VGA/SVGA。
其中MDA(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是单色字符显示卡,不能显示图形和色彩。
由于处在DOS时代,显示出来的都是字符而不是图像,屏幕上看到的多是一些简单的文本文件。
CGA(Color Graphics Adapter)是PC机上最早使用的彩色图形显示卡,最早应用在286的微机上,CGA只能在320X200分辨率下同时显示4种颜色和640x200的单色显示。
后来IBM又推出了EGA(Enhanced Graphics Adapter,增强图形适配器),最高显示分辨率为640x350,允许同时显示16种颜色。
以上这几类显示卡均已称为历史。
VGA/SVGA显卡IBM推出的VGA(VideoGraphics Adapter,视频图形阵列)显示卡,兼容了所有显示卡的显示方式,标准显示模式为640x480,能同时显示16种颜色。
由干VGA与显示器接口是模拟方式,扩展余地很大,许多兼容厂商推出了许多IBM VGA的仿制兼容品,同时他们又对VGA的性能和显示模式加以扩充,使其产品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多的色彩。
显示卡结构与工作原理显示卡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解读什幺是显示卡?显示卡的工作非常複杂,但其原理和部件很容易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先来了解显示卡的基本部件和它们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考察那些共同发挥作用以使显示卡能够快速、高效工作的因素。
显示卡(videocard)是系统必备的装置,它负责将 cpu 送来的影像资料(data)处理成显示器(monitor) 可以了解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屏 (screen) 上形成影像。
它是我们从电脑获取资讯最重要的管道。
因此显示卡及显示器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份之一。
我们在监视器上看到的影象是由很多个小点组成的,这些小点称为“画素”。
在最常用的解析度设定下,萤幕显示一百多万个画素,电脑必须决定如何处理每个画素,以便生成影象。
为此,它需要一位“翻译”,负责从cpu获得二进位制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转换**眼可以看到的影象。
除非电脑的主机板内建了图形功能,否则这一转换是在显示卡上进行的。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二进位制的,也就是0和1,但是总不见的直接在显示器上输出0和1,所以就有了显示卡,将这些0和1转换成影象显示出来。
显示卡的基本原理显示卡的主要部件是:主机板连线装置、监视器连线装置、处理器和记忆体。
不同显示卡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cpu与软体应用程式协同工作,以便将有关影象的资讯传送到显示卡。
显示卡决定如何使用萤幕上的画素来生成影象。
之后,它通过线缆将这些资讯传送到监视器。
显示卡的演变自从ibm于1981年推出第一块显示卡以来,显示卡已经有了很大改进。
第一块显示卡称为单色显示介面卡(mda),只能在黑色萤幕上显示绿色或白色文字。
而现在,新型显示卡的最低标準是**图形阵列(vga),它能显示256种颜色。
通过像量子扩充套件图矩阵(quantumextendedgraphicsarray,qxga)这样的高效能标準,显示卡可以在最高达2040x1536画素的解析度下显示数百万种颜色。
根据二进位制资料生成影象是一个很费力的过程。
显示器画面卡住不动怎么办
在有些时候我们的显示器画面卡住不动了,这该怎么办呢?下面就由店铺来为你们简单的介绍显示器画面卡住不动的解决方法吧!希望你们喜欢!
显示器画面卡住不动的解决方法:
当电脑卡住,按任意键均无反应时,首先可以尝试按“Num Lock”键,此为小键盘锁键,重复按两次,看小键盘的锁键指示灯是否会一暗一亮。
如果会说明电脑没有完全卡住。
可以尝试下一步工作;如果不会一暗一亮,说明电脑内存、CPU等资源已全部被某一些程序占用。
这种情况,可以等待直至小键盘灯会一暗一亮,再进行下一步,如果没有重要程序不能强行关机,也可以直接按住电脑电源键4-6秒,进行强行关机,然后重新开启电脑。
如果小键盘锁键会一暗一亮。
可以尝试同时按住"Ctrl"+"Alt"+"delete"三个键,然后登陆电脑弹出windows任务管理器,然后点击“应用程序”,选中卡住的应用程序,右键选择“结束任务”。
当该应用程序从windows任务管理器消失,一般情况电脑就不会卡住啦
如果结束任务,还是无法让该应用程序消失,也可以尝试选中卡住的应用程序,右键选择“转动进程”,然后点击“结束进程”按钮(从进程中将该应用程序的进程结束)。
如果该进行消失,一般电脑也可能就不会卡住了。
如果卡住的进行结束不掉,也可以尝试多结束几个其他无关紧要的又占大量资源(这里的资源意思就是CPU容量和内存容量)的进程,比如“QQ.exe、iexplore.ex”等。
一般情况,如果电脑恢复资源,会马上不卡。
显示卡显示卡显卡又称显示器适配卡,现在的显卡都是3D图形加速卡。
它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
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
显示卡插在主板的ISA、PCI、AGP扩展插槽中,ISA显示卡现已基本淘汰。
现在也有一些主板是集成显卡的。
每一块显示卡基本上都是由“显示主芯片”,“显示缓存”(简称显存),“BIOS”,数字模拟转换器(RAMDAC),“显卡的接口”以及卡上的电容、电阻等组成。
