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普通话使用情况检查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记录表摘要:一、引言1.介绍幼儿阶段对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2.阐述记录表的作用和意义二、记录表的内容和结构1.日期和时间2.幼儿活动内容3.幼儿使用普通话的情况4.教师评价和建议三、记录表的使用方法1.教师在各个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普通话使用情况2.记录幼儿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教师根据记录表调整教学策略四、记录表对幼儿普通话教育的促进作用1.提高幼儿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2.激发幼儿学习普通话的兴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普通话习惯4.帮助幼儿克服方言障碍五、总结1.强调记录表在幼儿普通话教育中的重要性2.倡导更多幼儿园采用类似的方法提高幼儿普通话水平正文:一、引言普通话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这个关键时期学习普通话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普通话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份“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记录表”。
二、记录表的内容和结构这份记录表主要包括日期和时间、幼儿活动内容、幼儿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以及教师评价和建议四个部分。
通过这四个部分,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各个活动中使用普通话的情况,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幼儿在各个活动中的表现,认真记录他们在使用普通话方面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记录表中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普通话学习。
四、记录表对幼儿普通话教育的促进作用通过使用这份记录表,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幼儿在普通话方面的进步。
首先,记录表提高了幼儿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使他们明白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其次,记录表激发了幼儿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记录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普通话习惯,帮助他们克服方言障碍,更好地适应社会。
五、总结总之,这份“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使用普通话的记录表”对于幼儿的普通话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注:此表由学校教导部门负责填写,每学期不定期检查2次,并如实填写,并督促不规范的及时整改。
检查人(签名):班级用语用字及汉语拼音使用规范情况登记表注:此表由各级组长负责检查,每学期不定期检查2次,并如实填写,并督促不规范班级及时整改。
检查人(签名):XX镇中心小学- 学年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考评表年()班级姓名:注:此表由语文科任老师填写,每学年对每位学生综合评比。
检查人(签名):教师教案质量评价量规表注:此表每学期教学检查时按要求如实填写。
检查人(签名):教学质量评价量化表(标准)注:此表学科组听课时按要求如实填写。
检查人(签名):作业书写和批改质量考核表注:此表每学期教学检查时按要求如实填写。
检查人(签名):XX中心小学开展“童心向党”活动情况说明为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宣传教育,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将“童心向党”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激发未成年人坚定心向党、跟党走的远大志向。
我校决定组织以下活动。
一、2018年3月2日,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童心向党”主题班会,通过班会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96多年的光辉历史、党的丰功伟绩,感受党的伟大,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2018年3月3日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唱一首以爱党爱国为题材的歌曲,如《保卫黄河》《红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爱国歌曲,抒发未成年人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三、为纪念建党96周年,2018年3月4日,我校组织学生开展“重回红色革命根据地”活动。
让学生站在革命纪念碑下缅怀牺牲的革命先烈,想着他们用鲜血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奋发向上。
通过“童心向党”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懂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对今后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一个文明学生、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XX中心小学2018年3月5日。
规范用语检查情况及整改措施3篇用语检查整改情况记录表下面是我分享的规范用语检查情况及整改措施3篇用语检查整改情况记录表,供大家参考。
规范用语检查情况及整改措施1树贤中学不规范用字检查情况及改进措施为了培养我校师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他们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及规范校园用语用字的相关制度,学校于9月15日至10月15日组织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成员,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地检查。
现将我们的检查情况和改进措施汇报如下:一、检查中存在的情况统计从检查校园教室所张贴的宣传标语、规章制度、名人名言等方面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宣传标语破损脱落11处,如墙上钛金字名人名言等,现已整改9处。
2.标点符号不规范11处,如《中小学生安全应知应会50条》《食堂五常管理法》等中有“1、”而正确为“1.”等问题较为普遍,即阿拉伯数字后应用点号,现在已全部整改完毕。
3.汉字拼音不规范4处,现在已全部整改完毕。
4.乱涂乱画2处,现在已全部整改完毕。
总共发现26处不规范用字,已整改24处,还有2处下一步继续整改。
二、改进的主要措施根据检查中存在的情况,学校及时召开了行政会和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整改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规范用语用字制度。
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黑板报、大队部、作业展、朗读比赛和普通话征文等活动,大力宣传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提高师生使用规范字、规范话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氛围。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分工,在各项制度基本健全的基础上,狠抓制度的落实,切实保证将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2.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教师要身体力行,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要求做到课堂教学和师生交流使用普通话,作业批改、板书设计写规范字,并以此作为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条件之一。
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检查和改进工作,发现问题,督促有关教师和学生及时改正。
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是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重要阵地,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有力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形成校园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氛围,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山阳县城区第一初级中学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一、校园内应自觉使用普通话1、校园内的各种交流、交际活动必须自觉使用普通话,不夹带方言,不转变语音、语调,使普通话成为校园交际用语。
2、学生在课堂发言、自习等学习场合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习用语。
3、各种集会上的发言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会议用语。
4、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
5、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并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禁止说粗话、高声喧哗。
6、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也要说普通话,并督促父母、长辈学说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通用语。
7、使用电话或网络等通讯工具,必须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
二、校园内要规范用字1、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
2、学生参与制作的标语、名称牌、标志牌、宣传栏、宣传材料、奖状、奖旗等各种标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3、学生参与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海报和通知等,用字必须规范。
4、班级黑板报、考试答卷等用字要规范,不得使用简化字、繁体字。
5、作业、学习笔记等要求书写规范,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要规范用字,减少错别字。
6、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禁止使用不伦不类的、格调粗俗的网络语言,禁止在网络中使用别字、自创字、怪字等。
三、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检查、督促力度1、使学生增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意识,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并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学生普通话口语考核表考核目的学生普通话口语考核旨在评估学生在日常口语交流中的普通话表达能力。
通过此考核,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并对学生的口语进行指导和提升,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考核内容学生普通话口语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音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语音语调:评估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自然流畅,是否符合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3.词汇运用:评估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包括词汇的选择和准确性。
4.句子结构与语法:评估学生的句子结构和语法是否准确,包括语法的使用和语序的正确性。
5.语言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对不同话题的表达能力,包括流畅度、连贯性和逻辑性。
考核流程学生普通话口语考核的流程如下:1.报名:学生可以向学校口语考核组报名参加口语考核,以便学校安排考核时间和地点。
2.抽签:考核组会根据报名的学生人数进行抽签,确定每位学生的考核顺序。
3.考核准备:考核前,学生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口语材料,包括话题的准备和口语练习。
4.随机话题:在考核时,学生会随机抽到一个话题进行口语表达,时间通常为2-3分钟。
5.考核评分:考核组会根据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音语调、词汇运用、句子结构与语法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分。
6.成绩通知:考核结束后,学校会将每位学生的口语考核成绩通知学生和家长。
考核评分标准考核评分标准根据每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评分,具体标准如下:1.发音准确性:根据发音的准确程度,评分范围为0-5分。
2.语音语调:根据语音的自然流畅程度,评分范围为0-5分。