多功能显卡还配备了视频输出以及输入,供特殊需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大多数显卡都将RAMDAC集成到了主芯片了。
显示主芯片顾名思义,显示主芯片自然是显示卡的核心,如nVIDIA公司的TNT2、GeForce2、GeForce MX以及现在刚出现市场不久的GeForce 4。
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将其进行构建、渲染等工作。
显示主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这显示卡性能的高低,不同的显示芯片,不论从内部结构还是其性能,都存在着差异,而其价格差别也很大。
一般来说,越贵的显卡,性能自然越好。
关于显示主芯片的介绍,我们将在第三节中详细介绍。
显存显示卡的主芯片在整个显示卡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显存的大小与好坏也直接关系着显示卡的性能高低。
建议:买的一定要性能高的.不然的话就会出现画面不流畅,卡,花屏/等一些现象.SDRAM是现在应用最广的显存,几乎市场上的显卡使用的都是SDRAM显存。
SDRAM 与早期产品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它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进行数据的读写,从而节省了等待时间。
SDRAM现在已经成为显存市场上的主导产品,这主要是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和较佳的性能.这种的不错哦.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显卡的简单工作原理:首先,由CPU送来的数据会通过AGP或PCI-E总线,进入显卡的图形芯片(即我们常说的GPU或VPU)里进行处理。
当芯片处理完后,相关数据会被运送到显存里暂时储存。
然后数字图像数据会被送入RAMDAC(Random Access Memory Digital Analog Converter),即随机存储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成计算机显示需要的模拟数据。
最后RAMDAC再将转换完的类比数据送到显示器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在该过程中,图形芯片对数据处理的快慢以及显存的数据传输带宽都会对显卡性能有明显影响。
技术参数和架构解析一、核心架构:我们经常会在显卡文章中看到“8×1架构”、“4×2架构”这样的字样,它们代表了什么意思呢?“8×1架构”代表显卡的图形核心具有8条像素渲染管线,每条管线具有1个纹理贴图单元;而“4×2架构”则是指显卡图形核心具有4条像素渲染管线,每条管线具有2个纹理贴图单元。
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8×1架构可以完成8个像素渲染和8个纹理贴图;而4×2架构可以完成4个像素渲染和8个纹理贴图。
从实际游戏效果来看,这两者在相同工作频率下性能非常相近,所以常被放在一起讨论。
举例来说,nVIDIA在发布GeForce FX 5800 Ultra的时候,对于其体系架构就没有给出详尽说明。
后来人们发现官方文档中提到的每个周期处理8个像素的说法,只是指的Z/stencil 像素,其核心架构可以看作是GeForce4 Ti系列4×2架构的改进版本,其后发布的GeForce FX 5900系列也是如此。
A Ti的Radeon 9700和9800系列则具有完整的8条像素渲染管线。
但是这些显卡的性能基本上都处于一个档次。
目前主流的中低端显卡,基本上都是4×1架构或2×2架构,也就是单位周期只能完成4个纹理贴图。
而更高端的产品则拥有12×1架构甚至16×1架构。
二、核心工作频率: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
虽然高规格的架构拥有先天性的优势,但是中低规格的核心架构通过提高工作频率,也可以达到接近中高端产品的性能。
举例来说,Radeon 9500PRO采用的是8×1架构,而Radeon 9600XT则只是4×1架构。
不过采用0.15微米制造工艺的Radeon 9500PRO核心/显存工作频率是275MHz/540MHz,而采用0.13微米工艺的Radeon 9600XT则达到了500MHz/600MHz,核心频率几乎是前者的两倍。
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它们可完成的像素渲染和纹理贴图工作量大致相当,因此性能处于同一水平。
所以采用更先进制造工艺,拥有良好超频性能的显卡产品往往很受玩家欢迎。
三、显存带宽:在大型3D游戏等应用中,显卡的图形芯片与显存之间经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
这时如果显存的数据传输带宽太低,就会严重制约数据的顺利传输,导致图形芯片时常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这也是对芯片性能的浪费。
所以DIY玩家在超频显卡时,往往是将核心/显存频率一起提升,这样就不容易让显存带宽成为制约显卡性能的瓶颈。
64bit显存位宽的显卡之所以被玩家们所“鄙视”,也正是因为其显存的数据传输带宽大幅缩水。
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外,图形芯片的处理效率以及驱动程序的优劣也都是影响显卡性能的重要因素。
解读显卡性能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应该不难从显卡的技术参数中了解其实际性能。
例如在真实游戏测试中,4×2构架的GeForce4 Ti 4200速度居然屡屡胜出采用4×1构架的GeForce FX 5600、5700以及Radeon 9600、9600PRO等中高端显卡。
只有GeForce FX 5700Ultra和Radeon 9600XT才略为挽回一点面子,不过它们的核心工作频率比起GeForce4 Ti 4200几乎翻了一番,售价也几乎高出后者一倍。
要不是无法支持DirectX 9特效限制了GeForce4 Ti 4200的施展空间,当今市场上的诸多中端显卡都将面临非常难堪的境地,也难怪4200能成为一代经典。
而如果选择4×1/2×2构架的显卡产品,我们也可以通过超频使其达到更好的性能。
显卡技术参数显卡技术参数■显示卡的作用接受由主机发出的控制显示系统的指令和显示内容,然后通过输出信号,控制显示器显示各种字符和图标。
●工作原理总线处理数模转换VGACPU--------显示芯片-------显示内存----------RAMDAC------ 显示器(CRT)■显示卡的基本机构■显示卡的主要部件●显示芯片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芯片。
是显示卡的"心脏",也就相当于CPU在电脑中的作用,它决定了该显卡的档次和大部分性能,同时也是2D显示卡和3D显示卡的区别依据。
2D显示芯片在处理3D图像和特效时主要依赖CPU的处理能力,称为"软加速"。
3D显示芯片是将三维图像和特效处理功能集中在显示芯片内,也即所谓的"硬件加速"功能。
●显示内存与主板上的内存功能一样,显存也是用于存放数据的,只不过它存放的是显示芯片处理后的数据。
显存越大,显示卡支持的最大分辨率越大,3D应用时的贴图精度就越高,带3D加速功能的显示卡则要求用更多的显存来存放Z-Buffer数据或材质数据等。
显存可以分为同步和非同步显存。
显示内存的种类主要有SDRAM,SGRAM,DDR SDRAM 等几种。
显示内存的处理速度通常用纳秒数来表示,这个数字越小则说明显存的速度越快。
●BIOS (VGA BIOS)主要用于存放显示芯片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控制程序,另外还存有显示卡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及出厂时间等信息。
打开计算机时,通过显示BIOS内的一段控制程序,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屏幕上。
早期显示BIOS是固化在ROM中的,不可以修改,而现在的多数显示卡则采用了大容量的EPROM,即所谓的"快闪BIOS"(Flash-BIOS),可以通过专用的程序进行改写或升级。
你可别小看这一功能,很多显示卡就是通过不断推出升级的驱动程序来修改原程序中的错误、适应新的规范来提升显示卡的性能的。
●RAMDAC 它的作用是将显存中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显示器能够显示出来的模拟信号。
RAMDAC的转换速率以MHz表示,它决定了刷新频率的高低(与显示器的"带宽"意义近似)。
其工作速度越高,频带越宽,高分辨率时的画面质量越好.该数值决定了在足够的显存下,显卡最高支持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如果要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达到85Hz的分辨率,RAMDAC的速率至少是1024×768×85×1.344(折算系数)÷106≈90MHz。
●VGA插座电脑所处理的信息最终都要输出到显示器上,显卡的VGA插座就是电脑与显示器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向显示器输出相应的图像信号,也就是显卡与显示器相连的输出接口,通常是15针CRT显示器接口。
不过有些显示卡加上了用于接液晶显示器LCD的输出接口,用于接电视的视频输出,S端子输出接口等插座。
●总线接口显示卡需要与主板进行数据交换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就必须有与之对应的总线接口。
常见的有AGP接口和PCI接口两种。
PCI接口是一种总线接口,以1/2或1/3的系统总线频率工作,如果要在处理图像数据的同时处理其它数据,那么流经PCI总线的全部数据就必须分别地进行处理,这样势必存在数据滞留现象,在数据量大时,PCI总线就显得很紧张。
AGP接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它是一种专用的显示接口,具有独占总线的特点,只有图像数据才能通过AGP端口。
AGP是在1997年的秋季,Intel为应付PC处理3D图形中潜在的数据流瓶颈而提出了AGP解决方案。
当时三维图形技术发展正值方兴未艾之时,快速更新换代的图形处理器开始越来越多地需要多边形和纹理数据来填饱它,然而问题是数据的流量最终受制于PCI总线的上限。
那时的PCI显卡被强迫同系统内其它PCI设备一道分享133Mbps的带宽。
而AGP总线的出现一下子解决了所有问题,它提供一个独占通道的方式来同系统芯片组打交道,完全脱离了PCI总线的束缚。
AGP技术又分为AGP 8x,AGP 4x,AGP 2x和AGP 1x等不同的标准。
另外AGP使用了更高的总线频率,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率。
AGP 4x的最大理论数据传输率将达到1056MB/s。
区分AGP接口和PCI 接口很容易,前者的引线上下宽度错开,俗称"金手指",后者的引线上下一般齐。
■显卡的技术规格●最大分辨率代表了显卡在显示器所能描绘点的数量,一般以"横向点纵向点"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