3.词汇运用:根据词汇的准确性和丰富程度,评分范围为0-5分。
4.句子结构与语法: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法的正确性,评分范围为0-5分。
5.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语言表达的流畅度、连贯性和逻辑性,评分范围为0-5分。
总分为25分,每个方面的评分平均值为该方面的得分。
考核结果使用学校会将学生的口语考核结果用于以下方面:1.学生评估:根据口语考核结果,学校可以对学生的口语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需要提升的方面。
语言文字工作活动记录表格11 / 1 精选文档语言文字活动记录表时间地址办公室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工作形式主持人刘老师记录员王老师本学期我们语言文字工作展开的要点是怎样让我们校园内的语言文字活动丰富起来,从开学 9 月份的推普周开始,我们就准备了一周丰富的校园推普活动,发动了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共同参加,活动组织的很好,内容也很丰富、全面,以后的每个月都有一个语言文字活动展开,不论是教师的仍是学生的都有,在活动上做的很优秀。
马老师:可是本学期我发现教师们在坚持使用一般话方面有所忽视,常常发现有老师说上海话,希望在放学期获得推普组的重视,要狠抓这样的现象,我们是区语言文字示范校,不说一般话的现象必定要根绝。
王老师:是的,长久性宣传环境也很重要。
为了能使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做到实处,联合语委的工作精神,只有在我校,校长、教师带头说一般话,写规范字;以促进一般话真实成为学校用语,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在推普工作中的带头作用;进一步推动规范我园语言文字工作过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以促进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进行。
郭老师:我们要不停地把普及一般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常常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成效。
李老师:下个礼拜我们要展开学生诗歌朗读,我们会将一些语言优美的儿歌穿插此中,经过本次活动,学生去体验祖国语言的美好,并能够培育学生的文学赏识能力。
而竞赛的评分标准,以学生的语言规范性和口齿清楚性为准,这样能够在竞赛的过程中纠正少儿的一般话,让他们能认识自己发音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良的地方。
赵老师:此次的朗读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加强一般话的表现能力,拥有动力,提快乐趣更能踊跃地参加到活动中,而经过这类形式的竞赛、表演,达到让学生学习正确的一般话,感觉一般话的优美的目的工作成效优秀.。
小学“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规范用字用语检查情况及整改措施为了培养我校师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他们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及规范校园用语用字的相关制度,学校于组织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成员,对校园用语用字分五个方面,即校园、教室、教师、学生、学校公文等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地检查。
现将我们的检查情况和改进措施汇报如下:一、检查中存在的情况1.校园:从检查校园所张贴的宣传标语、宣传栏等方面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字排列格式不合规范,如段落首行要空两格的,由于考虑排版的需要,结果只空了一格,或者根本没有;缺少必的标点符号;横竖排版没有统一,对学生认读造成困难;存在个别错别字等。
2.教室:从检查各班教室所张贴的名人名句和布置的学习栏,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标点符号不规范现象,如《小学生守则》中有“1、”而正确为“1.”等问题;用字不规范现象,如“习惯”写成“习贯”、“山清水秀”写成“山青水秀”、“插秧”写成“播秧”等。
3.教师:从检查教师的教学用语、计划、教案、总结、论文、课件、板书、作业批改和其他材料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有少数人不用普通话;教案、论文等序号书写有少数人不规范;有个别教师存在错别字现象等。
4.学生:在检查学生的校园用语、作业(有错字要改正)、识字、书、写(要按笔顺)等方面,存在以下情况:书写格式不合规范,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写字缺点少横,不够端正,笔顺不符合要求;读书、说话发音不标准,甚至存在本地音现象;习作中有用土话的现象;校园交谈个别学生不用普通话等。
5.学校公文:通过检查学校、各处室公文、计划、总结等,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如“1、”“2、”等,正确是“1.”“2.”;“a.”“b.”;正确是“a.”“b.。
”;年份中中文数字的“零”使用不当,写成“0”或者“o”,正确是“○”;序号使用不正确,如在“一、”后,应用“(一)”,但存在“(一)”地前,而“一”在后等。
初级教育教师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情况检查
表
该检查表用于评估初级教育教师在使用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性。
以下是需要检查的不同方面和相应的评估标准。
1. 语法和拼写
- 教师使用的语法是否准确无误,有无明显的语法错误;
- 文章或文档中的拼写是否正确,有无明显的拼写错误。
2. 语言简洁性
- 教师是否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
- 文章或文档中是否存在冗长、啰嗦的表达。
3. 术语使用
- 教师是否准确使用相关专业术语;
- 是否使用了不恰当或不规范的术语。
4. 句子结构和连贯性
- 句子结构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语言的基本逻辑;
- 教师使用的连接词是否恰当,文章或文档是否有良好的连贯性。
5. 文风和表达方式
- 教师的文风是否得体,是否适合特定的读者群体;
- 是否使用了合适的表达方式,是否有效地传达了信息。
6. 表达准确性
- 教师传达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有无明显的错误或误导性表达;
- 文章或文档中是否存在歧义或难以理解的表达。
请按照以上标准进行检查,将评估结果记录在相应的框中。
结论
根据以上评估,教师在使用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是:
- 记录需要改进的具体项目;
- 提供相关建议和培训机会来提升教师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的监督和培训,初级教育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性将得到改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